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秦王稷也有話要說。

  嗐,這怎麼能說李牧跟他的武安君白起一樣呢?

  那什麼趙王遷,又如何

  配跟他相提並論?

  他可是大大方方,毫不遮掩的。

  【李牧死,而趙國亡。

  三月之後,王翦率秦軍踏平趙國邯鄲,趙王遷被擄,趙國正式宣告滅亡。

  哦,但是趙國還是仰臥起坐了一下。

  還記得趙武靈王之前想要裂土封大兒子為代王嗎?他沒實現,但是他曾孫實現了,趙悼襄王長子率殘部逃往代地,自立代王。

  七年之後,王翦之子王賁滅代,趙嘉終於體驗了一把自己弟弟的貴賓待遇,那就是另一個故事了,我們稍後再提。】

  趙嘉才不管這什麼代王不代王,七年還是十年。

  他意得志滿,自己終於還是能封王,且成就了一番事業的嘛。

  王賁聽到了自己的名字,十分興奮。

  雖然他為父親入選四大名將高興,但是自己自小隨父征戰,還是很想青史留名,成就一番功業的。

  【作為繼任的搬家小能手,政哥為趙王遷尋了個好去處,將趙王遷流於房陵,據說那個地方深山老林,十分適合養生。所以沒多久,趙王遷飢餓交加,病逝房陵。】

  趙王遷:……

  秦王政:……

  天幕你是會反諷的。

  他早就該聊到這天幕背後那張嘴裡吐不出溫馨的話來。

  【但是咱趙王遷到底是上過學的人,他於房陵思念故鄉,又聽四周水聲潺潺,做《山水》之詩歌。

  所以說,房陵環境優雅,十分宜居,最適合吟詩做賦。

  真情實感的加持下,此詩據說哀婉纏綿,聞之者無不流涕。

  其中著名一句:「良臣淹沒兮,社稷淪亡」。或許就是這位亡國之君一生難得清醒的時刻吧。

  不得不說,政哥幹得好。

  不裝了,就是想看這種垃圾追悔莫及又自作孽不可活的倒霉樣子。】

  趙王遷憤而拍桌。

  秦王政無言以對。

  原來天幕你自己認為剛剛十分收斂嗎?

  不,其實你的幸災樂禍早就滿溢出來了行嗎?

  但這句話他是認可的。

  雖然說得難聽,但卻一語中的。

  憑什麼李牧此等名將會在趙王遷那個垃圾手下啊。

  既然他趙王遷運氣這麼好,那自己憑努力讓他倒霉不得好好折騰一番嗎。

  他不羨慕,他一點都不羨慕。

  第80章 戰國篇十

  【李牧死亡的意義是深遠的。第一點當然是剛才所說,李牧死而趙國亡,李牧的死亡正式吹響了六國滅亡戰的號角,啊不對,現在是五國了。】

  韓王安表示很汰。

  知道他韓國是被沒有準備「順手」滅的了,但實在沒必要時時刻刻在能夠提醒他的時候再提醒一次。

  說的好像他事先準備了就能不被擄到咸陽去似的。

  【此外,李牧死後,秦忙於到處吞併六國,其他國家也要應付秦的不斷進攻與蠶食,無暇將視線放遠,當然了,深刻懷疑可能他們也沒這戰略眼光。

  因此,本已遠遁的匈奴他經過了十餘年的休養生息又回來啦。

  於是秦始皇登基後不久,便開始著手防備匈奴,可以說匈奴是秦漢外患的主旋律。

  因此,像李牧這種,打匈奴砍瓜切菜的將領自然成為了秦漢,尤其是漢初皇帝那從未謀面的白月光。】

  李牧:???

  雖然但是,是不是有哪裡不對勁。

  不過自從聽到自己嘔心瀝血卻得到如此下場,李牧的心頭並非毫無猶豫。

  如果能繼續打匈奴,當然是他最期待的。

  畢竟還是跟外族人干架,比較暢快淋漓嘛。

  【受匈奴大小規模侵擾次數最多的漢文帝看著即將打進甘泉的匈奴烽煙,忍不住深情感慨:「嗟乎!吾獨不得廉頗、李牧時為吾將,吾豈憂匈奴哉!」

  漢文帝的眼光不可謂不精準,畢竟李牧打贏匈奴的時候,趙國也沒什麼錢嘛,讓馬兒打匈奴,還可以少吃草,這買賣,漢文帝自然垂涎三尺。】

  劉恆:……

  看著周圍臣子越發不對勁的視線,劉恆表示自己想打人。

  你說趙國摳門遲遲不給李牧封侯是小氣摳門就算了。

  他大漢,雖然窮,但是不摳啊。

  你看看你們的俸祿,他什麼時候剋扣過嘛。

  武將封不了侯那是打不動嘛。

  又不是他摳門。

  秦王政則嗤之以鼻。

  什麼漢文帝,給他靠邊站。

  李牧真要另投他國,他秦國才是不二選擇。

  滅了趙國,要不了幾年,六國必亡,李牧立馬就能走馬上任,戍守雁門郡。

  他肯定比趙王大方,想要多少兵馬給多少。

  他大秦最不缺的,就是鐵血悍將。

  【看了這麼多戰國BE組,他來了他終於來了,我們政哥帶著他的大秦創業開發公司向我們走來了。作為他麾下的,與李牧同時期並且同時位居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王翦,正是將軍完美HE結局的通關者。

  莫說是前者如此完美通關者寥寥,甚至可以直白點說就沒有,最好的結局也得是回家。便是往後數數幾千年,能得如此圓滿的名將也是屈指可數。】

  大秦創業開發公司?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