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頁
“這證據……”蘇閥顫聲道。
“如今各位也都知道了。”段嶺在一旁坐下,認真說,“稍後韓濱開朝,便會提及此事,諸位大人屆時如何表態,想必已有定論。”
“這……”曾永諾的聲音不住顫抖,中秋之夜,牧曠達的賓客只有寥寥幾人,消息還未傳到百官耳畔,段嶺這兩份試卷,乃是真正地滅絕了朝臣們的希望。
“大陳危矣!”蘇閥一時老淚縱橫,嘴唇不住發抖。段嶺觀察後便知他說不定還抱著最後的一線希望,想扶持蔡閆抵抗韓濱。
但蔡閆既然是假的,一切就都結束了,最終必然是韓濱攝政,太后臨朝。
“該如何是好?”曾永諾道。
眾臣都十分疲憊,蘇閥說:“若太后生的是位皇子,大陳還不至於後繼無人。”
“就算是公主,又有什麼關係?”段嶺說,“關鍵就在於太后腹中的孩兒,是不是陛下所出。但凡是李家的骨血,扶為女帝,又有何妨?”
“退一萬步說。”段嶺笑了笑,接著道,“先帝、陛下,俱為這江山付出了這麼多。如今五公主還在,請她回來,治理江山,也未必就敗了祖先傳下的基業。”
正在此刻,遠處敲鐘,當——當——當三聲。
“各位大人自可權衡利弊。”段嶺退後半步,說,“該上朝了,請吧。”
征北軍進來,示意文官們該出去上朝了。
段嶺與武獨站在最末尾,兩人對視。
“我……”武獨yù言又止。
“去吧。”段嶺低聲說,“記得回來,我不會有事的。”
武獨與段嶺對視,許久後,他低下頭,在段嶺頭上一吻,從殿後的窗門處閃身翻了出去。
天邊一抹魚肚白,征北軍紛紛上前,押送百官步行通過殿前廣場,拾級而上,進入正殿議事。
段嶺跟在隊伍末尾,征北軍只檢查了眾人是否攜帶武器,並未核查身份,畢竟朝中官員太多,西北遷來的軍人連誰是誰也不知道,段嶺隨便報了個名字,便糊弄過去。
金鑾殿外朝暉初起,太監敲鑼,清了清嗓子,大聲道:“太子殿下駕臨——太后到——韓將軍到——牧相到——”
群臣互相看看,滿殿肅靜,卻不見牧錦之前來。片刻後,蔡閆在郎俊俠的陪伴下走進金鑾殿,從屏風後上台階時,一個踉蹌,險些站立不穩。郎俊俠及時伸出手臂,有力地扶住了他。
韓濱走進殿內,接著是征北軍侍衛攙扶著的牧曠達,背後則是huáng堅與費宏德,眾人紛紛坐定。
“今日召集各位大人。”韓濱說,“乃是有一事,須得昭告天下。”
殿內十分安靜,韓濱掃視眾臣,各人俱一副瞭然神色,仿佛已猜到韓濱想說什麼。
“這位太子是假的。”韓濱一字一句說道,擲地有聲,“你們都被騙了。”
那句話一出,本以為朝臣將低聲議論,卻沒有人動容,反而抬頭望向帝位一旁的太子。蔡閆深呼吸,全身顫抖,他終於等到了這一天。
韓濱說:“那年窩闊台攻陷上京,先帝率軍馳援,城破當夜,曾經的‘段嶺’與御太子座前的這位失散,流落世間,此人曾是太子同窗,在烏洛侯穆的安排下易容,回到西川,冒領太子之位!”
“不信?你們讓他自己說!”韓濱示意御座前的郎俊俠與蔡閆。
雖然不知道為什麼郎俊俠來到了此處,韓濱卻早已穩cao勝券。
一時間殿內所有目光都駐留在了蔡閆的身上。
他仍然坐在那個位置上,朝群臣看,每一個人的眼睛都盯著他。
“我……沒有。”蔡閆小聲道,“我沒有……我沒有!”
“我是李榮!”蔡閆勃然大怒,突然道,“韓濱!這是子虛烏有之事!你這是血口噴人!你害死了我爹!如今趁我四叔駕崩,又要篡我李家帝位!”
韓濱:“你……”
韓濱萬萬未料蔡閆突然串供,一時竟是不知所措。
“我就是段嶺!”蔡閆道,“此事朝廷百官,早已確認過,牧相與謝將軍,也已驗明我正身!韓濱!你究竟有何居心!拿出人證與物證來!”
韓濱冷笑道:“烏洛侯穆先刺牧相,再殺唯一能證明你身份的錢七,如今已死無對證。蔡閆,昨夜你已親口承認,如今卻又翻供,是不是以為我奈何不得你?來人!召遼、元、西涼與吐谷渾四族使節進殿!”
☆、第225章 連環
“我有證據。 ”曾永諾突然開口。
蔡閆猛地一驚,曾永諾掏出段嶺jiāo給他的兩份試卷,就連牧曠達亦踉蹌站了起來。
“今天早朝前,諸位大人都看過了。”曾永諾說道,“這是當年在上京之時,段嶺與蔡聞之弟蔡閆的兩份答卷。卷末有印鑑為證。”
曾永諾朝眾人出示試卷,蔡閆的臉色瞬間變得刷白。
“只需對照太子手書,一看便知。”曾永諾說,“雖說內閣、御史台已見慣太子字跡,但仍須調出核對。”
“使節進殿——!”太監唱道。
金鑾殿外,四國使節齊聚,拔都、赫連博、耶律魯與丹增旺傑進入殿內。眾臣紛紛讓開一條路。
丹增旺傑經過段嶺身後時,順手jiāo給他一物,段嶺便不露聲色地收進袖中。
韓濱說:“聽說太子當年與這其中的兩位,都是同窗。太子認得他們麼?”
蔡閆顫聲道:“布兒赤金……拔都,赫連博。”
“蔡狗,你居然還記得我?”拔都笑了起來,說,“也罷,看來你是不會忘的,下來,咱倆摔個角玩玩?你既要冒充段嶺,就知道當年赫連博是段嶺摔角的師父,來兩手?”
蔡閆萬萬沒想到,拔都居然會讓他摔角。
“你既然說你爹是李漸鴻,那麼那一夜,”拔都說,“是陳國皇帝與段嶺,幫我父子二人連夜離開上京,使節團第一次前來拜訪陳國之時,這裡有不少大臣也是聽見的,你當時也點了頭,是不是?”
蔡閆回歸西川後,元國使節確實前來拜訪,並提到當年李漸鴻與段嶺協助奇赤、拔都逃離上京的救命之恩,當時蔡閆並不知qíng,只得點頭。
“我記得確實有此一事。”牧曠達說。
蘇閥說:“當時老夫也在場,太子親口承認過的。餘下程大人、王大人,都可做證。”
“現在還記得麼?”拔都問。
蔡閆看著拔都,一時間不知點頭還是搖頭。求救般地看著郎俊俠。
“自然記得。”郎俊俠雲淡風輕地答道。
拔都說:“離別之時,贈予你的信物,是什麼?”
蔡閆說:“一把匕首。”
“阿木古讓你出示匕首,你是怎麼說的?”拔都說,“你說丟了,是嗎?”
“烏洛侯穆為我找到了。”蔡閆說,“就在東宮。”
“讓人去找出來看看?”拔都在殿內踱了幾步,又說,“臨別時的最後一夜,你與我在什麼地方見的面?”
這下蔡閆答不出來了,他索xing把心一橫,說:“你是元人,我是漢人,我說什麼都是錯,我爹已死,你爹也已不在人世,還有證人不成?!”
這時候,史官找出了蔡閆的手書,將試卷與手書並排放在一個木盤上,端著盤子,依次給群臣看過,兩卷的字跡一模一樣。
“字跡出賣了你。”拔都說,“你在上京時叫蔡閆,不叫段嶺。你就是蔡家的孩子,你與南陳,有著抄家滅族的血海深仇!”
牧曠達身後,費宏德點點頭,說:“當年老陛下正是用了我的反間計,陷你全族於絕境,一念之差,沒想到釀成如此苦果。可你這又是何苦來?”
蔡閆喘息著看郎俊俠,期待他說句什麼。郎俊俠卻主動道:“是,不必再找什麼信物了,這一切都是我做的。”
群臣瞬間譁然,就連蔡閆也沒想到,郎俊俠居然認得如此地gān淨利落。
“你……郎俊俠!”蔡閆怒吼道,“你答應了我什麼!”
韓濱放聲大笑,說:“有意思,看來今日翻供的,可不止你一個吶!如今還有什麼話說?”
“你……烏洛侯穆!”蘇閥怒道,“你隻手遮天,蒙蔽了朝廷這麼多年,連已故的陛下,先帝在天之靈,你都敢誑言欺瞞!烏洛侯穆!你置這天下人於何地?!置大陳於何地?!”
“各位大人。”郎俊俠認真道,“你們與元人當年殺我的族人,燒我的村莊,烏洛侯國被你們連年jiāo戰,推成了不毛之地。蔡家被你們反間計設殺,各位,我們實際上是為了報仇來的。”
瞬間朝中鴉雀無聲,郎俊俠又說:“當年元陳jiāo戰之時,死在你們手下的,不過是幾千、幾萬,奏摺與軍報上的幾行字。對我來說,那卻是我的族人、我的親人,這很難理解?”
郎俊俠的嘴角微微一揚,說著慘烈的現實,眼中卻帶著溫柔,又說:“我受先帝之託,在汝南找到段嶺,撫養他足有五年,看著他長大成人。而後先帝歸來,我奉命南下,投於趙奎。”
“不久後,先帝借兵南下,趙奎命我挾太子以作人質,但未過多久,西川便被先帝收復。”郎俊俠緩緩道,“而後上京淪陷,太子失散,生死不明,我與蔡閆約定,我助他為太子,他替我報仇。”
“這殿內,”郎俊俠環視殿內眾人,道,“俱是我與他昔年的仇人。一個兩個,假以時日,都須清算。這次,是我輸了。既要與各位賭,與天下賭,便該服輸。”
“那麼真正的太子呢?”曾永諾開口道,“如今在何方?”
牧曠達說:“想必早已失陷在戰亂之中,成為荒郊野嶺的一縷遊魂罷了。”
“不。”郎俊俠說,“他還活著,而且,就在這個殿上。”
瞬間朝臣聳動,這是所有人都始料未及之事,太子還活著?!
韓濱鐵青著臉,聽到這句話時,猛然掃視群臣,果不其然,他在朝臣隊伍的末尾,看見了段嶺!
而就在此刻,殿外衝進一名傳令兵。
“報——!”那征北軍傳令兵驚慌失措,大聲道,“外城攻破北城門!”
韓濱勃然站起,段嶺卻突然開口道:“很驚訝嗎?韓將軍?”
“你……”韓濱震驚了,喝道,“拿下他!”
“誰敢拿我!”段嶺說,“看清楚我手中的是什麼!”
段嶺手中現出一物,居然是流光溢彩的玉璜,在場所有人都震驚了。
“見此物如見陛下親臨。”段嶺朝群臣說,“大陳傳國玉璜,不,中原漢人的傳國玉璜,都看清楚了?”
“段嶺……段嶺……”蔡閆全身發抖。
朝臣震驚無比,怔怔看著段嶺。武獨站在段嶺身旁,面朝一眾征北軍將士。士兵手執兵器,上前圍住段嶺與武獨。
“誰敢動手!”拔都怒喝一聲,緊接著四國使節紛紛退後,擋在了段嶺的身前。
“韓將軍。”段嶺說,“你是想儘快出去指揮你的征北軍呢,還是留在殿上,聽我把這個故事講完?”
韓濱氣極反笑道:“好,我倒是要聽聽你想說什麼。調集征北軍,守住內城!”
“我就是段嶺。”段嶺反手,亮出右手的匕首,說,“這是當年布兒赤金拔都jiāo予我的信物,蔡閆,你且看看是它麼?”
“怎麼在你手裡?!”蔡閆驚叫道,“我明明……不……”
“那年我帶著匕首前來,想jiāo給烏洛侯穆察看。”段嶺說,“沒想到居然到了你的手中,你是認得這信物的。”
赫連博與丹增旺傑面有得色,顯然找了大半夜,終於找出了被蔡閆藏起來的匕首。
“我爹為我起名,喚作李若。我才是真正的李若,蔡閆!你這無恥之輩,還不給我滾下來!”
段嶺一怒,蔡閆登時全身哆嗦,不住發抖道:“你答應過的,你答應我……”
“此間俱是我的人證。”段嶺說,“誰去取我奏摺、兵報、述職書來,與卷上對比,一對便知。”
史官取來段嶺的文書,攤在盤上,與段嶺的試卷對照,依舊給眾臣看過。
“昔年我歷經九死一生,回到朝中。”段嶺說,“蔡閆已占我之位,無奈只得託庇於武獨。我與他歷經潼關、江州、河北,一路走來,本已與四叔相認,卻不意被牧相派出刺客謀刺。”
“我以先帝與陛下之命。”段嶺說,“持傳國玉璜,召令大陳文武百官!治牧曠達與韓唯庸勾結、謀害先帝之罪!牧曠達當年派出刺客,謀殺我父!有二人書信為證!”
段嶺取出信件,置於史官手中托盤之上。
“這是演哪一出?”牧曠達失笑道,“徒兒,你若以為各位大人會信你胡言亂語,那可就太天真了。”
“是非曲直,”段嶺笑道,“已在各位面前,鐵證如山,黑即是黑,白即是白,迄今你還不認罪麼,師父?我還有證據。”
“這是韓濱與牧曠達暗通書信,意圖謀反的證據。”段嶺掏出第二疊信,分發予眾人,乃是那夜在牧府中找到的信件。
眾人再次在段嶺的面前徹底震驚了,變故來得實在太快,雖早有猜測牧曠達與韓濱勾結,卻在這短短的一刻鐘時間裡,難以接受太子身份、牧曠達與韓濱謀反,以及一切的內qíng。
“如今各位也都知道了。”段嶺在一旁坐下,認真說,“稍後韓濱開朝,便會提及此事,諸位大人屆時如何表態,想必已有定論。”
“這……”曾永諾的聲音不住顫抖,中秋之夜,牧曠達的賓客只有寥寥幾人,消息還未傳到百官耳畔,段嶺這兩份試卷,乃是真正地滅絕了朝臣們的希望。
“大陳危矣!”蘇閥一時老淚縱橫,嘴唇不住發抖。段嶺觀察後便知他說不定還抱著最後的一線希望,想扶持蔡閆抵抗韓濱。
但蔡閆既然是假的,一切就都結束了,最終必然是韓濱攝政,太后臨朝。
“該如何是好?”曾永諾道。
眾臣都十分疲憊,蘇閥說:“若太后生的是位皇子,大陳還不至於後繼無人。”
“就算是公主,又有什麼關係?”段嶺說,“關鍵就在於太后腹中的孩兒,是不是陛下所出。但凡是李家的骨血,扶為女帝,又有何妨?”
“退一萬步說。”段嶺笑了笑,接著道,“先帝、陛下,俱為這江山付出了這麼多。如今五公主還在,請她回來,治理江山,也未必就敗了祖先傳下的基業。”
正在此刻,遠處敲鐘,當——當——當三聲。
“各位大人自可權衡利弊。”段嶺退後半步,說,“該上朝了,請吧。”
征北軍進來,示意文官們該出去上朝了。
段嶺與武獨站在最末尾,兩人對視。
“我……”武獨yù言又止。
“去吧。”段嶺低聲說,“記得回來,我不會有事的。”
武獨與段嶺對視,許久後,他低下頭,在段嶺頭上一吻,從殿後的窗門處閃身翻了出去。
天邊一抹魚肚白,征北軍紛紛上前,押送百官步行通過殿前廣場,拾級而上,進入正殿議事。
段嶺跟在隊伍末尾,征北軍只檢查了眾人是否攜帶武器,並未核查身份,畢竟朝中官員太多,西北遷來的軍人連誰是誰也不知道,段嶺隨便報了個名字,便糊弄過去。
金鑾殿外朝暉初起,太監敲鑼,清了清嗓子,大聲道:“太子殿下駕臨——太后到——韓將軍到——牧相到——”
群臣互相看看,滿殿肅靜,卻不見牧錦之前來。片刻後,蔡閆在郎俊俠的陪伴下走進金鑾殿,從屏風後上台階時,一個踉蹌,險些站立不穩。郎俊俠及時伸出手臂,有力地扶住了他。
韓濱走進殿內,接著是征北軍侍衛攙扶著的牧曠達,背後則是huáng堅與費宏德,眾人紛紛坐定。
“今日召集各位大人。”韓濱說,“乃是有一事,須得昭告天下。”
殿內十分安靜,韓濱掃視眾臣,各人俱一副瞭然神色,仿佛已猜到韓濱想說什麼。
“這位太子是假的。”韓濱一字一句說道,擲地有聲,“你們都被騙了。”
那句話一出,本以為朝臣將低聲議論,卻沒有人動容,反而抬頭望向帝位一旁的太子。蔡閆深呼吸,全身顫抖,他終於等到了這一天。
韓濱說:“那年窩闊台攻陷上京,先帝率軍馳援,城破當夜,曾經的‘段嶺’與御太子座前的這位失散,流落世間,此人曾是太子同窗,在烏洛侯穆的安排下易容,回到西川,冒領太子之位!”
“不信?你們讓他自己說!”韓濱示意御座前的郎俊俠與蔡閆。
雖然不知道為什麼郎俊俠來到了此處,韓濱卻早已穩cao勝券。
一時間殿內所有目光都駐留在了蔡閆的身上。
他仍然坐在那個位置上,朝群臣看,每一個人的眼睛都盯著他。
“我……沒有。”蔡閆小聲道,“我沒有……我沒有!”
“我是李榮!”蔡閆勃然大怒,突然道,“韓濱!這是子虛烏有之事!你這是血口噴人!你害死了我爹!如今趁我四叔駕崩,又要篡我李家帝位!”
韓濱:“你……”
韓濱萬萬未料蔡閆突然串供,一時竟是不知所措。
“我就是段嶺!”蔡閆道,“此事朝廷百官,早已確認過,牧相與謝將軍,也已驗明我正身!韓濱!你究竟有何居心!拿出人證與物證來!”
韓濱冷笑道:“烏洛侯穆先刺牧相,再殺唯一能證明你身份的錢七,如今已死無對證。蔡閆,昨夜你已親口承認,如今卻又翻供,是不是以為我奈何不得你?來人!召遼、元、西涼與吐谷渾四族使節進殿!”
☆、第225章 連環
“我有證據。 ”曾永諾突然開口。
蔡閆猛地一驚,曾永諾掏出段嶺jiāo給他的兩份試卷,就連牧曠達亦踉蹌站了起來。
“今天早朝前,諸位大人都看過了。”曾永諾說道,“這是當年在上京之時,段嶺與蔡聞之弟蔡閆的兩份答卷。卷末有印鑑為證。”
曾永諾朝眾人出示試卷,蔡閆的臉色瞬間變得刷白。
“只需對照太子手書,一看便知。”曾永諾說,“雖說內閣、御史台已見慣太子字跡,但仍須調出核對。”
“使節進殿——!”太監唱道。
金鑾殿外,四國使節齊聚,拔都、赫連博、耶律魯與丹增旺傑進入殿內。眾臣紛紛讓開一條路。
丹增旺傑經過段嶺身後時,順手jiāo給他一物,段嶺便不露聲色地收進袖中。
韓濱說:“聽說太子當年與這其中的兩位,都是同窗。太子認得他們麼?”
蔡閆顫聲道:“布兒赤金……拔都,赫連博。”
“蔡狗,你居然還記得我?”拔都笑了起來,說,“也罷,看來你是不會忘的,下來,咱倆摔個角玩玩?你既要冒充段嶺,就知道當年赫連博是段嶺摔角的師父,來兩手?”
蔡閆萬萬沒想到,拔都居然會讓他摔角。
“你既然說你爹是李漸鴻,那麼那一夜,”拔都說,“是陳國皇帝與段嶺,幫我父子二人連夜離開上京,使節團第一次前來拜訪陳國之時,這裡有不少大臣也是聽見的,你當時也點了頭,是不是?”
蔡閆回歸西川後,元國使節確實前來拜訪,並提到當年李漸鴻與段嶺協助奇赤、拔都逃離上京的救命之恩,當時蔡閆並不知qíng,只得點頭。
“我記得確實有此一事。”牧曠達說。
蘇閥說:“當時老夫也在場,太子親口承認過的。餘下程大人、王大人,都可做證。”
“現在還記得麼?”拔都問。
蔡閆看著拔都,一時間不知點頭還是搖頭。求救般地看著郎俊俠。
“自然記得。”郎俊俠雲淡風輕地答道。
拔都說:“離別之時,贈予你的信物,是什麼?”
蔡閆說:“一把匕首。”
“阿木古讓你出示匕首,你是怎麼說的?”拔都說,“你說丟了,是嗎?”
“烏洛侯穆為我找到了。”蔡閆說,“就在東宮。”
“讓人去找出來看看?”拔都在殿內踱了幾步,又說,“臨別時的最後一夜,你與我在什麼地方見的面?”
這下蔡閆答不出來了,他索xing把心一橫,說:“你是元人,我是漢人,我說什麼都是錯,我爹已死,你爹也已不在人世,還有證人不成?!”
這時候,史官找出了蔡閆的手書,將試卷與手書並排放在一個木盤上,端著盤子,依次給群臣看過,兩卷的字跡一模一樣。
“字跡出賣了你。”拔都說,“你在上京時叫蔡閆,不叫段嶺。你就是蔡家的孩子,你與南陳,有著抄家滅族的血海深仇!”
牧曠達身後,費宏德點點頭,說:“當年老陛下正是用了我的反間計,陷你全族於絕境,一念之差,沒想到釀成如此苦果。可你這又是何苦來?”
蔡閆喘息著看郎俊俠,期待他說句什麼。郎俊俠卻主動道:“是,不必再找什麼信物了,這一切都是我做的。”
群臣瞬間譁然,就連蔡閆也沒想到,郎俊俠居然認得如此地gān淨利落。
“你……郎俊俠!”蔡閆怒吼道,“你答應了我什麼!”
韓濱放聲大笑,說:“有意思,看來今日翻供的,可不止你一個吶!如今還有什麼話說?”
“你……烏洛侯穆!”蘇閥怒道,“你隻手遮天,蒙蔽了朝廷這麼多年,連已故的陛下,先帝在天之靈,你都敢誑言欺瞞!烏洛侯穆!你置這天下人於何地?!置大陳於何地?!”
“各位大人。”郎俊俠認真道,“你們與元人當年殺我的族人,燒我的村莊,烏洛侯國被你們連年jiāo戰,推成了不毛之地。蔡家被你們反間計設殺,各位,我們實際上是為了報仇來的。”
瞬間朝中鴉雀無聲,郎俊俠又說:“當年元陳jiāo戰之時,死在你們手下的,不過是幾千、幾萬,奏摺與軍報上的幾行字。對我來說,那卻是我的族人、我的親人,這很難理解?”
郎俊俠的嘴角微微一揚,說著慘烈的現實,眼中卻帶著溫柔,又說:“我受先帝之託,在汝南找到段嶺,撫養他足有五年,看著他長大成人。而後先帝歸來,我奉命南下,投於趙奎。”
“不久後,先帝借兵南下,趙奎命我挾太子以作人質,但未過多久,西川便被先帝收復。”郎俊俠緩緩道,“而後上京淪陷,太子失散,生死不明,我與蔡閆約定,我助他為太子,他替我報仇。”
“這殿內,”郎俊俠環視殿內眾人,道,“俱是我與他昔年的仇人。一個兩個,假以時日,都須清算。這次,是我輸了。既要與各位賭,與天下賭,便該服輸。”
“那麼真正的太子呢?”曾永諾開口道,“如今在何方?”
牧曠達說:“想必早已失陷在戰亂之中,成為荒郊野嶺的一縷遊魂罷了。”
“不。”郎俊俠說,“他還活著,而且,就在這個殿上。”
瞬間朝臣聳動,這是所有人都始料未及之事,太子還活著?!
韓濱鐵青著臉,聽到這句話時,猛然掃視群臣,果不其然,他在朝臣隊伍的末尾,看見了段嶺!
而就在此刻,殿外衝進一名傳令兵。
“報——!”那征北軍傳令兵驚慌失措,大聲道,“外城攻破北城門!”
韓濱勃然站起,段嶺卻突然開口道:“很驚訝嗎?韓將軍?”
“你……”韓濱震驚了,喝道,“拿下他!”
“誰敢拿我!”段嶺說,“看清楚我手中的是什麼!”
段嶺手中現出一物,居然是流光溢彩的玉璜,在場所有人都震驚了。
“見此物如見陛下親臨。”段嶺朝群臣說,“大陳傳國玉璜,不,中原漢人的傳國玉璜,都看清楚了?”
“段嶺……段嶺……”蔡閆全身發抖。
朝臣震驚無比,怔怔看著段嶺。武獨站在段嶺身旁,面朝一眾征北軍將士。士兵手執兵器,上前圍住段嶺與武獨。
“誰敢動手!”拔都怒喝一聲,緊接著四國使節紛紛退後,擋在了段嶺的身前。
“韓將軍。”段嶺說,“你是想儘快出去指揮你的征北軍呢,還是留在殿上,聽我把這個故事講完?”
韓濱氣極反笑道:“好,我倒是要聽聽你想說什麼。調集征北軍,守住內城!”
“我就是段嶺。”段嶺反手,亮出右手的匕首,說,“這是當年布兒赤金拔都jiāo予我的信物,蔡閆,你且看看是它麼?”
“怎麼在你手裡?!”蔡閆驚叫道,“我明明……不……”
“那年我帶著匕首前來,想jiāo給烏洛侯穆察看。”段嶺說,“沒想到居然到了你的手中,你是認得這信物的。”
赫連博與丹增旺傑面有得色,顯然找了大半夜,終於找出了被蔡閆藏起來的匕首。
“我爹為我起名,喚作李若。我才是真正的李若,蔡閆!你這無恥之輩,還不給我滾下來!”
段嶺一怒,蔡閆登時全身哆嗦,不住發抖道:“你答應過的,你答應我……”
“此間俱是我的人證。”段嶺說,“誰去取我奏摺、兵報、述職書來,與卷上對比,一對便知。”
史官取來段嶺的文書,攤在盤上,與段嶺的試卷對照,依舊給眾臣看過。
“昔年我歷經九死一生,回到朝中。”段嶺說,“蔡閆已占我之位,無奈只得託庇於武獨。我與他歷經潼關、江州、河北,一路走來,本已與四叔相認,卻不意被牧相派出刺客謀刺。”
“我以先帝與陛下之命。”段嶺說,“持傳國玉璜,召令大陳文武百官!治牧曠達與韓唯庸勾結、謀害先帝之罪!牧曠達當年派出刺客,謀殺我父!有二人書信為證!”
段嶺取出信件,置於史官手中托盤之上。
“這是演哪一出?”牧曠達失笑道,“徒兒,你若以為各位大人會信你胡言亂語,那可就太天真了。”
“是非曲直,”段嶺笑道,“已在各位面前,鐵證如山,黑即是黑,白即是白,迄今你還不認罪麼,師父?我還有證據。”
“這是韓濱與牧曠達暗通書信,意圖謀反的證據。”段嶺掏出第二疊信,分發予眾人,乃是那夜在牧府中找到的信件。
眾人再次在段嶺的面前徹底震驚了,變故來得實在太快,雖早有猜測牧曠達與韓濱勾結,卻在這短短的一刻鐘時間裡,難以接受太子身份、牧曠達與韓濱謀反,以及一切的內qí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