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頁
只是那枚血痣黯淡極了,淡得薛閒無法肯定這樣的血痣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
就在這時,天空之中忽然有什麼東西撲著翅膀一個猛子扎了下來。
薛閒恍若未覺,直到那黑影重重地落了地,扑打著翅膀蹦到薛閒手邊,將口中叼著的灰撲撲的東西丟在地上,又啄了兩下薛閒的手指,企圖引起他的注意。
薛閒愣了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目光落在地上,才發現那是玄憫所豢養的黑鳥。
那隻幾yù成jīng的黑鳥也不知廢了多少勁才追到這裡,卻似乎並不為它毫無生氣的主人難過。它蹦了幾下,用腦袋蹭了蹭玄憫垂落的手,以示親昵,又歪著頭看向薛閒,好似這樣悲茫茫的場景它也並非第一次見似的。
薛閒盯著它看了片刻,目光又落在了它丟下的東西上。就見那是一個灰撲撲的布袋,袋子裡似乎裝了什麼東西,在它丟在地上時,發出過微微的磕碰響聲。
黑鳥見他毫無動作,又微微嘆了一口氣,蹦到了布袋旁邊,用尖喙啄來叼去,終於把布袋裡的東西給弄了出來。
薛閒一愣——那是五枚銅錢。
花樣紋路看著和玄憫原本用的一樣,就連靈力都與玄憫所用的幾乎相差無幾。薛閒甚至不用觸碰,都能感覺得到。更奇怪的是,這靈力所帶的氣息,恍然就是玄憫自己的。
唯一不同的是,這五枚銅錢所系的細繩雖然因為靈力作用顏色鮮亮,像是嶄新的,但薛閒卻能感覺得到,這串銅錢年頭不短,甚至已逾百年了。
那銅錢從布袋裡露出來時,因為靠近了玄憫垂落在地的手,甚至發出了微微的嗡鳴,像是隔著極為漫長的時光,向自己的主人表示親昵。
薛閒周身的知覺瞬間便回來了一些,這黑鳥的舉動,以及這銅錢的反應,均讓他找回了一絲神智,就好像……玄憫真的還會再睜眼一樣。
他轉頭又仔細看了眼玄憫脖頸上的小痣,也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那血痣似乎也沒那樣黯淡無光了。
也許,真的起作用了呢……
薛閒終於鬆開了玄憫的手,活動五指的時候,他才發現剛才他究竟有多麼用力,以至於陡然撤力之後,連手指關節都泛出了酸痛感。
他改為摟住玄憫的背,想將玄憫架起來,帶著他離開這裡。
然而剛一動作,便感覺有個小小的東西從他堆疊的衣袖上滑落下來,滾過他的手背,落在了地上。
薛閒動作一頓,有些奇怪地低頭看去,略微尋找了片刻,才在被血沾染過的灘地上找到了一隻米粒大小的暗紅色圓蛛。他當即便皺了眉……
有同壽蛛在前,他對蜘蛛格外敏感,以至於看到這種圓蛛的瞬間,便下意識想到了百蟲dòng。
不過很快,他便發現自己的聯想並非巧合。當這僵硬的圓蛛被他拾撿起來,在他掌心翻了個兒後,他看見這圓蛛黑色的腹部也有一條細細的血線。
太巧了,這不得不讓薛閒將這圓蛛同百蟲dòng聯繫起來。
可是同壽蛛的殼是會隨著身處場景而變化的,若這是同壽蛛,落在他手上時,怎麼也會慢慢褪成像皮膚一樣的顏色。可這枚圓蛛卻始終沒有變化,明明還留著一口氣。
況且……百蟲dòng的蛛,怎麼會出現在這裡?又怎麼會從他衣袖上滾落下來,就好像曾經落在他身上過。
薛閒愣了一下,倏然想起曾經在百蟲dòng的一幕——
當時玄憫背對著他捉起了同壽蛛,而薛閒替他從懷裡摸出了兩隻瓷瓶,在那過程當中,玄憫的手一直掩著,沒有將他手裡的圓蛛露出來。
那之後,薛閒拿了一隻瓷瓶,玄憫也從掌心捏出了一隻母蛛,並將母蛛遞給了他,自己接過了另一隻瓷瓶。
在之後的動作,薛閒只顧著將母蛛塞進瓷瓶里,並沒有看見。而當他重新抬頭時,玄憫正在給另一隻瓷瓶塞上蓋塞。
他當時有過一瞬的疑惑:那塞子為何需要重新塞上,他並沒有動過啊?
現如今再一回想,薛閒腦中忽然閃過一個猜測——當初玄憫捉住的,很可能不止是那隻母蛛,還有旁的。那旁的東西不必說,一定是這隻暗紅色的小圓蛛,甚至不止這一隻,而是一對。
當初玄憫說,百蟲dòng內所養的一共有兩種蛛。這暗紅色的小圓蛛既然並非同壽蛛,那自然是另一種無疑了。
他記得當初順口問過玄憫另一種是什麼?玄憫的回答籠統而簡單,似乎說了,又似乎什麼也沒說。
薛閒帶著一絲疑惑將那圓蛛收了,又看向自己抱著的毫無生氣的玄憫,忽然有些期望這對圓蛛是玄憫留的後手,是對他自己有利的……
會是這樣麼……
薛閒看著玄憫,默默收緊了手,壓在玄憫肩上的下巴微斂,嘴唇蹭過玄憫冰冷的脖頸,接著是鼻尖,最終將臉埋在了他的頸窩裡。
作者有話要說: 在爺爺奶奶家~信號不好,吃完飯就搬著電腦來了咖啡廳,現在又要被召喚回去吃晚飯了~所以字數有限。下一章這卷結束,然後就是尾聲卷,日常撒糖廣發狗糧。
第六卷 歸岸
第93章 百年安(四)
江松山大澤寺是一間山間小寺,始建於三百多年前,因為位置偏僻,且未曾趕上好時候,是以寺中香火從未旺盛過。寺中僧人至多不過十來名,大多都是平淡xing子,日子過得倒也恬靜。至兩百來年前,山寺遭雷火被燒前,所剩僧人不過五六,均在這山中生活了一輩子,垂垂老矣,也不算短壽。當時寺內唯一一位年輕人,便是拜入大澤寺的南疆少年。
說句實在話,那時候,大澤寺一gān老僧慈祥又憐愛地看著那位上山來的南疆少年,心裡直犯嘀咕:這孩子似乎是百年一遇的傻,放著那麼多有名的家廟不入,怎麼就挑中大澤寺了。
那南疆少年長了副清俊模樣,高眉秀骨,一雙眸子漆黑淨透,小小年紀就顯出一股平靜的沉穩感。
就這副模樣,去哪家僧廟都是有人要的,他就偏偏鍾意於這江松山上的小小一隅。
那些老僧心裡自然是歡喜的,然而面上還是為了這少年好,勸問了他一句。
少年卻答:與大澤寺有緣。
結果他還沒來得及受戒,這與他有緣的大澤寺就遭了雷劈,燒了個遍地láng藉。
滿寺人都送了命,唯獨那南疆少年活了下來。
後來的後來,這位少年機緣巧合之下認識了一位年齡相仿的知己。多年之後,少年搖身一變成了護國免災的國師,直接執掌太常寺。
因為他那位知己身份有些特殊,相識時還是太子,後來成了皇帝。
再後來,皇帝壽數將盡,國師知己qíng深,甚為不舍,想了一些續命延壽的法子,只是仍然晚了一步,法子成時,天子已崩。
國師心懷悲憫,又與知己有所約定,要保這山河百年不衰。
可是凡人壽命終究有限,況且國師在先前為天子謀求續命延壽之法的過程中,損耗頗大,已經有了油盡燈枯之兆。
因此,他掐指算了一番機緣,從江松山大澤寺外拾回了自己的接任者。
他希望能承故人遺願,不論朝代如何更迭,總有一星不滅燈火引路指途,安民龕世。是以,國師從此改法號為同燈,代代相傳。
不過當初那個接任者剛被抱回太常寺時,還是個無牙小兒,話都不會說。
小小年紀用那樣重的法號,怕壓不住命,況且國師還沒到退位歸隱之時呢。所以國師給他取了個少時用的法號:玄憫。
玄憫身世有些特殊,因為他出生便自帶佛骨,是大功德之相,即便轉世佛骨也不會丟,是個極佳的接任者人選。
國師對外雖是個寡言xing子,對著玄憫話卻也不少,頗有些亦師亦友的意味。
這教養期間,因為天機院不得擅入,也或許是國師有意為之,甚少有人得見其真容,也甚少有人知曉玄憫的存在。
又是多年之後,玄憫成人,順利接任,早有油盡燈枯之相的國師即真正的同燈圓寂。
他一生所經之事帶著些許傳奇色彩,細細算來,不過有知己一位,有弟子一名,這便算得上圓滿了。只是他始終有些記掛江松山的大澤寺……
儘管當年的那一場天雷確實是巧合,與他並無gān系。但被說了那麼些年的掃把星,他對大澤寺始終懷有一份微妙的愧疚感。
即便圓寂之後,他也頗為掛懷,所以……他“留在了”大澤寺,年年臘月、清明、中元,均會給百年前沖他笑得慈祥的老僧人們點一盞燈。
他這狀態似鬼非鬼,似魂非魂,似執非執,誰也看不見他,術士高人yīn陽眼,都不例外。
所以在外人看來,這百年空置的大澤寺每年都會偶現燈影。驚得周圍人都不敢靠近,鬼寺之名由此而來。
今日是臘月二十七,江松山下的那一場驚心大戰似乎就在昨日,實際已經過去大半月了。
山下的一片láng藉早已被人撫平,靠近年關的一場大雪將剩餘的痕跡全都埋在其下,早已重歸平靜。
入夜之後,原本漆黑一片的廢寺里倏然亮起幾豆燈火,細細一數,剛好六盞。
“鬼火,鬼火又亮了師兄。”遙遙隔著幾座山峰的小寺廟裡,小沙彌趴在窗前伸頭朝江松山的方向眺望,一邊背手招呼師兄,讓他也來看一眼。
這鬼火出現的時機時早時晚,也是難得才能親眼見上一回。這小沙彌在這寺廟裡住了十年出頭,這才是第二回見。
不過傳聞雖然詭異,但親眼所見之時,卻並無懼意。那幾點燈火微huáng而暖,非但不會讓人忐忑心慌,反而會令人心神平寧。
而事實上,真正的大澤寺里也全無半點兒yīn森鬼氣。
那六盞“無人自亮”的平安燈前其實正站著一位白衣僧人,正仔細地挑著那六盞燈的燈芯,只是其他人都看不見而已,只除了同他qíng況相同的一位。
這位挑燈的僧人不是旁人,正是當年獨身入寺的南疆少年,後來的初代國師,真正的同燈。
而和他qíng況相同、能看見他的那個人此時也身處在這間荒寺里,也是一襲白麻僧袍,看起來似鬼非鬼,似魂非魂,正面無血色地盤腿端坐於屋角的蒲團上,雙目微闔,似乎在靜養。
即便是這副不鬼不人的模樣,也依然擋不住眉目間bī人的俊氣和那股霜雪不化的冷意。
正是玄憫。
同燈挑完燈,又面色平靜地站在六盞平安燈前,雙手合十行了佛禮。而後一掃袖擺,轉身走到了玄憫身邊,借著屋內的六盞油燈光亮,看了眼玄憫擱在膝上的左手。
就見那左手食指指fèng中,落了一枚小如針尖的血痣,摸起來微微有些凸,同薛閒鎖骨上的那枚倒是能成對。
就在這時,天空之中忽然有什麼東西撲著翅膀一個猛子扎了下來。
薛閒恍若未覺,直到那黑影重重地落了地,扑打著翅膀蹦到薛閒手邊,將口中叼著的灰撲撲的東西丟在地上,又啄了兩下薛閒的手指,企圖引起他的注意。
薛閒愣了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目光落在地上,才發現那是玄憫所豢養的黑鳥。
那隻幾yù成jīng的黑鳥也不知廢了多少勁才追到這裡,卻似乎並不為它毫無生氣的主人難過。它蹦了幾下,用腦袋蹭了蹭玄憫垂落的手,以示親昵,又歪著頭看向薛閒,好似這樣悲茫茫的場景它也並非第一次見似的。
薛閒盯著它看了片刻,目光又落在了它丟下的東西上。就見那是一個灰撲撲的布袋,袋子裡似乎裝了什麼東西,在它丟在地上時,發出過微微的磕碰響聲。
黑鳥見他毫無動作,又微微嘆了一口氣,蹦到了布袋旁邊,用尖喙啄來叼去,終於把布袋裡的東西給弄了出來。
薛閒一愣——那是五枚銅錢。
花樣紋路看著和玄憫原本用的一樣,就連靈力都與玄憫所用的幾乎相差無幾。薛閒甚至不用觸碰,都能感覺得到。更奇怪的是,這靈力所帶的氣息,恍然就是玄憫自己的。
唯一不同的是,這五枚銅錢所系的細繩雖然因為靈力作用顏色鮮亮,像是嶄新的,但薛閒卻能感覺得到,這串銅錢年頭不短,甚至已逾百年了。
那銅錢從布袋裡露出來時,因為靠近了玄憫垂落在地的手,甚至發出了微微的嗡鳴,像是隔著極為漫長的時光,向自己的主人表示親昵。
薛閒周身的知覺瞬間便回來了一些,這黑鳥的舉動,以及這銅錢的反應,均讓他找回了一絲神智,就好像……玄憫真的還會再睜眼一樣。
他轉頭又仔細看了眼玄憫脖頸上的小痣,也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那血痣似乎也沒那樣黯淡無光了。
也許,真的起作用了呢……
薛閒終於鬆開了玄憫的手,活動五指的時候,他才發現剛才他究竟有多麼用力,以至於陡然撤力之後,連手指關節都泛出了酸痛感。
他改為摟住玄憫的背,想將玄憫架起來,帶著他離開這裡。
然而剛一動作,便感覺有個小小的東西從他堆疊的衣袖上滑落下來,滾過他的手背,落在了地上。
薛閒動作一頓,有些奇怪地低頭看去,略微尋找了片刻,才在被血沾染過的灘地上找到了一隻米粒大小的暗紅色圓蛛。他當即便皺了眉……
有同壽蛛在前,他對蜘蛛格外敏感,以至於看到這種圓蛛的瞬間,便下意識想到了百蟲dòng。
不過很快,他便發現自己的聯想並非巧合。當這僵硬的圓蛛被他拾撿起來,在他掌心翻了個兒後,他看見這圓蛛黑色的腹部也有一條細細的血線。
太巧了,這不得不讓薛閒將這圓蛛同百蟲dòng聯繫起來。
可是同壽蛛的殼是會隨著身處場景而變化的,若這是同壽蛛,落在他手上時,怎麼也會慢慢褪成像皮膚一樣的顏色。可這枚圓蛛卻始終沒有變化,明明還留著一口氣。
況且……百蟲dòng的蛛,怎麼會出現在這裡?又怎麼會從他衣袖上滾落下來,就好像曾經落在他身上過。
薛閒愣了一下,倏然想起曾經在百蟲dòng的一幕——
當時玄憫背對著他捉起了同壽蛛,而薛閒替他從懷裡摸出了兩隻瓷瓶,在那過程當中,玄憫的手一直掩著,沒有將他手裡的圓蛛露出來。
那之後,薛閒拿了一隻瓷瓶,玄憫也從掌心捏出了一隻母蛛,並將母蛛遞給了他,自己接過了另一隻瓷瓶。
在之後的動作,薛閒只顧著將母蛛塞進瓷瓶里,並沒有看見。而當他重新抬頭時,玄憫正在給另一隻瓷瓶塞上蓋塞。
他當時有過一瞬的疑惑:那塞子為何需要重新塞上,他並沒有動過啊?
現如今再一回想,薛閒腦中忽然閃過一個猜測——當初玄憫捉住的,很可能不止是那隻母蛛,還有旁的。那旁的東西不必說,一定是這隻暗紅色的小圓蛛,甚至不止這一隻,而是一對。
當初玄憫說,百蟲dòng內所養的一共有兩種蛛。這暗紅色的小圓蛛既然並非同壽蛛,那自然是另一種無疑了。
他記得當初順口問過玄憫另一種是什麼?玄憫的回答籠統而簡單,似乎說了,又似乎什麼也沒說。
薛閒帶著一絲疑惑將那圓蛛收了,又看向自己抱著的毫無生氣的玄憫,忽然有些期望這對圓蛛是玄憫留的後手,是對他自己有利的……
會是這樣麼……
薛閒看著玄憫,默默收緊了手,壓在玄憫肩上的下巴微斂,嘴唇蹭過玄憫冰冷的脖頸,接著是鼻尖,最終將臉埋在了他的頸窩裡。
作者有話要說: 在爺爺奶奶家~信號不好,吃完飯就搬著電腦來了咖啡廳,現在又要被召喚回去吃晚飯了~所以字數有限。下一章這卷結束,然後就是尾聲卷,日常撒糖廣發狗糧。
第六卷 歸岸
第93章 百年安(四)
江松山大澤寺是一間山間小寺,始建於三百多年前,因為位置偏僻,且未曾趕上好時候,是以寺中香火從未旺盛過。寺中僧人至多不過十來名,大多都是平淡xing子,日子過得倒也恬靜。至兩百來年前,山寺遭雷火被燒前,所剩僧人不過五六,均在這山中生活了一輩子,垂垂老矣,也不算短壽。當時寺內唯一一位年輕人,便是拜入大澤寺的南疆少年。
說句實在話,那時候,大澤寺一gān老僧慈祥又憐愛地看著那位上山來的南疆少年,心裡直犯嘀咕:這孩子似乎是百年一遇的傻,放著那麼多有名的家廟不入,怎麼就挑中大澤寺了。
那南疆少年長了副清俊模樣,高眉秀骨,一雙眸子漆黑淨透,小小年紀就顯出一股平靜的沉穩感。
就這副模樣,去哪家僧廟都是有人要的,他就偏偏鍾意於這江松山上的小小一隅。
那些老僧心裡自然是歡喜的,然而面上還是為了這少年好,勸問了他一句。
少年卻答:與大澤寺有緣。
結果他還沒來得及受戒,這與他有緣的大澤寺就遭了雷劈,燒了個遍地láng藉。
滿寺人都送了命,唯獨那南疆少年活了下來。
後來的後來,這位少年機緣巧合之下認識了一位年齡相仿的知己。多年之後,少年搖身一變成了護國免災的國師,直接執掌太常寺。
因為他那位知己身份有些特殊,相識時還是太子,後來成了皇帝。
再後來,皇帝壽數將盡,國師知己qíng深,甚為不舍,想了一些續命延壽的法子,只是仍然晚了一步,法子成時,天子已崩。
國師心懷悲憫,又與知己有所約定,要保這山河百年不衰。
可是凡人壽命終究有限,況且國師在先前為天子謀求續命延壽之法的過程中,損耗頗大,已經有了油盡燈枯之兆。
因此,他掐指算了一番機緣,從江松山大澤寺外拾回了自己的接任者。
他希望能承故人遺願,不論朝代如何更迭,總有一星不滅燈火引路指途,安民龕世。是以,國師從此改法號為同燈,代代相傳。
不過當初那個接任者剛被抱回太常寺時,還是個無牙小兒,話都不會說。
小小年紀用那樣重的法號,怕壓不住命,況且國師還沒到退位歸隱之時呢。所以國師給他取了個少時用的法號:玄憫。
玄憫身世有些特殊,因為他出生便自帶佛骨,是大功德之相,即便轉世佛骨也不會丟,是個極佳的接任者人選。
國師對外雖是個寡言xing子,對著玄憫話卻也不少,頗有些亦師亦友的意味。
這教養期間,因為天機院不得擅入,也或許是國師有意為之,甚少有人得見其真容,也甚少有人知曉玄憫的存在。
又是多年之後,玄憫成人,順利接任,早有油盡燈枯之相的國師即真正的同燈圓寂。
他一生所經之事帶著些許傳奇色彩,細細算來,不過有知己一位,有弟子一名,這便算得上圓滿了。只是他始終有些記掛江松山的大澤寺……
儘管當年的那一場天雷確實是巧合,與他並無gān系。但被說了那麼些年的掃把星,他對大澤寺始終懷有一份微妙的愧疚感。
即便圓寂之後,他也頗為掛懷,所以……他“留在了”大澤寺,年年臘月、清明、中元,均會給百年前沖他笑得慈祥的老僧人們點一盞燈。
他這狀態似鬼非鬼,似魂非魂,似執非執,誰也看不見他,術士高人yīn陽眼,都不例外。
所以在外人看來,這百年空置的大澤寺每年都會偶現燈影。驚得周圍人都不敢靠近,鬼寺之名由此而來。
今日是臘月二十七,江松山下的那一場驚心大戰似乎就在昨日,實際已經過去大半月了。
山下的一片láng藉早已被人撫平,靠近年關的一場大雪將剩餘的痕跡全都埋在其下,早已重歸平靜。
入夜之後,原本漆黑一片的廢寺里倏然亮起幾豆燈火,細細一數,剛好六盞。
“鬼火,鬼火又亮了師兄。”遙遙隔著幾座山峰的小寺廟裡,小沙彌趴在窗前伸頭朝江松山的方向眺望,一邊背手招呼師兄,讓他也來看一眼。
這鬼火出現的時機時早時晚,也是難得才能親眼見上一回。這小沙彌在這寺廟裡住了十年出頭,這才是第二回見。
不過傳聞雖然詭異,但親眼所見之時,卻並無懼意。那幾點燈火微huáng而暖,非但不會讓人忐忑心慌,反而會令人心神平寧。
而事實上,真正的大澤寺里也全無半點兒yīn森鬼氣。
那六盞“無人自亮”的平安燈前其實正站著一位白衣僧人,正仔細地挑著那六盞燈的燈芯,只是其他人都看不見而已,只除了同他qíng況相同的一位。
這位挑燈的僧人不是旁人,正是當年獨身入寺的南疆少年,後來的初代國師,真正的同燈。
而和他qíng況相同、能看見他的那個人此時也身處在這間荒寺里,也是一襲白麻僧袍,看起來似鬼非鬼,似魂非魂,正面無血色地盤腿端坐於屋角的蒲團上,雙目微闔,似乎在靜養。
即便是這副不鬼不人的模樣,也依然擋不住眉目間bī人的俊氣和那股霜雪不化的冷意。
正是玄憫。
同燈挑完燈,又面色平靜地站在六盞平安燈前,雙手合十行了佛禮。而後一掃袖擺,轉身走到了玄憫身邊,借著屋內的六盞油燈光亮,看了眼玄憫擱在膝上的左手。
就見那左手食指指fèng中,落了一枚小如針尖的血痣,摸起來微微有些凸,同薛閒鎖骨上的那枚倒是能成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