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頁
但是有項羽在裡面攪合一通就不一樣了。諸國貴種殺盡了,百姓嚇怕了,韓信軍至,便不是滅國亡家之敵,而是救苦救難的天兵,更沒有貴種妄想著挾民自重,陰奉陽違。
天下事,非破難立。她讀天書的想法,跟韓信不太一樣。韓信一家深信仙人點化,心慕天書中的神仙世界,一心照著那樣兒去做。
張澤若卻是覺得,所謂那大同世界,看著不還是人嗎?那書上幾番大戰,中間滿滿都是人性啊。
她看到書中提過數筆的小國故事,便悟出了這樣的道理:仁義固然重要,但不經一番血火,仁義也只是空談。
只是作為謀臣,又作為妻子,這個道理她可不跟夫君說。夫君將來還要登基為帝照臨萬民呢,這等暗底下的心思,有她幫著計較就好了。
於是又等候了數日,新的消息沒打探到什麼,卻來了項羽的使者,約他在一處小城相見。
「項羽打什麼主意?」韓信十分不解,張澤若卻若有所悟:「他並沒有違背項梁,這一定是項梁與他說好的事情,項氏有所圖謀,他要與大王相見,定下以後的章程。」
「條件呢?他打算拿什麼條件與我談?」
「西域。」張澤若很肯定,只是項氏下一步打算做什麼,她有猜測,卻不能肯定,「大王要去嗎?」
韓信垂首想了想,向她笑了笑:「我知道我不應該再輕信別人,但是項羽實在也不是那種人,如今他便是設計陷住了我,也沒有什麼用處,我想他應該不至於做這樣的蠢事,平白毀了項氏在新洲的封國。況且所約之地,相比之下離我軍還更近些。」
張澤若抿了抿唇,她想與他同去,但她知道,她得留在軍中。
雖說大軍本不用她壓陣,但她的身份本就能起到作用。更何況,他們還有一個女兒在臨淄。
「你自己小心。」她說。
約見的城已經空了,百姓早就逃兵災散離而去,只剩了一座荒城,連野草都長了起來。韓信自然不是孤身而來,項羽也是同樣。
但項羽軍駐於城外,項羽已經入城。韓信略猶豫了一二,安排人在城外紮營,自己打馬向城內尋去。
他是在冒險,他本以為這輩子永遠不會再做這樣的事情了,然而他還是做了出來。
他想過項羽或許不會想太多後果,哪怕擒下自己也無濟於事,又誰能說項羽不能殺了他出出氣呢。
他也想過項羽在鴻門放過劉邦,到底還是因為時勢,擔心背諾誅劉使得諸侯反叛。
但最終,他還是來了。
一則是到底相信項羽不會做這樣的事情;二來,他覺得若是不走這麼一遭,這輩子都會被那過去的夢魘所困不得解脫。
春秋戰國至如今,宋襄公之仁淪為笑柄,兵者詭道成為他這樣的兵家所公認之理,人心自是早已不古。
但他不願意相信,他看人總不能連一次都看不准吧。
城中官衙打掃過,擺了簡單的酒宴,項羽就立在門外,微微眯著眼抬頭遠眺,不知道在想什麼。直到韓信馬蹄聲近,他才陡然眼中一亮,開懷大笑。
「伯南,你還真來了!」
「不是項兄約我來嗎?難道你等的不是我?」
「哈哈哈等的就是你!來來來,不說別的,先飲三杯!」
沒有兵卒,也沒有僕婢,兩人自斟酒,連飲了三杯。項羽仰脖飲下最後一口,轉著手中瓷杯嘖聲道:「現在用的都是你們出產的瓷杯了,色如玉,扣如罄,美則美矣,未免做得太過小巧,飲酒都不痛快。」
「酒傷身,少飲為上。做得小巧,也是因為如今的酒更烈了,多飲易醉,還如何說事呢。」韓信亦飲盡,笑道。
現在的酒其實也不算烈,時下並不流行烈性酒,只有胡人喜歡。
因為如今的宴飲時間持續得很久,如果上了後世的烈酒,不過一巡,席上人都要倒成一片了,宴中的交流、會談,統統泡湯。
不過比起過去,現在釀出來的酒更清,酒精濃度確實也略略高了一點,對時下的人來說就算是烈酒了,能適應、喜歡,但不能喝得太多,於是酒杯也相應地變得小巧起來。
只他二人,也不講什麼規矩了,對面而坐,項羽這些年老了一些,但銳氣未減,坐下後直盯著韓信,忽然問:「他們一直說你借夢說事,乃是有所奇遇。我一直想問問,夢裡我敗給你了?怎麼敗的?」
「你敗在不得人心,諸侯都依附漢王,我縱是不勝,你也只能與漢王各依一地作戰不休,難以攻取天下。」
項羽撇了撇嘴:「好了好了,還瞞著呢,我都猜出那漢王應該是劉邦了。就他那把老骨頭,我一時贏不了又如何,他還能活得過我?快說說,你號稱勝了我,是怎麼勝的。」
就喝了三杯酒,菜都沒吃上一口,要不是來之前吃飽了,指著他這頓非餓慌了不可。
韓信暗自腹誹,接過項羽遞過的鉛筆與紙張,就在案上邊畫邊說了起來。
非是從垓下說起,而是從鉅鹿開始。
等兩人從一疊紙中抬起頭來,酒菜都已經冷了。項羽意猶未盡,又搖頭不服。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天下事,非破難立。她讀天書的想法,跟韓信不太一樣。韓信一家深信仙人點化,心慕天書中的神仙世界,一心照著那樣兒去做。
張澤若卻是覺得,所謂那大同世界,看著不還是人嗎?那書上幾番大戰,中間滿滿都是人性啊。
她看到書中提過數筆的小國故事,便悟出了這樣的道理:仁義固然重要,但不經一番血火,仁義也只是空談。
只是作為謀臣,又作為妻子,這個道理她可不跟夫君說。夫君將來還要登基為帝照臨萬民呢,這等暗底下的心思,有她幫著計較就好了。
於是又等候了數日,新的消息沒打探到什麼,卻來了項羽的使者,約他在一處小城相見。
「項羽打什麼主意?」韓信十分不解,張澤若卻若有所悟:「他並沒有違背項梁,這一定是項梁與他說好的事情,項氏有所圖謀,他要與大王相見,定下以後的章程。」
「條件呢?他打算拿什麼條件與我談?」
「西域。」張澤若很肯定,只是項氏下一步打算做什麼,她有猜測,卻不能肯定,「大王要去嗎?」
韓信垂首想了想,向她笑了笑:「我知道我不應該再輕信別人,但是項羽實在也不是那種人,如今他便是設計陷住了我,也沒有什麼用處,我想他應該不至於做這樣的蠢事,平白毀了項氏在新洲的封國。況且所約之地,相比之下離我軍還更近些。」
張澤若抿了抿唇,她想與他同去,但她知道,她得留在軍中。
雖說大軍本不用她壓陣,但她的身份本就能起到作用。更何況,他們還有一個女兒在臨淄。
「你自己小心。」她說。
約見的城已經空了,百姓早就逃兵災散離而去,只剩了一座荒城,連野草都長了起來。韓信自然不是孤身而來,項羽也是同樣。
但項羽軍駐於城外,項羽已經入城。韓信略猶豫了一二,安排人在城外紮營,自己打馬向城內尋去。
他是在冒險,他本以為這輩子永遠不會再做這樣的事情了,然而他還是做了出來。
他想過項羽或許不會想太多後果,哪怕擒下自己也無濟於事,又誰能說項羽不能殺了他出出氣呢。
他也想過項羽在鴻門放過劉邦,到底還是因為時勢,擔心背諾誅劉使得諸侯反叛。
但最終,他還是來了。
一則是到底相信項羽不會做這樣的事情;二來,他覺得若是不走這麼一遭,這輩子都會被那過去的夢魘所困不得解脫。
春秋戰國至如今,宋襄公之仁淪為笑柄,兵者詭道成為他這樣的兵家所公認之理,人心自是早已不古。
但他不願意相信,他看人總不能連一次都看不准吧。
城中官衙打掃過,擺了簡單的酒宴,項羽就立在門外,微微眯著眼抬頭遠眺,不知道在想什麼。直到韓信馬蹄聲近,他才陡然眼中一亮,開懷大笑。
「伯南,你還真來了!」
「不是項兄約我來嗎?難道你等的不是我?」
「哈哈哈等的就是你!來來來,不說別的,先飲三杯!」
沒有兵卒,也沒有僕婢,兩人自斟酒,連飲了三杯。項羽仰脖飲下最後一口,轉著手中瓷杯嘖聲道:「現在用的都是你們出產的瓷杯了,色如玉,扣如罄,美則美矣,未免做得太過小巧,飲酒都不痛快。」
「酒傷身,少飲為上。做得小巧,也是因為如今的酒更烈了,多飲易醉,還如何說事呢。」韓信亦飲盡,笑道。
現在的酒其實也不算烈,時下並不流行烈性酒,只有胡人喜歡。
因為如今的宴飲時間持續得很久,如果上了後世的烈酒,不過一巡,席上人都要倒成一片了,宴中的交流、會談,統統泡湯。
不過比起過去,現在釀出來的酒更清,酒精濃度確實也略略高了一點,對時下的人來說就算是烈酒了,能適應、喜歡,但不能喝得太多,於是酒杯也相應地變得小巧起來。
只他二人,也不講什麼規矩了,對面而坐,項羽這些年老了一些,但銳氣未減,坐下後直盯著韓信,忽然問:「他們一直說你借夢說事,乃是有所奇遇。我一直想問問,夢裡我敗給你了?怎麼敗的?」
「你敗在不得人心,諸侯都依附漢王,我縱是不勝,你也只能與漢王各依一地作戰不休,難以攻取天下。」
項羽撇了撇嘴:「好了好了,還瞞著呢,我都猜出那漢王應該是劉邦了。就他那把老骨頭,我一時贏不了又如何,他還能活得過我?快說說,你號稱勝了我,是怎麼勝的。」
就喝了三杯酒,菜都沒吃上一口,要不是來之前吃飽了,指著他這頓非餓慌了不可。
韓信暗自腹誹,接過項羽遞過的鉛筆與紙張,就在案上邊畫邊說了起來。
非是從垓下說起,而是從鉅鹿開始。
等兩人從一疊紙中抬起頭來,酒菜都已經冷了。項羽意猶未盡,又搖頭不服。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