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司馬紹:「不錯,我們晉朝就深受其害。例如獨攬大權,殺害朝中重臣,又殺害太子,激起了宗室諸王的「討伐」,最終身死、卻引起「八王之亂」的賈南風。」

  元修:「我們北魏也有一位,私生活混亂,任由自己的寵臣在宮廷中胡作非為,甚至親手毒殺當皇帝的親生兒子,謊立孫女為帝,最終被爾朱榮沉入黃河的胡太后。」

  洪秀全:「還有某清那位,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的太后。放最狠的話,跑最快的路。唉~,真是越想越氣!」

  元恪@元修:「胡氏?親子為帝而不被賜死,難道是……,可我的皇后是高氏,怎麼胡氏成了太后?不應該啊!」

  元修@元恪「宣武帝所料不錯,孝明帝即位後,尊胡氏為皇太妃。可其精於,野心勃勃,除掉皇太后高英和權臣高肇,而後臨朝稱制。如今,北魏已經風雨飄搖了。」

  元恪:「別說了!我為她打破祖制,她卻是如此恩將仇報?!我這就遵循子立母死的祖訓,這個制度真是好啊,一定要嚴格執行,我說的!」

  元修:「前有爾朱榮,後有高歡、宇文泰,如今這世道,權臣輩出,恐怕我……,保不住祖宗基業了!」

  晉朝皇帝們:說起來都是淚啊!

  晉武帝位面。

  司馬炎不可置信的看著容貌醜陋的賈南風,腦海中不斷迴響著剛才看到的內容。

  一時間,他心亂如麻,竟不知該說什麼……

  而太子司馬衷卻仍是一臉懵懂,小聲和自己的兒子稱兄道弟,玩的不亦樂乎。

  北魏皇帝們(第一反應):母殺子?還有這等聳人聽聞之事??

  北魏皇帝們:稍等,我好像錯過了什麼重要信息。北魏……,亡了?

  這一刻,北魏開國之君拓跋珪的臉色尤為難看。

  他提出的這個制度也是受到了漢武帝的影響,本意是遏制外戚專權。

  雖然太后與新皇帝之間存在隔閡,不乏有爭權奪利的事情發生,可若想徹底的改朝換代,那大臣們也不會坐視不管。即使是皇帝被太后完全壓制了,最多,也就是換個皇帝罷了,北魏依然是拓拔氏血脈。

  所以說,這個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維護北魏的統治。

  非親生母子也就罷了,沒有血緣親情,在權利爭奪中殺了名義上的兒子也不足為奇。

  可虎毒不食子,誰能想到,這胡氏竟然毒死了自己的親生兒子?

  簡直荒唐!

  拓跋珪勃然大怒,一腳踹翻了眼前的胡凳,抽出腰刀一陣劈砍。

  這拓拔宏剛剛才說了自己的功績,他正高興的眉開眼笑的,覺得這後代真是優秀,咱北魏臉上有光。

  可誰知,短短几息過後卻聽說北魏要亡了?!

  這簡直是晴天霹靂,讓他忍不住懷疑人生。

  拓跋珪:大概是……,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清朝皇帝們:這已經不是第一次聽說這位太后了,此人究竟是誰?

  康熙位面。

  玄燁憂心忡忡的背負著雙手,在大殿中來回踱步。

  這個清朝的太后,洪秀全已經說過好幾次了,可大清卻始終不知曉此人的真實身份。

  對他來說,這無疑一把是懸在頭頂的尖刀,隨時都有可能驟然掉落下來,猝不及防之下就砍了大清的腦袋。

  可大清本來就是最後的封建王朝,無論是自己,還是老四、弘曆他們,大家都沒聽說過此人。

  也就是說,此人大抵在大清後期,與洪秀全等人差不多處在同一時代。

  可洪秀全他們明顯對大清心懷不滿,他們是絕對不會將此人的真實身份告訴自己的。

  即使他們想除掉這個禍害都不從下手。

  這可真是,老虎吃天無從下爪,心有餘而力不足。

  ……

  雖說趙匡胤的話也有幾分道理,歷朝皇帝們也舉了許多例子來佐證,但武則天依然表示不贊同:

  武則天(世界霸主):「我覺得這個觀點有失偏頗。古往今來,獲得實權的女子極少,大部分干政的女子都只是在皇帝默許的範圍內行使權力,只是皇帝的棋子。更何況,歷朝歷代男性皇帝的數量更多,昏庸者、亡國者多不勝數,即使沒有女子干政,他們也照樣無能!」

  「治國與性別無關,這是個人能力的問題,你們別混淆概念!」

  這一下可點了馬蜂窩,諸天萬界的諸多女政治家們也統一戰線,為自己個同胞們正名:

  羋月:「我這一生遭遇過無數坎坷,歷盡艱難才成為秦國的真正執掌者,成為華夏歷史上第一位太后!我雖然比不過「十大帝王」,卻也遠勝過那些庸君十倍。」

  呂雉:「劉邦去世以後,我獨掌大權,統治期間實行無為而治、與民休息的政策,雖算不上多大的功績,卻也在大漢初立、百廢待興之際鞏固了王朝的統治。」

  馮潤:「我整頓吏治,始班俸祿,嚴懲貪贓枉法,又輔佐孫兒進行改革,推動了北魏的漢化。也只不過是為華夏文明的延續做出了「億點點」微不足道的貢獻。」

  蕭綽:「我參預朝政近四十年,統治期間整頓吏治、修訂法律;安集生業、與民生息;釋放奴隸、輕徭薄賦;學習漢文化,加速了大遼封建化的進程。還常常親御戎馬、統帥三軍,我賞罰嚴明,明察善斷,致使將士聽命、莫有不從!」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