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再說一遍,他才是最後的贏家!

  這天下最終是姓了劉。

  【而韓信這個時候,又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那就是開闢北方新戰場,爭取做到兩面包抄,讓項羽腹背受敵。這是一個堪稱斷項羽之右臂的計劃,是高瞻遠矚的戰略決策,甚至可以說,是楚漢戰爭最終得以根本逆轉的原因。

  韓信是這段歷史的直接推動者,那時,是漢二年九月,距離韓信拜將,尚不足一年。

  但這樣一個高明的軍事決策,這樣一個分道揚鑣的分兵舉措,又或許冥冥之中,是韓信悲劇的起點。】

  韓信:……

  這麼早就悲劇的起點了是嗎?

  難道他不該審時度勢,提出那個對漢國而言最優的解決方式嗎?

  單靠正面打項羽,勝算並不高,至少不可能短短四年,直接將楚國消滅。

  【韓信率軍先滅魏豹,而後與劉邦派來的增援張耳一起,沿當年王翦攻趙之舊路井陘口入趙,又一次上演了井陘之戰。而這一場戰爭,又是信哥大放異彩的時刻。

  背水一戰千古留名,韓信率兩千精兵偷家換旗,導致趙國軍心大亂,最後被一舉殲滅。

  你永遠可以相信咱信哥的偷家技術,那是專業的。

  置之死地而後存,韓信的這句話為後世戰法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趙國被破,隨後燕國被勸降。

  韓信已接連收復楚國周邊三國,兵鋒直指齊國。】

  韓信:……

  偷家,什麼偷家。

  那叫攻心之計,是用

  兵之術。

  天幕誇人怎麼都不夸到點子上嘛。

  【但跟有韓信坐鎮的北方戰場不同的是前線焦灼的拉鋸戰本戰場。因為楚軍有項羽本人坐鎮,漢軍局面不可謂不艱難。滎陽建築起來的第一道防線被破。

  沒錯,咱邦子哥又逃了,這次逃跑的目的地是韓信大營。劉邦趁著夜色渡河,拿了韓信手下的兵回去再次收復滎陽。這是韓信第二次被拿走軍權,上次還知道給他剩一點兒圍困廢丘,這次直接毫不客氣,全部笑納了。

  邦子哥深諳畫餅大法,讓封了趙王的張耳到處在趙國旅遊,順便徵兵,讓韓信也自己在當地徵兵,爭取用當地的人力資源攻齊,攻下來大大有賞。

  從此,韓信所打的每一次仗所需兵力都是自給自足的,反而最終成為了劉邦難以放心的根源。

  那你自己不跟後輩曾孫學一學,前線打仗後線出錢,那當然君臣相得。不給馬兒吃草,還要馬兒打仗,打完了還懷疑馬兒有異心,世上哪有這麼好的事?】

  韓信深以為然。

  一覺起來兵沒了,結果劉季那天殺的還要他空手套白狼去打齊國,這是人能幹出來的事嗎?

  是劉季能幹出來的事。

  所以他在垓下之戰結束之後,面對再一次的奪權,不能說是十分意外,只能說是習以為常了吧。

  他怒目而視劉邦,恨恨表示:「這怪誰?」

  劉邦理直氣壯,毫不心虛,「天幕只知道夸乃公那個曾孫給錢給兵,那小子又不要自己親自打天下正面硬剛項羽,當然可以遊刃有餘了。

  讓他對上一個試試,連兩萬兵都帶不了的小屁孩哪能跟乃公相提並論。要是真的對上了,別說什麼衛青張青李青,就是韓青的兵也照拿不誤啊。」

  韓信:……

  劉徹如果能有幸知道自己的曾祖在心裡這麼編排自己,一定會非常樸素地發出疑問。

  他為什麼要拿仲卿的兵?

  他可以讓衛青帶一半兵攻齊,再讓去病帶另一半兵跟項羽周旋一下嘛。

  來自歐皇的不解就是這麼豪橫。

  第87章 西漢篇五

  【不過劉邦可能自己也知道自己把人訓練出來的精兵全都搶走了還得讓人去啃難啃的骨頭這事不地道吧,所以雖然命令韓信東進攻齊,卻不抱什麼希望,另外派了一個外交家酈食其去勸降齊國。

  這就不得不提一提這對君臣之間令人心梗的默契。

  這麼大的事,劉邦愣是沒跟韓信說。】

  韓信忍了又忍,還是沒忍住瞪了坐在高座之上的劉邦一眼。

  天幕說得沒錯!特意繞道來跟他說一聲就這麼難嗎?

  誰知道酈食其是不是當真是漢王之密使,漢王也沒下令更改決策,蒯通當時說得並非毫無道理。

  劉邦:???

  都是密使了,再這麼大張旗鼓的,萬一給楚國發現了該怎麼辦?誰知道韓信你竟然沒有意會他的意思嘛。

  再說了,誰能想到韓信自己在趙地征的新兵竟然也戰鬥力如此強悍,能夠全殲項羽麾下如此勇猛的龍且大軍?

  當時得知了齊地戰況的自己,不能說十分高興吧,只能說,至少有五分隱憂。

  原因無他,韓信之軍事才能實在過於高超,若不能全盤為他所用,恐怕他的江山便定然危矣。

  然後,韓信想要假齊王的奏報便隨之而來。

  五雷轟頂,莫過於是。

  【因為酈食其的功勞,齊軍毫無防備,直接被韓信推進到齊都臨淄腳下。因此,攻齊之戰之中的較大戰役的對戰雙方,是韓信率領的漢軍和遠道而來的楚國大將龍且率領的楚軍。

  兩支軍隊在濰水兩岸發起了轟轟烈烈的戰爭。

  韓信利用龍且貪功自大的個性,又將濰水之地利運用到極致。大敗楚軍,龍且被殺,楚軍或俘或亡,二十萬大軍悉數被滅,齊國平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