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因此,他頂著天下人異樣的目光,將皇位讓給年僅六歲的兒子宇文闡,自稱天元皇帝。

  此後,他終日住在後宮裡,與嬪妃宮女們吃喝玩樂,荒淫無度,然後二十二歲就喪命了。

  而他駕崩之後,周靜帝宇文闡登基,自己成為大丞相、手握實權,最終開始了謀取皇位的計劃。

  他成為大丞相之後嚴格要求自身,填補了以前很多的政治漏洞。因為他的政治措施都取得了顯著成效,所以,他深得民心,擁護者變得越來越多。

  最終,在百姓的擁戴中,在文武百官的壓力下,周靜帝將皇位禪讓給了自己。

  這宇文闡年紀尚幼,自己登基後也就留了他一命,可誰知他竟然暴病身亡。

  也正是因為如此,所有人都說宇文闡為他所殺,他不僅謀朝篡位,還謀害親外孫。

  在此不得不聲明一點,這宇文闡是天元帝後朱滿月所生,並不是他的親外孫。

  更何況,即使是他所殺又如何?

  天家無父子、皇路無親情,帝位爭奪本就是你死我活,容不得半點心慈手軟。

  為帝者,有幾人會仁慈?誰又不是手上沾滿了血腥?

  用仁慈來評價一個帝王,尤為可笑!

  世人都說他得國不正,可古往今來,又有幾人是白手起家、建立基業的?

  通過諸天萬界這段時間的交流之後,他可以拍著胸脯說,那劉邦當過泗水亭,不是照樣起兵反秦?

  數遍萬界,達成這項成就的也只有老朱一人!

  對於這樣的人,他也是打心眼裡佩服。

  可問題在於,他出身門閥,本來就可以走捷徑,難道在當時的情況下,非要他打碎山河,再造乾坤才算得國之正?

  笑話!他又不傻!

  即使他願意,百姓們也不會同意!

  他曾在皇宮之中,聽到過侍衛們磨刀霍霍。

  他曾經率領軍隊出征,所向披靡,在死人堆里掙扎著活了下來。

  說他不仁慈,那敵人又何嘗對他仁慈過?

  即便是到了建立王朝、改朝換代的時候,他也只不過是門閥手中的一個傀儡罷了!

  門閥們只想讓他做一個有名無實的皇帝,於是他們藏匿人口、不肯繳納賦稅,在政治上與他抗衡,拖他的後腿。

  這個皇帝當的何其束手束腳?

  他想要頒布政令造福黎民百姓。

  他想要像始皇帝那般,開創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

  他想要為大隋,留下一個萬世之基。

  可惜……

  此時的華夏內部,與大隋同時存在的有西梁、南陳。

  而華夏外部,有迎娶了北周千金公主的沙缽略可汗,面對宇文氏的滅族和亡國,千金公主無法接受,她忘不了亡國滅族只恨,因此,在她的教唆下,沙缽略可汗屢次興兵侵犯隋朝。

  與此同時,西邊的吐谷渾也依舊強盛無匹。自吐谷渾逐漸壯大以後,就不斷和北周爭奪河西地區的領土,雙方多次交戰,而當時的突厥保持著坐山觀虎鬥的態度,甚至還熱情地接待過吐谷渾的使者。

  等到隋朝建立以後,吐谷渾的威脅依然存在,它依舊對這個中原王朝虎視眈眈。

  還有契丹、靺鞨等各個少數民族在養精蓄銳,只等著中原王朝式微後,隨時從它的身上狠狠地撕下一塊肉來。

  「唉~」

  回憶往昔,楊堅不由得黯然嘆息,一直陪坐在他身旁的獨孤伽羅也忍不住眼眶微紅、淚如雨下。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大秦。

  嬴政臉色陰沉,他仰頭看著天空中巨大的屏幕,神情略顯陰鬱。

  忽而,他握緊腰間的鹿盧劍的劍柄,渾身都迸發出澎湃的怒意,那強大的氣場直壓的蒙毅喘不過氣來。

  「蒙將軍,朕只問你一句,朕橫掃六合,一統天下。難道在這諸天萬界之中,朕,還算不上是一個好皇帝嗎?

  朕是皇帝之始,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有這些利國利民的政策,難道在歷朝歷代的皇帝中都排不上號?朕的所作所為都無法成為十大帝王之一?

  為何……

  為何?

  為何!」

  這三聲「為何」直接讓蒙毅肝膽俱裂。

  這……

  陛下心態崩了啊!

  蒙毅頂著這股令人窒息的壓力抱拳低頭,心中暗自腹誹:微臣只是區區一個將軍啊,哪能知道您為何沒有成為十大帝王之一呢?這事兒,您應該問柳洹啊!

  儘管蒙毅心中幽怨不已,可是,面對始皇帝那透著寒意的、無比威嚴的面容,他還是斟酌了一下詞句,試探性的說的道:

  「回陛下,末將覺得……,大抵,是這第三名太低了,配不上您。這十大帝王榜單還有兩個名額,必然有您一席之地。」

  說完這些話,他就悄然抬頭,偷覷始皇帝的臉色,見陛下果然面色緩和,而後他又忙不迭的加了把勁兒:

  「依臣之見,陛下必然會位列十大帝王之首,橫掃諸天萬界。」

  很顯然,在說這些話的時候,蒙毅自己都不相信,他只是為了哄始皇帝開心罷了。

  在他看來,始皇帝很強,功績也是首屈一指。

  可畢竟他們不了解後世的情況,又有秦漢隋唐、宋元明清各個朝代,其中的帝王更是數不勝數,若論功績,他們也不知道有沒有人能超越始皇帝。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