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章:徐州戰事暫了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陶謙一到郯縣,首先在病榻上找到了陳登,向其請教了一些問題。

  當是時,陳登帶兵在郯縣左近收攏了三千的人馬,讓將軍糜芳帶領去了平陰以助陶謙,並以一封書信安慰陶謙,讓陶謙勿慮曹操之勢,可放心抵擋,曹操不久將退云云。爾後不久,一切正如陳登之所料發展,以成今日之勢。陶謙當然不明白陳登何以一言中的,難道是勝算不成?他一直將這個問題憋在了肚子裡,回到郯縣的第一件事就是找陳登問清楚此事。

  陳登見陶謙如此匆忙神色,就知道他一定是會問這個問題了,當下哈哈一笑,也不隱瞞,與陶謙一一說了。其實說起來很簡單,曹操之來,來得太過順利,凡事過順則逆。而曹操當初起兵之神速,又因為站在了『道義』一邊,上下用心,自然沒有不勝的道理;至於其敗,則同樣敗在『失道』。他能激勵士卒隨他冬季出征的,自然是因為『拒敵』緣故,而既然敵人已去,其仍是不死心,還想要一鼓作氣鯨吞敵人,是其之狂妄。一戰成功則罷,而一旦稍稍耗下去,則肯定是要出問題的。問題一,糧草;問題二,軍心。

  其實,對於這兩點曹操.他自己也很是清楚,所以在判斷了這兩點不可用時,方才在部下的勸說下,果斷的撤去了兵馬。是以,曹操是明智的,而陳登能以外人眼光,察覺此事,雖然顯得神乎其技,其實也是有根由可循的,只需將遠光稍放遠些,也不難明白這其中的道理。於是,陳登能猜到曹操必不難久持,自然也不是什麼難事,難在陶謙當局者迷罷了。

  陶謙聽陳登前後道來,如有恍然大悟,方才一點頭,一捋須,想想的確是自己糊塗了。賊人戰線拉長,又是在冬季作戰,總總不利,焉能久持?陶謙想到這裡,方才暗暗佩服陳登的睿智。同時,眼睛一轉,想到一事,便即問了出來:「對了,既然元龍你能猜到此事,當不難明白曹操撤兵必在半路留下伏兵的道理。可是元龍,你卻為何沒有及時提醒我一聲?」

  陳登聽他這麼一說,當即是哈哈一笑,搖頭道:「我縱然是猜到了,想來以當時使君你的『銳氣』,勸之豈聽?若不讓使君你出出這口惡氣,縱然是聽了我的勸,只怕使君你回來還會責備登呢。」

  他的『銳氣』說得還算是客氣的,無非是指陶謙當是時是在氣頭上,要不讓他瀉.了這頓火,只怕憋出病來,回過頭來還得罵他。陶謙聽來,訝然了片刻,隨即是哈哈一頓笑。他仔細一想,還真是這麼個道理,想來當時他數敗於曹操,又被曹操攆到了東海內地了,以他這牛脾氣若不能及時撒潑掉,只怕還真是要憋出病來。想來當時就算是陳登來勸,估計他也是不會聽的。所以說,陳登此時說這話,還真是『誠不我欺』也,果然是個信人。

  陶謙笑完,走上前來,一把抓住陳登的手,嘆道:「若是小沛之戰元龍能與某隨到戰場,相機畫策,當不會一敗如此。元龍其珍重,早日養好這勞什子病,好下榻為某分憂。」陳登聽陶謙這麼一說,沒有立即回話,只是搖頭嘆了一句:「只怕我就算其時在使君身邊,亦難以扭轉時局,使君你高看登了。」

  陶謙聽來,微微訝然,一時沒有明白過來陳登何以謙虛至此。不過,他轉念一想,也立即明白了陳登這話里的意思了。陳登這話,無非是在拐著彎的指責他當初不該一時糊塗,在開陽未下的情況下,便妄自插手兗州事物。而正是因為他貿然派兵支持闕宣,這才鬧到小沛一敗之慘局。想來,要是他當初沒有這一昏招,自然也就不用出動陳登了,至於後面的事情還會發生嗎?

  陶謙想到這裡,臉上微微一紅,心裡雖然仍是不爽,但被陳登這麼一說,到底知道錯在哪裡了,當下向陳登點頭執意,連連謝過陳登。陳登也沒想在這件事情上跟陶謙過多計較,又即連忙將話題轉到闕宣頭上。對於闕宣這件事情,陶謙自然以為他這『驅虎吞狼』一招還算是有效的,雖然沒有起到預定中的效果,甚至將大火引到了自個身上,但到底他借了此事,將闕宣收拾掉了。至於他們相談的,自然是關於下邳城那幫闕宣黨羽的事情。

  「這件事情元龍你就不必擔心了,這闕宣一死,下邳城無人主事,我大兵一到,賊人自當開城納降。」聽陶謙這麼一說,陳登也就沒有多問。陶謙說到這裡,又即嘆了一口氣,沒奈何道,「闕宣雖然除了,只可惜又便宜了開陽城臧霸那幫賊子,讓他們有了喘息之機。今冬已是不可再出兵了,只待明年開春之際,兵發開陽!」

  開陽城臧霸,的確是樂壞了。他也沒有想到,本來危如累卵的開陽城,居然再次奇蹟般的存活了下來,且還因陶謙的倉促退兵,趁機得了不少的便宜。雖然能給臧霸他們喘息的機會不多,知道就算今冬陶謙不發兵,明年開春陶謙也必舉大兵前來,但好歹,有了這幾個月的太平日子,總算可以勉強做些準備了。

  開陽以及左近的戰鬥說起來來如風雨,去似雷霆,不過兩月之間匆匆完事。臧霸這邊既然暫時站穩了腳跟,不必擔心過不了今冬,自然也要向關心開陽戰事的陳諾報告消息,讓陳諾同樂。於是,在此戰後,這個消息便由臧霸派出的偵騎傳到了陳諾耳里。陳諾身在南皮城內,將此事前後之經過一一聽說了,也是暗吐了一口氣,稍稍的放下心來。

  既然開陽暫時沒有了危險,他倒是不必將此事掛在心上了。聽完了偵騎報說後,也就讓偵騎先行下去了。他這裡,倒是因為陶謙惹怒曹操一事,不免浮想聯翩,想到了從此陶謙與曹操的交惡,以及劉備之接手徐州,不知這些歷史上所發生的事情,以後會不會照樣發生。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劉備去了小沛,且被陶謙表為豫州刺史,這件事情已經順應了歷史的軌跡,在悄悄的按照原定的方向進行著。

  陳諾正在胡思亂想著,不想外面趙雪不知什麼時候進來了。趙雪一進來,看看陳諾傻乎乎的呆坐在哪裡,也不知想些什麼,便即開玩笑的問了出來。陳諾哈哈一笑,將趙雪拉近來,又將徐州的事情一一跟趙雪聽了。趙雪聽來,當然是大喜,連連問了幾個問題,陳諾都一一回答了。陳諾這裡,眼睛一轉,問道:「對了,雪兒不剛才是從典將軍那裡過來嗎,怎麼這麼快就過來了?」

  趙雪笑道:「哪裡快了,都快一兩個時辰過去了。不過我看大哥哥你的話只怕是反的,嘴上道快,心裡卻在是說慢,嘀咕我去了這麼久了,不知都跟青衣妹妹說了些什麼,是也不是?」陳諾呵呵一笑,沒有立即回答,算是默認。趙雪笑道:「其實說來,我跟青衣妹妹聊了那麼久,還不是想要知道當晚上我去後所發生的事情。」

  「哦?」陳諾將眼看向趙雪,趙雪方才又將從祝融青衣那裡聽來的話,又都一一的跟陳諾說了。陳諾也只是認真的聽著,倒也沒有插嘴。趙雪說到祝融青衣以身體替典韋禦寒之時,還刻意拿眼瞧了一下陳諾,希望能從陳諾的表情里看出他內心的想法。只是,她看到是陳諾是如此的樂觀,聽到這一節,還向趙雪一點頭,說道:「身當絕境,青衣能這麼做,實在女中豪傑。」趙雪聽來這句,未免有點驚訝,心裡不由暗暗嘆了一口氣:「看來大哥哥他對青衣妹妹是沒有任何心思了,也罷,青衣妹妹最後決定這麼做,看來是對的。」

  趙雪想到這裡,隨即將眼看向陳諾,緩緩道:「大哥哥,還有件事情。」

  「嗯?」陳諾將眼睛看向趙雪,一笑,伸出手來,輕輕在她腦袋上拍了拍,說道:「雪兒你有什麼事情直說便了,為何跟我還吞吞吐吐的?」趙雪嗯了一聲,向著陳諾點了點頭,方才說道:「大哥哥,是這樣的,青衣妹妹她讓我轉告你。說她……說若是大哥哥你不嫌棄,嗯,大哥哥你可否收下她這個小妹妹?她說,她有個姐姐紅衣,但就是沒有哥哥,不知大哥哥你是否願意做她的……」

  陳諾聽來,哈哈一笑,說道:「我原本就一直將她當妹妹的,她又何出此言?既然她要刻意說出來,罷了,過後我與她立三柱香,拜把子稱兄妹便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