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30
可嘴上卻是不肯服軟。
「若你一心都放在別人身上,那我活著還有什麼意思。。。」歐陽明珠見他展開了臂彎順勢倒進了他的懷裡,有些泣不成聲,「從前的事情我不願去理會,但現在我只知道你是我的夫君,是我肚子裡孩子的父親,我不願再見你同她牽扯不清。」
那日偶然在他的書房裡見到了一封書信,署名是明水浣。
信中除了同洐王詢問關於明家的情況之外,更多的則是訴苦的話,大致是說極其懷念以前的日子,以前,他待她那麼好的日子。
歐陽明珠這種藏不住事情的性格哪裡能容忍。
拿著信去質問洐王卻惹了他大怒,爭執不之間,氣話不免多說了幾句,便造就了後頭那場自縊的戲碼。
「沒有牽扯不清。」洐王解釋著道:「我已經給她回了信,出於往日的情誼告訴了她明家的情況罷了,日後,不會再有任何來往了。」
是時候該放了。
他是聰明人,知道該如何取捨。
明水浣是好是壞,怎樣的想法,他全都看的清清楚楚,然而喜歡僅僅是因為喜歡。
現二人身份懸殊太大,不管為了什麼,他都必須要斬斷余念。
對於明水浣,他曾經真真切切的付出過努力過,然而終究無果,就在添墨會的那一晚,他最後的挽留無果之後,明水浣做出了選擇之時,向來隨性不喜勉強的他已經在逐漸的放。
現在的明水浣之於他。則是一個需要保持距離的故人。
珍惜眼前人這個道理,他懂。
「真的?」
歐陽明珠聽他這樣保證,自他懷中抬頭看著他,再一次的印證著。
洐王眼中帶笑,點頭道:「自然是真的。」
**
說來也算明水浣足夠幸運,在允親王的眾多耳目之,洐王那封信終也傳到了她的手裡。
一封信只看到一半。她便眼前一黑跌坐在椅子上。腦中仿若有十幾道響雷劈,轟轟作響。
什麼。。。 。。。
明府被抄了家,她母親明夫人在牢中自縊,庶妹也病死在獄中。父兄隨時可能會被提審,然後。。。以亂臣賊子大逆不道的罪名而斬首——
這些日來來強撐起的一片天地在此際轟然坍。
她不是沒猜到明家現在的境況只怕不妙,但萬萬沒想到是已到了如此沒有轉圜的絕境。
「攸允。。。!」
她空瞪著一雙美目,咬牙切齒的念出了兩個字。
她父親為他幾番謀劃,為了取得攸允信任將她遠嫁涼州,而事敗之後他竟然只顧自己而將她明家棄如敝履!
明水浣不由攥緊了拳頭。
她要去向他問個清楚!
她倏然起了身來,腳步有些虛浮的出了內間去。
靈茜恰巧從外頭回來,一個不防便被疾步而來的明水浣給撞個了准,她驚了一瞬急忙地扶住明水浣。見她面色被一片慘白所覆蓋。即刻出聲問道:「主子您沒事兒吧?可是哪裡不舒服?」
明水浣怔怔地搖著頭,身上提不起半分力氣來,扶著靈茜胳膊的手不住的輕顫著。
靈茜只得扶著她在最近的椅上坐,可不管她如何詢問明水浣只會搖頭。
明水浣強自克制住要衝去找攸允質問的衝動——然而卻比誰都清楚,且不說她見不見得到攸允。就算見到了她一個弱女子又能對他如何?
惹急了他,只怕後果不堪設想。
他,簡直就是一個喪心病狂的魔鬼。。。
首要之急不是找攸允理論,而是儘快想出可以搭救明堯之和明景山的辦法才是。
要冷靜,冷靜。
明水浣在心底一遍一遍的對自己說著。
見明水浣不肯說,靈茜這個做奴婢的也不敢再多問。待明水浣面色平復了一些,她這才轉而說起了明水浣昨日讓她打聽的事情來。
「奴婢都問清楚了。。。那夜從王爺那裡回來之後,小姐看到的黑衣人的確不是眼花,那夜王府里的確是遭了刺客,聽說後來是朝著林小姐的鑰雪樓逃去了。」靈茜頓了頓小聲地道:「奴婢還聽說,有人猜測那來人是北堂將軍。。。是被林小姐放走的——」
北堂燁深夜來允親王府幹什麼?
明水浣聞言凝神想了片刻,認為北堂燁絕不會只因為鑰雪樓的那位林小姐而夜闖允親王府。
難道。。。
「可還記得那日聽幾個侍衛暗說,王爺回涼州之時俘了北堂丞相?」明水浣看向靈茜。
靈茜想了想點了頭卻又搖頭,「當時也沒聽清,後來再問他們便說是奴婢聽錯了,北堂丞相那般的驍勇善戰豈會失手被擒。」
明水浣眼中閃過一道精芒。
恐怕不見得,她怎麼可能聽錯,怕只怕是攸允交待過他們不可跟她透漏任何有關王城一戰的消息。
若北堂天漠真的被擒。。。
明水浣腦海中閃過北堂雪的面孔。
那麼,對於她來說或許是一個機會。
「今晚隨我去鑰雪樓看一看林小姐吧,想必那晚刺客來襲她定有驚擾到。」
靈茜聞言疑惑的看了明水浣一眼。
那居住在鑰雪樓的林小姐,連她也只見過一次,跟明水浣更是素來沒有任何交集,好端端的,明水浣怎想起去看她了?
知曉明水浣的性子,靈茜識相的沒有多問,規矩的應了來。
暮春三月,草長鶯。
一個月前,宮中傳出旨意,皇帝親征汴州,洐王晉為洐親王代理朝事,由顧青云為首的幾人在旁輔佐。
朝中身居要位之人都已被慕冬逐漸撤換掉,僅剩的幾位前朝元老也都沒了性子,規規矩矩的恪守本職,不該過問的也不再多言,朝中一時現出空前的和諧。
且慕冬臨走之前,還辦了一個人,工部尚書范芹。
據聞是因多名文臣聯名上書彈劾范芹,不止是去年修築壩堤剋扣所需,更有紛至而來的貪污和收受賄賂的證據送入了宮中。
大理寺證實了這些證據句句屬實,又傳召了幾個有關聯的地方官員,證詞來之後,詢問了宮中意見,次日便有旨意達。
依據衛國新律,朝廷命官剋扣工需收受賄賂,若牽扯數額巨大,按律抄家當斬。
後續事宜還有待抄家之後細細盤查,故范芹一家暫且收押天牢。
而因此事的影射之,范明礫進宮的資格也被撤回。
北堂雪坐在前往汴州的馬車裡,聽堆心在她耳畔說起了范家的事情,心中有嘆息更有恍然。
原來,他一直沒忘。
沒忘對她的承諾。
當初選定范明礫進宮,他應早早就有了想查辦范芹的心思了。
她撩開了一側的車簾,看向前方帝王乘坐的轀輬車,心中升起了重重感動。
按照先前預算的日程來說,今晚便可抵達汴州。
一路上風景的變化北堂雪看在眼裡,越往汴州靠近,沿途的風光便越發的蕭條了起來,從王城的青山綠水,百花爭艷到現在的平沙無垠,河水縈帶。
若說王城現在正值暖春。此處卻好似還未從蕭蕭冬日裡恢復過來,矮丘之上草木枯黃。
越往西北方向行去,氣候便越發的乾冷。
尤其是入夜之後,溫差極大。
「小姐這些日子可都受了一大圈兒。」堆心看著北堂雪的臉頰苦著臉說道,「這汴州的天氣可真是古怪,都三月了還跟大冬天似的,又干又冷的。讓人飯都吃不去。」
這馬車一坐便是一個多月。北堂雪頭一次出這麼遠的門兒,再加上水土不服的緣故是消瘦了不少。
「哪兒有這麼嚴重。」北堂雪笑道了聲,將帘子放,拾起了手邊的書。「早同你說不必跟來,可後悔了?」
「怎會——」堆心搖頭,一臉理所當然的說道:「小姐不在府里奴婢還留作甚,小姐都不怕苦,奴婢又怎會怕。」
「那不結了。」北堂雪翻開了手中的書,道:「今夜就能抵達汴州城內了,到時讓你好好歇幾日休整休整。」
汴州城守早早接到消息,城門徹夜不關,地方大大小小的官員都頂著寒風候著。等著迎接遠道而來的皇帝。
這位皇帝的威名他們是有耳聞。王城兵破允親王一戰將他整個人都籠罩上了一層神秘偉岸的色彩,故這些人對這位即將要到來的皇帝,除了敬畏還是敬畏。
大漠蠢蠢欲動,去年立冬之時便開始挑起了幾樁不大不小的戰事,大舉進攻是遲早的事情。汴州守軍雖久經沙場但寡不敵眾。
汴州太守梁友植擬書上諫朝廷,希望朝廷能夠派援軍前來。
卻不想,皇帝陛會親臨汴州。
自古以來天底最尊貴的人是天子,最惜命的也是皇帝,若非必須絕不會御駕親征。
梁友植是個知情勢的人,這件事情他看在眼裡,對這位還未有幸謀面的新帝又增添了幾分敬重。
之前風聞其尚為太子之時驕奢至極,如今看來卻是以訛傳訛。
梁友植思緒間,忽聽得恢弘悠遠的馬蹄聲響起。
他心頭一震,便見前方有官差奔走了過來,高聲喊著「報!」
梁友植幾步上前,忙問道:「可是到了?」
那探報的官差對著他行了一禮,才氣喘吁吁地道:「啟稟太守大人,前方五里之外有大軍靠近,是衛軍旗!」口氣中帶著過分激動的顫抖。
「快快快!」梁友植一聽忙對後頭站著的同僚和屬們招著手,「準備迎接陛!」
眾人一聽這意思是皇上就要到了,忙地整頓了一番衣冠,上前按照官級站成幾排,齊刷刷的倒也氣派。
約莫是有一炷香不到的時間,便見前方轉折處現出了一隊探路的人馬來,黑色駿騎,馬上之人各各挺直著脊背,身著黑色鎧甲,神色一絲不苟。
猶如夜色一般沉冷。
望之者,心生畏懼。
不多時,便有大隊的人馬相護著一輛巨大寬敞的轀輬車現入眼帘,明黃色的軍旗在夜色中飄揚,六匹駿馬行在前頭氣勢恢宏,後面則是延綿不斷望不著盡頭的千軍萬馬。
眾人不敢多看,忙地撩袍跪拜在地。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聲音整齊而洪亮,在寬廣無垠的城門前蕩漾開來。
車中的北堂雪不由掀開馬車一角的重簾,朝外看去。
除了烏壓壓的一大片跪拜在地的人之外,她能瞧見的便兩側軍士手中舉著的火把燃著烈烈的火焰,夜色中的城門顯得有幾分凝重,城門正上方石刻的『汴州』二字分外剛毅,似帶著北方特有的豪邁與蒼勁。
**
翌日,巳時初。
北堂雪舒舒服服的伸了個懶腰,睜開了一雙朦朧的睡眼,入目是藕色繡雲的床帳,這陌生的顏色令她即是一愣,隨即才反應過來現在是在汴州而非北堂府。
「堆心。」她意識地喊了句,坐起了身子來,伸手撥開了床帳。
一個身著粉色衣裙同色褙子的丫鬟行了進來。
「奴婢見過北堂小姐。」那丫鬟走到離北堂雪的床邊有四五步的距離停了腳步,對著北堂雪行禮,道:「奴婢聽棋,是這聽音樓的掌事丫鬟,以後負責北堂小姐的起居事宜。」
北堂雪點點頭。
緊接著。便又有三個相同衣束只顏色不一的丫鬟無聲地行了進來。
「這是聽琴,聽畫,聽書。」聽棋在一旁給北堂雪介紹著。
北堂雪方才將她們進來之時腳的力道看的清楚,明顯幾人都是練家子的。
慕冬安排的人,她自然放心。
穿衣,洗漱,梳妝。一整個流程來。北堂雪才發現這四位丫鬟竟像是處處了解她的喜好和習慣一般,不需她多言,一切都極為適心。
堆心昨夜堅持親自伺候著北堂雪沐浴和歇息,待北堂雪入眠之後才去了自己的房間。因北堂雪有特允放她幾天假歇一歇,再加上其實在太過疲累,便一覺睡到現在還沒醒來。
十幾道簡單卻精緻的菜式擺放在了偏廳的長桌上。
「次不必如此浪費,我一人也吃不了幾口。」北堂雪被聽棋引著走了進來,看到桌上的菜樣繁多,出聲道。
聽棋聞言溫婉一笑,道:「奴婢方才忘了同北堂小姐說,陛早有交待,會來同北堂小姐一起進膳。」
什麼?
北堂雪聞言一愣。隨即便垂目看向自己的衣裝。
「我。我需不需要回房換身衣裙?」
這是不是太隨意過頭了?
聽棋聞言眼中帶笑的搖頭,剛想說話卻聽門外傳來了宦人的高呼聲——「皇上駕到!」
北堂雪一慌,又覺今日的髮式梳的不妥,她今日本沒想出去便讓聽棋撿了最簡單的來挽,就在腦後挽了個垂髻。余的青絲都烏壓壓地垂在肩上。
她將散落的頭髮匆匆的攏到耳後,忙地行禮。
不多時,便聽熟悉的聲音在面前響起。
「平身吧。」
「謝皇上。」北堂雪徐徐起身,這才見眼前的慕冬一身月白色的常服。
她稍有一頓。
好似自從她知曉了他的身份之後,就鮮少再見他穿白衣了。
這樣一來,倒是不顯得她這一身裝束顯得太過隨意了。
「奴婢見過小姐。」
北堂雪聞聲看去,這才見慕冬身後立著個丫鬟,竟是屏兒。
北堂雪臉上即刻就顯出了笑意,對著屏兒一點頭便看向了慕冬。
她此前同慕冬提起過讓屏兒回來的事情,是憂心萬一因為那天的事情慕冬遷怒到了屏兒身上只怕不妙,慕冬當日並未應也沒說不答應,但見他這些日子太忙,似沒擱在心上北堂雪便沒多問。
本打算大軍在汴州落住之後,待他事情忙完再提一提的,卻不曾想今日他便將人給帶了過來。
這人看似不像是會將小事掛在心上的人,但回回都將她的話記得清楚,無論大小。
屏兒屈膝跪,聲音雖是一貫沉穩但卻滿含著感激,「小姐大恩大德,奴婢沒齒難忘。」
沒人知道前段時日她是活在怎樣的恐懼之中。
那日她千不該萬不該將慕冬的吩咐置之腦後,跟北堂雪道出了真相——違背主上意旨這對她們就意味著掉腦袋。
若非北堂雪還念著幾分舊意,她這次可以說是非死不可的。
北堂雪欠身將她扶起,並無多言,只笑了笑道:「記得那日我同你說的話便是了。」
屏兒會意地點頭——就算不用北堂雪說,慕冬也事先交待了她,日後她便是北堂家小姐的丫鬟,同那個組織已沒了半分關聯。
慕冬見北堂雪話裡有話,意指他上次行事不顧她意見,不由在心裡暗笑了聲這小東西還真是記仇的很。
但也在心裡長了個教訓——暗幫她可以,但首先得考慮著她的感受,若真的顧及不了那便永遠不能讓她知曉事情是自己做的。。。 。。。
北堂雪不知他此刻的想法,怕菜涼掉,便催促著他入了座。
廳里的人除了伺候的聽棋之外都退至了廳外。
說來二人這還是頭次單獨的吃一頓飯。
見她哪樣菜多吃了幾口,又有那道菜嘗也未嘗,聽棋在一側都一一記了來,皇上事先便有吩咐,一切皆按照北堂小姐的喜好來。
想到此,聽棋便忍不住多看了那同帝王相對而食的少女幾眼。
只見她動作間絲毫不顯拘束和矯作,但卻處處合乎體統。
雖不言不語,但總覺得二人之間有著難言的和諧和默契。
汴州似懂人情,打從帝王親至之後,便日漸趨於溫暖,草木也逐漸萌了芽,昨夜一場淅淅瀝瀝的小雨過後,城中更多了幾分盎然的春色。
雨後放晴,辰時時分,行宮裡駛出了一輛青頂馬車來。
車夫頭頂一頂烏青色的氈帽,面目沉定,衣著整潔,把式十分熟稔。
堆心跪坐在車中的軟毯上,在北堂雪肘邊的一方矮几上沏著茶。
行宮所建之處當是最好的地段,道路被督修的極平整,加上趕車的車夫技術又屬上乘,故人在馬車裡覺察不到絲毫的顛簸之感。
北堂雪這幾日休整了過來,頭次來汴州,便想出來看一看,見識一番此地的風土人情。
本是想拉著慕冬一同出來的,但去尋他之時才聽跟前伺候的人說,一大早的汴州太守便來求見聖駕,不知是為何事,慕冬便帶人出了行宮去。
這幾日來慕冬除了第一日裡同她用了頓午食之外,此後,想見他一面實在是難。
北堂雪知他日理萬機,自是不會有何抱怨,只是擔心他這般操勞會累到。
馬車趕過一座坡度平緩的石橋,便入了一片鬧市之中,因行人較多,馬車也行的慢了起來。
見北堂雪掀開帘子往外觀看,聽棋順著往外頭瞧了一眼,解說著道:「小姐,這便進了西大街了,此處算是整座汴州城最熱鬧的地段兒。」
北堂雪點著頭,看著外頭的景象。
街邊店鋪林立,旗幌隨風而動,街上人來人往絡繹不絕,或因皇帝到來的緣故一些非法占地擺攤兒的商販便被驅逐了去。
此地人們要比京都的人生的高大一些,男人多是魁梧有加,女子的膚色也偏向於麥色。
各人身上的裝束跟王城也略有不同。男子頭上多綁帶著頭巾,女子則大多外著無扣兒的對襟,用一條束帶綁在腰間。
雖是遠遠不及王城的繁華喧囂,但貴在民風淳樸。
聽棋見北堂雪有心去走一走,便知會了車夫尋個地兒停。
北堂雪吃了半盞茶的功夫,馬車便停了來,聽馬車在外面叩門。堆心就將合門打開。先行隨著聽棋跳了馬車去。
不遠處,兩人兩騎不緊不慢地行了過來。
前頭的是位少年模樣的男子,身披著一件深藍色的披風,偌大風貌將臉遮去了一半。觀不清面容,似有意觀賞左右,馬趕得愈慢。
跟在他身後的是位留著長須的男人,一身石青色的深衣,頭系雲巾,背上綁著個黑色的長木盒,不知內里是為何物。
「都說汴州百姓蠻橫無理,如今看來卻比大漠好上太多。」少年人波瀾不驚地說道,無視周遭汴州百姓投來的忿然目光。
這話。是在罵人還是在誇人呢?
後方的中年男人笑笑接道:「那是自然。咱們衛國畢竟是禮儀之邦,自不是大漠那群蠻夷之徒可以相提並論的。」
這話出來,才叫原先那幾人收回了目光去。
少年人轉頭看了中年男人一眼,無聲的一笑,「你倒是謹慎。」
轉回目光之際。目色不知落在了何處,稍頓之後便是一片驚鴻之色。
「讓開!」他忽地高喝了一聲,驅馬疾馳。
「呀!」
前方有人躲防不及,驚的跌倒在地。
受驚的聲音接連不斷的響起,前方的路人紛紛避讓,所經之處皆是一片罵聲。
「怎麼騎馬的!眼睛喝風兒去了啊?」
「哪裡的蠻人?」
「真是倒霉。。。 。。。」
中年男人見狀也顧不得道歉,策馬跟了上去。
只見少年人在前方街角的拐角處,一棵老柳樹翻身了馬。
被他方才的動作吸引了視線的人們此時都齊齊頓足,朝著他望去,是想看一看他這麼急急躁躁的衝撞過去到底是有什麼要緊的事情。
「姑娘留步!」
少年清朗帶著幾分急切的聲音落在眾人的耳中。
前方是一位背對著他而行的女子,身上攏著件寬大的遮風裘衣,從頭到腳擋了個嚴實,旁邊還伴著兩個丫鬟打扮的少女,想來應是個富貴人家的小姐。
女子聞言意識的駐足。
不待她回頭,那少年人便幾步上前,伸手便要去掀那女子的兜帽。
眾人被他這動作給嚇了一跳,這分明就是個輕浮的登徒子——
哪有喊了句姑娘留步就要上前去強掀人家帽兜的!
「啊!」
那小姐還未察覺,身側的婢女便驚呼了出聲,倒也護主心切,轉身便要去攔住那少年人的手。
可還是慢了一步。
帽兜被那隻骨節分明的大手拉,女子碰巧也在此時回了頭來,待反應過來之後,連連後退了幾步,一臉的羞紅和嗔怒。
「好大的膽子!」婢女出聲斥道,「竟敢對我家小姐毛手毛腳!」
「。。。 。。。」少年人皺緊了眉,不語。
旁邊的人見他這幅表情,一個比一個搞不清狀況——怎麼他調戲了人家姑娘,他反倒還不高興了?
那小姐見他眼中有失望,不由臉色更紅。
她,她長得就如此不濟嗎?
以至於讓這等登徒子見了真容之後就這幅大失所望的表情?
「你哪家的啊!」另位生的粗獷的婢女幾步上前,一副要討公道的模樣,「你——快給我家小姐賠不是!」
少年人聞言抬眼,令幾人都是一走神。
風帽的遮掩,那露出的半張臉來,眸光竟是清冷曜曜,攝人心神,每一處輪廓都極致冷峻。
目光輕動,便是一種不容置喙的冷厲。
那婢女只覺登時喪失了言語的能力。
只聽那少年人波瀾不驚的聲音蕩漾在空氣中。
「認錯人罷了。」
待幾人回神,他已轉了身離去。
「爺。」那中年男人牽著馬走了過來,一臉的驚惑,問道:「您沒事吧?」
「以為是個熟人。」少年淡淡丟這麼一句話,行至柳樹,躍上了馬背,動作利索瀟灑。
中年男人原地思襯了片刻,是也沒想出來他在這汴州能有什麼熟人,但見少年臉色冰涼顯是不悅,便沒多嘴再問,上馬跟了上去。
眾人瞧著二人遠遠離去,才停止了議論。
也不過是一場小鬧劇,看一看說一說也就罷了。
近午時,騎馬的這主僕二人在一間酒樓前勒馬。
小二熱情地上前招呼著,喚了小廝過來牽馬,自己則是引著二人進了大堂中去。
現在正是飯點兒,大堂中已是人滿為患。
「二位客官樓上請吧!」那小二眼瞅著堂中沒有好位置了,見這少年氣質非凡,他識人無數一眼便可斷定這人非富即貴。
便獻著殷勤道:「二樓有空著的雅間兒!」
中年男子點頭,示意他前頭帶路。
三個這邊剛上了樓去,北堂雪一行人便抬腳進了酒樓。
想著回去也是一個人用飯,還要勞煩膳房單做,北堂雪便提議在外面用頓午食。
聽棋只道西街口的這家望登樓口碑極好,裡頭的菜樣兒極有特色,又細細說了幾道招牌菜,直將北堂雪的饞蟲給引了出來。
一行人這才朝著望登樓而來。
一邁進大堂,便有交錯的酒菜香氣撲面而來。
小二此時剛從樓上來,見又來了群衣著鮮麗的食客,便一臉堆笑地迎了上來。
聽棋看了眼四周,喝酒的猜拳的嘮嗑的幹什麼的都有,便道:「二樓可還有空著的雅間兒嗎?」
小二忙不迭點著頭。
「有的有的!小的這便帶幾位客官上去。」
說是雅間不過是比堂安靜一些,並非是王城裡那種單間形似的雅間,而是每張桌子前後用鏤空屏風相隔罷了。
北堂雪幾人尋了最靠內近窗的一張桌坐。
半開的窗子有陽光靜靜流淌而,北堂雪側過身子望向樓熙熙攘攘的行人。
聽棋這幾日來已摸透了北堂雪的喜好,加上有堆心這個「參謀」在,是也不必北堂雪動口點菜了。
二人先點了幾道這望登樓裡頭的招牌菜,再加了幾道合北堂雪胃口的,配了兩道一濃一淡一葷一素的湯,又細細詢問了北堂雪幾句,見北堂雪沒甚一件,聽棋才讓小二去。
那小二剛走沒幾步,聽棋便從屏風後探身出來道:「對了,小二哥,先沏一壺龍井過來!」
小二聞言稍稍一愣,便應去了。
龍井是屬南方茶,在汴州喝龍井的並不多見,相較於這些老遠運來,貴而不知其味的茶葉,他們這群西北人則更偏向於喝蕎麥茶,一般的酒樓茶肆中也多以蕎麥茶侯客。
樓上的人聞聽這邊指名要龍井,不由探目望去,見座上的女子衣束有異,應是外地過來的,便也不做他想了,都一一收回了視線去。
聽棋的話也落在那騎馬而來的少年人耳中。
| |
「若你一心都放在別人身上,那我活著還有什麼意思。。。」歐陽明珠見他展開了臂彎順勢倒進了他的懷裡,有些泣不成聲,「從前的事情我不願去理會,但現在我只知道你是我的夫君,是我肚子裡孩子的父親,我不願再見你同她牽扯不清。」
那日偶然在他的書房裡見到了一封書信,署名是明水浣。
信中除了同洐王詢問關於明家的情況之外,更多的則是訴苦的話,大致是說極其懷念以前的日子,以前,他待她那麼好的日子。
歐陽明珠這種藏不住事情的性格哪裡能容忍。
拿著信去質問洐王卻惹了他大怒,爭執不之間,氣話不免多說了幾句,便造就了後頭那場自縊的戲碼。
「沒有牽扯不清。」洐王解釋著道:「我已經給她回了信,出於往日的情誼告訴了她明家的情況罷了,日後,不會再有任何來往了。」
是時候該放了。
他是聰明人,知道該如何取捨。
明水浣是好是壞,怎樣的想法,他全都看的清清楚楚,然而喜歡僅僅是因為喜歡。
現二人身份懸殊太大,不管為了什麼,他都必須要斬斷余念。
對於明水浣,他曾經真真切切的付出過努力過,然而終究無果,就在添墨會的那一晚,他最後的挽留無果之後,明水浣做出了選擇之時,向來隨性不喜勉強的他已經在逐漸的放。
現在的明水浣之於他。則是一個需要保持距離的故人。
珍惜眼前人這個道理,他懂。
「真的?」
歐陽明珠聽他這樣保證,自他懷中抬頭看著他,再一次的印證著。
洐王眼中帶笑,點頭道:「自然是真的。」
**
說來也算明水浣足夠幸運,在允親王的眾多耳目之,洐王那封信終也傳到了她的手裡。
一封信只看到一半。她便眼前一黑跌坐在椅子上。腦中仿若有十幾道響雷劈,轟轟作響。
什麼。。。 。。。
明府被抄了家,她母親明夫人在牢中自縊,庶妹也病死在獄中。父兄隨時可能會被提審,然後。。。以亂臣賊子大逆不道的罪名而斬首——
這些日來來強撐起的一片天地在此際轟然坍。
她不是沒猜到明家現在的境況只怕不妙,但萬萬沒想到是已到了如此沒有轉圜的絕境。
「攸允。。。!」
她空瞪著一雙美目,咬牙切齒的念出了兩個字。
她父親為他幾番謀劃,為了取得攸允信任將她遠嫁涼州,而事敗之後他竟然只顧自己而將她明家棄如敝履!
明水浣不由攥緊了拳頭。
她要去向他問個清楚!
她倏然起了身來,腳步有些虛浮的出了內間去。
靈茜恰巧從外頭回來,一個不防便被疾步而來的明水浣給撞個了准,她驚了一瞬急忙地扶住明水浣。見她面色被一片慘白所覆蓋。即刻出聲問道:「主子您沒事兒吧?可是哪裡不舒服?」
明水浣怔怔地搖著頭,身上提不起半分力氣來,扶著靈茜胳膊的手不住的輕顫著。
靈茜只得扶著她在最近的椅上坐,可不管她如何詢問明水浣只會搖頭。
明水浣強自克制住要衝去找攸允質問的衝動——然而卻比誰都清楚,且不說她見不見得到攸允。就算見到了她一個弱女子又能對他如何?
惹急了他,只怕後果不堪設想。
他,簡直就是一個喪心病狂的魔鬼。。。
首要之急不是找攸允理論,而是儘快想出可以搭救明堯之和明景山的辦法才是。
要冷靜,冷靜。
明水浣在心底一遍一遍的對自己說著。
見明水浣不肯說,靈茜這個做奴婢的也不敢再多問。待明水浣面色平復了一些,她這才轉而說起了明水浣昨日讓她打聽的事情來。
「奴婢都問清楚了。。。那夜從王爺那裡回來之後,小姐看到的黑衣人的確不是眼花,那夜王府里的確是遭了刺客,聽說後來是朝著林小姐的鑰雪樓逃去了。」靈茜頓了頓小聲地道:「奴婢還聽說,有人猜測那來人是北堂將軍。。。是被林小姐放走的——」
北堂燁深夜來允親王府幹什麼?
明水浣聞言凝神想了片刻,認為北堂燁絕不會只因為鑰雪樓的那位林小姐而夜闖允親王府。
難道。。。
「可還記得那日聽幾個侍衛暗說,王爺回涼州之時俘了北堂丞相?」明水浣看向靈茜。
靈茜想了想點了頭卻又搖頭,「當時也沒聽清,後來再問他們便說是奴婢聽錯了,北堂丞相那般的驍勇善戰豈會失手被擒。」
明水浣眼中閃過一道精芒。
恐怕不見得,她怎麼可能聽錯,怕只怕是攸允交待過他們不可跟她透漏任何有關王城一戰的消息。
若北堂天漠真的被擒。。。
明水浣腦海中閃過北堂雪的面孔。
那麼,對於她來說或許是一個機會。
「今晚隨我去鑰雪樓看一看林小姐吧,想必那晚刺客來襲她定有驚擾到。」
靈茜聞言疑惑的看了明水浣一眼。
那居住在鑰雪樓的林小姐,連她也只見過一次,跟明水浣更是素來沒有任何交集,好端端的,明水浣怎想起去看她了?
知曉明水浣的性子,靈茜識相的沒有多問,規矩的應了來。
暮春三月,草長鶯。
一個月前,宮中傳出旨意,皇帝親征汴州,洐王晉為洐親王代理朝事,由顧青云為首的幾人在旁輔佐。
朝中身居要位之人都已被慕冬逐漸撤換掉,僅剩的幾位前朝元老也都沒了性子,規規矩矩的恪守本職,不該過問的也不再多言,朝中一時現出空前的和諧。
且慕冬臨走之前,還辦了一個人,工部尚書范芹。
據聞是因多名文臣聯名上書彈劾范芹,不止是去年修築壩堤剋扣所需,更有紛至而來的貪污和收受賄賂的證據送入了宮中。
大理寺證實了這些證據句句屬實,又傳召了幾個有關聯的地方官員,證詞來之後,詢問了宮中意見,次日便有旨意達。
依據衛國新律,朝廷命官剋扣工需收受賄賂,若牽扯數額巨大,按律抄家當斬。
後續事宜還有待抄家之後細細盤查,故范芹一家暫且收押天牢。
而因此事的影射之,范明礫進宮的資格也被撤回。
北堂雪坐在前往汴州的馬車裡,聽堆心在她耳畔說起了范家的事情,心中有嘆息更有恍然。
原來,他一直沒忘。
沒忘對她的承諾。
當初選定范明礫進宮,他應早早就有了想查辦范芹的心思了。
她撩開了一側的車簾,看向前方帝王乘坐的轀輬車,心中升起了重重感動。
按照先前預算的日程來說,今晚便可抵達汴州。
一路上風景的變化北堂雪看在眼裡,越往汴州靠近,沿途的風光便越發的蕭條了起來,從王城的青山綠水,百花爭艷到現在的平沙無垠,河水縈帶。
若說王城現在正值暖春。此處卻好似還未從蕭蕭冬日裡恢復過來,矮丘之上草木枯黃。
越往西北方向行去,氣候便越發的乾冷。
尤其是入夜之後,溫差極大。
「小姐這些日子可都受了一大圈兒。」堆心看著北堂雪的臉頰苦著臉說道,「這汴州的天氣可真是古怪,都三月了還跟大冬天似的,又干又冷的。讓人飯都吃不去。」
這馬車一坐便是一個多月。北堂雪頭一次出這麼遠的門兒,再加上水土不服的緣故是消瘦了不少。
「哪兒有這麼嚴重。」北堂雪笑道了聲,將帘子放,拾起了手邊的書。「早同你說不必跟來,可後悔了?」
「怎會——」堆心搖頭,一臉理所當然的說道:「小姐不在府里奴婢還留作甚,小姐都不怕苦,奴婢又怎會怕。」
「那不結了。」北堂雪翻開了手中的書,道:「今夜就能抵達汴州城內了,到時讓你好好歇幾日休整休整。」
汴州城守早早接到消息,城門徹夜不關,地方大大小小的官員都頂著寒風候著。等著迎接遠道而來的皇帝。
這位皇帝的威名他們是有耳聞。王城兵破允親王一戰將他整個人都籠罩上了一層神秘偉岸的色彩,故這些人對這位即將要到來的皇帝,除了敬畏還是敬畏。
大漠蠢蠢欲動,去年立冬之時便開始挑起了幾樁不大不小的戰事,大舉進攻是遲早的事情。汴州守軍雖久經沙場但寡不敵眾。
汴州太守梁友植擬書上諫朝廷,希望朝廷能夠派援軍前來。
卻不想,皇帝陛會親臨汴州。
自古以來天底最尊貴的人是天子,最惜命的也是皇帝,若非必須絕不會御駕親征。
梁友植是個知情勢的人,這件事情他看在眼裡,對這位還未有幸謀面的新帝又增添了幾分敬重。
之前風聞其尚為太子之時驕奢至極,如今看來卻是以訛傳訛。
梁友植思緒間,忽聽得恢弘悠遠的馬蹄聲響起。
他心頭一震,便見前方有官差奔走了過來,高聲喊著「報!」
梁友植幾步上前,忙問道:「可是到了?」
那探報的官差對著他行了一禮,才氣喘吁吁地道:「啟稟太守大人,前方五里之外有大軍靠近,是衛軍旗!」口氣中帶著過分激動的顫抖。
「快快快!」梁友植一聽忙對後頭站著的同僚和屬們招著手,「準備迎接陛!」
眾人一聽這意思是皇上就要到了,忙地整頓了一番衣冠,上前按照官級站成幾排,齊刷刷的倒也氣派。
約莫是有一炷香不到的時間,便見前方轉折處現出了一隊探路的人馬來,黑色駿騎,馬上之人各各挺直著脊背,身著黑色鎧甲,神色一絲不苟。
猶如夜色一般沉冷。
望之者,心生畏懼。
不多時,便有大隊的人馬相護著一輛巨大寬敞的轀輬車現入眼帘,明黃色的軍旗在夜色中飄揚,六匹駿馬行在前頭氣勢恢宏,後面則是延綿不斷望不著盡頭的千軍萬馬。
眾人不敢多看,忙地撩袍跪拜在地。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聲音整齊而洪亮,在寬廣無垠的城門前蕩漾開來。
車中的北堂雪不由掀開馬車一角的重簾,朝外看去。
除了烏壓壓的一大片跪拜在地的人之外,她能瞧見的便兩側軍士手中舉著的火把燃著烈烈的火焰,夜色中的城門顯得有幾分凝重,城門正上方石刻的『汴州』二字分外剛毅,似帶著北方特有的豪邁與蒼勁。
**
翌日,巳時初。
北堂雪舒舒服服的伸了個懶腰,睜開了一雙朦朧的睡眼,入目是藕色繡雲的床帳,這陌生的顏色令她即是一愣,隨即才反應過來現在是在汴州而非北堂府。
「堆心。」她意識地喊了句,坐起了身子來,伸手撥開了床帳。
一個身著粉色衣裙同色褙子的丫鬟行了進來。
「奴婢見過北堂小姐。」那丫鬟走到離北堂雪的床邊有四五步的距離停了腳步,對著北堂雪行禮,道:「奴婢聽棋,是這聽音樓的掌事丫鬟,以後負責北堂小姐的起居事宜。」
北堂雪點點頭。
緊接著。便又有三個相同衣束只顏色不一的丫鬟無聲地行了進來。
「這是聽琴,聽畫,聽書。」聽棋在一旁給北堂雪介紹著。
北堂雪方才將她們進來之時腳的力道看的清楚,明顯幾人都是練家子的。
慕冬安排的人,她自然放心。
穿衣,洗漱,梳妝。一整個流程來。北堂雪才發現這四位丫鬟竟像是處處了解她的喜好和習慣一般,不需她多言,一切都極為適心。
堆心昨夜堅持親自伺候著北堂雪沐浴和歇息,待北堂雪入眠之後才去了自己的房間。因北堂雪有特允放她幾天假歇一歇,再加上其實在太過疲累,便一覺睡到現在還沒醒來。
十幾道簡單卻精緻的菜式擺放在了偏廳的長桌上。
「次不必如此浪費,我一人也吃不了幾口。」北堂雪被聽棋引著走了進來,看到桌上的菜樣繁多,出聲道。
聽棋聞言溫婉一笑,道:「奴婢方才忘了同北堂小姐說,陛早有交待,會來同北堂小姐一起進膳。」
什麼?
北堂雪聞言一愣。隨即便垂目看向自己的衣裝。
「我。我需不需要回房換身衣裙?」
這是不是太隨意過頭了?
聽棋聞言眼中帶笑的搖頭,剛想說話卻聽門外傳來了宦人的高呼聲——「皇上駕到!」
北堂雪一慌,又覺今日的髮式梳的不妥,她今日本沒想出去便讓聽棋撿了最簡單的來挽,就在腦後挽了個垂髻。余的青絲都烏壓壓地垂在肩上。
她將散落的頭髮匆匆的攏到耳後,忙地行禮。
不多時,便聽熟悉的聲音在面前響起。
「平身吧。」
「謝皇上。」北堂雪徐徐起身,這才見眼前的慕冬一身月白色的常服。
她稍有一頓。
好似自從她知曉了他的身份之後,就鮮少再見他穿白衣了。
這樣一來,倒是不顯得她這一身裝束顯得太過隨意了。
「奴婢見過小姐。」
北堂雪聞聲看去,這才見慕冬身後立著個丫鬟,竟是屏兒。
北堂雪臉上即刻就顯出了笑意,對著屏兒一點頭便看向了慕冬。
她此前同慕冬提起過讓屏兒回來的事情,是憂心萬一因為那天的事情慕冬遷怒到了屏兒身上只怕不妙,慕冬當日並未應也沒說不答應,但見他這些日子太忙,似沒擱在心上北堂雪便沒多問。
本打算大軍在汴州落住之後,待他事情忙完再提一提的,卻不曾想今日他便將人給帶了過來。
這人看似不像是會將小事掛在心上的人,但回回都將她的話記得清楚,無論大小。
屏兒屈膝跪,聲音雖是一貫沉穩但卻滿含著感激,「小姐大恩大德,奴婢沒齒難忘。」
沒人知道前段時日她是活在怎樣的恐懼之中。
那日她千不該萬不該將慕冬的吩咐置之腦後,跟北堂雪道出了真相——違背主上意旨這對她們就意味著掉腦袋。
若非北堂雪還念著幾分舊意,她這次可以說是非死不可的。
北堂雪欠身將她扶起,並無多言,只笑了笑道:「記得那日我同你說的話便是了。」
屏兒會意地點頭——就算不用北堂雪說,慕冬也事先交待了她,日後她便是北堂家小姐的丫鬟,同那個組織已沒了半分關聯。
慕冬見北堂雪話裡有話,意指他上次行事不顧她意見,不由在心裡暗笑了聲這小東西還真是記仇的很。
但也在心裡長了個教訓——暗幫她可以,但首先得考慮著她的感受,若真的顧及不了那便永遠不能讓她知曉事情是自己做的。。。 。。。
北堂雪不知他此刻的想法,怕菜涼掉,便催促著他入了座。
廳里的人除了伺候的聽棋之外都退至了廳外。
說來二人這還是頭次單獨的吃一頓飯。
見她哪樣菜多吃了幾口,又有那道菜嘗也未嘗,聽棋在一側都一一記了來,皇上事先便有吩咐,一切皆按照北堂小姐的喜好來。
想到此,聽棋便忍不住多看了那同帝王相對而食的少女幾眼。
只見她動作間絲毫不顯拘束和矯作,但卻處處合乎體統。
雖不言不語,但總覺得二人之間有著難言的和諧和默契。
汴州似懂人情,打從帝王親至之後,便日漸趨於溫暖,草木也逐漸萌了芽,昨夜一場淅淅瀝瀝的小雨過後,城中更多了幾分盎然的春色。
雨後放晴,辰時時分,行宮裡駛出了一輛青頂馬車來。
車夫頭頂一頂烏青色的氈帽,面目沉定,衣著整潔,把式十分熟稔。
堆心跪坐在車中的軟毯上,在北堂雪肘邊的一方矮几上沏著茶。
行宮所建之處當是最好的地段,道路被督修的極平整,加上趕車的車夫技術又屬上乘,故人在馬車裡覺察不到絲毫的顛簸之感。
北堂雪這幾日休整了過來,頭次來汴州,便想出來看一看,見識一番此地的風土人情。
本是想拉著慕冬一同出來的,但去尋他之時才聽跟前伺候的人說,一大早的汴州太守便來求見聖駕,不知是為何事,慕冬便帶人出了行宮去。
這幾日來慕冬除了第一日裡同她用了頓午食之外,此後,想見他一面實在是難。
北堂雪知他日理萬機,自是不會有何抱怨,只是擔心他這般操勞會累到。
馬車趕過一座坡度平緩的石橋,便入了一片鬧市之中,因行人較多,馬車也行的慢了起來。
見北堂雪掀開帘子往外觀看,聽棋順著往外頭瞧了一眼,解說著道:「小姐,這便進了西大街了,此處算是整座汴州城最熱鬧的地段兒。」
北堂雪點著頭,看著外頭的景象。
街邊店鋪林立,旗幌隨風而動,街上人來人往絡繹不絕,或因皇帝到來的緣故一些非法占地擺攤兒的商販便被驅逐了去。
此地人們要比京都的人生的高大一些,男人多是魁梧有加,女子的膚色也偏向於麥色。
各人身上的裝束跟王城也略有不同。男子頭上多綁帶著頭巾,女子則大多外著無扣兒的對襟,用一條束帶綁在腰間。
雖是遠遠不及王城的繁華喧囂,但貴在民風淳樸。
聽棋見北堂雪有心去走一走,便知會了車夫尋個地兒停。
北堂雪吃了半盞茶的功夫,馬車便停了來,聽馬車在外面叩門。堆心就將合門打開。先行隨著聽棋跳了馬車去。
不遠處,兩人兩騎不緊不慢地行了過來。
前頭的是位少年模樣的男子,身披著一件深藍色的披風,偌大風貌將臉遮去了一半。觀不清面容,似有意觀賞左右,馬趕得愈慢。
跟在他身後的是位留著長須的男人,一身石青色的深衣,頭系雲巾,背上綁著個黑色的長木盒,不知內里是為何物。
「都說汴州百姓蠻橫無理,如今看來卻比大漠好上太多。」少年人波瀾不驚地說道,無視周遭汴州百姓投來的忿然目光。
這話。是在罵人還是在誇人呢?
後方的中年男人笑笑接道:「那是自然。咱們衛國畢竟是禮儀之邦,自不是大漠那群蠻夷之徒可以相提並論的。」
這話出來,才叫原先那幾人收回了目光去。
少年人轉頭看了中年男人一眼,無聲的一笑,「你倒是謹慎。」
轉回目光之際。目色不知落在了何處,稍頓之後便是一片驚鴻之色。
「讓開!」他忽地高喝了一聲,驅馬疾馳。
「呀!」
前方有人躲防不及,驚的跌倒在地。
受驚的聲音接連不斷的響起,前方的路人紛紛避讓,所經之處皆是一片罵聲。
「怎麼騎馬的!眼睛喝風兒去了啊?」
「哪裡的蠻人?」
「真是倒霉。。。 。。。」
中年男人見狀也顧不得道歉,策馬跟了上去。
只見少年人在前方街角的拐角處,一棵老柳樹翻身了馬。
被他方才的動作吸引了視線的人們此時都齊齊頓足,朝著他望去,是想看一看他這麼急急躁躁的衝撞過去到底是有什麼要緊的事情。
「姑娘留步!」
少年清朗帶著幾分急切的聲音落在眾人的耳中。
前方是一位背對著他而行的女子,身上攏著件寬大的遮風裘衣,從頭到腳擋了個嚴實,旁邊還伴著兩個丫鬟打扮的少女,想來應是個富貴人家的小姐。
女子聞言意識的駐足。
不待她回頭,那少年人便幾步上前,伸手便要去掀那女子的兜帽。
眾人被他這動作給嚇了一跳,這分明就是個輕浮的登徒子——
哪有喊了句姑娘留步就要上前去強掀人家帽兜的!
「啊!」
那小姐還未察覺,身側的婢女便驚呼了出聲,倒也護主心切,轉身便要去攔住那少年人的手。
可還是慢了一步。
帽兜被那隻骨節分明的大手拉,女子碰巧也在此時回了頭來,待反應過來之後,連連後退了幾步,一臉的羞紅和嗔怒。
「好大的膽子!」婢女出聲斥道,「竟敢對我家小姐毛手毛腳!」
「。。。 。。。」少年人皺緊了眉,不語。
旁邊的人見他這幅表情,一個比一個搞不清狀況——怎麼他調戲了人家姑娘,他反倒還不高興了?
那小姐見他眼中有失望,不由臉色更紅。
她,她長得就如此不濟嗎?
以至於讓這等登徒子見了真容之後就這幅大失所望的表情?
「你哪家的啊!」另位生的粗獷的婢女幾步上前,一副要討公道的模樣,「你——快給我家小姐賠不是!」
少年人聞言抬眼,令幾人都是一走神。
風帽的遮掩,那露出的半張臉來,眸光竟是清冷曜曜,攝人心神,每一處輪廓都極致冷峻。
目光輕動,便是一種不容置喙的冷厲。
那婢女只覺登時喪失了言語的能力。
只聽那少年人波瀾不驚的聲音蕩漾在空氣中。
「認錯人罷了。」
待幾人回神,他已轉了身離去。
「爺。」那中年男人牽著馬走了過來,一臉的驚惑,問道:「您沒事吧?」
「以為是個熟人。」少年淡淡丟這麼一句話,行至柳樹,躍上了馬背,動作利索瀟灑。
中年男人原地思襯了片刻,是也沒想出來他在這汴州能有什麼熟人,但見少年臉色冰涼顯是不悅,便沒多嘴再問,上馬跟了上去。
眾人瞧著二人遠遠離去,才停止了議論。
也不過是一場小鬧劇,看一看說一說也就罷了。
近午時,騎馬的這主僕二人在一間酒樓前勒馬。
小二熱情地上前招呼著,喚了小廝過來牽馬,自己則是引著二人進了大堂中去。
現在正是飯點兒,大堂中已是人滿為患。
「二位客官樓上請吧!」那小二眼瞅著堂中沒有好位置了,見這少年氣質非凡,他識人無數一眼便可斷定這人非富即貴。
便獻著殷勤道:「二樓有空著的雅間兒!」
中年男子點頭,示意他前頭帶路。
三個這邊剛上了樓去,北堂雪一行人便抬腳進了酒樓。
想著回去也是一個人用飯,還要勞煩膳房單做,北堂雪便提議在外面用頓午食。
聽棋只道西街口的這家望登樓口碑極好,裡頭的菜樣兒極有特色,又細細說了幾道招牌菜,直將北堂雪的饞蟲給引了出來。
一行人這才朝著望登樓而來。
一邁進大堂,便有交錯的酒菜香氣撲面而來。
小二此時剛從樓上來,見又來了群衣著鮮麗的食客,便一臉堆笑地迎了上來。
聽棋看了眼四周,喝酒的猜拳的嘮嗑的幹什麼的都有,便道:「二樓可還有空著的雅間兒嗎?」
小二忙不迭點著頭。
「有的有的!小的這便帶幾位客官上去。」
說是雅間不過是比堂安靜一些,並非是王城裡那種單間形似的雅間,而是每張桌子前後用鏤空屏風相隔罷了。
北堂雪幾人尋了最靠內近窗的一張桌坐。
半開的窗子有陽光靜靜流淌而,北堂雪側過身子望向樓熙熙攘攘的行人。
聽棋這幾日來已摸透了北堂雪的喜好,加上有堆心這個「參謀」在,是也不必北堂雪動口點菜了。
二人先點了幾道這望登樓裡頭的招牌菜,再加了幾道合北堂雪胃口的,配了兩道一濃一淡一葷一素的湯,又細細詢問了北堂雪幾句,見北堂雪沒甚一件,聽棋才讓小二去。
那小二剛走沒幾步,聽棋便從屏風後探身出來道:「對了,小二哥,先沏一壺龍井過來!」
小二聞言稍稍一愣,便應去了。
龍井是屬南方茶,在汴州喝龍井的並不多見,相較於這些老遠運來,貴而不知其味的茶葉,他們這群西北人則更偏向於喝蕎麥茶,一般的酒樓茶肆中也多以蕎麥茶侯客。
樓上的人聞聽這邊指名要龍井,不由探目望去,見座上的女子衣束有異,應是外地過來的,便也不做他想了,都一一收回了視線去。
聽棋的話也落在那騎馬而來的少年人耳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