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頁
對於被人超越,這個結果,始皇帝和蒙毅都早有預料,兩人也坦然接受,覺得沒什麼不可能的。
總不會是,在後世的兩千年裡,再也沒有人能超越始皇帝?所有人都只能望其項背?
這一點別說蒙毅了,就連始皇帝自己都不敢這樣想。
這未免也……太自大了。
所以,始皇帝在評估了一番上榜皇帝們的綜合能力之後,頓時信心十足,他估摸著自己有很大的可能會上榜。
可如今只剩下前三甲了,榜首那是想都不敢想,而今第三名也不是自己,難道,他位列第二?
嗯,第二名也不錯,不寒磣!
這麼一想,嬴政心中頓時舒坦了許多。
他美滋滋的捋著鬍鬚,興致勃勃的注視著盤點,霎時間,通身的冷意就消失的無影無蹤。
就在這時,諸天盤點又再次更新了,隨後,視頻的聲音也緩緩的傳入眾人耳中。
【「若說唐高宗李治是因為卡在英明神武的父親和千古唯一的妻子中間,因此名聲不顯,那麼隋文帝的名字則更加低調,鮮少為人所知。
所以,當人們想要評價他的時候,一時之間難免又有些語塞,以至於不知道該從何說起。
恐怕想破腦袋也只能說出一個——他統一了整個中原。
可然後呢?他還有什麼功績存在?
許多人都表示對他很陌生,對他的功績也有些摸不著頭腦,因此很難回答上來。
然而,從整個華夏的歷史發展來說,隋文帝楊堅在整個歷史的節點之上擔任了無比重要的一環,甚至完成了一個無比重要的使命。
那就是肅清紛亂、天下一統。在當時那個時代,這是一項最偉大、也是最激動人心的功績。
那麼他的功績就只有一統天下了麼?
當然不是。」】
看到這段話,隋朝之後的皇帝們都嘆了一口氣:
朱元璋(平民榜樣):「能當上開國之君的都不簡單,這一點我深有體會。」
趙匡胤(十大帝王)@朱元璋(平民榜樣):「更何況是這種結束亂世的開國之君,我也為之努力過,真的太難了。」
李淵:「雖然我搶了七姨夫家的皇位,可是七姨夫上榜,我是服氣的。」
楊堅@李淵:「哦?是嗎?我怎麼沒看出來?我真是謝謝你啊!」
李淵:「……」
作者有話說:
第90章 楊堅:快樂是你們的,我什麼也沒有!
◎皇帝礙於面子不願意評論,身為臣子,自然要幫助他克服困難,勇往直前!◎
這一刻, 柳洹的聲音仿佛跨越億萬里山河,最終降臨到眾人耳邊。
【「一統天下,這確實是一個偉大的功績, 可歷數萬界,達成這項成就的人不在少數, 歷朝歷代的太·祖、太宗皇帝們大多數都達成了這項成就。
然而, 在楊堅所存在的時代背景和時間點之中, 這樣的大一統卻顯得更加彌足珍貴。
因為這次的大一統, 在真正意義上拯救了漢人,拯救了整個中原和岌岌可危的中華民族。
或許,在這樣評價他之前, 我應該解釋一下隋朝之前的具體情況。
那是一個,混亂動盪而又荒誕殘酷的時代。
東漢末年, 天下三分, 魏蜀吳三國鼎立,最終三家歸晉, 司馬氏一統全國。
可在晉朝的短暫統一之後,天下又再次陷入了紛亂和戰爭之中。
西晉後期朝廷內訌,諸王爭權奪利,無暇顧及邊疆的情況, 於是少數民族趁機蠶食西晉的疆域。
至此,華夏進入歷史上罕見的大分裂時期——五胡亂華。
匈奴、羌、鮮卑、氐、羯等少數民族趁著晉朝內亂, 紛紛起兵造反,舉兵進犯中原。
各個民族聚集在一起,由於風俗習慣不同、溝通交流不暢, 再加上利益的衝突, 因此各有所圖、矛盾叢生。
在這種複雜的情況下, 凡有點實力的人都想做皇帝,政權內部常常是一夜之間就皇位易主,淪為階下囚。
不同民族、國家之間不斷地建國、亡國、相互拼殺。前趙、前燕、前秦等國家此起彼伏,頻繁更迭,猶如走馬燈一樣相互交替、無限循環。
在這段漫長而黑暗的歲月里,最為悲慘的是北方的漢人。
此時晉朝南渡,卻將這些手無寸鐵的百姓們拋棄在了北方。
於是,沒了王朝保護的北方漢人生活環境猶如人間地獄,隨時都有可能陷入無盡的恐懼和絕望之中。
這是華夏歷史上最混亂、最黑暗的一段時期,這樣的血腥和黑暗持續了一百三十五年。】
這一段話,令整個諸天萬界都沉默了,氣氛顯得沉重而極壓抑。
許久之後,朱元璋率先發言,打破了這片沉寂。
朱元璋(平民榜樣):「咳咳,這隋文帝的經歷,和老趙太像了。這極其類似的命運軌跡,你們倆莫不是拿的同一個劇本?」
朱棣(航海先驅):「隋文帝統一了南北朝的亂世,而宋太·祖面對的是五代十國的大分裂;隋文帝天命所歸,奪北周宇文氏的江山,而宋太·祖黃袍加身,奪後周柴家江山!嘖嘖嘖,這不能說是一模一樣,只能說是完全一致。」
康熙:」不過,隋文帝楊堅明顯更厲害一些,趙匡胤也算可以,可他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如果趙匡胤能夠收復燕雲十六州,那排名才能再往上漲漲。」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總不會是,在後世的兩千年裡,再也沒有人能超越始皇帝?所有人都只能望其項背?
這一點別說蒙毅了,就連始皇帝自己都不敢這樣想。
這未免也……太自大了。
所以,始皇帝在評估了一番上榜皇帝們的綜合能力之後,頓時信心十足,他估摸著自己有很大的可能會上榜。
可如今只剩下前三甲了,榜首那是想都不敢想,而今第三名也不是自己,難道,他位列第二?
嗯,第二名也不錯,不寒磣!
這麼一想,嬴政心中頓時舒坦了許多。
他美滋滋的捋著鬍鬚,興致勃勃的注視著盤點,霎時間,通身的冷意就消失的無影無蹤。
就在這時,諸天盤點又再次更新了,隨後,視頻的聲音也緩緩的傳入眾人耳中。
【「若說唐高宗李治是因為卡在英明神武的父親和千古唯一的妻子中間,因此名聲不顯,那麼隋文帝的名字則更加低調,鮮少為人所知。
所以,當人們想要評價他的時候,一時之間難免又有些語塞,以至於不知道該從何說起。
恐怕想破腦袋也只能說出一個——他統一了整個中原。
可然後呢?他還有什麼功績存在?
許多人都表示對他很陌生,對他的功績也有些摸不著頭腦,因此很難回答上來。
然而,從整個華夏的歷史發展來說,隋文帝楊堅在整個歷史的節點之上擔任了無比重要的一環,甚至完成了一個無比重要的使命。
那就是肅清紛亂、天下一統。在當時那個時代,這是一項最偉大、也是最激動人心的功績。
那麼他的功績就只有一統天下了麼?
當然不是。」】
看到這段話,隋朝之後的皇帝們都嘆了一口氣:
朱元璋(平民榜樣):「能當上開國之君的都不簡單,這一點我深有體會。」
趙匡胤(十大帝王)@朱元璋(平民榜樣):「更何況是這種結束亂世的開國之君,我也為之努力過,真的太難了。」
李淵:「雖然我搶了七姨夫家的皇位,可是七姨夫上榜,我是服氣的。」
楊堅@李淵:「哦?是嗎?我怎麼沒看出來?我真是謝謝你啊!」
李淵:「……」
作者有話說:
第90章 楊堅:快樂是你們的,我什麼也沒有!
◎皇帝礙於面子不願意評論,身為臣子,自然要幫助他克服困難,勇往直前!◎
這一刻, 柳洹的聲音仿佛跨越億萬里山河,最終降臨到眾人耳邊。
【「一統天下,這確實是一個偉大的功績, 可歷數萬界,達成這項成就的人不在少數, 歷朝歷代的太·祖、太宗皇帝們大多數都達成了這項成就。
然而, 在楊堅所存在的時代背景和時間點之中, 這樣的大一統卻顯得更加彌足珍貴。
因為這次的大一統, 在真正意義上拯救了漢人,拯救了整個中原和岌岌可危的中華民族。
或許,在這樣評價他之前, 我應該解釋一下隋朝之前的具體情況。
那是一個,混亂動盪而又荒誕殘酷的時代。
東漢末年, 天下三分, 魏蜀吳三國鼎立,最終三家歸晉, 司馬氏一統全國。
可在晉朝的短暫統一之後,天下又再次陷入了紛亂和戰爭之中。
西晉後期朝廷內訌,諸王爭權奪利,無暇顧及邊疆的情況, 於是少數民族趁機蠶食西晉的疆域。
至此,華夏進入歷史上罕見的大分裂時期——五胡亂華。
匈奴、羌、鮮卑、氐、羯等少數民族趁著晉朝內亂, 紛紛起兵造反,舉兵進犯中原。
各個民族聚集在一起,由於風俗習慣不同、溝通交流不暢, 再加上利益的衝突, 因此各有所圖、矛盾叢生。
在這種複雜的情況下, 凡有點實力的人都想做皇帝,政權內部常常是一夜之間就皇位易主,淪為階下囚。
不同民族、國家之間不斷地建國、亡國、相互拼殺。前趙、前燕、前秦等國家此起彼伏,頻繁更迭,猶如走馬燈一樣相互交替、無限循環。
在這段漫長而黑暗的歲月里,最為悲慘的是北方的漢人。
此時晉朝南渡,卻將這些手無寸鐵的百姓們拋棄在了北方。
於是,沒了王朝保護的北方漢人生活環境猶如人間地獄,隨時都有可能陷入無盡的恐懼和絕望之中。
這是華夏歷史上最混亂、最黑暗的一段時期,這樣的血腥和黑暗持續了一百三十五年。】
這一段話,令整個諸天萬界都沉默了,氣氛顯得沉重而極壓抑。
許久之後,朱元璋率先發言,打破了這片沉寂。
朱元璋(平民榜樣):「咳咳,這隋文帝的經歷,和老趙太像了。這極其類似的命運軌跡,你們倆莫不是拿的同一個劇本?」
朱棣(航海先驅):「隋文帝統一了南北朝的亂世,而宋太·祖面對的是五代十國的大分裂;隋文帝天命所歸,奪北周宇文氏的江山,而宋太·祖黃袍加身,奪後周柴家江山!嘖嘖嘖,這不能說是一模一樣,只能說是完全一致。」
康熙:」不過,隋文帝楊堅明顯更厲害一些,趙匡胤也算可以,可他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如果趙匡胤能夠收復燕雲十六州,那排名才能再往上漲漲。」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