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只能說,有情了,但沒完全有情。不愧是高祖劉邦。】

  劉邦:???

  怎麼關於乃公的傳言都是這些東西啊。

  雖然他在項羽面前自然要表現得對於人質毫不在意,但他並非毫不顧念親情之人。

  別以為乃公聽不懂你的內涵。

  什麼有情了但沒完全有情,還不是在嘲諷乃公!

  但是對於對自家陛下做派十分了解的各位漢初大臣,面對這一調侃,他們早已淡定視之,這有什麼的。

  他們反而對於天幕對夏侯嬰的評價更為感興趣。

  車神?

  神聽起來便是一個非常高級的誇讚,夏侯嬰駕車技術高超這是毫無疑問的,也因此屢次救駕於危難之時,大家有目共睹。

  只是怎麼還有褒義的車神,莫非還有貶義的車神?

  【彭城之戰絕對是劉邦人生中最大的一次失敗,從此之後,直接打滅了劉邦正面對陣項羽的全部自信,當然也確實是打不過。

  但彭城之戰最讓後人津津樂道的,那當然還得是得我們信寶的俗語—

  —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雖然很少有人記得韓信最後的那句找補,「陛下所謂天授,非人力也。」

  所以我信寶才不是政治上的胚胎!好歹是個政治上的嬰兒嘛。】

  韓信雖然沒懂胚胎是什麼意思,但是那個政治上的嬰兒他可是聽得確鑿無疑。

  難道前半句是說那些後世之人認為他在政務之上,連個嬰兒都不如?

  看不起誰呢?他可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大將軍!怎麼會比不過嬰兒!

  再說了,當時他不過是坦言相告,實話實說而已嘛。

  看看彭城當時的混亂,明顯就是因為陛下勝任不了六十萬大軍那樣的場面。

  大軍軍令難通,攻城的攻城,撤退的撤退,綿延上百里,不被項羽殺穿才怪呢。

  漢初其他的人精看向韓信的視線不能說是十分慈祥,只能說格外憐愛。

  怎麼辦,竟然覺得天幕這句話很有些貼切呢。

  【但我相信韓信不過是實話實說罷了。六十萬大軍,那確實超出了劉邦能帶領的極限。

  在華夏五千年的征程之中,在古代戰場那種通訊全靠旗幟指揮,補給全靠人畜運輸,大部隊主要是步兵壓陣的情況之下,能統帥六十萬大軍而能取勝者,都在武廟裡穩坐釣魚台,當了上千年的隔壁同事了。

  秦漢之際便只有兩位,一位是王翦,一位是韓信本人。

  所以信哥,不是邦子太菜,是你太優越啊。】

  邦子說誰呢?

  劉邦震驚。

  他為了承皇帝大業而專門為自己改的,定國安邦的好名字,怎麼被天幕換了個稱呼,叫起來這麼奇怪啊。

  通過彭城之戰,他當然知道自己帶不了六十萬大軍,但這並不會妨礙他對於自己三尺劍取天下的軍事上的自信。

  但韓信確實是個軍事天才,好不容易讓人安生困於長安,那當然還是想聽聽韓信親口的表揚,讓自己被誇贊一下。

  誰知道這麼多年過去了,韓信一點都沒變,還是那個只會說大實話的韓信。

  關鍵後世這麼一傳,誰還記得他能統率十萬大軍的輝煌戰績啊!

  【要這麼想想,好歹劉邦還能統領十萬大軍呢是吧,來自兵仙本人的認可。

  但情商這種東西吧,就真的是說不好。

  漢大將軍那絕對是個最對比鮮明的存在,全方位的。

  看看隔壁曾孫代吧,豬豬搞不好連率領兩萬人都夠嗆,但你看衛青會當面這麼吐槽豬豬的統軍能力嗎?連小霍都不會,最多就是少言不泄不說話罷了。】

  劉徹:???說高祖的軍事能力呢,能不能不要帶上他一起。

  他只是沒這個機會率軍出征而已,怎麼就能斷定他連兩萬人都搞不定?

  看不起誰呢。

  司馬遷無語望天。

  他不過就是寫了

  少言不泄,真實地記錄一下他聽說和看到的那個冠軍侯而已,他究竟犯了什麼罪,這四個字要被拿出來反覆鞭屍嘲諷陛下的軍事能力啊。

  霍去病表示,他好像才是最冤枉的那一個。

  他只是對自己看不上的人懶得搭理多說話而已,怎麼就少言不泄了啊!

  他情商雖然可能確實比不過他舅舅吧,他也不至於這麼沒情商吧。

  劉邦羨慕地看著天幕。

  又是對曾孫那兩個能打還絕對忠誠將軍垂涎三尺的一天啊。

  【彭城慘敗的消息傳來,韓信留了一部分人守在廢丘,自己則另帶一部分人趕赴戰場支援劉邦。劉邦在得到韓信的軍事增援和蕭何的糧草補給之後,終於重新站穩了腳跟,從此楚漢相爭進入了下一個階段——戰略相持階段。

  雖然劉邦在彭城遭遇大敗,反楚聯盟土崩瓦解,但實際上,項羽也正是從此徹底失去了稱霸天下的機會。

  而在此之後的幾年之中,楚漢拉鋸於滎陽一帶,楚軍被迫陷入項羽本人並不擅長的攻堅圍城戰爭之中,反覆消耗實力,最終失去了全部的戰略優勢。

  但邦子哥,失敗的姿勢是真的很重要啊,大家只能記得你狼狽逃竄的樣子,誰能記得這是你們國力的轉折點啊。】

  劉邦罵罵咧咧表示,誰家逃難的時候還得注意姿勢啊。

  活著才是最重要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