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冀州大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下面人知道的情況其實也並不多,只是知道黑山於毒一部拿了他的書信,找到張郃後,張郃倒是放行了。這之後,於毒和南匈奴的人馬也就渡過河水,到達黑山,與張燕謀面了。同時,他們還探聽到,這次黑山另一位大帥張燕也於早前帶著一支人馬先一步到了壺壽這裡,與壺壽會合。如今兩家人馬在黑山之中,與壺壽苟合在一起,卻一直沒有什麼動靜,也不知是冬季不利進兵,還是有其他的緣故,反正一時是沒有什麼大的動作,只是派出探馬不斷往來於鄴城,似是在做攻略前的最後準備,他這邊知道的情況也就這麼多。

  陳諾聽後,稍稍的點了點頭,不免遐想連篇,冀州有一個於毒已經很是鬧騰了,如今張燕又參合了進來,豈不是更加的熱鬧了?而這場好戲,似乎現在才正式開台。想來綿綿黑山之間本就藏了許多草莽之輩,大小帥不計其數,他們之間本來就是矛盾重重,各為利益之所驅,互相攻堅,偏不容他輩存活。先是有個張牛角,他的突然崛起,滅了周圍許多小帥,奠定了張牛角一支的黑山地位。而張牛角死後,褚飛燕繼承其位,改張姓,名張燕。張燕的出現,不但是繼承了張牛角的意志,且比張牛角更加富有侵略性,他一上來,就是不斷的吞併攻打周圍各部小帥,收兵於黑山。最後,張燕得兵號百萬,將張牛角原部人馬發展了十倍不止,而他的聲望也在黑山之間崛起,儼然是黑山各部大小帥的頭領。

  張燕有一併黑山之志,同為黑山大帥的於毒,自然野心也不小。想來他跟南匈奴的聯合,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只是,他這人太容易搖擺不定,又因為得罪了袁紹,不得不遠走河南避難。而他的遠走,同時也暫時避開了張燕的鋒芒,使得他這兩個自稱『黑山大帥』的頭領級人物,一直未有較量。想來。於毒這一部黑山分支的遠走,以張燕一統黑山之志,很是不樂意看到的,心裡也必時時期盼著早日將於毒一部歸併入其手,使得綿綿黑山只有他一個『黑山大帥』,一切遵其號令,如此才讓他心滿意足。而同樣的,以黑山大帥自稱的於毒,他有沒有這個野心暫時不必說,但他既然號稱了大帥,在壓力山大的張燕面前,為了面子,也必分寸必爭。所以說,這兩個原本不應該會面的人物,如今為了共同的利益奔赴在一起,他們之間能不擦出火花嗎?

  退一萬步講,他兩個就算沒有『黑山大帥』這個身份的芥蒂,但要他們不勾心鬥角,只怕是難。何則?他們之所以答應幫助壺壽出兵,那是因為利益所驅,都想著一旦幫助壺壽拿了黑山,那麼他們就可以進而的控制壺壽,將壺壽當做傀儡來操縱,以此來謀取他們更大的利益。他兩個無外乎都存了這個心,否則何以乾乾脆脆爭著出兵?而一旦他兩家都覺得此事有可為,那麼也必去爭。可是,一個和尚有水喝,兩個和尚挑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他們還是懂得,他們要想實現自己利益的最大化,那麼也唯有自己獨得這份功勞,不讓這杯羹讓別人分去。可是,如今相助壺壽的可不至於他們一家,還有另外一家呢,那麼他們該如何實現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呢?

  不得而知,要想將這份利益獨吞,自然是要想盡一切的辦法將另外一家給攆出去,不讓他參合此事。只要另外一家出局了,那麼最終的利益將是一人所得。所以不論怎麼說,他們兩家為了各自的利益,也必不能相容於對方,勢同水火。陳諾雖然現在還不知道黑山那邊的具體狀況,但只用仔細一想,想來也該是這麼一回事情。

  不過可笑如壺壽,也真是太難為他了。想來壺壽當初奉召任冀州刺史時,以為自己是朝廷所命,不免驕欽,以為只需他詔書一到,袁紹自然也就將冀州拱手讓出來了。可惜他想法很不錯,現實卻很殘酷。於是,在碰壁了過後,又不得不回過頭來去找當初被自己拒絕的於毒,想要跟他聯手。而於毒因為遠在河南,一時渡不了河,方才被壺壽找到藉口再請了張燕一部黑山人馬相助。

  說起來,這壺壽一面請了於毒,又一面請了張燕,大概他的本意也不全為於毒久不渡河他心不耐煩,而更大的原因,恐怕是想到要是求助于于毒一家,只怕今後難以掌控,是以故意將一個張燕也牽扯進來,好為將來互相牽制,這樣他也就可以高坐冀州刺史的位置而無憂了。他的想法倒是不錯,但他就是沒有想到張燕與於毒『水火不容』的關係,只怕因為這一點,壺壽這次是有得頭痛的了。他這昏招一出,也必招來於毒之怨恨,以及張燕兩家的互相猜忌,而壺壽要想順利取得冀州,先必先將這層矛盾調和好,而他們之所以不及時出兵冀州,大概也是因為這個緣故吧?

  陳諾所猜的其實也是差不多。

  遠在黑山的壺壽,此時在大廳上擺下宴席,宴請張燕和於毒兩位黑山大帥,以及南匈奴於夫羅。

  說來,於毒當初在陳留逗留不能過河,因聽聞壺壽又讓人請了張燕一部人馬相助,心裡早已經是極其的憤怒了。本來,他一氣之下是準備退出不幫助壺壽的,不過,最後為南匈奴於夫羅所勸,自己再仔細一想,也覺得沒必要行此義氣之事。再又,他考慮到因曹操的崛起,使得他在陳留也並不好混,如果不能及時找到下一個落腳地點,只怕今冬一過,曹操在消化吸收了青州百萬黃巾之後,下一個打擊的目標將會是他了。而他當初之所以提議迎奉壺壽,也正是有此考慮。不過,河南不能待了,別的地方他又不很熟悉,為了穩妥起見,他是有了重回河北發展的打算。只是,在河北他得罪了袁紹,如果想要在河北混,那必須是有袁紹而無他,有他而無袁紹。及至聽聞壺壽赴任冀州的消息傳來,他才那麼熱心的派出黃裳兒為使,半路上聯繫壺壽,就是想要利用壺壽來對付袁紹。既然此事是他首倡的,在他的目的沒有達到前,怎麼能因為有一個張燕插足而放棄了呢?

  更何況,幫助壺壽乃是他立足河北的第一步,要是因為一時義氣而退出,不但是單單便宜了張燕小子,也是給他自己的前途製造困境。因此,思之再三,於毒暫時也是隱忍下了這口氣,一面派出黃裳兒去陳諾那邊騙取書信,一面則忍氣吞聲的派探馬與壺壽取得聯繫,讓壺壽務必要等得他。等到……黃裳兒從陳諾那邊回來,取得了陳諾給張郃的書信,他這邊終於算是輕吐了一口氣。這之後,於毒拔起兵馬,與南匈奴一道,從黎陽渡河,一路趕赴到了壺壽這裡。

  說起來,壺壽沒能順利接手冀州,心裡自然有不甘,乃有聯合於毒和張燕的打算。而在這期間,他當然是先要找到暫時的棲身之地。而綿綿黑山,正好給了他一個容身之處。於是,壺壽在將自身躲入黑山之中的同時,一面加緊聯繫張燕兩家,一面不斷在鄴城之中安插間諜,以獲取更多的情報。

  本來,以壺壽的打算,他眼看著袁紹跟公孫瓚在渤海打得熱鬧,無暇顧及身後鄴城,準備是趁此機會顛覆鄴城的。奈何因為於毒久久的滯留在河水南岸,遂使得他一等再等,心裡也委實著急。而又因為考慮到不能讓於毒一家勢力坐大,乃又刻意聯繫了張燕一部。張燕一部雖然是後聯繫,但比起於毒要積極得多,不過旬月之間就將兵馬聚合到了他這裡,且張燕還親自統兵過來,這讓壺壽心裡著實高興,畢竟張燕這個黑山第一大帥也的確是給他面子的。

  張燕一來,立即拿機不可失這話讓壺壽馬上出兵。當然,他之所以這麼急,就是要將於毒撇之於此事之外,好讓他一家獲利。壺壽聽他一說,原本心急是要同意的,不過想到張燕所帶來的強大人馬,又有所顧慮了。他恍然想到,他之所以在聯繫了於毒之後再又聯繫他張燕,不正是為了避免於毒一家勢力過大將來無法控制嗎?他一念至此,又故意挨延,還一面傳話給於毒,故意說他再不來就要先出兵,其實不過是在催於毒早點來罷了。

  如今,壺壽終於算是等得兩位大帥在堂,觥酒以商冀州之大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