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從今天開始,你每天跟著我去跑馬。」

  朱高熾雖然很不情願,但是想想自己僅僅十個月的皇帝生涯,深覺他爹說得也不是不行。

  業已登基的朱高熾更是如雷轟頂。

  什麼,他才剛登基啊。

  怎麼就知道自己要駕崩了呢。

  唯一的安慰就是,仁宗是個令人滿意的廟號,竟然被他得了。

  瞻基真是他的好兒子。

  【不過事實證明,其實當時應該是把明十陵都勘測了一遍,

  哪個有突破就發掘哪一個。最好是能發掘永陵或者獻陵。

  而便是在考古學家一籌莫展之際,定陵挺身而出。

  救了自己的祖宗和爺爺的陵墓一命。】

  朱翊鈞欲哭無淚。

  別讓他知道到底定陵是哪一步出了問題。

  他換不了太子,難不成還責罰不了臣子了不成?

  朱厚熜也沒想到,那位倒霉的萬曆竟然是自己的孫子。

  如此孝敬,你祖父我就笑納了。

  朱高熾則拍了拍自己的胸口。

  真是他的好子孫!

  你的恩情,我會記得的。

  【定陵確實也是個不錯的選擇。畢竟這位皇帝也是明朝知名度很高的一位皇帝。

  「明之亡,非崇禎,實亡於神宗。」說的便是萬曆皇帝。

  這位皇帝二十多年未理朝政,鞭屍自己昔日的老師,大明帝國江河日下,幾乎隨著他一同躺進定陵之中。

  定陵本身,本就應該是個具有傳奇色彩的帝陵。】

  朱翊鈞表示,是誰在胡說八道?

  怎麼就明實亡於他之手了呢?

  還有,他不想要定陵成就這樣的傳奇色彩。

  天幕說的讓他愈發慌張了。

  張居正他活該,當年如此嚴苛對待自己,還大言不慚,說什麼「吾非相,乃攝也。」就該想到死後並無安寧,他如何做錯了。

  至今想來,他仍舊對自己這位昔日嚴厲的老師有些害怕。

  而在張居正仍舊活著的時空。

  大家不敢發一言。

  天子師?天子師不是首輔嗎?

  陛下鞭了首輔的屍?

  不可能吧?陛下分明對首輔言聽計從啊。

  這顯然也在張居正本人的意料之外。

  他雖然知道自己死後家族未必繁昌,但鞭屍還是……

  朱棣脾氣可不夠好,一聽這話,原來是個敗家子啊。

  他頓時連那最後一絲愧疚都沒了。

  這種敗家子,給他們擋擋災怎麼了,總不能真的讓後世人挖了太子的陵又來挖自己的長陵吧。

  【定陵命途多舛,在發掘之前,便曾經遭受過次大火,可能也正是因為這種摧毀,導致定陵的寶城一角有坍塌跡象,而這種坍塌,是冥冥之中,定陵對考古學家的呼喚。】

  朱翊鈞:???

  顧不得別的,他簡直要無能咆哮:他的定陵才沒有呼喚好不好!

  第57章 盜墓與考古【五】

  【在皇陵這種敏感的地方,有坍塌不往下面看看是什麼,這如何可能。專家們便就著這處坍塌往下勘測,發現底下是個圓洞,看起來倒像是個門券的上半部分。

  稍稍往裡挖了一段,某個工人手電筒不小心往上一照,便赫然自一旁的石條上看到了個明晃晃的大字,上書「隧道門」。】

  雖然剛聽到天幕說自己的大明可能實際毀於這個敗家子手裡,心裡對此子孫還頗為不滿。

  但聽到這個過程如此離譜,明代諸位君王還是差點一口氣沒喘上來。

  其他朝代的帝王就更加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天幕說得可沒錯,這不就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嗎?上趕著往上送,不接受可就不太禮貌了啊。」

  真是瞌睡了就給人家送枕頭呢。

  劉徹笑盈盈地同自己的臣子道:「你說說後世的帝王,在地宮門口建隧道門就算了,還要標清楚這是隧道門,真是讓人啼笑皆非。」

  他的茂陵,定然不會如此糊塗。

  想到茂陵,劉徹又笑不出來了。

  那會兒他茂陵說不定早就被人搬空了。

  朱翊鈞:???

  怎麼可能這麼巧,直接坍塌到他隧道門門口?

  他的隧道門之前為何還會有石刻的指示?是誰幹的?

  【大家想,到都到這了,要不往裡挖挖看吧。

  哼哧哼哧挖了十幾天,果然在道路的盡頭,看到了一個明式券門。】

  朱翊鈞:……

  還真就這麼巧。

  可營建定陵的工匠分明同他說過,這個券門的與上層城牆渾然一體,隱藏得天衣無縫,定然不會被人發現端倪。

  看來也是在誆騙他麼?

  【作為「詭計多端」的現代人,我們往往低估了古人的淳樸,更加低估了萬曆皇帝的「熱情好客」。

  在挖到隧道門之時,為了定陵的安全,謹慎起見,考古隊員選擇不拆除券門,而是從旁邊再挖一條探溝,而正是這一舉措,導致考古隊員們錯過了萬曆皇帝的邀請,走了許多彎路,那塊直到地宮打開之後才被人清理出來的石碣便靜靜躺在券門之內。

  上書:往前一丈便是金剛牆牆皮。】

  朱翊鈞臉色都氣得青白了。

  之前天幕一直明嘲暗諷的人不是他,他自然是沒有什麼太大的感覺,真正切實落到他身上的時候,他才發現,天幕說話是真的讓人怒不可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