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個計策若能成功,那是最好不過,可若是失敗,不僅長公主折了進去,就連作為奇兵的李夜城,甚至接應的李承瑛,都有性命危險。

  大夏棟樑之才,就此一朝覆滅,此計實在太險,眾將委實不敢應下。

  書房內一時無話,只剩下蠟燭斑駁的聲音。

  不知道過了多久,李夜城終於開口,道:“殿下,若如此行事,請將我麾下士兵分你一半。”

  他部下將士的裝備是六軍之中裝備最好的,戰鬥力也是最高的,縱然遇到北狄主力,也有一戰之力。

  哪怕北狄人多勢眾,他們也能在萬軍之中保住長公主的性命。

  只是如此一來,他的處境會艱難許多——在沙漠之中尋找北狄的老巢,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更何況,以北狄的謹慎多疑,絕不會將所有兵力全部帶了出來,他們必會防備夏軍繞行千里偷襲他們的老巢。

  他若只帶一半的兵力千里奔襲,只怕他的處境會比做誘餌的長公主更加危險。

  但哪怕危險,他也要這樣行事。

  長公主是大夏擎天柱,六軍將士個個悍勇,桀驁不馴,若沒有長公主的威懾,無需旁人裡間挑撥,他們便會各自為戰,亂成一團。

  他不敢讓長公主去冒這個風險。

  李夜城碧色眸光沉了沉,正色道:“若是不然,請恕夜城難以從命。”

  長公主鳳目微眯,斜睥著面前的李夜城。

  李夜城的模樣,像極了死了數年的鎮遠侯,稜角分明,目似朗星,不同的是,鎮遠侯更加鋒芒畢露,而李夜城因為幼時的磨難,性格更為謹慎寡言。

  另一點的不同,便是眼中的那一抹星光,是碧色的,似乎在無聲提示著,這是一個胡姬生下來的孩子。

  長公主收回了目光。

  李夜城繼承的,不僅是鎮遠侯的模樣,更有鎮遠侯的敢為天下先的英雄氣魄。

  無論何時,他都是讓人最為安心的存在。

  這也是,為何追隨他的人不計其數,哪怕他戰死多年,軍中將士依舊依鎮遠侯為尊,甚至在喚李夜城的時候,也並非喚做侯爺,而是少將軍。

  她或許應該對眼前的男子多些信任。

  他畢竟是鎮遠侯的兒子,身上流著鎮遠侯的血,這個世界上,沒有鎮遠侯做不到的事情,也沒有李夜城做不到的事情。

  他們是天生的將才。

  長公主揉了揉眉心,道:“那便依你之言。”

  上天終究待她不薄。

  數年前鎮遠侯身埋沙場,數年後,李夜城橫空出世,又挑起邊關重擔。

  長公主笑了笑,道:“我老了。”

  “以後的大夏,便是你們年輕人的天下了。”

  李承瑛笑道:“姑姑又在說笑,姑姑這般年輕,還能再戰數十年。”

  李承瑾莞爾,道:“哪裡會再戰數十年?”

  “我只盼著,此計之後,北狄精銳盡失,再不能為禍邊關,姑姑也好過幾年安生日子。”

  眾將紛紛附和。

  將令自書房一條條下發。

  李承瑛帶一萬士兵出城迎戰,為李夜城的奇兵開路,李夜城帶領麾下兩萬騎兵,緊跟李承瑛出城,李承瑛的軍隊衝散北狄陣營後,長公主率領本部戰將衝出,引北狄主力去往隕星山,在隕星山留住北狄主力。

  而李夜城,則趁兩軍交戰混亂之際,疾行千里,奔赴北狄老巢。

  大本營若是有失,北狄必然方寸大亂,無暇再與長公主決戰,李承瑛原本作為接應的軍隊在這個時候轉守為攻,與長公主合圍北狄主力軍。

  北狄馬快,又擅長逃跑,合圍只能留住北狄一部分的兵力,李夜城奇襲歸來,再在半道上截殺北狄。

  經此一役,北狄必然元氣大傷,數年不能再騷擾大夏邊境。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然而就在這時,困守在雍州城下的北狄主力軍,抓到一個夏人,將他帶至營帳。

  營帳中燭火明明暗暗,映在崔元銳鬍子邋遢的臉上。

  北狄將領查看萬崔元銳的戶籍牌,跳了跳,用蹩腳的夏語說道:“清河崔家的崔元銳?”

  “我聽過你的名字,可惜呀,你們的皇帝昏聵無能,竟然為一點小事將你發配邊關。”

  北狄對大夏用兵多年,對大夏的三公九卿多有研究,崔元銳作為九卿之中最為重要的光祿勛,自然頗受北狄的重視。

  在北狄人的認知里,崔元銳是崔家這一代最為出色的兒郎,郎官入仕,官拜光祿勛,掌管皇城禁衛,可謂是前途不可限量。

  然而這樣的一個人,卻被家族所連累,崔莘海逼宮失敗後,崔元銳便被大夏天子所不喜,逐漸被大夏天子架空,最後在被大夏天子胡亂尋了個藉口,將他罷官發配。

  年少成名,難免心高氣傲,遇此磨難,必然心中不平。

  這樣的人,從來是北狄拉攏的重點——崔元銳在光祿勛的位置上做了多年,知曉無數大夏機密,若能將他策反,北狄久圍不下的雍州城,便向北狄打開了大門。

  北狄將領笑著上前,親手解開幫著崔元銳的韁繩,又斥責斥候,給足了崔元銳面子。

  一連數日,北狄將領日夜宴請崔元銳,與崔元銳稱兄道弟。

  北狄將領的夏話說得不大流利,但崔元銳出身世家,通曉許多周邊小國的語言,二人用北狄話交流,倒也頗為順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