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像溫韜,那簡直可以說是掌握了本朝陵墓修建的圖紙,那盜掘起來可不是輕而易舉嘛。】

  唐朝帝王:!!

  他們可算是知道自己的帝陵為什麼天幕說毫無疑問,被盜掘一空了。

  連圖紙都有了,不被盜才奇怪吧。

  這簡直就像是敞開了大門等人來啊。

  清朝帝王:???

  這個孫殿英是何人?

  【說起清陵,那只能說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前腳慈禧太后剛辦了一場轟轟烈烈的驚世大葬,恐怕墳頭樹還沒長出來呢,孫殿英便將清東陵洗劫一空了。

  清朝畢竟是外族出身,對於陵墓的修建沒有那麼講究,埋得比較淺,孫殿英用炸藥輕而易舉就炸開了。

  乾隆及其妃子所有的陪葬寶物全被拿走,當然包括他們的貼身下葬品。

  非但如此,孫殿英管拿不管埋,拿走財物之後看也沒看七橫八豎躺了一地的屍體,徑直走了。】

  乾隆拍案而起。

  他,十全老人,自覺自己文武雙才,怎麼會被如此粗蠻之人盜了陵墓。

  竟然還體面全無地七橫八豎地躺在地上?

  這個孫殿英到底是何人?他要誅了他祖宗九族!

  【方才風光大葬過的慈禧墓自然也難逃一劫,據說孫殿英打開慈禧棺木的時候,慈禧尚未來得及完全腐朽,給自己準備的身後之物還沒捂熱便被悉數搶走。

  連慈禧地面建築上精心準備的金磚也給撬走了。

  如今去參觀,只能看到破破爛爛僅存的三塊了。】

  這事慈禧能忍?

  既然離她如此之近,又連這該死的盜墓賊的名字都有了,她責無旁貸。

  立馬決定全國通緝孫殿英。

  第68章 盜墓與考古【十六】

  【其實在最開始的時候,孫殿英第一個看上的,是康熙的陵墓。

  但是康熙的景陵也不知道到底是選址有問題還是建造偷工減料,總之,自從景陵建成之後便嚴重滲水。

  孫殿英打開陵墓大門,看到積水深深,苦於沒有抽水機,最終放過了景陵,轉而去搶更加有錢的乾隆和慈禧了。

  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康熙:???

  這樣的幸運他一點都不想要好不好。

  他的景陵滲水了?還積水深深?

  那豈不是……他要一直被泡在水裡?

  這成何體統!

  前面歷代帝王也忍不住驚呼離譜。

  那什麼劉賀的墓還是因為什麼又地震又倒灌,方才有很深的積水,你這帝陵怎麼也水漫金山了呢?

  這在他們之後的朝代怎麼還比不上他們此時修建陵墓的能力啊。

  【乾隆墓被搶掠一空,他自己本人有很大的責任。

  畢竟自他爹選擇入葬清西陵以來的四位清朝皇帝,只有他堅持跟他爺爺一起葬在清東陵,最後,祖孫四代,只有他的陵墓被盜掘一空。

  我們都明白的,乾隆可是「大孝孫」呢,幹什麼都要提他的爺爺,一定是算到了他爺爺陵墓有此一劫,趕緊前來擋災。

  他最終如願以償,左擁右抱,跟四位合葬的如花美眷一起支離破碎地睡在一張棺木之中了。】

  乾隆:!!

  先是七橫八豎,接著還要跟所有的合葬皇后同裝在一個棺木里?

  你們後世之人是不是有點太過大不敬了。

  怎能如此待他?

  他不是世上最完美之人嗎?

  他的功績難道不值得稱道,不值得你們為他令尋棺木嗎?

  雖然雍正一開始不知道這個乾隆是誰,但是他皇阿瑪的年號是康熙,其帝陵叫做景陵他還是知道的。

  那這個乾隆是誰已然不言而喻。

  還好他當時去命人勘測清東陵之時,敏銳地覺得此地風水不佳,你看他皇阿瑪在最佳的風水寶地,結果一進去就滲水,這能是什麼好地方?

  再說了,最好的地盤已被父親和祖父占去,乾脆另尋了一處陵墓葬處。

  還是他比較敏銳呀。

  管不了這麼多了,反正聽天幕的意思,他的陵墓還是安然無恙的。

  那,他只能為自己的父親和兒子聲援一下,但終究還是鞭長莫及,愛莫能助。

  【但很可惜,他的拳拳孝心有點用,但用處不大。

  因為孫殿英開了一個好頭,很快,清東陵的其他陵墓也被悄悄盜掘一空,只有順治的陵墓得以保全。

  當然,這並非是因為順治擁有得天獨厚的運氣,而是順治已然率先採用火化的形式,墓中僅有骨灰盒,並無許多財寶。】

  歷代帝王:!!

  這個順治是個狠人吶。

  好歹是一

  代帝王,緣何竟然會選擇將自己的屍骨燒成一捧灰呢?

  朱翊鈞恨恨想道,他是被迫燒成灰就算了,結果人家的骨灰好好呆在地宮之中,他的骨灰竟然還被人給揚了。

  他果然是這世上身後事最慘的皇帝吧。

  【與之相反的是清西陵,埋葬在清西陵的四位皇帝之中,只有光緒的陵墓被盜。與東陵相比,可謂是運氣爆表。

  但這也並非僅僅是因為運氣。

  比之偏僻的清東陵,清西陵距離北京更近,因而稍有動靜,便容易受到關注。何況在漫天戰火之中,北京已然算是影響最小的城市之一了。

  再加上清東陵如此浩浩蕩蕩的被搶掠,引起了社會的普遍關注,某種程度上,也庇護了清西陵。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