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尤其江南鹽商眾多,綺麗繁華比之京都在以上,本來就想嘗嘗安大廚做的菜,這麼一來更是忍都忍不住,變著法兒的尋門路,琢摸著來翠園吃一頓.

  就在這時候,傳出一條消息,通過逍遙郡王岳錦堂能進翠園,這消息一放出去,可了不得,那些豪富巨賈,莫不削尖了腦袋尋門路,往岳錦堂的別院遞送帖子,盼著能去翠園見識見識.

  然後岳錦堂就非常禮賢下士的開始邀人去翠園,不勤,三天一次,只要去過一次的人,出來之後莫不是讚不絕口,從翠園的jīng雅,一直夸到jīng美絕倫的菜餚,乃至宴後的茶點兒.

  以至於岳錦堂的別院下帖子尋門路的人把岳錦堂的別院都快擠爆了,都想進翠園.

  與此同時,岳錦堂正在翠園跟梅大算帳呢,算盤珠子撥的噼啪亂響.

  算完了自己都傻了,盯著算盤珠子愣了半天才道:“這,才一個月,竟然就有十萬兩銀子了,我沒算錯吧,這也太不可思議了,怎麼可能啊,梅兄,你快捏我一下,我怎麼覺得跟做夢似的呢……”

  梅大毫不客氣的捏了他一下,岳錦堂慘叫了一聲,然後嘿嘿傻樂了起來:“真不是夢,本王發了……”

  ?

  ☆、第67章山家三脆

  ?就連梅大都頗為吃驚,說是一個月,滿打滿算也就接了十桌席,如果不是安然想開館子,他才不捨得小媳婦兒這麼累呢,銀子他多得是,只他安嘉慕在一天,安家的銀子只會更多,在翠園開個私房菜館子就是為了哄小媳婦兒高興。

  卻真沒想到,只十桌席就有十萬兩銀子的收益,這可是十萬兩啊,就算他安記酒樓所有店面一個月的收益都加起來,也不可能有這麼多的盈利。富chūn居算很賺的,一個月也不過大幾千銀子,他媳婦兒還真有一雙點石成金的手。

  忽然想起因三天就要準備一桌席,這一個月來,安然不是往外頭找尋食材,就是在家準備配料,兩口子在一起的機會少了許多。

  想到此頗有些不慡開口:“以後改成五天一次。”

  他這一句話,頓時把沉浸在發財夢裡的岳錦堂拉回了現實,忽就感覺到手的銀子撲稜稜飛了,這哪兒行啊,忙道:“怎麼又改五天了?三天都安置不過來呢,你是不知道,如今多少人排著隊往本王的別院裡遞帖子,都是家貲萬貫的豪富,這些人最不怕使銀子,估摸下個月的盈利還得多,反正,你媳婦兒是廚子,怎麼都得做菜,既如此,gān脆賺點兒外快怕什麼,又累不著。”

  梅大瞥了他一眼:“你是說我養不起媳婦兒,還得讓她靠做菜賺錢。”

  “咳咳……那個,我不是這意思,可著大燕誰不知你安家銀子多啊,別說一個媳婦兒,就是再娶幾個也養得起。”見梅大臉色yīn沉,忙道:“我就是這麼一說,成,五天就五天,不過,這麼多銀子到底怎麼來的啊?我怎麼跟做夢似的。”

  梅大:“這個還是跟安然學的,雖她的廚藝有目共睹,可你仔細想想,安然做菜的路子,從不會一時興起,大都會深思熟慮,準備之前總會把食客的背景,身份,喜好,等等,儘量弄清楚,然後,根據這個來預測食客的口味,再斟酌合適的菜餚,就如第一天來的那些文人名仕,她做的菜大都是有出處的,並不太追求口味,而是在一個雅字上下功夫,到了那些鹽商來的時候,她做的菜卻又極盡奢華之能事,如此,才會令每一個食客都滿意,而這些人能來翠園,必然不會吝嗇銀子,且極愛面子,越說讓他們隨便給幾個銀子,他們越會給的多,有個攀比心理,一擲千金有甚新鮮。”

  岳錦堂點點頭:“可不是,那天鹽商來的時候,頭一個出手就是一千兩銀票,後頭一個比著一個多,就那一頓飯,兩萬多銀子,想想咱們還真是不可思議,你說吃什麼山珍海味能值兩萬銀子啊,就算皇上的御膳也值不了這麼多啊?”

  梅大挑挑眉:“安然的手藝如何不值?”

  岳錦堂:“這倒是,如今你媳婦兒真成廚行里的傳奇人物了,能親口吃一次她做的菜,那出去說出來都是極有面子的事兒,如今在老饕圈子裡,沒吃過你媳婦兒做的菜,那可稱不上吃主了,而且,你媳婦兒還真是個財旺的。

  在齊州的時候,把齊州的大小館子帶的那叫一個火,整個兗州府的食客都恨不能往齊州涌,如今你們來了蘇州,蘇州的館子也火了起來,你是不知道,松月樓的桌如今都得提前好幾天定,不然,可排不上,崔福別看沒什麼學問,做買賣倒有兩下子,你媳婦兒跟王品榮比試的那幾道菜,如今可都成松月樓的招牌了,慕名而來的食客絡繹不絕。

  說起來,也就你們安記酒樓可差多了,你也沒必要為了避嫌,就把安記酒樓撇在外頭吧,這俗話說的好,肥水不流外人田,只你媳婦隨便點撥幾下,本王保證,你安記酒樓一準成為江南最紅火的館子。”

  梅大瞥了他一眼:“數你的銀子吧,少出餿主意。”

  岳錦堂摸了摸鼻子:“我說你這天天藏頭露尾的,也不是事兒啊,萬一,我是說我萬一,你媳婦兒懷不上,難道你要當一輩子梅大啊。”

  梅大微微皺了皺眉,岳錦堂見他那樣兒,不禁暗暗嘆息,這可是安嘉慕啊,過去多風流倜儻的人物,如今為了那丫頭連本來面目都不敢露。

  想起什麼,開口:“你說咱們就比著翠園的樣兒,另外開個館子如何?翠園畢竟是你們兩口子的私宅,這隔三差五的來人吃飯,攪了你們兩口子的清靜不說,也著實有些應酬不過來,索xing就照著這個樣兒開一個不就得了,你媳婦兒要是有興致了,過去做幾個菜。

  這樣,你媳婦兒輕鬆,也能照顧到了外頭的食客,而且,廚子我都想好了,安然的兩個師兄不在齊州呢嗎,如今鄭老爺子住在梅園兒,天天跟梅先生在一處,也用不著徒弟在跟前伺候著了。

  安然的兩個師兄的廚藝雖比不上安然,也差不多少,有鄭老爺子的名聲戳著,加上安然的盛名,必會十分紅火。”

  梅大看了他半晌:“我倒不知你對開館子有這麼大的興致?”

  岳錦堂:“你是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飢,你有能耐,在家坐著,身不動膀不搖的就進銀子,本王成嗎,就我那點兒俸祿,哪兒支應的開,如今還拉著饑荒呢,我這個郡王當得,是面兒上瞧著風光,後頭卻是一屁股債,不找個生錢的由頭,往後這窟窿不得越來越大啊,再說,這不趕上好機會了嗎,借著你小媳婦兒這陣東風,混點兒存項,將來老了,也能過得舒坦些。”

  梅大自來知道岳錦堂的臉皮最厚,為了達到目的,什麼話都說得出口:“你都想好了,還問我做什麼?”

  岳錦堂翻了個白眼:“你這不廢話嗎,就算我想的再好,要是不借你媳婦兒的名頭,有個屁用,誰買我的帳啊,這麼著,咱們就照著翠園的規矩,園子我找,布置也jiāo給我,只要開張的時候,你媳婦兒露一面,做幾個菜就成,所得盈利五五分,不過,名兒得安然起,這樣外人才會覺得,是你媳婦兒開的館子。”

  梅大忍不住樂了:“我媳婦兒的名頭就這麼好使啊?”

  “那是,你這不是娶的媳婦兒,就是娶了一搖錢樹啊,稍微晃兩下,就劈了啪啦往下掉金子?”

  “什麼掉金子?”安然一進來就聽岳錦堂在哪兒說的眉飛色舞。

  岳錦堂嘿嘿一笑:“說梅大娶了你算落著了,往後再不缺銀子的。”

  安然側頭看向梅大,梅大站起來拉著她坐下:“別聽他胡說八道。”

  “哪是胡說八道,我說的可是大實話。”說著,湊到安然跟前:“我這兒正跟梅大商量呢,你們倆新婚燕爾的,總有人攪合不適合,不如,咱們另選個地兒,正兒八經開個館子,就照著翠園的路子,你說成不成?”

  安然愣了愣,能不成嗎,自己本來就是參考的現代那些私房菜會所的模式,如果正兒八經開一個,必然日進斗金。

  而且,翠園的食客越來越多,卻跟自己當初設想的大不一樣,她當初想的就是喜歡做的時候做幾個菜,食客來了就當朋友一樣。

  明月先生那些還好,後來的那些鹽商巨賈,一個比著一個俗氣,為了迎合他們的口味,做出來的菜,卻違逆了自己的本意,即便他們滿意,自己卻做的不慡。

  最近她總在想,自己是不是走進了誤區,太過於在乎食客的想法喜好,變著法兒的去迎合他們,以至於失去了做菜的樂趣。

  且,翠園的名聲越來越大,也會打攪到他們夫妻的生活,如今讓她明白了一個道理,想像跟現實還是有相當的距離,想當然的開一個私房菜館,卻忘了以自己如今的名聲,會令食客趨之若鶩。

  與其如此,倒不如簡單些,把目的設定在賺錢上,開個私房的菜會所一樣的館子,自己不用再bī著自己應付差事,那些食客也不用天天排隊往岳錦堂的別院裡跑,這樣豈不可以兩全。

  想著點點頭,岳錦堂高興了,心裡明白只要安然點頭,這館子就算成了。

  安然這一點頭,岳錦堂哪還有心思在這兒算帳,站起來就跑了,安然看了梅大一眼:“好歹是郡王殿下,就這麼缺錢?”

  梅大揉了揉她的手:“他是掉錢眼兒里了,不用理會,咱們回屋……”

  一聽他的口氣,安然還能不知他的心思嗎,臉一紅:“眼瞅就端午了,屋裡怪熱的,不如外頭涼快,進屋做什麼?”

  梅大笑了一聲卻低頭在她耳邊親了一口:“我叫人搬幾塊冰放在屋裡,一會兒就不熱了,這會兒睡一覺,也免得晚上沒jīng神。”說著,一把抱起她就往後院裡去了。

  被他抱進屋裡的時候,安然還在琢磨,這傢伙還真有體力啊,天天這麼折騰,也不覺著累,除了自己不方便的幾日,其餘時候沒有一天消停的。

  而這麼頻繁密集的做,她的肚子卻仍然沒有消息,這讓安然都覺有些奇怪。

  等折騰完了,洗了澡,舒服的躺在梅大懷裡,安然忽道:“你說是不是做的太多,所以才沒有的。”

  梅大輕輕撫著媳婦兒光luǒ的後背,他媳婦兒這身皮ròu,著實讓人愛不釋手,白玉一般,通身上下毫無瑕疵,以至於,有時他本來想放過她,可低頭一瞧,這玉雕一般的身子,就又忍不住了,而且,手感極佳。

  聽見安然的話,梅大愣了愣:“這話你是從哪兒聽來的?有道是天道酬勤,想要有孩子,必然要多做才可能,我倒是覺得,至今沒有,是我還不夠勤快。”手緩緩往下……

  安然臉一紅,急忙抓住他作亂的手:“再鬧,今兒晚上我可睡旁邊屋去了。”

  梅大這才老實起來:“好,不鬧……”開玩笑,小媳婦兒睡到別處,自己怎麼辦,如今晚上不抱著小媳婦兒可都睡不踏實了。

  別看岳錦堂平常嬉皮笑臉的,做起事兒來卻極有效率,不過幾天就買了個園子,是西郊董家的,這董家在江南卻大大有名,是江南四大鹽商之一,因愛蘇州的景兒,在蘇州西郊建了這麼個園子,人稱董園。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