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搶救性發掘,主要就是針對像如今基建時一鏟車下去剷出個古墓啊古城之類的情況,對此進行臨時性的緊急挖掘,搶救文物。

  而保護性發掘呢,則是針對仍舊有之的盜墓現象或其他人為情況,導致墓中的文物受到了一些傷害,對此進行保護性發掘。】

  朱翊鈞表示,天幕說得很一本正經,可想到這一切竟然都是靠他的定陵換來的,他就悲從中來。

  你們後世之人簡直沒有心。

  他就這麼被人遺忘了是嗎?

  哦,不,沒有遺忘,還記得感謝定陵的付出呢。

  更生氣了。

  【但要不怎麼說萬曆倒霉呢,其實但凡萬曆再撐上十幾年,可能大家也沒這功夫來挖定陵了。畢竟中國古都地底下比地上面熱鬧,一經破土動工,考古隊就得跟救火隊一樣到處救火進行搶救性發掘。

  光是連進行搶救性發掘都來不及。】

  朱翊鈞:……

  這個事情他自己能控制嗎?

  如果可以的話,別說再撐十幾年,他就是撐上幾百年也絕對不會讓你們這群人進他的地宮!

  【講個笑話,西安小挖出小墓,大挖出大墓,還有可能大墓疊小墓。西安基建速度低於全國平均水平都仰賴地下的祖宗們拖後腿。

  但如果你建了棟樓,竟然什麼都沒挖出來,那說明這裡風水肯定不好。】

  西安?

  這個地名不是第一次出現了。

  倒是沒聽說過,但怎麼聽著跟長安有些相似呢。

  畢竟長安也在帝國偏西的地方嘛。

  而且這麼多墓,想來古代也不應是個岌岌無名的城市吧。

  【但是定陵的功勞卻也不止於此,那個震驚世界的馬王堆考古過程中,也吸收了很

  多定陵考古的經驗,並最終成功避開了定陵的下場。

  雖然也同處一樣跌宕的時代,但正是有定陵的前車之鑑,馬王堆才能獲得截然不同的命運,雖然過程中仍舊曲折,犯了些許小錯,但到底無傷大雅。】

  馬王堆?

  是那個馬殷父子的墓吧,瞧著像馬鞍的那座高聳墓穴。

  朱翊鈞沒想到,他在天幕心中比不得功蓋無上的祖宗就算了,怎麼連個岌岌無名,從來沒當過梟雄的人的墓都比不過?

  真是顏面盡失。

  他沒有要為馬王堆趟路的意思。

  【當然,作為西漢早期生活的百科全書,馬王堆漢墓人家自己也爭氣,一鼓作氣,出了個驚天動地的千年不腐女屍,從此數十年如一日的引發無數人的遐想,這不比帝王屍骨香?

  自然格外重視。】

  朱翊鈞:???

  其他朝皇帝:!!

  不腐?

  竟真能有千年不腐之人?

  這是何玄妙的術法?

  他們也想要啊。

  劉徹先聽到西漢心情一震,他確實也心動了,而且根據天幕所說,自己所處的年代,便應當就是西漢無疑。

  不過已經被天幕教育出條件反射,劉徹心底先留了幾分懷疑。

  畢竟天幕自己聽起來是不信世上真有鬼神的,如此大大咧咧說出來,恐怕沒那麼簡單。

  再者說,如果真的有這樣玄妙的術法,那此人怎麼還是被挖出來了呢?

  好像不腐地被挖出來,更不是什麼好事。

  但不管怎麼說啦,哪怕人死之後當真沒有另一個世界,他也希望自己可以肉身不腐。

  搬個坐墊來聽聽。

  怎麼個不腐法啊?

  第59章 盜墓與考古【七】

  【其實論及屍體的完好程度,辛追夫人的遺體情況還比不上隔壁的楚人遂,因而馬王堆漢墓之所以名冠天下,一方面恐怕是因為發現得早,狠狠震驚了一波,畢竟歷史只能記住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啊。

  另一方面,其實也是因為馬王堆漢墓出土的那三千多件保存完好的文物。

  畢竟是貴族,有錢啊。

  素紗襌衣,作為迄今為止發現最早的,也是最輕的一件西漢衣物,至今為人們津津樂道。】

  所以,屍體不腐,還不是孤例?

  楚人遂?

  聽起來怎麼更像是先秦的叫法。

  朱翊鈞很生氣,同樣都是三千多件,為什麼大家的待遇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難道真的是從毀了他龍袍的事情中得到了經驗不成?

  他不服!

  【除了這些之外,馬王堆漢墓之中發現了當時流傳的《老子》等重要書籍,彌補了許多歷史空白。

  《戰國縱橫家書》更是一舉推翻了之前對張儀與蘇秦等人的歷史認知,讓我們最終得以確認,蘇秦跟張儀活躍的時間,並不重合,張儀在前而蘇秦在後,所謂張儀破蘇秦合縱,應是史料不足,將公孫衍與蘇秦張冠李戴罷了。

  隨著歷代史學家的層層加碼,《資治通鑑》更是編纂了一個蘇秦激勵張儀的小故事,從此我們便在史料稀少的戰國迷失了方向。

  所以,忍不住感慨一下,比珠寶更珍貴的,是史書。】

  後世其他讀書人恍然大悟。

  原來如此!

  難怪他們總覺得哪裡怪怪的,這個蘇秦怎麼一會兒在這裡出現,一會兒又在那裡出現,不知道的還以為蘇秦壽數十分感人呢。

  而秦惠文王時期的張儀:……

  蘇秦,勉強可以算得上他的同門師弟吧,雖然他們也沒怎麼見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