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頁
張廷玉:「萬歲爺說的是。縱觀整個宋朝,也就這位開國皇帝的文治武功能拿得出手,中間的仁宗在其他方面倒頗有作為,可這軍事上卻一塌糊塗。至於神宗和哲宗,哎,時也命也!還有那宋高宗趙構,更是一言難盡……」
趙匡胤(十大帝王)@張廷玉:「打住,別提他!他跟他的父兄簡直就是半斤對八兩,我聽見這名字就來氣。」
張廷玉:……
趙構:……
乾隆位面。
「這已經盤點到第三名了,怎的還沒輪到我愛新覺羅家族的皇帝?」
看著剛剛揭曉的第三名,乾隆內心極度疑惑。
他自信滿滿的想著,憑藉自己在位期間取得的一系列成就,肯定是榜上有名的吧。
可如今,只剩下兩個名額了,難道說……
在恆河沙數的歷代皇帝中,他至少是無數帝王中排名第二的存在?
僅僅這麼一想,他不禁心神激盪,眼前出現了一幅宏偉藍圖……
「快點盤點!」
「我十全老人,必然要給大清帶來榮耀!」
始皇帝位面。
作為統一了華夏歷史上第一次大分裂時期的人,嬴政自然知曉天下一統、四海歸一,究竟有多難。
對百姓來說,分裂時期才是最可怕的。
因為大分裂時期,各勢力各自為政,沒有絲毫的道義和秩序可言,而民眾的生活也朝不保夕、得不到絲毫保障。
這不由得讓他想起了在趙國為人質,倍受屈辱的日子。
為什麼秦朝非要一統六國,維持周朝的分封制不好麼?為何要實行郡縣制?
其實答案很簡單。
因為他嘗過分裂的苦楚,所以才費盡心思的想為天下人撐起一方安身之所。
可誰能想到,他夙興夜寐、辛苦求來的和平竟然只維持了十五年。
「胡亥真是個蠢豬!」
「不,一頭豬坐在皇位上都比他強!」
「去!傳令下去,胡亥看守皇陵時玩忽職守,給我痛打五十大板,以儆效尤!」
嬴政越想越氣,不由得黯然長嘆一聲:
「多好的皇帝啊,可惜,非我嬴秦血脈。」
唐太宗位面。
看到第三名是隋文帝,李世民的神情略顯尷尬,他以手掩口,低低的乾咳了幾聲:
「咳咳!」
滿朝文武:??
同朝為官,大家各個都有八百個心眼子,自然知道李世民為何神態不自然。
不就是大隋和大唐沾親帶故的唄?
不就是害怕被隋朝皇帝陰陽怪氣唄?
之前高祖陛下發了一條評論,就被隋文帝當場陰陽了一番。
雖然隋文帝也沒說什麼難聽的話,可說到底,搶了表叔家的皇位,還被人家家長當場抓包,這真是讓人尷尬不已。
所以,陛下也不願意評論,免得與高祖陛下一般被人一通懟,弄得不尷不尬的。
這怎麼能行?
皇帝礙於面子不願意評論,身為臣子,自然要幫助他克服困難,勇往直前!
於是,魏徵當即出列:
「陛下可是身體不適?不知陛下對前朝文皇帝上榜之事,有何看法?」
旁邊的房玄齡眉頭一擰,心裡直犯嘀咕:
「玄成啊,不愧是你!這……,這問題問的太忌諱了。你明知陛下的心思,卻偏要有此一問,這不是叫陛下難堪嘛!」
聽了魏徵的問題,李世民身影一僵,而後,他緩緩放下了掩著嘴角的手,淡然道:
「朕……,不做評價!」
此時此刻,面對隋文帝上榜,李世民並不想發表評價。
因為隋唐兩朝關係複雜,對於隋朝的皇帝,他表示沉默,生怕自己說錯了話,還是不要多說為妙。
隋文帝位面。
楊堅和獨孤伽羅相視一眼,夫妻二人都顯得激動萬分。
早在趙匡胤以平定五代、創立王朝的功績上榜時,他就知道,統一了南北朝亂世的自己也一定榜上有名。
可萬萬沒想到的是,柳洹對自己的評價竟如此之高。
楊堅不禁面帶微笑,心情舒暢不已,他難免開始暢想未來:不知道我楊家後代還有幾人上榜啊……
可這麼一想,他又不免想到了取隋而代之的李唐。
柳洹對大隋的評價也如同天音貫耳,炸的他渾身發麻——如流星般輝煌璀璨而又轉瞬即逝!
楊堅:……
啊!!
快樂是你們的,我什麼也沒有!
屏幕上,視頻徐徐播放,柳洹的聲音也低沉而肅穆,仿佛在帶領著諸天萬界的人們一同探索那個動盪而荒誕的時代:
【五胡亂華之後,接著就是南北分裂、互相對峙的南北朝時代。
南朝分別建立了宋、齊、梁、陳四個國家,依次更迭。
而北朝主要有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五朝。其中,北魏分裂之後才成為東魏、西魏;後來,北齊取代東魏,北周取代西魏。
直到建德六年(577年),北周武帝宇文邕滅北齊,終於徹底統一了北方。
在這漫長的歲月間,朝代不斷更替,處處都充斥著動盪和不堪。
在這場長達三百年的大分裂時期里,很多政權都為統一華夏而不斷努力,也付出了積極的實踐。
公元376年,氐人建立的前秦統一了北方,此時的前秦皇帝——苻堅,也想實現統一亂世的夙願。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趙匡胤(十大帝王)@張廷玉:「打住,別提他!他跟他的父兄簡直就是半斤對八兩,我聽見這名字就來氣。」
張廷玉:……
趙構:……
乾隆位面。
「這已經盤點到第三名了,怎的還沒輪到我愛新覺羅家族的皇帝?」
看著剛剛揭曉的第三名,乾隆內心極度疑惑。
他自信滿滿的想著,憑藉自己在位期間取得的一系列成就,肯定是榜上有名的吧。
可如今,只剩下兩個名額了,難道說……
在恆河沙數的歷代皇帝中,他至少是無數帝王中排名第二的存在?
僅僅這麼一想,他不禁心神激盪,眼前出現了一幅宏偉藍圖……
「快點盤點!」
「我十全老人,必然要給大清帶來榮耀!」
始皇帝位面。
作為統一了華夏歷史上第一次大分裂時期的人,嬴政自然知曉天下一統、四海歸一,究竟有多難。
對百姓來說,分裂時期才是最可怕的。
因為大分裂時期,各勢力各自為政,沒有絲毫的道義和秩序可言,而民眾的生活也朝不保夕、得不到絲毫保障。
這不由得讓他想起了在趙國為人質,倍受屈辱的日子。
為什麼秦朝非要一統六國,維持周朝的分封制不好麼?為何要實行郡縣制?
其實答案很簡單。
因為他嘗過分裂的苦楚,所以才費盡心思的想為天下人撐起一方安身之所。
可誰能想到,他夙興夜寐、辛苦求來的和平竟然只維持了十五年。
「胡亥真是個蠢豬!」
「不,一頭豬坐在皇位上都比他強!」
「去!傳令下去,胡亥看守皇陵時玩忽職守,給我痛打五十大板,以儆效尤!」
嬴政越想越氣,不由得黯然長嘆一聲:
「多好的皇帝啊,可惜,非我嬴秦血脈。」
唐太宗位面。
看到第三名是隋文帝,李世民的神情略顯尷尬,他以手掩口,低低的乾咳了幾聲:
「咳咳!」
滿朝文武:??
同朝為官,大家各個都有八百個心眼子,自然知道李世民為何神態不自然。
不就是大隋和大唐沾親帶故的唄?
不就是害怕被隋朝皇帝陰陽怪氣唄?
之前高祖陛下發了一條評論,就被隋文帝當場陰陽了一番。
雖然隋文帝也沒說什麼難聽的話,可說到底,搶了表叔家的皇位,還被人家家長當場抓包,這真是讓人尷尬不已。
所以,陛下也不願意評論,免得與高祖陛下一般被人一通懟,弄得不尷不尬的。
這怎麼能行?
皇帝礙於面子不願意評論,身為臣子,自然要幫助他克服困難,勇往直前!
於是,魏徵當即出列:
「陛下可是身體不適?不知陛下對前朝文皇帝上榜之事,有何看法?」
旁邊的房玄齡眉頭一擰,心裡直犯嘀咕:
「玄成啊,不愧是你!這……,這問題問的太忌諱了。你明知陛下的心思,卻偏要有此一問,這不是叫陛下難堪嘛!」
聽了魏徵的問題,李世民身影一僵,而後,他緩緩放下了掩著嘴角的手,淡然道:
「朕……,不做評價!」
此時此刻,面對隋文帝上榜,李世民並不想發表評價。
因為隋唐兩朝關係複雜,對於隋朝的皇帝,他表示沉默,生怕自己說錯了話,還是不要多說為妙。
隋文帝位面。
楊堅和獨孤伽羅相視一眼,夫妻二人都顯得激動萬分。
早在趙匡胤以平定五代、創立王朝的功績上榜時,他就知道,統一了南北朝亂世的自己也一定榜上有名。
可萬萬沒想到的是,柳洹對自己的評價竟如此之高。
楊堅不禁面帶微笑,心情舒暢不已,他難免開始暢想未來:不知道我楊家後代還有幾人上榜啊……
可這麼一想,他又不免想到了取隋而代之的李唐。
柳洹對大隋的評價也如同天音貫耳,炸的他渾身發麻——如流星般輝煌璀璨而又轉瞬即逝!
楊堅:……
啊!!
快樂是你們的,我什麼也沒有!
屏幕上,視頻徐徐播放,柳洹的聲音也低沉而肅穆,仿佛在帶領著諸天萬界的人們一同探索那個動盪而荒誕的時代:
【五胡亂華之後,接著就是南北分裂、互相對峙的南北朝時代。
南朝分別建立了宋、齊、梁、陳四個國家,依次更迭。
而北朝主要有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五朝。其中,北魏分裂之後才成為東魏、西魏;後來,北齊取代東魏,北周取代西魏。
直到建德六年(577年),北周武帝宇文邕滅北齊,終於徹底統一了北方。
在這漫長的歲月間,朝代不斷更替,處處都充斥著動盪和不堪。
在這場長達三百年的大分裂時期里,很多政權都為統一華夏而不斷努力,也付出了積極的實踐。
公元376年,氐人建立的前秦統一了北方,此時的前秦皇帝——苻堅,也想實現統一亂世的夙願。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