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頁
玄燁一邊說著,一邊開始不由自主的追憶著已經薨世的皇祖母。
皇祖母輔佐了皇瑪法,皇阿瑪和自己,在三代帝王繼位的過程中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皇阿瑪和自己,若沒有皇祖母的輔佐,或許兩人都不能順利繼位。
皇祖母雖未垂簾聽政,但仍間接掌控著大清的朝廷大事。
為了鞏固滿蒙聯姻和維護母族利益,皇祖母不顧皇阿瑪的心意,先後為他立了五位蒙古族后妃,導致大清後宮的高位妃嬪全是蒙古女子,再加上政治上的多重因素,因此母子失和。
另外,皇阿瑪臨終前想要傳位於兄弟,也由於皇祖母的極力干涉而沒有成功。
當初,為了更好的統治漢人,皇阿瑪欲推行政治革新,自己也想欲推行漢化政策,都與頑固保守的皇祖母意見不和,發生過激烈的爭論。
不過皇阿瑪親政後一直未能抗爭過皇祖母,而自己則用巧妙的政治策略和鬥爭方式迫使祖母放下權利,不再干涉朝政。
當然,這其中或多或少,也有皇祖母嘗過母子相爭、白髮人送黑髮人的苦楚,因此不願再經受一遍痛苦的緣故。
反正不論如何,從此之後,大清依然與蒙古聯姻、親如一家,可是,卻再也不會以後位許之。
大秦。
始皇帝看著歷代帝王的表態,不覺暗暗點頭。
嬴政:「治國不以長、不以嫡,更不應以男,而應以賢。否則,即使繼承人是嫡長子,可他資質平庸,不得治國之法,最終,只會給百姓帶來深重的災難?」
看著屏幕上那些冒出來稱讚自家媽媽、奶奶的同行們,再看看始皇帝的金口玉言,諸多平庸的男性皇帝們默默地轉移了視線,咽下了本欲脫口而出的惡言,假裝自己看不見。
他們暗自腹誹:不就是有個好娘、好祖母嗎?有什麼了不起?離了她們的幫助,你們也未必能厲害到哪裡去!
我這是平庸嗎?我這明明是在韜光養晦!
楚莊王和齊威王三年不鳴、一鳴驚人的典故,你懂不懂?我的本事大著呢,就是沒個一鳴驚人的機會。
我們這是在韜光養晦,等到時機成熟就大展拳腳!
真是頭髮長見識短!
可是,他們也只敢在心裡說說、自命不凡,若是在始皇帝當面,他們指定是戰戰兢兢的像個鵪鶉一樣,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劉邦:「政哥的話,我是再同意不過了。當初那劉盈……」
看到他的話,已經成為太后的呂雉當即一摔摺子,氣不打一處來:
呂雉@劉邦:「你這是什麼意思?劉盈怎麼了?」
劉邦@呂雉:「沒什麼意思,我就是有感而發。」
呵?
呂雉面露冷笑,有感而發?我看你這是還想著傳位給劉如意吧?
呂雉@劉邦:「雖然劉盈是個窩囊廢,支棱不起來,但有我坐鎮,出不了大問題。有我在一天,你就休想把皇位傳給別人!」
劉盈:母后,我真是,為您歌一曲,請您側耳聽,聽我說謝謝你……
漢高祖位面。
劉邦咂摸著嘴,心裡頗不是滋味兒。
那可不?
若不是因為你,我早就把皇位傳給別人了,就劉盈那仁慈柔弱的模樣,一點都不像我!
心慈意味著手軟,手軟也就意味著做事猶豫不決,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如此行事必定後患無窮!
不過,幸好有呂雉在,即使劉盈難成大器,你能守住大漢江山,其他人也翻不起大浪來。
假使在我死後,也只有呂雉才能維持漢朝的穩定,也就是說——呂雉才是繼我之後、大漢的最佳接班人!
你真的以為我是將皇位傳給劉盈了嗎?
真是可笑!我那是將皇位傳給了你呀!
他神情幽怨的捋著鬍子,渾身上下都散發著一股不被理解的悲苦與無奈。
最終,他只能長嘆一聲,留下一句:
劉邦@呂雉:「你要仔細想想,為什麼我明知他心慈手軟、不堪為帝,還依然沒有一意孤行的廢黜他的太子之位?這其中有何緣故?」
呂雉:「我……,我怎麼知道?而且,你那是想廢黜卻沒有成功罷了,少給自己臉上貼金!」
劉邦:……
看了呂雉在諸天萬界這般不留情面的揭露他,劉邦立刻一蹦三尺高。
他氣鼓鼓的瞪著眼睛,一腳踢翻了眼前的案桌:
劉邦:「無知婦人!竟敢如此不給我臉面!真是好心當成驢肝肺!」
嘁~
呂雉一聲冷笑,即使她和劉邦相隔無數個位面,可她也能想像到劉邦氣急敗壞、無能狂怒的模樣。
呂雉:「好心?我看你那是博弈失敗後的無奈和認命。劉盈的皇位是我堂堂正正為他爭來的,可不跟某些人似的,只會吹枕邊風、耍小手段!另外,這跟好心有什麼關係?你劉老三還有良心嗎?這可真令人震驚。」
劉邦:「……」
看著這夫妻倆的日常互懟,諸天萬界的人們再一次大飽眼福,吃了滿滿一肚子瓜。
平民百姓們也對皇室的八卦好奇不已,各個都一邊放下手裡的夥計,看的津津有味:
「沒想到,這皇帝老爺家裡也有這麼多事兒啊?」
「那可不嘛?咱們家裡三瓜倆棗的,兄弟幾個都抄的不可開交,都要把人腦子打成狗腦子了。這皇帝家裡可是有皇位要繼承的,那得打成啥樣啊?」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皇祖母輔佐了皇瑪法,皇阿瑪和自己,在三代帝王繼位的過程中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皇阿瑪和自己,若沒有皇祖母的輔佐,或許兩人都不能順利繼位。
皇祖母雖未垂簾聽政,但仍間接掌控著大清的朝廷大事。
為了鞏固滿蒙聯姻和維護母族利益,皇祖母不顧皇阿瑪的心意,先後為他立了五位蒙古族后妃,導致大清後宮的高位妃嬪全是蒙古女子,再加上政治上的多重因素,因此母子失和。
另外,皇阿瑪臨終前想要傳位於兄弟,也由於皇祖母的極力干涉而沒有成功。
當初,為了更好的統治漢人,皇阿瑪欲推行政治革新,自己也想欲推行漢化政策,都與頑固保守的皇祖母意見不和,發生過激烈的爭論。
不過皇阿瑪親政後一直未能抗爭過皇祖母,而自己則用巧妙的政治策略和鬥爭方式迫使祖母放下權利,不再干涉朝政。
當然,這其中或多或少,也有皇祖母嘗過母子相爭、白髮人送黑髮人的苦楚,因此不願再經受一遍痛苦的緣故。
反正不論如何,從此之後,大清依然與蒙古聯姻、親如一家,可是,卻再也不會以後位許之。
大秦。
始皇帝看著歷代帝王的表態,不覺暗暗點頭。
嬴政:「治國不以長、不以嫡,更不應以男,而應以賢。否則,即使繼承人是嫡長子,可他資質平庸,不得治國之法,最終,只會給百姓帶來深重的災難?」
看著屏幕上那些冒出來稱讚自家媽媽、奶奶的同行們,再看看始皇帝的金口玉言,諸多平庸的男性皇帝們默默地轉移了視線,咽下了本欲脫口而出的惡言,假裝自己看不見。
他們暗自腹誹:不就是有個好娘、好祖母嗎?有什麼了不起?離了她們的幫助,你們也未必能厲害到哪裡去!
我這是平庸嗎?我這明明是在韜光養晦!
楚莊王和齊威王三年不鳴、一鳴驚人的典故,你懂不懂?我的本事大著呢,就是沒個一鳴驚人的機會。
我們這是在韜光養晦,等到時機成熟就大展拳腳!
真是頭髮長見識短!
可是,他們也只敢在心裡說說、自命不凡,若是在始皇帝當面,他們指定是戰戰兢兢的像個鵪鶉一樣,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劉邦:「政哥的話,我是再同意不過了。當初那劉盈……」
看到他的話,已經成為太后的呂雉當即一摔摺子,氣不打一處來:
呂雉@劉邦:「你這是什麼意思?劉盈怎麼了?」
劉邦@呂雉:「沒什麼意思,我就是有感而發。」
呵?
呂雉面露冷笑,有感而發?我看你這是還想著傳位給劉如意吧?
呂雉@劉邦:「雖然劉盈是個窩囊廢,支棱不起來,但有我坐鎮,出不了大問題。有我在一天,你就休想把皇位傳給別人!」
劉盈:母后,我真是,為您歌一曲,請您側耳聽,聽我說謝謝你……
漢高祖位面。
劉邦咂摸著嘴,心裡頗不是滋味兒。
那可不?
若不是因為你,我早就把皇位傳給別人了,就劉盈那仁慈柔弱的模樣,一點都不像我!
心慈意味著手軟,手軟也就意味著做事猶豫不決,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如此行事必定後患無窮!
不過,幸好有呂雉在,即使劉盈難成大器,你能守住大漢江山,其他人也翻不起大浪來。
假使在我死後,也只有呂雉才能維持漢朝的穩定,也就是說——呂雉才是繼我之後、大漢的最佳接班人!
你真的以為我是將皇位傳給劉盈了嗎?
真是可笑!我那是將皇位傳給了你呀!
他神情幽怨的捋著鬍子,渾身上下都散發著一股不被理解的悲苦與無奈。
最終,他只能長嘆一聲,留下一句:
劉邦@呂雉:「你要仔細想想,為什麼我明知他心慈手軟、不堪為帝,還依然沒有一意孤行的廢黜他的太子之位?這其中有何緣故?」
呂雉:「我……,我怎麼知道?而且,你那是想廢黜卻沒有成功罷了,少給自己臉上貼金!」
劉邦:……
看了呂雉在諸天萬界這般不留情面的揭露他,劉邦立刻一蹦三尺高。
他氣鼓鼓的瞪著眼睛,一腳踢翻了眼前的案桌:
劉邦:「無知婦人!竟敢如此不給我臉面!真是好心當成驢肝肺!」
嘁~
呂雉一聲冷笑,即使她和劉邦相隔無數個位面,可她也能想像到劉邦氣急敗壞、無能狂怒的模樣。
呂雉:「好心?我看你那是博弈失敗後的無奈和認命。劉盈的皇位是我堂堂正正為他爭來的,可不跟某些人似的,只會吹枕邊風、耍小手段!另外,這跟好心有什麼關係?你劉老三還有良心嗎?這可真令人震驚。」
劉邦:「……」
看著這夫妻倆的日常互懟,諸天萬界的人們再一次大飽眼福,吃了滿滿一肚子瓜。
平民百姓們也對皇室的八卦好奇不已,各個都一邊放下手裡的夥計,看的津津有味:
「沒想到,這皇帝老爺家裡也有這麼多事兒啊?」
「那可不嘛?咱們家裡三瓜倆棗的,兄弟幾個都抄的不可開交,都要把人腦子打成狗腦子了。這皇帝家裡可是有皇位要繼承的,那得打成啥樣啊?」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