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頁
朝廷對翰林院罷工的庶吉士,不許其入宮當值,卻也沒免職罷官,只剩人心惶惶。
義忠王府上,原先的翰林編修急得團團轉不過半月的功夫,他的嘴上已經長了一層又一層的燎泡。
「王爺,這可如何是好!!」
「太后娘娘怎麼敢!她怎麼敢!」
太后怎麼敢?讓一群女子,經手國家大事。
義忠王不置可否,仿佛看戲,他也確實看了一齣好戲。
還好沒給兒子娶玉兒這樣的當媳婦,自家那小子,供不起這尊大佛。
義忠王啞然失笑:「不是本王說你……你和王大人,鬧得未免也太過了……」
……
黛玉這幾日都宿在宮中,每日兢兢業業核對所有文書,正是要緊關頭,不能出絲毫紕漏。
賈迎春捧著一盞琉璃燈,獨自一人輕輕推門進來。
「黛玉……」
「迎春姐姐?」
「娘娘讓我……來幫忙。」
太后娘娘宣聽進宮的時候,賈迎春原以為和先前一樣,進宮史記。
想不到太后娘娘都沒見她一面,便命人將她帶到翰林院。
這個地方迎春聽過,卻從沒來過。
女子能進翰林院這種地方,放在幾天之前。
賈迎春不敢想。
心中著實有幾分緊張。
黛玉不適在文書上畫幾個圈,仿佛她早就屬於這個地方。
旁邊的小宮女也正專心整理書籍。
她們都來得,為何自己來不得呢?
黛玉將今日處理過的文書拿給迎春,耐心為講解:
「你看,處理國家大事,不過也就這麼一回事。」
迎春聽過一遍就懂了,真不算難事,有些事務,甚至比起管家還要輕鬆。
賈迎春在皇家,當這幾年兒媳婦,浸淫多年多年,看向黛玉的目光滿是憂慮。
迎春小聲道:「這一回雖然過了關,只是名不正,言不順,我只怕……鳥盡弓藏,兔死狗烹。」
君君臣臣,借刀殺人。
歷來如此。
黛玉抬頭一笑,只說一句:「太后娘娘要開女子科,姐姐去不去?」
迎春驚訝的合不攏嘴:「女子科!」
再看向黛玉的眼神,賈迎春帶上了幾分深思。
以前看黛玉的文章,她以為表妹是個閒雲野鶴之人,如今看來,分明黛玉主動捲入這一場朝廷的紛爭之中。
女子科……
是不是她與太后娘娘的某種交易?
……原來如此。
太后娘娘開女子科,與其說選拔英才,更要堵住悠悠眾口。
證明此刻在翰林中的女子也能從科舉出仕,有資格料理國家大事。
有先前粵海將軍的事打底,一而再再而三,眾人似乎也見怪不怪。
反而本著看熱鬧的心情,看待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女子科考試。
很多讀過書的女子躍躍欲試,踴躍報名。
反正各樣公文,她們都在瀟湘居士印發的文冊里見過樣板,依著格式章程,似乎也不是那麼難寫。
沾了女子科的光,從未見過考場的平頭百姓,居然能看到會試舉子的考卷。
「這是要做什麼!」
「本次恩科,女子與男子同卷,這些是封卷,聖上說了,為公平起見,將兩處試卷混在一處請考官批閱,請諸位做個見證。」
密封的考卷就這樣被擺在大庭廣眾之下,從這一筐挪到那一塊,又從那一筐混到這一筐,總之眾人已經看得眼花了。
「混了好幾個時辰了,早就分不清哪邊是哪邊。」
「要我說,早一年也該如此,方顯公平。」
評卷之後,會試張榜,貼出來的並不是名字,只是前十的文章。
公平公正,叫人先看了文章,免得最後落一個名不符實。
「好!好文章!好文章!」
榜上的文章皆是上乘之作,尤其榜首,策論、公文皆是上乘。
張榜三日之後,榜上人名才姍姍來遲。
榜首乃瀟湘居士,姑蘇人士。
姓林,名珂,字瀟湘。
原來瀟湘居士真的字瀟湘!
天香樓的女老闆為恭賀瀟湘居士會試拔得頭籌,辦了三日流水席。
還有不少女學生,從其他幾個縣慕名跋山涉水而來,只為在榜下拜讀居士文章。
可嘆這一回考試,榜上竟有三分之一是女子,只因先前大庭廣眾之下將試卷混裝一事,無人敢說不公。
須知報名考試之人,女子比男子少許多,卻能占三成之上,若是女子與男子同學同考,榜上人數,尚不可知。
史湘雲只恨自己不能參考,也不知下一回,還有沒有女子科。
湘雲哂道:「若將來……男子考不過女子,這科舉場上,除了南北卷,更是要有男女卷。」
殿試狀元,自然非瀟湘居士莫屬。
太后娘娘自請迴避,林大人迴避,太傅蘇大人以自己過於熟悉瀟湘居士文風為由亦是迴避。
其它評卷大人若不想落個不公的名聲,便也不得不點瀟湘居士為魁首。
況且,那滿腹才華,卻也堪當魁首。
義忠王府上,原先的翰林編修急得團團轉不過半月的功夫,他的嘴上已經長了一層又一層的燎泡。
「王爺,這可如何是好!!」
「太后娘娘怎麼敢!她怎麼敢!」
太后怎麼敢?讓一群女子,經手國家大事。
義忠王不置可否,仿佛看戲,他也確實看了一齣好戲。
還好沒給兒子娶玉兒這樣的當媳婦,自家那小子,供不起這尊大佛。
義忠王啞然失笑:「不是本王說你……你和王大人,鬧得未免也太過了……」
……
黛玉這幾日都宿在宮中,每日兢兢業業核對所有文書,正是要緊關頭,不能出絲毫紕漏。
賈迎春捧著一盞琉璃燈,獨自一人輕輕推門進來。
「黛玉……」
「迎春姐姐?」
「娘娘讓我……來幫忙。」
太后娘娘宣聽進宮的時候,賈迎春原以為和先前一樣,進宮史記。
想不到太后娘娘都沒見她一面,便命人將她帶到翰林院。
這個地方迎春聽過,卻從沒來過。
女子能進翰林院這種地方,放在幾天之前。
賈迎春不敢想。
心中著實有幾分緊張。
黛玉不適在文書上畫幾個圈,仿佛她早就屬於這個地方。
旁邊的小宮女也正專心整理書籍。
她們都來得,為何自己來不得呢?
黛玉將今日處理過的文書拿給迎春,耐心為講解:
「你看,處理國家大事,不過也就這麼一回事。」
迎春聽過一遍就懂了,真不算難事,有些事務,甚至比起管家還要輕鬆。
賈迎春在皇家,當這幾年兒媳婦,浸淫多年多年,看向黛玉的目光滿是憂慮。
迎春小聲道:「這一回雖然過了關,只是名不正,言不順,我只怕……鳥盡弓藏,兔死狗烹。」
君君臣臣,借刀殺人。
歷來如此。
黛玉抬頭一笑,只說一句:「太后娘娘要開女子科,姐姐去不去?」
迎春驚訝的合不攏嘴:「女子科!」
再看向黛玉的眼神,賈迎春帶上了幾分深思。
以前看黛玉的文章,她以為表妹是個閒雲野鶴之人,如今看來,分明黛玉主動捲入這一場朝廷的紛爭之中。
女子科……
是不是她與太后娘娘的某種交易?
……原來如此。
太后娘娘開女子科,與其說選拔英才,更要堵住悠悠眾口。
證明此刻在翰林中的女子也能從科舉出仕,有資格料理國家大事。
有先前粵海將軍的事打底,一而再再而三,眾人似乎也見怪不怪。
反而本著看熱鬧的心情,看待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女子科考試。
很多讀過書的女子躍躍欲試,踴躍報名。
反正各樣公文,她們都在瀟湘居士印發的文冊里見過樣板,依著格式章程,似乎也不是那麼難寫。
沾了女子科的光,從未見過考場的平頭百姓,居然能看到會試舉子的考卷。
「這是要做什麼!」
「本次恩科,女子與男子同卷,這些是封卷,聖上說了,為公平起見,將兩處試卷混在一處請考官批閱,請諸位做個見證。」
密封的考卷就這樣被擺在大庭廣眾之下,從這一筐挪到那一塊,又從那一筐混到這一筐,總之眾人已經看得眼花了。
「混了好幾個時辰了,早就分不清哪邊是哪邊。」
「要我說,早一年也該如此,方顯公平。」
評卷之後,會試張榜,貼出來的並不是名字,只是前十的文章。
公平公正,叫人先看了文章,免得最後落一個名不符實。
「好!好文章!好文章!」
榜上的文章皆是上乘之作,尤其榜首,策論、公文皆是上乘。
張榜三日之後,榜上人名才姍姍來遲。
榜首乃瀟湘居士,姑蘇人士。
姓林,名珂,字瀟湘。
原來瀟湘居士真的字瀟湘!
天香樓的女老闆為恭賀瀟湘居士會試拔得頭籌,辦了三日流水席。
還有不少女學生,從其他幾個縣慕名跋山涉水而來,只為在榜下拜讀居士文章。
可嘆這一回考試,榜上竟有三分之一是女子,只因先前大庭廣眾之下將試卷混裝一事,無人敢說不公。
須知報名考試之人,女子比男子少許多,卻能占三成之上,若是女子與男子同學同考,榜上人數,尚不可知。
史湘雲只恨自己不能參考,也不知下一回,還有沒有女子科。
湘雲哂道:「若將來……男子考不過女子,這科舉場上,除了南北卷,更是要有男女卷。」
殿試狀元,自然非瀟湘居士莫屬。
太后娘娘自請迴避,林大人迴避,太傅蘇大人以自己過於熟悉瀟湘居士文風為由亦是迴避。
其它評卷大人若不想落個不公的名聲,便也不得不點瀟湘居士為魁首。
況且,那滿腹才華,卻也堪當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