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頁
……
雖然她們各有各的功績,可那些滿口「之乎者也」的老學究和衛道士們卻各個都是死腦筋,總是抓著性別不放:
「牝雞司晨,惟家之索!」
「陰陽顛倒,越俎代庖!」
「一介女流之輩,竟敢竊取帝王之器?!荒唐至極!」
……
這……
若這幾位真是貪圖富貴導致國家將亡、如賈南風、類胡靈太后之輩,那倒也罷了。
可偏偏,這幾位都是了不得的奇女子,各個都有拿得出手的功績。
這下,看到有人詆毀自己的媽媽、奶奶,她們的後輩們可就坐不住了,紛紛開始力挺:
嬴稷@羋月:「母后說的對,母后消滅了義渠國,使得秦國西部再無後顧之憂,才能心無旁騖的將目光放在六國的身上。可以說,沒有母后,就沒有秦昭襄王。」
劉恆@呂雉:「母后謙虛了。除此之外,母后還廢除挾書律,鼓勵民間藏書、獻書,恢復舊典,為大漢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拓拔宏@馮潤:「祖母輔佐我推動北魏的漢化運動,推行均田制和戶調製,變革北魏的官制和律令,又遷都洛陽、改易漢俗等,這一系列舉動使北魏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軍事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有效地緩解了鮮卑貴族與漢人士族之間的民族隔閡,促進了文明進步和民族融合,實在是一位優秀的女統治者。」
耶律隆緒@蕭綽:「母后任用漢人士大夫,積極整治大遼弊蠹,改革法度;促進了大遼的經濟、政治、軍事全方面發展,成就了大遼的宏圖偉業、大力推動遼朝由「中衰」走向「中興」,可以說,是母親幫助我將大遼的歷史地位推向頂峰。暫且不說其他,反正我在位時大遼的國力達到鼎盛,即使在宋軍戰勝的情況下,也要和我們訂立「澶淵之盟」,瞧瞧咱這排面!」
趙恆:……怎麼又提起澶淵之盟?不提這茬我們還能做朋友。
不好,吾命休矣!
他提心弔膽的吞著口水,眼睛一眨不眨的盯著屏幕,生怕大伯問起澶淵之盟是怎麼回事。
趙恆思來想去,想到了一個自以為絕妙的好辦法,如果大伯要問,他就裝不知道,一問三不知。
不然,他這小身板可經不住大伯的太·祖長拳!
作者有話說:
第85章 諸天萬界:這皇帝家裡可是有皇位要繼承,那得打成啥樣啊?
◎劉邦:你真的以為我是將皇位傳給劉盈了嗎?真是可笑!我那是將皇位傳◎
大秦。
始皇帝仰頭看著屏幕上那密密麻麻的字樣, 他皺著眉頭、神情凝重。
大秦本來就有女子干政的先例,因此,他對女主攝政這種事也沒什麼意見。
再說了, 李唐還直接出了一個女皇帝呢,女主攝政又算得了什麼?
更何況, 大秦依法治國, 儒家思想的影響並深重, 根本沒有所謂的男尊女卑的思想。甚至, 秦法還極為保護婦人的權利。
在他看來,大概是歷朝歷代都是男子做皇帝,所以人們才習以為常, 對女子干政之事深惡痛絕。
可是,誰說皇位就應該讓男子還坐呢?
哪有什麼應該的事兒?
若是封建王朝的開端之初就有女子為帝, 這些後世之人也不會生出牝雞司晨之感。
因為從未出現過, 所以就質疑其存在的合理性?
這本來就是不公平的!
評論區:
嬴政:「武則天說的在理。朕是華夏第一帝,朕從未定下女子不能為帝、不能干政的規矩。在朕看來, 婦人也是國家的一員,若是才華出眾、有真才實學,也未必不能參與國事。」
劉邦:「政哥說的對。我也沒定下這個規矩,不然, 也不會將天下託付給呂雉。」
楊堅:「始皇帝大義!我也覺得女子未必比男子差,我在位時, 皇后隨我一起上朝,並稱二聖。我們夫妻二人齊心協力,共同決斷國家大事, 大隋能快速繁榮, 少不了伽羅的輔佐。」
隋文帝位面。
看到夫君的稱讚, 獨孤皇后面帶笑容,挺直脊背傲然頷首。
這是她應得的榮譽,她自然不會虛情假意的推辭。
李淵:「我們大唐就更不用說了,比我七姨夫還開放,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也不看看女皇帝在何時出現的?」
趙匡胤(十大帝王):「我身為開國之君,即使有武則天稱帝的先例在前,也從未提出女子不得干政之說。」
忽必烈:「我們蒙古人實行的是一夫多妻制,但是正妻的家庭地位最高,擁有絕對的發言權。不僅在經濟上擁有一定的財產權和財產繼承權,在政治上,蒙古族女性也是可以參政的。例如我皇祖父成吉思汗之母訶額侖,我祖母孛兒貼,還有我的察必皇后等多位蒙古女性,她們就直接參與到重大事情的決策中。」
朱元璋(平民榜樣):「這……,說來慚愧。為了不再出現武則天的舊事,我給后妃們下了不允許干政的鐵律。但是,話雖如此,可在大明干政的后妃也不在少數。老馬無疑是特殊的,她才能出眾,膽識不凡,是我處理政務上的參謀和助手。我曾這樣評價她:她若是男子,定是中書省丞相。」
康熙:「大清也有後宮不得干政的祖訓,也極少出現皇帝會讓妃子參與政事的情況。可我八歲登基,顧命大臣們心懷鬼胎、各位為政,多虧了皇祖母的輔佐和陪伴,我才能收回權利、順利親政。在我身後,想必也不乏有妃嬪干政之事。」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雖然她們各有各的功績,可那些滿口「之乎者也」的老學究和衛道士們卻各個都是死腦筋,總是抓著性別不放:
「牝雞司晨,惟家之索!」
「陰陽顛倒,越俎代庖!」
「一介女流之輩,竟敢竊取帝王之器?!荒唐至極!」
……
這……
若這幾位真是貪圖富貴導致國家將亡、如賈南風、類胡靈太后之輩,那倒也罷了。
可偏偏,這幾位都是了不得的奇女子,各個都有拿得出手的功績。
這下,看到有人詆毀自己的媽媽、奶奶,她們的後輩們可就坐不住了,紛紛開始力挺:
嬴稷@羋月:「母后說的對,母后消滅了義渠國,使得秦國西部再無後顧之憂,才能心無旁騖的將目光放在六國的身上。可以說,沒有母后,就沒有秦昭襄王。」
劉恆@呂雉:「母后謙虛了。除此之外,母后還廢除挾書律,鼓勵民間藏書、獻書,恢復舊典,為大漢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拓拔宏@馮潤:「祖母輔佐我推動北魏的漢化運動,推行均田制和戶調製,變革北魏的官制和律令,又遷都洛陽、改易漢俗等,這一系列舉動使北魏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軍事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有效地緩解了鮮卑貴族與漢人士族之間的民族隔閡,促進了文明進步和民族融合,實在是一位優秀的女統治者。」
耶律隆緒@蕭綽:「母后任用漢人士大夫,積極整治大遼弊蠹,改革法度;促進了大遼的經濟、政治、軍事全方面發展,成就了大遼的宏圖偉業、大力推動遼朝由「中衰」走向「中興」,可以說,是母親幫助我將大遼的歷史地位推向頂峰。暫且不說其他,反正我在位時大遼的國力達到鼎盛,即使在宋軍戰勝的情況下,也要和我們訂立「澶淵之盟」,瞧瞧咱這排面!」
趙恆:……怎麼又提起澶淵之盟?不提這茬我們還能做朋友。
不好,吾命休矣!
他提心弔膽的吞著口水,眼睛一眨不眨的盯著屏幕,生怕大伯問起澶淵之盟是怎麼回事。
趙恆思來想去,想到了一個自以為絕妙的好辦法,如果大伯要問,他就裝不知道,一問三不知。
不然,他這小身板可經不住大伯的太·祖長拳!
作者有話說:
第85章 諸天萬界:這皇帝家裡可是有皇位要繼承,那得打成啥樣啊?
◎劉邦:你真的以為我是將皇位傳給劉盈了嗎?真是可笑!我那是將皇位傳◎
大秦。
始皇帝仰頭看著屏幕上那密密麻麻的字樣, 他皺著眉頭、神情凝重。
大秦本來就有女子干政的先例,因此,他對女主攝政這種事也沒什麼意見。
再說了, 李唐還直接出了一個女皇帝呢,女主攝政又算得了什麼?
更何況, 大秦依法治國, 儒家思想的影響並深重, 根本沒有所謂的男尊女卑的思想。甚至, 秦法還極為保護婦人的權利。
在他看來,大概是歷朝歷代都是男子做皇帝,所以人們才習以為常, 對女子干政之事深惡痛絕。
可是,誰說皇位就應該讓男子還坐呢?
哪有什麼應該的事兒?
若是封建王朝的開端之初就有女子為帝, 這些後世之人也不會生出牝雞司晨之感。
因為從未出現過, 所以就質疑其存在的合理性?
這本來就是不公平的!
評論區:
嬴政:「武則天說的在理。朕是華夏第一帝,朕從未定下女子不能為帝、不能干政的規矩。在朕看來, 婦人也是國家的一員,若是才華出眾、有真才實學,也未必不能參與國事。」
劉邦:「政哥說的對。我也沒定下這個規矩,不然, 也不會將天下託付給呂雉。」
楊堅:「始皇帝大義!我也覺得女子未必比男子差,我在位時, 皇后隨我一起上朝,並稱二聖。我們夫妻二人齊心協力,共同決斷國家大事, 大隋能快速繁榮, 少不了伽羅的輔佐。」
隋文帝位面。
看到夫君的稱讚, 獨孤皇后面帶笑容,挺直脊背傲然頷首。
這是她應得的榮譽,她自然不會虛情假意的推辭。
李淵:「我們大唐就更不用說了,比我七姨夫還開放,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也不看看女皇帝在何時出現的?」
趙匡胤(十大帝王):「我身為開國之君,即使有武則天稱帝的先例在前,也從未提出女子不得干政之說。」
忽必烈:「我們蒙古人實行的是一夫多妻制,但是正妻的家庭地位最高,擁有絕對的發言權。不僅在經濟上擁有一定的財產權和財產繼承權,在政治上,蒙古族女性也是可以參政的。例如我皇祖父成吉思汗之母訶額侖,我祖母孛兒貼,還有我的察必皇后等多位蒙古女性,她們就直接參與到重大事情的決策中。」
朱元璋(平民榜樣):「這……,說來慚愧。為了不再出現武則天的舊事,我給后妃們下了不允許干政的鐵律。但是,話雖如此,可在大明干政的后妃也不在少數。老馬無疑是特殊的,她才能出眾,膽識不凡,是我處理政務上的參謀和助手。我曾這樣評價她:她若是男子,定是中書省丞相。」
康熙:「大清也有後宮不得干政的祖訓,也極少出現皇帝會讓妃子參與政事的情況。可我八歲登基,顧命大臣們心懷鬼胎、各位為政,多虧了皇祖母的輔佐和陪伴,我才能收回權利、順利親政。在我身後,想必也不乏有妃嬪干政之事。」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