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頁
「諸位兄台莫要同他一般見識,此人我倒略知一二,其也是同穆學士頗有些淵源的。」方才那柏江書院的學子又開口了,引得茶肆眾學子好奇。
「方才這人啊,名叫祝景升,乃是三年前淮安府鄉試解元!」
此話一出引得眾人驚嘆,這人竟是淮安府解元。
「眾位兄台知道,這淮安解元考取解元功名之後便去了柏江書院求學。此人也是天姿聰慧,一路科考不曾名落孫山過,十五歲考取解元功名,三年前,這人在淮安府眾科考學子之中可甚是有名。」
聞言,眾學子點頭:「確如你所言,三年前,這位十五歲那可算是轟動一時呢!不過後來不知道為什麼,就慢慢沒了消息。」
「那是因為咱如今的主考官穆學士,當年可是泰安府解元,且人穆學士還是連中四元的解元!二人同為柏江書院的學生,這風頭自然不就壓過了這位祝解元嗎?何況人家穆學士每每甲字班旬考都穩占頭名,從未讓這祝解元越過去。」
「這真是一山不容二虎啊!」
「那方才我怎麼瞧著這位祝解元身上還穿的是學子服呢?」一人問出關鍵。
「誒,這位兄台可就問到點子上了;這一山不容二虎,兩位解元同在柏江書院,自然是棋逢對手;定是你不服我,我不服你,二人本該在三年前的會試上一決高下;可造化弄人,咱們這位祝解元身纏霉運會試之時拿了個臭號,屋漏偏逢連夜雨,又感染了風寒,致使會試名落孫山。」
那柏江書院的學子說到這裡,面上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本該是棋逢對手,不料,一人六元及第,一人名落孫山,這天差地別難免叫人心酸;是而,這祝解元回到淮安府之後便有些抑鬱,平常言語之間多流露出憤憤不滿,因穆學士勛貴世家子弟出身,家世顯赫;臭號此等怎會給到他?只有他那般寒門學士才會被如此苛待,因而仇視富家子弟,尤其是這穆學士。」
眾學子聽了那柏江書院學生的一番解釋,這才恍然,一時之間有人倒還公正:「科考歷來嚴謹,臭號子等也乃自己抽到,怨不得旁人。」
「不過,世家子弟確有些恩惠,大多不會抽到臭號。」另一學子語有哀嘆。
「寒門子弟出頭難啊!」
不知何人嘆了一句,引得眾人附和;科考多年他們最是明白期間艱辛,無論是拜師求學還是筆墨紙硯皆離不開家世。
寒門子弟莫說去柏江書院這樣的大書院求學,便是平日裡的筆墨紙硯也是買不起的,又何談讀書科舉?
第124章 康詢調任
學子們如何傳聞終是傳不到穆蘇耳里, 他正帶著章南絮及兩個孩子落地臨淮碼頭。
碼頭上,一如多年前那般祖母蔣氏同外祖父兩個老人立在碼頭之上,伸長脖子遙遙望著遠方回家的孩子。
穆蘇一下船忍不住高聲喚了祖父祖母,疾步上去同兩位老人輕輕相擁片刻。
「好孩子, 回來就好, 回來就好;外祖母可想煞了你。」外祖母蔣氏熱淚盈眶, 緊緊抓著穆蘇的手也不捨得鬆開一下。
半晌後,還是外祖父蘇老先生輕咳一聲示意老婆子,人外孫媳婦還在後面站著;這才讓蔣氏將目光轉向了穆蘇身後的章南絮。
「外孫媳婦章氏南絮見過外祖父、外祖母。」章南絮端莊大氣的行了禮, 外祖父同外祖母二人打眼一看便知外孫媳婦是個頂好的大家閨秀。
「你便是南絮吧?外祖母總在信里聽阿玉提起你,這幾年也不曾有機會見你一面。」外祖母蔣氏外祖母蔣氏忙拉著章南絮起來, 輕輕拉過章南絮的手, 言語慈和的說著話。
章南絮略有些緊繃的心這才悄悄松下, 兩位老人不同京城長平侯府中等人,乃是穆自幼扶養穆蘇長大成人的親人,自不可輕怠。
成婚三載,如今章南絮總算有了些醜媳婦見公婆的侷促感。
幾人說著話, 外祖父、外祖母后才發現穆蘇夫妻二人將孩子也一同帶了回來,立時尋了奶媽一人抱著一個孩子, 言語激動。
這可是他們嫡親嫡親的重孫呦!
之後穆蘇便再也沒得過外祖母蔣氏的疼愛,只因兩個重孫奪走了外祖母蔣氏全部心神, 哪裡還顧得上穆蘇這個大孫子?
所辛穆蘇略微感傷一番後便投入了繁忙的公事當中,身為鄉試主考官,一應事務皆要他來定奪,且科舉一事茲事體大容不得鬆懈半分。
忙碌近兩月有餘淮安府鄉試總算落幕, 淮安府學子看著秋闈榜上張貼出來的解元及前五名經魁的考卷,不由得服氣穆學士不愧為六元及第之人, 眼光之毒辣令人讚嘆。
這解元及五經魁的考卷答的真叫人心服口服。
蘇府之內,穆蘇聽著得榮從外面打聽回來的消息,漫不經心的放下手中的茶盞。
在京城,得知自己將要任主考官時,他便得知此行有些麻煩,畢竟他情況特殊。有些引人非議也屬正常。
是啊,鄉試放榜之時,他便將解元及五經魁的考卷張貼榜上;如此,孰高孰低眾人皆為讀書人,自能判個高下。
秋榜之下,祝景升面色鐵青揮袖離開。
鄉試一事落幕,穆蘇在啟程回京之前還得前去見個故人。
淮安府,知府衙門
穆蘇並未曾提前拜帖淮安府知府,臨時登了知府衙門,由門前一捕快引著入了衙門。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方才這人啊,名叫祝景升,乃是三年前淮安府鄉試解元!」
此話一出引得眾人驚嘆,這人竟是淮安府解元。
「眾位兄台知道,這淮安解元考取解元功名之後便去了柏江書院求學。此人也是天姿聰慧,一路科考不曾名落孫山過,十五歲考取解元功名,三年前,這人在淮安府眾科考學子之中可甚是有名。」
聞言,眾學子點頭:「確如你所言,三年前,這位十五歲那可算是轟動一時呢!不過後來不知道為什麼,就慢慢沒了消息。」
「那是因為咱如今的主考官穆學士,當年可是泰安府解元,且人穆學士還是連中四元的解元!二人同為柏江書院的學生,這風頭自然不就壓過了這位祝解元嗎?何況人家穆學士每每甲字班旬考都穩占頭名,從未讓這祝解元越過去。」
「這真是一山不容二虎啊!」
「那方才我怎麼瞧著這位祝解元身上還穿的是學子服呢?」一人問出關鍵。
「誒,這位兄台可就問到點子上了;這一山不容二虎,兩位解元同在柏江書院,自然是棋逢對手;定是你不服我,我不服你,二人本該在三年前的會試上一決高下;可造化弄人,咱們這位祝解元身纏霉運會試之時拿了個臭號,屋漏偏逢連夜雨,又感染了風寒,致使會試名落孫山。」
那柏江書院的學子說到這裡,面上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本該是棋逢對手,不料,一人六元及第,一人名落孫山,這天差地別難免叫人心酸;是而,這祝解元回到淮安府之後便有些抑鬱,平常言語之間多流露出憤憤不滿,因穆學士勛貴世家子弟出身,家世顯赫;臭號此等怎會給到他?只有他那般寒門學士才會被如此苛待,因而仇視富家子弟,尤其是這穆學士。」
眾學子聽了那柏江書院學生的一番解釋,這才恍然,一時之間有人倒還公正:「科考歷來嚴謹,臭號子等也乃自己抽到,怨不得旁人。」
「不過,世家子弟確有些恩惠,大多不會抽到臭號。」另一學子語有哀嘆。
「寒門子弟出頭難啊!」
不知何人嘆了一句,引得眾人附和;科考多年他們最是明白期間艱辛,無論是拜師求學還是筆墨紙硯皆離不開家世。
寒門子弟莫說去柏江書院這樣的大書院求學,便是平日裡的筆墨紙硯也是買不起的,又何談讀書科舉?
第124章 康詢調任
學子們如何傳聞終是傳不到穆蘇耳里, 他正帶著章南絮及兩個孩子落地臨淮碼頭。
碼頭上,一如多年前那般祖母蔣氏同外祖父兩個老人立在碼頭之上,伸長脖子遙遙望著遠方回家的孩子。
穆蘇一下船忍不住高聲喚了祖父祖母,疾步上去同兩位老人輕輕相擁片刻。
「好孩子, 回來就好, 回來就好;外祖母可想煞了你。」外祖母蔣氏熱淚盈眶, 緊緊抓著穆蘇的手也不捨得鬆開一下。
半晌後,還是外祖父蘇老先生輕咳一聲示意老婆子,人外孫媳婦還在後面站著;這才讓蔣氏將目光轉向了穆蘇身後的章南絮。
「外孫媳婦章氏南絮見過外祖父、外祖母。」章南絮端莊大氣的行了禮, 外祖父同外祖母二人打眼一看便知外孫媳婦是個頂好的大家閨秀。
「你便是南絮吧?外祖母總在信里聽阿玉提起你,這幾年也不曾有機會見你一面。」外祖母蔣氏外祖母蔣氏忙拉著章南絮起來, 輕輕拉過章南絮的手, 言語慈和的說著話。
章南絮略有些緊繃的心這才悄悄松下, 兩位老人不同京城長平侯府中等人,乃是穆自幼扶養穆蘇長大成人的親人,自不可輕怠。
成婚三載,如今章南絮總算有了些醜媳婦見公婆的侷促感。
幾人說著話, 外祖父、外祖母后才發現穆蘇夫妻二人將孩子也一同帶了回來,立時尋了奶媽一人抱著一個孩子, 言語激動。
這可是他們嫡親嫡親的重孫呦!
之後穆蘇便再也沒得過外祖母蔣氏的疼愛,只因兩個重孫奪走了外祖母蔣氏全部心神, 哪裡還顧得上穆蘇這個大孫子?
所辛穆蘇略微感傷一番後便投入了繁忙的公事當中,身為鄉試主考官,一應事務皆要他來定奪,且科舉一事茲事體大容不得鬆懈半分。
忙碌近兩月有餘淮安府鄉試總算落幕, 淮安府學子看著秋闈榜上張貼出來的解元及前五名經魁的考卷,不由得服氣穆學士不愧為六元及第之人, 眼光之毒辣令人讚嘆。
這解元及五經魁的考卷答的真叫人心服口服。
蘇府之內,穆蘇聽著得榮從外面打聽回來的消息,漫不經心的放下手中的茶盞。
在京城,得知自己將要任主考官時,他便得知此行有些麻煩,畢竟他情況特殊。有些引人非議也屬正常。
是啊,鄉試放榜之時,他便將解元及五經魁的考卷張貼榜上;如此,孰高孰低眾人皆為讀書人,自能判個高下。
秋榜之下,祝景升面色鐵青揮袖離開。
鄉試一事落幕,穆蘇在啟程回京之前還得前去見個故人。
淮安府,知府衙門
穆蘇並未曾提前拜帖淮安府知府,臨時登了知府衙門,由門前一捕快引著入了衙門。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