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你們怎麼連他們到底是什麼個先後順序也弄不明白啊?

  張儀深覺後世之人能力感人。

  【不過當然了,最珍貴的,定然是這具千年難得一遇的完好女屍本身。而究竟是什麼原因,才能導致辛追夫人的遺體千年不腐,皮下組織柔軟富有彈性,關節尚能活動自如呢?

  主流觀點認為是深埋和密封嚴實的棺槨。】

  各位皇帝聽到這個可就不困了,一個個正襟危坐,一定要學習經驗啊。

  好,他們知道了,把地宮再挖深一點。

  棺槨密封嚴實?

  他們有這個自信,就不相信自己堂堂一個皇帝的棺槨,還能比不上一個地方的貴族女眷?

  【但滿足這等條件的古墓並不在少數,而能如此幸運地在諸多古墓之中脫穎而出,還得歸功於那八十多升具有抑酶作用的棺液。

  當時開棺之時,浸泡在紅色的棺液之中,據說是栩栩如生。

  畢竟俗話說的好,濕萬年,干千年,不干不濕只半年嘛。

  這到底是人類防腐學

  的奇蹟,怎麼能這麼輕鬆就達成成就呢是吧。

  據專家推測,要想搏一搏出個整屍,最好選擇在冬季入葬,因為目前出土的辛追夫人和楚人遂都大概率是在冬季入葬的。】

  冬季……

  可即便是冬季下葬,又怎麼能保證自己的棺木一定會有棺液保護呢?

  這個棺液的產生,有沒有什麼訣竅啊。

  提前倒點進去行不行啊。

  諸位帝王們陷入了深深的苦惱與天馬行空的設想之中。

  若是他們不知曉還有此等方法便算了,如今業已知曉,又如何能對不腐爛的肉身心生嚮往呢。

  只是……

  有些敏感的帝王們抓住了重點,為何是據說栩栩如生呢?

  【哦,對了,還得十分幸運地一直沒被盜掘過。

  畢竟只有原本墓穴中的恆溫恆濕的缺氧無菌環境,才能抑制腐爛的進一步發生,一旦環境有絲毫變化,鋪天蓋地的空氣將會把一切都摧毀。

  考古學者們曾在馬王堆一號墓中精美的漆器鼎中發現了一碗保存了兩千多年的藕湯,藕片清晰可辨。一碗跨越千年的藕片湯,將人們帶回了千年之前的西漢,指尖仿佛還帶著歷史的餘溫。

  但在打開之後接觸空氣的那一剎那,藕片湯化為灰飛,若非攝影師眼疾手快將這一切記錄下來,這藕片湯簡直就像是考古學者做的一場千年幻夢,沒有人會相信這是真的。

  藕片湯如此,屍身亦是如此,一旦接觸到空氣,就會加速腐敗,如果不是現代科技的功勞,想來辛追夫人也已蕩然無存。】

  原本也一直在孜孜以求想辦法的劉徹雙手一攤,表示。

  朕還是放棄努力吧。

  他的茂陵不是至少都給人打開了五六七八回了麼。

  不要原本還能落下個完整的屍骨,一折騰,最後自己還稀里糊塗化為灰飛了,那才真是自作孽不可活了呢。

  他還是按部就班做好防腐吧。

  但是深埋和緊密封存的棺槨也是必須有的。

  就算是不能千年不腐,也定然要讓那群盜墓賊撬不開棺槨才是!

  【辛追夫人和楚人遂都為古病理學的進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時隔兩千多年,他們都走上了最新的驗屍流程,體驗了一把全新的儀器。

  根據出具的屍檢報告,我們可以篤定他們的死因,甚至在辛追夫人的胃中,還看到了138顆完整的香瓜子,劃重點,這句話後面要考。】

  胃,胃裡?

  這話說的好驚悚啊。

  而後更加驚悚的畫面隨之而來。

  天幕中放過一小段視頻。狹小的床上躺著一個五官不甚清晰的人,一群身著白色長衫的人正手持小刀圍著床上之人不知道在幹什麼。

  這就是天幕所說的那個千年不腐的女屍麼?

  可是,跟他們想像中的栩栩如生好像差距有點太大了吧。

  難不成這夫人生前便是如此模樣?

  絕不

  可能。

  沒見過長成這樣的人,多看一眼都會有點害怕呢。

  再聯想到前面天幕所說的胃裡如何,你們後世之人是把人家好不容易維持了千年的屍身給剖了麼?

  各位帝王們不可置信。

  朱翊鈞卻不以為然,再如何能有他的下場悽慘麼。

  而當朝的驗屍官們也十分震驚,震驚之餘,又有些蠢蠢欲動。

  他們還從沒剖過死了這麼久的人呢。

  【經驗測,辛追夫人與楚人遂的DNA序列與現代人並無任何不同,也就是說,千年來,人類也一直沒有任何進化呢。

  總之,這場考古盛宴各方都收穫良多,好像淨損失的,便只有辛追夫人本人,她的陪葬品自是不必說,陳列分布在各個博物館,甚至有些還得出差去國外辦展覽。

  她本人呢,從此便在博物館安了新家,每天接待不同遊客的參觀。

  而且由於經驗不足,在剝離辛追夫人原本身上穿著的二十多層衣物的時候沒有避免空氣接觸,再加上一開始博物館保護措施做的不夠到位,導致辛追夫人的身體還是遭到了破壞,如今的容貌嘛,就顯得有些瘮人。

  現在,她安靜地沉睡在博物館的盡頭,裡面是為她專門模擬的馬王堆古墓的環境,不過名氣這麼大,營業嘛還是要繼續營業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