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頁
行至知府衙門東偏房外,穆蘇停下腳步示意捕快稍等片刻;隨即穆蘇向東偏房而去。
遠遠在門外穆蘇便聽見裡頭官員們說話的聲音:「康知事,這些公文你先校對一番,若是無錯字便多謄抄些,明日送至下面各知縣衙門。」
一有些衰老的聲音傳來,緊接著便是康旬之聲:「是,張大人。」
過片刻,又一略微年輕些的官員開口:「康知事,昨日本官讓你準備的武山縣糧稅冊你可準備好了?」
康旬有些吞吞吐吐回話:「薛通判,昨日事物有些繁忙……還未曾將糧稅冊準備好。」
「繁忙?你一個小小的九品經歷,難道還有我這個正七品通判忙嗎?」那薛通判聞言立馬提高了聲音,語帶怒氣呵斥譏諷康旬。
「薛通判寬恕,是下官懈怠。」康旬見其發怒,忙開口告罪。
「念你初犯,莫要再有下次,此次便扣三月俸祿,以敬效尤!」那薛通判見康旬告罪,過了半晌才沒好氣的鬆了口,不過這扣除三月俸祿之事讓康旬忍不住皺緊了眉頭,但到底沒說些什麼,以免這薛通判又要發怒。
他就更不好受了。
屋外的穆蘇完完整整聽了這一番經過,白皙如玉的面容上眉頭緊蹙。過了半晌,仿若從未來過此地般悄無聲息的離開了。
穆蘇同淮安府知府商談了些鄉試後續事宜後出了知府衙門,得榮這時跑了回來。
「世子,已經打聽清楚了;康大人現在任經歷司正九品知事,經歷司乃是知府衙門內掌管出納文移諸事的機構,平日多是繁忙,乾的是又苦又累的活;薛通判乃是同進士出身,素來眼高於頂,素愛將差事交給下面的人去辦;那張大人乃經歷司正八品經歷,同乃個舉人出身,不過已經在經歷司任官十餘載了,是康大人的頂頭上官。」
得榮喘了口氣繼續道:「康大人三年前便遞名貼到吏部等候授職,不過,近年來空缺較少,且康大人無權無勢,是而便蹉跎了兩年,一年前才入了淮安知府衙門為正九品經歷司知事;任職之後也多受同僚欺壓,康辦人出生微寒,所娶之妻家中也只是一老秀才,哪裡幫得上什麼忙?康大人又是舉人任官,自然不比進士體面。」
得榮能說完,一時也不由得有些唏噓;想當年康旬科考之時也算得頗負才能,少年意氣風發,誰能想到如今入了官場,竟淪落至此?
穆蘇聽得榮將打聽來的消息說完,淡淡點了點頭,便不再言語。
幾日後,臨淮城內一間茶肆
木門被小二推開,康旬面帶笑容入門:「穆兄,一別三載有餘,甚是思念啊!」
穆蘇聞言起身笑道:「久不見故人,如今乍然一見恍若隔世,康兄快快請坐。」
好友二人坐下一番寒暄,以茶代酒幾個來回,似有說不完的話。
往日同窗好友深厚情誼,仿佛未曾間隔三年之久。
穆蘇笑道:「兩月前我便回臨淮,彼時便想同你一敘,奈何顧及迴避之則,因而未曾上門,還望康兄莫怪。」
「穆兄這是說哪裡的話?你我同為官場之人,自是明白這其中厲害;此前我聞你任此次淮安府鄉試主考官,知能同你一敘可是高興了好一陣子;畢竟如今你們遠在京城,天南地北見上一面實屬不易。」康旬見穆蘇說這話搖頭,隨後又嘆息一聲,頗有些感慨。
「康兄如今能留在臨淮,照顧伯父伯母,如此想來也是一樁好事,不似我們漂泊在外,幾載難得回一趟故里。」穆蘇不露聲色安慰。
康旬聞言一瞬怔然,後又笑:「穆兄所言甚是,舉人不同進士顧及迴避之則,不能在祖籍為官;我這也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啊!」
「不知江兄近來可好?」康旬問起江淮近況,他自會試名落孫山,僅以舉人身份入官場,之後便不比穆蘇同江淮二人同在京城那般熟絡。
「兩年前,他戶部考核通過之後,為求官位早些升遷,便自請調去地方知府為同知,如今已是正六品。」
「甚好,甚好。」康旬點頭。
「家中嫂嫂、侄兒可還安好?」穆蘇轉了話題詢問。
康旬聞言點頭:「一切安好,孩子也大了,現下也在學堂啟蒙了;穆兄此前成婚我不曾前往京城恭賀,頗有些愧疚;聽聞弟妹也同穆兄一道來了臨淮,兩個侄兒也一道前來了,這是我準備的一點見面禮,穆兄莫要嫌棄。」
康尋說著從胸前拿出兩對金手鐲,木梳也不同康旬客氣徑直接過:「那我便帶回去,日後等他倆長大了,再告知他們,這是康伯伯送的見面禮。」
「哈哈哈。」說著,兩人不由得笑起來;同窗十餘載的熟稔又重回。
說了許久的話,二人才分別。
待穆蘇離開淮安府之後,康旬被淮安府知府調離經歷司任職府堂典簿之後,方才後知後覺穆蘇定是不知何時知曉了自己如今的境地,背後暗地幫了他。
一時之間不由得有些悵然若失。
深夜回到家中,妻子拿著帳簿面露愁容,康旬入了房內妻子才發覺,忙起身張羅:「夫君回來了,我去盛飯。」
「別忙活了,歇歇吧。」康旬聞言拉住妻子。
康旬之妻見此有些詫異:「夫君,這是怎麼了?可是那張經歷或是薛通判又刁難夫君了?夫君莫要為他們傷神,左右不過是剋扣些俸祿罷了,家中還有銀錢的,夫君不必憂心。」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遠遠在門外穆蘇便聽見裡頭官員們說話的聲音:「康知事,這些公文你先校對一番,若是無錯字便多謄抄些,明日送至下面各知縣衙門。」
一有些衰老的聲音傳來,緊接著便是康旬之聲:「是,張大人。」
過片刻,又一略微年輕些的官員開口:「康知事,昨日本官讓你準備的武山縣糧稅冊你可準備好了?」
康旬有些吞吞吐吐回話:「薛通判,昨日事物有些繁忙……還未曾將糧稅冊準備好。」
「繁忙?你一個小小的九品經歷,難道還有我這個正七品通判忙嗎?」那薛通判聞言立馬提高了聲音,語帶怒氣呵斥譏諷康旬。
「薛通判寬恕,是下官懈怠。」康旬見其發怒,忙開口告罪。
「念你初犯,莫要再有下次,此次便扣三月俸祿,以敬效尤!」那薛通判見康旬告罪,過了半晌才沒好氣的鬆了口,不過這扣除三月俸祿之事讓康旬忍不住皺緊了眉頭,但到底沒說些什麼,以免這薛通判又要發怒。
他就更不好受了。
屋外的穆蘇完完整整聽了這一番經過,白皙如玉的面容上眉頭緊蹙。過了半晌,仿若從未來過此地般悄無聲息的離開了。
穆蘇同淮安府知府商談了些鄉試後續事宜後出了知府衙門,得榮這時跑了回來。
「世子,已經打聽清楚了;康大人現在任經歷司正九品知事,經歷司乃是知府衙門內掌管出納文移諸事的機構,平日多是繁忙,乾的是又苦又累的活;薛通判乃是同進士出身,素來眼高於頂,素愛將差事交給下面的人去辦;那張大人乃經歷司正八品經歷,同乃個舉人出身,不過已經在經歷司任官十餘載了,是康大人的頂頭上官。」
得榮喘了口氣繼續道:「康大人三年前便遞名貼到吏部等候授職,不過,近年來空缺較少,且康大人無權無勢,是而便蹉跎了兩年,一年前才入了淮安知府衙門為正九品經歷司知事;任職之後也多受同僚欺壓,康辦人出生微寒,所娶之妻家中也只是一老秀才,哪裡幫得上什麼忙?康大人又是舉人任官,自然不比進士體面。」
得榮能說完,一時也不由得有些唏噓;想當年康旬科考之時也算得頗負才能,少年意氣風發,誰能想到如今入了官場,竟淪落至此?
穆蘇聽得榮將打聽來的消息說完,淡淡點了點頭,便不再言語。
幾日後,臨淮城內一間茶肆
木門被小二推開,康旬面帶笑容入門:「穆兄,一別三載有餘,甚是思念啊!」
穆蘇聞言起身笑道:「久不見故人,如今乍然一見恍若隔世,康兄快快請坐。」
好友二人坐下一番寒暄,以茶代酒幾個來回,似有說不完的話。
往日同窗好友深厚情誼,仿佛未曾間隔三年之久。
穆蘇笑道:「兩月前我便回臨淮,彼時便想同你一敘,奈何顧及迴避之則,因而未曾上門,還望康兄莫怪。」
「穆兄這是說哪裡的話?你我同為官場之人,自是明白這其中厲害;此前我聞你任此次淮安府鄉試主考官,知能同你一敘可是高興了好一陣子;畢竟如今你們遠在京城,天南地北見上一面實屬不易。」康旬見穆蘇說這話搖頭,隨後又嘆息一聲,頗有些感慨。
「康兄如今能留在臨淮,照顧伯父伯母,如此想來也是一樁好事,不似我們漂泊在外,幾載難得回一趟故里。」穆蘇不露聲色安慰。
康旬聞言一瞬怔然,後又笑:「穆兄所言甚是,舉人不同進士顧及迴避之則,不能在祖籍為官;我這也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啊!」
「不知江兄近來可好?」康旬問起江淮近況,他自會試名落孫山,僅以舉人身份入官場,之後便不比穆蘇同江淮二人同在京城那般熟絡。
「兩年前,他戶部考核通過之後,為求官位早些升遷,便自請調去地方知府為同知,如今已是正六品。」
「甚好,甚好。」康旬點頭。
「家中嫂嫂、侄兒可還安好?」穆蘇轉了話題詢問。
康旬聞言點頭:「一切安好,孩子也大了,現下也在學堂啟蒙了;穆兄此前成婚我不曾前往京城恭賀,頗有些愧疚;聽聞弟妹也同穆兄一道來了臨淮,兩個侄兒也一道前來了,這是我準備的一點見面禮,穆兄莫要嫌棄。」
康尋說著從胸前拿出兩對金手鐲,木梳也不同康旬客氣徑直接過:「那我便帶回去,日後等他倆長大了,再告知他們,這是康伯伯送的見面禮。」
「哈哈哈。」說著,兩人不由得笑起來;同窗十餘載的熟稔又重回。
說了許久的話,二人才分別。
待穆蘇離開淮安府之後,康旬被淮安府知府調離經歷司任職府堂典簿之後,方才後知後覺穆蘇定是不知何時知曉了自己如今的境地,背後暗地幫了他。
一時之間不由得有些悵然若失。
深夜回到家中,妻子拿著帳簿面露愁容,康旬入了房內妻子才發覺,忙起身張羅:「夫君回來了,我去盛飯。」
「別忙活了,歇歇吧。」康旬聞言拉住妻子。
康旬之妻見此有些詫異:「夫君,這是怎麼了?可是那張經歷或是薛通判又刁難夫君了?夫君莫要為他們傷神,左右不過是剋扣些俸祿罷了,家中還有銀錢的,夫君不必憂心。」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