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頁
又一日,二人飲完酒,回到營帳說話。
崔元銳劍眉微動,看了看案上被北狄將領收起來的羊皮地圖。
北方的天氣遠不比華京城的溫暖濕潤,到了夜晚,呼嘯而來的寒風如同刀子一般,將營帳颳得颯颯作響。
崔元銳有些懷念華京城暖烘烘的地龍,以及這個時節特有的桃李芬芳。
“我有一計,可保你擒殺長公主李淑,拿下雍州城,長驅而入,自此南下攻取華京,占領大夏九州之地。”
崔元銳收回看地圖的視線,抬頭看著面前顴骨高聳的北狄將領,說道:“我只有一個條件,手刃大夏天子李泓。”
北狄將領大喜過望,連忙攤開羊皮捲地圖,請崔元銳上前說話。
然而就在這時,一直對北狄避戰的雍州城,此時城門突然大開,英王李承瑛帶頭衝鋒,如一把利劍般,衝散北狄的陣營。
副將倉皇來主營報信,崔元銳眸中精光一閃,沉聲道:“此為聲東擊西之計。”
“不過此計對於首領來講,倒也有可取之處,擒長公主,殺李夜城,俘李承瑛........”
說到這,崔元銳聲音微頓,瞥了一眼北狄首領目光灼灼的眼,方繼續道:“首領若能做到這些,唾手可得的,又豈是大夏的九州之地?甚至北狄的狼王,也是首領的掌中之物。”
北狄的狼王,便是大夏的天子。
北狄首領壓了壓心中的狂喜,上前對崔元銳深深施了一禮,道:“先生教我。”
夜,越來越深了。
是役,長公主任用宋忠宋副將的計謀,以身做誘餌,將北狄引致隕星山。
李承瑾不放心長公主安危,與長公主同去隕星山,李承瑛作為接應,在方城駐紮。
是役,李夜城繞道,卻誤入北狄埋伏,兩萬大軍消失於沙漠之中。
李夜城失利,李承瑾為保護長公主撤退,戰死隕星山,李承瑛為之被俘,長公主下落不明。
雍州大將盡喪,軍心不穩,無心再戰,雍州城被北狄占領。
邊關戰報傳至華京城,天下為之震動。
李承瑾的妻子鄭孟君出身於滎澤鄭家,被鄭公養就的不輸男兒的才能,李承瑾出征後,程彥便把她留在宮中,幫著自己理政——她為女帝,必立女官,而今讓鄭孟君熟悉朝政,也是為以後做打算。
這本是一樁好事,鄭孟君也頗為上心,然而李承瑾戰死的消息傳來,鄭孟君悲慟之下,於宮中昏厥,程彥速招御醫來看,發覺鄭孟君已有了三個月的身孕。
程彥看著雙目緊閉躺在床上的鄭孟君,內疚得無以復加。
程彥走出殿門,此時已經是五月天氣,陽光燦爛,枝葉繁茂,廊下的畫眉鳥笑鬧著不知愁。
好一處太平盛世,卻即將毀於北狄鐵騎——雍州城是守衛邊關的門戶,一旦雍州城有失,北狄便能長驅直入,直取華京。
程彥閉目,揉了揉眉心。
禍事從來不會單行。
三清殿的小道士跌跌撞撞從殿外跑進來,跪在程彥面前顫抖不已,道:“翁.......翁主,陛下昏迷不醒,您快去看看吧。”
程彥揉眉心的動作微微一頓,她大步走出宮殿,坐上轎攆,去往三清殿。
衛士們腳步匆匆,程彥坐在轎攆上,問小道士:“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天子數月不理政事,只在三清殿中修仙問道。
修仙問道,本是最清閒不過的事情,可偏偏,李泓執意求長生不老,要道士們為他煉製長生不老藥。
三清殿的道士都是正經道士,道家修的是今生,並不執著於□□的生死,誦經講義個比個的出挑,調製安神寧靜丸更是一絕,但煉製長生不老藥,卻不是他們的專長。
更何況,若是煉出來的東西讓李泓吃出了個好歹,這偌大三清殿的道士,都要為李泓陪葬。
道士們拒絕為李泓煉藥,李泓身邊的內侍便舉薦了許多方士進來,將三清殿弄得烏煙瘴氣。
聽到這,程彥揮手,不讓小道士繼續講下去了。
皇城是大夏重中之重,審核制度何等嚴苛,李泓的內侍卻能將方士帶進三清殿,此舉不是李斯年暗中為之,便是旁的有心人不想讓李泓活命。
程彥眸光微冷,來到三清殿,讓禁衛軍們將三清殿全部圍住,不許任何人出入。
哄騙李泓吃丹藥的方士見李泓出了意外,此時正忙著收拾行囊離開,然而程彥突然到來,將他們的計劃全部打亂。
“殺,一個不留。”
程彥一聲令下,一顆又一顆的人頭被禁衛們砍下,鮮血濺在程彥牡丹映水紅的儒衫上。
御醫院正被禁衛們帶來,看著滿院鮮血,渾身打著哆嗦,顫顫巍巍去內殿給李泓把脈看病。
方士們看到同伴們的頭顱滾在自己面前,個個嚇破了膽子,止不住磕頭想要將幕後主使者說出,然而剛剛開口,便被藏身在暗處的暗衛們施了毒針,倒地不起。
程彥殺完方士,因拒絕為李泓煉丹而被李泓趕去三清殿一角打雜們的道士們被叫到程彥面前。
程彥衣服上的血跡尚未乾,輕啜一口小道童顫著手捧來的茶,道:“醫道不分家,我將院正留在三清殿,你們配合他,好好照看天子。”
“若天子有什麼意外.......”
崔元銳劍眉微動,看了看案上被北狄將領收起來的羊皮地圖。
北方的天氣遠不比華京城的溫暖濕潤,到了夜晚,呼嘯而來的寒風如同刀子一般,將營帳颳得颯颯作響。
崔元銳有些懷念華京城暖烘烘的地龍,以及這個時節特有的桃李芬芳。
“我有一計,可保你擒殺長公主李淑,拿下雍州城,長驅而入,自此南下攻取華京,占領大夏九州之地。”
崔元銳收回看地圖的視線,抬頭看著面前顴骨高聳的北狄將領,說道:“我只有一個條件,手刃大夏天子李泓。”
北狄將領大喜過望,連忙攤開羊皮捲地圖,請崔元銳上前說話。
然而就在這時,一直對北狄避戰的雍州城,此時城門突然大開,英王李承瑛帶頭衝鋒,如一把利劍般,衝散北狄的陣營。
副將倉皇來主營報信,崔元銳眸中精光一閃,沉聲道:“此為聲東擊西之計。”
“不過此計對於首領來講,倒也有可取之處,擒長公主,殺李夜城,俘李承瑛........”
說到這,崔元銳聲音微頓,瞥了一眼北狄首領目光灼灼的眼,方繼續道:“首領若能做到這些,唾手可得的,又豈是大夏的九州之地?甚至北狄的狼王,也是首領的掌中之物。”
北狄的狼王,便是大夏的天子。
北狄首領壓了壓心中的狂喜,上前對崔元銳深深施了一禮,道:“先生教我。”
夜,越來越深了。
是役,長公主任用宋忠宋副將的計謀,以身做誘餌,將北狄引致隕星山。
李承瑾不放心長公主安危,與長公主同去隕星山,李承瑛作為接應,在方城駐紮。
是役,李夜城繞道,卻誤入北狄埋伏,兩萬大軍消失於沙漠之中。
李夜城失利,李承瑾為保護長公主撤退,戰死隕星山,李承瑛為之被俘,長公主下落不明。
雍州大將盡喪,軍心不穩,無心再戰,雍州城被北狄占領。
邊關戰報傳至華京城,天下為之震動。
李承瑾的妻子鄭孟君出身於滎澤鄭家,被鄭公養就的不輸男兒的才能,李承瑾出征後,程彥便把她留在宮中,幫著自己理政——她為女帝,必立女官,而今讓鄭孟君熟悉朝政,也是為以後做打算。
這本是一樁好事,鄭孟君也頗為上心,然而李承瑾戰死的消息傳來,鄭孟君悲慟之下,於宮中昏厥,程彥速招御醫來看,發覺鄭孟君已有了三個月的身孕。
程彥看著雙目緊閉躺在床上的鄭孟君,內疚得無以復加。
程彥走出殿門,此時已經是五月天氣,陽光燦爛,枝葉繁茂,廊下的畫眉鳥笑鬧著不知愁。
好一處太平盛世,卻即將毀於北狄鐵騎——雍州城是守衛邊關的門戶,一旦雍州城有失,北狄便能長驅直入,直取華京。
程彥閉目,揉了揉眉心。
禍事從來不會單行。
三清殿的小道士跌跌撞撞從殿外跑進來,跪在程彥面前顫抖不已,道:“翁.......翁主,陛下昏迷不醒,您快去看看吧。”
程彥揉眉心的動作微微一頓,她大步走出宮殿,坐上轎攆,去往三清殿。
衛士們腳步匆匆,程彥坐在轎攆上,問小道士:“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天子數月不理政事,只在三清殿中修仙問道。
修仙問道,本是最清閒不過的事情,可偏偏,李泓執意求長生不老,要道士們為他煉製長生不老藥。
三清殿的道士都是正經道士,道家修的是今生,並不執著於□□的生死,誦經講義個比個的出挑,調製安神寧靜丸更是一絕,但煉製長生不老藥,卻不是他們的專長。
更何況,若是煉出來的東西讓李泓吃出了個好歹,這偌大三清殿的道士,都要為李泓陪葬。
道士們拒絕為李泓煉藥,李泓身邊的內侍便舉薦了許多方士進來,將三清殿弄得烏煙瘴氣。
聽到這,程彥揮手,不讓小道士繼續講下去了。
皇城是大夏重中之重,審核制度何等嚴苛,李泓的內侍卻能將方士帶進三清殿,此舉不是李斯年暗中為之,便是旁的有心人不想讓李泓活命。
程彥眸光微冷,來到三清殿,讓禁衛軍們將三清殿全部圍住,不許任何人出入。
哄騙李泓吃丹藥的方士見李泓出了意外,此時正忙著收拾行囊離開,然而程彥突然到來,將他們的計劃全部打亂。
“殺,一個不留。”
程彥一聲令下,一顆又一顆的人頭被禁衛們砍下,鮮血濺在程彥牡丹映水紅的儒衫上。
御醫院正被禁衛們帶來,看著滿院鮮血,渾身打著哆嗦,顫顫巍巍去內殿給李泓把脈看病。
方士們看到同伴們的頭顱滾在自己面前,個個嚇破了膽子,止不住磕頭想要將幕後主使者說出,然而剛剛開口,便被藏身在暗處的暗衛們施了毒針,倒地不起。
程彥殺完方士,因拒絕為李泓煉丹而被李泓趕去三清殿一角打雜們的道士們被叫到程彥面前。
程彥衣服上的血跡尚未乾,輕啜一口小道童顫著手捧來的茶,道:“醫道不分家,我將院正留在三清殿,你們配合他,好好照看天子。”
“若天子有什麼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