第20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嗯,那是因為要安撫衛氏集團,不能做得太明顯了,否則衛氏集團顛覆了他的政權怎麼辦?】

  原本聽了劉季曾孫和他兩個大將軍的故事很是有些酸的韓信剛聽完前半句,竟然還真的險些信了。

  畢竟劉季就是這麼做的嘛。

  他們劉家的皇帝都不是什麼好東西!

  聽完後半句的韓信表示,人麻了。

  果然只有劉季不是好東西。

  漢武朝鴉雀無聲。

  困惑是今天的漢武朝。

  啊這,後世之人是對他們陛下有什麼誤解嗎?

  他們陛下還有走暗戳戳忌憚,明面提拔暗裡架空的路子的時候嗎?

  可是,可是天幕之前不還說他們陛下特意創建了大將軍驂乘的制度嗎?這叫什麼軟禁?

  衛青更加困惑不解。

  雖然他願意為了陛下拋頭顱撒熱血,至死征戰沙場。可是上戰場真的是什麼美妙的差事嗎?

  能在京中坐鎮指揮他不香嗎?

  【還有人說,別看衛青官職高,其實早就被架空啦,

  所謂大司馬大將軍只是名頭好聽而已。

  衛青後半生一直鬱郁不得志,飽受猜忌呢。

  巧合還要解釋嗎,就是巧合。】

  啊這,一時之間竟然槽多無口。

  漢朝之後的其他皇帝紛紛懷疑人生一般地看向自己的大司馬大將軍。

  這種不顧後代子孫死活的該死的官職,竟然到了後人口中,變成了名頭好聽?

  認識霍光嗎?知道霍光是在什麼官職上廢立皇帝的嗎?

  巧了,就是大司馬大將軍呢。

  衛青卻眼前一亮。

  什麼,還有此等好事?

  這不相當於只拿錢不幹活嗎?

  他願意!

  至於什麼功高震主,啊,還有這種可能啊?可是他的一切全都仰賴陛下深恩,他便是再功高,也是因為陛下高瞻遠矚選中了他。

  這一點,他和去病心裡還是很有數的。

  衛青眼睛一彎,劉徹就知道他心裡是怎麼想的,頓時無言以對。

  他為什麼要拿大司馬大將軍取代太尉之職,就是因為要大司馬大將軍做內朝的實際掌管者,架空丞相的權力,他辛辛苦苦搞好了制度,結果就是為了給人白送俸祿。

  你看他臉上是不是寫滿了「冤種」二字啊?

  【嗯嗯嗯,你們說的都對,一生在制度建設上殺瘋了的漢武帝在制度上最大的敗筆就是這個逆天官職的設立,某種程度上來說,給了生命垂危的漢朝最後一腳。

  易中天曾經評價過,漢武帝之所以沒能敏銳地發現問題,很大概率就是因為第一任大司馬大將軍的擔任者是衛青。

  看看可憐的沫沫的待遇,就該知道,其實大司馬大將軍是個怎樣的官職了,頗有一些不顧他人死活的美。

  漢武朝的制度後世學了這麼多,可再也沒有一個朝代敢設立這麼一個官職,一定是他們沒想到還能這麼忌憚武將吧。】

  劉徹:……

  不是,後世子孫自己不爭氣搞不定自己的大司馬大將軍,為什麼要怪這個官職本身呢?

  你們不會用關他劉徹何事?

  【衛青死後,衛家再也不復昔日的繁榮,看吧看吧,漢武帝一定是裝的,你怎麼不愛屋及烏呢?甚至還在衛青活著的時候就把三個兒子的侯爵給褫奪了,一定是因為想要打壓衛青!

  要我說,有些人別太離譜了。一方面說漢武帝刻薄寡恩,一方面一定要漢武帝比照昏君規格一路奔著寵幸佞臣的方式寵信衛家,是不是對於咱感情有點但不多的政治動物有什麼誤會啊。

  再說了,你單說衛青三子失侯,你怎麼不說衛伉矯詔犯罪在先?

  你怎麼不說剩下那兩個兒子被奪爵之時,為了解決財政問題,跟他們一起奪爵的有106人,裡面滿打滿算基本上都是軍功侯爵,只有這兩位十幾

  l歲的衛家雙侯格外耀眼。漢武朝的列侯基本上都下馬了,僅存的幾l個人里,衛青赫然在列呢?】

  漢武朝臣公們大失所望。

  這叫什麼陰謀論?

  虧他們還以為天幕說後世懷疑大將軍與陛下之間其實有嫌隙之後還升騰起了一絲希望。

  畢竟,誰能不覬覦那在握的大權和君王的青睞呢?

  如果這都叫陰謀,那他們算什麼呢?

  算下酒菜嗎?

  好不容易憑本事封侯的諸位:……

  被一舉奪了多少個列侯?

  一百零六個?

  他們的侯爵還好嗎?

  【再說了,漢武帝也未嘗沒有嘗試過給衛家其他人一個機會。衛青去世之後,漢武帝嘗試提拔衛伉。但很可惜,衛伉沒有遺傳到他們家天才般的打仗天賦。

  這也是無可厚非的,要不然各個都是白撿的SSR,是不是有點太離譜了?】

  劉徹:???

  有什麼好離譜的?

  仲卿一生從無敗績,去病也少年英雄,十七歲便成為大漢將星。

  那衛伉都繼承了長平侯之爵位,他指望衛伉不墜先人之志的願望難道很過分嗎?

  劉徹絲毫不覺得自己這種要求有什麼問題。

  而一生活在自己那耀眼的父親與表兄光芒之下的衛伉:……

  有沒有一種可能,他是襲爵,不是憑本事打下來的長平侯?

  【而在斷定衛伉非可塑之才後,劉徹毫不猶豫地放棄了培養衛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