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心魔在初期,只是時不時的冒出的一道聲音,在某些時候,代替玩家說出一些負面情緒的話——只有玩家自己聽得見。中期「說話」的機會開始頻繁,會慫恿玩家去干一些邪惡的事,誘其墮落、沉淪。到達後期,心魔化將具象化,有時能操控玩家,有時會化成一道影子緊緊跟隨玩家,要是在這個階段玩家還沒能斬殺心魔,反被心魔占了上風,那麼到最後,玩家便會徹底被心魔吞噬,失去理智。

  這個入魔可不是魔修的那種哦,而是像《聖斯》一樣,會成為非常顯眼的紅名。

  徹底入魔的玩家,會主動開始戰鬥模式,無差別攻擊周圍所有人。在這種狀態下修煉是肯定沒辦法修煉了,玩家是要麼搶身體獲得一絲理智,自我了斷,要麼就是被其他人圍攻擊殺。

  被心魔完全吞噬就等於號廢了,玩家的選擇怎麼都是個死字。不過在前面幾個階段,都是遊戲給玩家留的機會,玩家只要在這之前解決掉心魔,就不會出現這種結果了。

  對抗心魔的具體方式有幾種。

  一是最簡單也最有效的,找到產生心魔的「因」,想辦法解決或彌補。

  二是借外部手段,利用一些有淨化效果的道具寶物或有能力的NPC,消除心魔。

  三是最粗暴的,直接與心魔對決,也就是玩家對戰自己,需要注意的是,選這個方式,玩家一定得贏,每輸一次,心魔成長的速度就會加速一次,且自己面對心魔的戰力也會一次比一次低,直至心魔獲得最終勝利,也就是上頭徹底入魔的結局,反之,玩家贏一次心魔就弱一次,直到最後徹底消除。

  這第三種方式,危險度比較高,戰勝心魔之後,修為會有很大增進。

  總之,在修仙之路上,問心無愧是很重要的,種了什麼樣的因,至少在這款遊戲中,就會得什麼樣的果。

  所以說啊,穆常青才會覺得,光是這個天道系統就已經能引爆所有玩家了。更不要說,這款遊戲還有非常多的玩法。

  提到因果,就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輪迴——對於晏雪洲這樣的華夏人而言。

  這輪迴,也是晏雪洲在思考心魔具體玩法時想到的。

  修真界幾大境界的特點現在已經很清晰了,修士們渡劫失敗或被殺害,可能會神魂俱滅,也就是死得不能再死,沒辦法復活了,影視或小說里,那肯定這人就是死了,但《天道》是遊戲啊,玩家們遊戲角色掛掉了,還可以再重新開始玩。

  在聖斯大陸,玩家們死亡之後,可以選擇成為亡靈或幽靈,又或完全重新開始。活太久了,不想玩現在的種族和身份了,也可以選擇轉生。

  而在《天道》里,玩家們普通死亡,也是可以選擇成為鬼修繼續修煉的。

  但是要注意的是「普通」死亡,一般玩家對戰,或遇NPC和怪,被殺死了(在元嬰期之下),就是普通死亡,玩家的魂魄還不會散。因為是修士,魂魄也會比普通人更加凝實,肉身雖然沒有了,但魂魄也依舊可以修煉,這就是鬼修。

  而不普通的死亡,就是上面提到的神魂俱滅了。死得透透的,那玩家又怎麼玩呢?

  這時,系統提示玩家只剩下一縷殘魂了,三魂七魄,玩家現在就只有那麼一絲,還是殘的。

  殘魂重新成為修士是不行的,但畢竟是有過修為的修士殘魂,玩家可以經歷輪迴慢慢把自己的魂魄養齊全。

  地府在《天道》這款遊戲裡,晏雪洲就不準備詳做了,玩家輪迴的每一世會成為什麼,也與「生前」的行為有所關聯。

  比如這個玩家特別喜歡吃雞,一生殺了無數次雞吃,那第一世自己就也成雞,睜眼自己就在愉快地吃食物,還沒來得及體驗,下一秒就被人提起來,鳴叫一聲,轉瞬即逝,被烹飪好端上了餐桌。

  這個過程,玩家在活的時候是第一視角,死的過程不展示,被端上桌已經自動轉換為第三視角。

  會被吃的這類,主打的就是一個迅速,總不能讓玩家真的去體驗被養得白白胖胖然後被宰吧?這種快速的,讓人反應不及的,莫名還帶有一種搞笑。

  除了這類家禽和沒啥生存能力的動物,玩家還可能輪迴為凡人,是純粹的沒有靈根無法修行的凡人,凡人投身的地區或者身份,也與前世有所關聯。比如前世還是修士的玩家在某個地方除過一次妖救了許多人,這個小地方的百姓便記住了他,還為他立了個祠或塑了個像,還是修士的玩家並不知道,這一世做回普通人,以普通人的視角才看到自己了種下的善。

  正因有前世的自己除了妖,這個小地方的人們才能繼續安居樂業,這一世的自己能平穩生活。

  有這樣的善,自然也會有惡。

  養了兩世,玩家可能會成為了低級靈獸了,有一點修煉能力,但不多。而這時,曾經被玩家打壓或者嘲諷過欺負過的低境界NPC,會一劍刺穿玩家的心臟,報當初的仇恨。命運迴旋鏢便就此扎回了玩家身上。

  還有在當修士時只聽說過,但沒具體去了解的某些事某些人,玩家在輪迴時也有一定概率遇到、看到,然後便知道,原來事情是這樣的,原本這個人是這樣的,多了一重體驗與感悟。等後面輪迴結束,再度成為修士時,玩家遇到這件事這個人時,就自然而然地多了認知。

  輪迴這個玩法,有三千小世界的意思。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