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頁
為何還要來達州,還要入死地。
沈才均垂眸笑笑,不語。
衛玘和他會面那夜說北晉大廈將傾,他如今已經做了決斷,離開上京之前同蕭亦如交過底,若此去未退,達州之外就要搭起防線,從西北調過來的兵力尚且能和南晉交鋒。
過了許久,周莘才聽風中傳來那一句,「因為我是北晉的臣。」
夜色更深,沈才均送了周莘回營,出來時碰上站在營外的葉昭,他一臉防備,眼神直盯著自己。
沈才均無奈的笑了笑,到葉昭跟前大方問道,「葉公子,在下是何時惹到你了?」
「哼!」葉昭孩子脾氣,雙手抱胸,長生劍就疊在懷裡,在沈才均跟前晃了晃,「別以為我瞧不出來,你看我嫂嫂的眼神像我表哥一樣。」
「連你都能看出來。」沈才均也不生氣,苦笑一聲轉身往營帳走,月色下的身影有些單薄。
葉昭怔然,明白他的意思後立刻又跟上,並在他身側沒說話。
一路行至他的帳前,那裡已經是整軍待發,葉昭仿佛懂了些什麼,停下腳步,看著他站在將士們面前。
沈才均束上臂縛,戴上玄甲,手中拿了柄長劍,轉身對他道,「御林軍在達州整頓,此時就是不二之機。」
這是他的戰場,他要夜襲達州,若能使達州脫困,依著最壞的打算,達州再次陷落,也能為北晉拖延些時間。
沈才均一改從前溫和之態,此刻他就是將軍,手中長劍生輝,折進他眸中,決絕又堅定,「你且放心,她已成親,縱然我與她年幼相識,也不再期待什麼。這裡辛苦你了,營中我也留了人守著,她喝了那藥能安睡到明日。」
沈才均不期待,他只想成全一些自己心中的愧疚和遺憾。
「若城牆之上撤了南晉的王旗,你們再進城。」
沈才均囑咐完,說罷上了馬,領著從上京沿途帶來的一萬餘兵,沿著官道前往達州,葉昭看了看天,才至四更。
營中寂靜,葉昭仿佛還能聽見他們離開的聲音,達州近在咫尺,不多時能聽見廝殺之聲,葉昭知道,他們開戰了。
他挑了個空曠的地方眺望,只能看見星火點點。
兩國戰事起,山河仍未定。
陳國尚武,毗鄰南晉與魯,可也不曾真動過戰。葉昭算出生在葉家鼎盛之時,家中父兄仍在,不必入仕襲家主之位,自小無憂無慮,已是萬幸。
入秋露重,葉昭無端生出些豪情壯志來,他若生在亂世,也該是個保家衛國的男兒。
·
許是用了藥的緣故,周莘睡得甚好,早起後給自己換了遍藥才出的營帳。
周莘行過兩三個大營,卻只有三三兩兩的兵將,她一眼就覺察不對勁,那頭葉昭出現,兩步就到他跟前。
葉昭也不敢隱瞞,兩三句解釋清楚,眼見著周莘目光驟變,立刻沖回去營帳撈了長生劍。
葉昭見狀跟在後頭,兩人上了馬直奔達州。
城外遍地屍首,城牆上還燃著火光,南晉的王旗雖然倒了,但也沒有北晉的旗幟。
城門半掩著,看不清裡頭的情形,周莘和葉昭只能下馬。
兩人繞過地上的焦土,從城門側身穿過去,裡頭聽著沒什麼動靜,等兩人鑽進去才發現城中站了不少將士,兩種戰甲,碎裂沾血,齊齊望向城主道中央,不斷有刀劍之聲傳來。
二人進去沒有弄出什麼動靜,隱在最後錯在人群縫隙中瞄著,兩抹身影纏鬥,一人正是昨夜的沈才均,身上血跡斑斑,另一人腿腳不變,棍法利落。
作者有話說:
本卷完
二更√
小周要和所有人見面
就是不和男主碰面
第82章 、凌虛台(一)
兩方主將失蹤, 南晉以陳征為首,方輕舟面對眼前這位,就算是敵對方也挑不起北晉的大梁, 連船之上斷了鐵索致使自己身陷囹圄。
陳征繼承衛長風的戰風, 渭水之上發起猛攻,從水面一直打到達州,城中百姓早被放了,戰士們不敢淪為俘虜, 拼死抵抗寧願戰死,方輕舟被鎖在帳中大罵陳征叛賊,罵著罵著流了一臉淚。
他何嘗不是慶陽軍中之人, 衛長風戰死之後, 其餘將士傳出叛逃之名,他不肯相信,連著好些年向上京遞摺子,那位明宗帝後來連看都不曾看。
好歹方輕舟與慶陽軍有些淵源, 陳征不曾對他下手,鎖了好些日子,等占領達州, 又將他換了個地方關著。
沈才均突襲時, 陳征正占領達州兩日,不出沈才均所料,這兩日正在休整,沒人比陳征更了解北晉的版圖, 達州往北, 途經州郡於他而言, 猶如囊中取物。
他能列清北晉朝堂之人, 唯獨算漏了沈才均會親自帶兵前來。
沈才均是個文臣,不善刀劍,領兵經驗皆紙上得來,只一身騎射功夫了得。
帶人突襲行包圍之勢,自城牆底下滲入,他當頭陣,濃濃夜幕之下,憑著一點火光於烈馬之上,一箭將城牆之上王旗長杆攔腰射穿,王旗倒下,士氣大漲。
沈才均部署應援之快,令陳征有些棘手,他不是退縮之輩,南晉的援軍仍在渭水之上,既然來了個對手,他乾脆開了城門迎這一戰。
兩軍對壘,死傷無數,沈才均和陳征正面交鋒時天際微明,戰火之下二人竟生出惺惺相惜之意,一位是昔日北晉之將,一位是北晉炙手可熱的令尹。
沈才均垂眸笑笑,不語。
衛玘和他會面那夜說北晉大廈將傾,他如今已經做了決斷,離開上京之前同蕭亦如交過底,若此去未退,達州之外就要搭起防線,從西北調過來的兵力尚且能和南晉交鋒。
過了許久,周莘才聽風中傳來那一句,「因為我是北晉的臣。」
夜色更深,沈才均送了周莘回營,出來時碰上站在營外的葉昭,他一臉防備,眼神直盯著自己。
沈才均無奈的笑了笑,到葉昭跟前大方問道,「葉公子,在下是何時惹到你了?」
「哼!」葉昭孩子脾氣,雙手抱胸,長生劍就疊在懷裡,在沈才均跟前晃了晃,「別以為我瞧不出來,你看我嫂嫂的眼神像我表哥一樣。」
「連你都能看出來。」沈才均也不生氣,苦笑一聲轉身往營帳走,月色下的身影有些單薄。
葉昭怔然,明白他的意思後立刻又跟上,並在他身側沒說話。
一路行至他的帳前,那裡已經是整軍待發,葉昭仿佛懂了些什麼,停下腳步,看著他站在將士們面前。
沈才均束上臂縛,戴上玄甲,手中拿了柄長劍,轉身對他道,「御林軍在達州整頓,此時就是不二之機。」
這是他的戰場,他要夜襲達州,若能使達州脫困,依著最壞的打算,達州再次陷落,也能為北晉拖延些時間。
沈才均一改從前溫和之態,此刻他就是將軍,手中長劍生輝,折進他眸中,決絕又堅定,「你且放心,她已成親,縱然我與她年幼相識,也不再期待什麼。這裡辛苦你了,營中我也留了人守著,她喝了那藥能安睡到明日。」
沈才均不期待,他只想成全一些自己心中的愧疚和遺憾。
「若城牆之上撤了南晉的王旗,你們再進城。」
沈才均囑咐完,說罷上了馬,領著從上京沿途帶來的一萬餘兵,沿著官道前往達州,葉昭看了看天,才至四更。
營中寂靜,葉昭仿佛還能聽見他們離開的聲音,達州近在咫尺,不多時能聽見廝殺之聲,葉昭知道,他們開戰了。
他挑了個空曠的地方眺望,只能看見星火點點。
兩國戰事起,山河仍未定。
陳國尚武,毗鄰南晉與魯,可也不曾真動過戰。葉昭算出生在葉家鼎盛之時,家中父兄仍在,不必入仕襲家主之位,自小無憂無慮,已是萬幸。
入秋露重,葉昭無端生出些豪情壯志來,他若生在亂世,也該是個保家衛國的男兒。
·
許是用了藥的緣故,周莘睡得甚好,早起後給自己換了遍藥才出的營帳。
周莘行過兩三個大營,卻只有三三兩兩的兵將,她一眼就覺察不對勁,那頭葉昭出現,兩步就到他跟前。
葉昭也不敢隱瞞,兩三句解釋清楚,眼見著周莘目光驟變,立刻沖回去營帳撈了長生劍。
葉昭見狀跟在後頭,兩人上了馬直奔達州。
城外遍地屍首,城牆上還燃著火光,南晉的王旗雖然倒了,但也沒有北晉的旗幟。
城門半掩著,看不清裡頭的情形,周莘和葉昭只能下馬。
兩人繞過地上的焦土,從城門側身穿過去,裡頭聽著沒什麼動靜,等兩人鑽進去才發現城中站了不少將士,兩種戰甲,碎裂沾血,齊齊望向城主道中央,不斷有刀劍之聲傳來。
二人進去沒有弄出什麼動靜,隱在最後錯在人群縫隙中瞄著,兩抹身影纏鬥,一人正是昨夜的沈才均,身上血跡斑斑,另一人腿腳不變,棍法利落。
作者有話說:
本卷完
二更√
小周要和所有人見面
就是不和男主碰面
第82章 、凌虛台(一)
兩方主將失蹤, 南晉以陳征為首,方輕舟面對眼前這位,就算是敵對方也挑不起北晉的大梁, 連船之上斷了鐵索致使自己身陷囹圄。
陳征繼承衛長風的戰風, 渭水之上發起猛攻,從水面一直打到達州,城中百姓早被放了,戰士們不敢淪為俘虜, 拼死抵抗寧願戰死,方輕舟被鎖在帳中大罵陳征叛賊,罵著罵著流了一臉淚。
他何嘗不是慶陽軍中之人, 衛長風戰死之後, 其餘將士傳出叛逃之名,他不肯相信,連著好些年向上京遞摺子,那位明宗帝後來連看都不曾看。
好歹方輕舟與慶陽軍有些淵源, 陳征不曾對他下手,鎖了好些日子,等占領達州, 又將他換了個地方關著。
沈才均突襲時, 陳征正占領達州兩日,不出沈才均所料,這兩日正在休整,沒人比陳征更了解北晉的版圖, 達州往北, 途經州郡於他而言, 猶如囊中取物。
他能列清北晉朝堂之人, 唯獨算漏了沈才均會親自帶兵前來。
沈才均是個文臣,不善刀劍,領兵經驗皆紙上得來,只一身騎射功夫了得。
帶人突襲行包圍之勢,自城牆底下滲入,他當頭陣,濃濃夜幕之下,憑著一點火光於烈馬之上,一箭將城牆之上王旗長杆攔腰射穿,王旗倒下,士氣大漲。
沈才均部署應援之快,令陳征有些棘手,他不是退縮之輩,南晉的援軍仍在渭水之上,既然來了個對手,他乾脆開了城門迎這一戰。
兩軍對壘,死傷無數,沈才均和陳征正面交鋒時天際微明,戰火之下二人竟生出惺惺相惜之意,一位是昔日北晉之將,一位是北晉炙手可熱的令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