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頁
「請仙長指點。」
李道長接過紙條,不過看上一眼,便微微皺起了眉。她仔細端詳一回,伸手在袖中反覆掏摸,卻忽的抽出一條五色斑斕的絹帛,其上墨跡縱橫,似乎也寫著幾個生辰八字。
但李道長只是看上一眼,便默默將絹帛塞了回去。
她又在袖中掏摸數次,抽出了第二條絹帛。
顯然,這一張總算是抽對了。李道長將紙條與絹帛上下比對數次,終於長長吐出一口濁氣:
「難怪,難怪!」
她轉向米家主母,神色鄭重:
「夫人可願聽貧道一言?」
米家女眷被這一套行雲流水且意義不明的連招震得心中膽怯,低聲道:
「仙長情講。」
「那就冒昧了。」李道長正色道:「夫人,貧道被上官昭儀召入京中,原本是為宮中的女官們看相算命的。不料只看了幾個面相,便有聖人的特旨下來,賜下了幾十個八字,叫貧道一一批流年、算命盤。八字原本是要有姓氏作配,才好下手卜算,但貧道求之再二,宮中的貴人也不肯告知這些八字出自何人,只是賜下重金,讓貧道好好的算。
不過,這八字中有幾位的命格,卻與貴小姐天生天和,相長想成,所謂生生者不息,真正是前世做成的福緣。」
說到此處,李道長搖頭噓氣,仔細凝望米小姐片刻,面上卻儘是感慨。
米家主母張縣君起先大為不解,但看著仙長鄭重其事的神態,不由心中咯噔一響——她隱約記起來了,高門大戶的內親想給夫人小姐們算命,又不願意請和尚道士聽奉承的鬼話,往往就會把貴人的生辰摻在丫鬟僕役的八字中,混在一起讓人卜算。
如此推之,能被混在宮中女官的八字,豈非應該是……
她上上下下一齊打了個寒戰,向前一步探出手來,要拉住仙長的衣袖問個底細。但李道長何等老練,只輕輕巧巧側一側身,不動聲色便避開了這一抓。
「放心,放心。」道長忽的露出了微笑:「令女前途無量,貴不可言。這樣的八字恰恰與貴人相和,是福不是禍,是福不是禍!」
說罷,她抬手一指天上,而後甩一甩拂塵,飄飄徑直轉入溪澗深林之中,再不見了身影。
·
李仙長所謂「是福不是禍」,幾乎立刻就有了應驗。米家人在園林內又遊玩了半個時辰,便有侍女邀請賓客們同觀蹴鞠。待一行人走到馬場,只看到場外早搭起了涼棚彩樓,而上官昭儀扶著靠枕倚在錦榻之上,看見客人也並不起身,只是舉一舉手中拂菻國上貢的水晶杯,笑吟吟道了一聲簡慢,聊做招呼。
這樣的簡慢原本很符合米家人的預期。但馬場中無遮無攔一片空曠,上官昭儀的目光左右一掃,自然而然便落在了米家小姐的身上。大概是出於上位的禮節,她微笑著隨口問了一句:
「這便是精擅算學的那位妹妹罷?芳齡幾何了?」
作為宮中混老了的戲精,上官昭儀的口氣中帶著二分客套五分疏遠兩分漫不經心,恰到好處刻畫出了一個高高在上的貴人信口敷衍的神態,非常符合她此時一無所知的人設,決看不出一絲的破綻來。
而米小姐亦不疑有他,拘謹起身向上官昭儀行萬福,小聲答話:
「兒今年十五。」
上官昭儀點一點頭,以同樣的漫不經心再次微笑,轉身對侍奉的女官開口:
「倒是巧了,又是關中出身,又是十五,還精擅算學。倒真是無巧不成書了!」
侍奉的女官更是久經考驗,立刻開口奉承:「是呢。這也是昭儀鴻運當頭,才有這樣的好徵兆。如若還是寅時出生,那可真省了我們大半的功夫。」
說到此處,陪同左右的女官一齊逗趣笑了出聲,聲音清脆悅耳,仿佛黃鸝啼鳴。
米小姐怯生生站在一旁,待諸位貴人的笑聲稍稍止歇,終於小聲開口:
「……奴正是寅時生人。」
此語一出,滿場的笑聲立刻消失得無影無蹤。女官們面面相覷,靜得鴉雀無聲。
方才慵懶散淡的上官婉兒驀然從錦榻上坐起,眨也不眨的凝望著才女,如此端詳片刻,抬手溫聲招呼,語氣和藹之極:
「好孩子,不要怕,來讓我仔細瞧瞧。」
這一次的待遇便完全不同了,立刻便有侍女快步走來,小心扶著才女走下涼棚,而後是一左一右兩位女官護衛,直接將人攙到了上官昭儀榻前。
昭儀起身搶前兩步,握住米家小姐的手不讓她下拜,半攬著才女坐在榻上,立刻便有侍從捧來一個金盤,其上五色輝煌,卻是寶石鑲嵌的一個小小玉盒,篆刻著一行小字:
【遇寅則開】
昭儀伸手拿起玉盒,只見寶光四射、熠熠動人,映得一雙如玉的手掌五色生華。她將小盒放在米家小姐掌心,鄭重囑託:
「孩子,用雙手握住,不必用力,看看會有些什麼……」
話音未落,只聽喀一聲輕響,玉盒的盒蓋忽而向四處彈開,翻轉起伏,摺疊為一朵冰瑩瑩光燦燦的玉石蓮花;而蓮花花蕊精光奪目,正是一顆珍珠大小的紅寶石。
上官昭儀低頭端詳這朵玉蓮花,面上神色變動數次,終於握住才女捧著蓮花的雙手,將十根纖細的手指一齊攏在了掌心。
「好孩子,你的時運到了,必定會大貴。」她一字一字道:「記住,拿好這個玉盒,除非是陛下的欽使,否則誰來了也不能給,知道麼?
李道長接過紙條,不過看上一眼,便微微皺起了眉。她仔細端詳一回,伸手在袖中反覆掏摸,卻忽的抽出一條五色斑斕的絹帛,其上墨跡縱橫,似乎也寫著幾個生辰八字。
但李道長只是看上一眼,便默默將絹帛塞了回去。
她又在袖中掏摸數次,抽出了第二條絹帛。
顯然,這一張總算是抽對了。李道長將紙條與絹帛上下比對數次,終於長長吐出一口濁氣:
「難怪,難怪!」
她轉向米家主母,神色鄭重:
「夫人可願聽貧道一言?」
米家女眷被這一套行雲流水且意義不明的連招震得心中膽怯,低聲道:
「仙長情講。」
「那就冒昧了。」李道長正色道:「夫人,貧道被上官昭儀召入京中,原本是為宮中的女官們看相算命的。不料只看了幾個面相,便有聖人的特旨下來,賜下了幾十個八字,叫貧道一一批流年、算命盤。八字原本是要有姓氏作配,才好下手卜算,但貧道求之再二,宮中的貴人也不肯告知這些八字出自何人,只是賜下重金,讓貧道好好的算。
不過,這八字中有幾位的命格,卻與貴小姐天生天和,相長想成,所謂生生者不息,真正是前世做成的福緣。」
說到此處,李道長搖頭噓氣,仔細凝望米小姐片刻,面上卻儘是感慨。
米家主母張縣君起先大為不解,但看著仙長鄭重其事的神態,不由心中咯噔一響——她隱約記起來了,高門大戶的內親想給夫人小姐們算命,又不願意請和尚道士聽奉承的鬼話,往往就會把貴人的生辰摻在丫鬟僕役的八字中,混在一起讓人卜算。
如此推之,能被混在宮中女官的八字,豈非應該是……
她上上下下一齊打了個寒戰,向前一步探出手來,要拉住仙長的衣袖問個底細。但李道長何等老練,只輕輕巧巧側一側身,不動聲色便避開了這一抓。
「放心,放心。」道長忽的露出了微笑:「令女前途無量,貴不可言。這樣的八字恰恰與貴人相和,是福不是禍,是福不是禍!」
說罷,她抬手一指天上,而後甩一甩拂塵,飄飄徑直轉入溪澗深林之中,再不見了身影。
·
李仙長所謂「是福不是禍」,幾乎立刻就有了應驗。米家人在園林內又遊玩了半個時辰,便有侍女邀請賓客們同觀蹴鞠。待一行人走到馬場,只看到場外早搭起了涼棚彩樓,而上官昭儀扶著靠枕倚在錦榻之上,看見客人也並不起身,只是舉一舉手中拂菻國上貢的水晶杯,笑吟吟道了一聲簡慢,聊做招呼。
這樣的簡慢原本很符合米家人的預期。但馬場中無遮無攔一片空曠,上官昭儀的目光左右一掃,自然而然便落在了米家小姐的身上。大概是出於上位的禮節,她微笑著隨口問了一句:
「這便是精擅算學的那位妹妹罷?芳齡幾何了?」
作為宮中混老了的戲精,上官昭儀的口氣中帶著二分客套五分疏遠兩分漫不經心,恰到好處刻畫出了一個高高在上的貴人信口敷衍的神態,非常符合她此時一無所知的人設,決看不出一絲的破綻來。
而米小姐亦不疑有他,拘謹起身向上官昭儀行萬福,小聲答話:
「兒今年十五。」
上官昭儀點一點頭,以同樣的漫不經心再次微笑,轉身對侍奉的女官開口:
「倒是巧了,又是關中出身,又是十五,還精擅算學。倒真是無巧不成書了!」
侍奉的女官更是久經考驗,立刻開口奉承:「是呢。這也是昭儀鴻運當頭,才有這樣的好徵兆。如若還是寅時出生,那可真省了我們大半的功夫。」
說到此處,陪同左右的女官一齊逗趣笑了出聲,聲音清脆悅耳,仿佛黃鸝啼鳴。
米小姐怯生生站在一旁,待諸位貴人的笑聲稍稍止歇,終於小聲開口:
「……奴正是寅時生人。」
此語一出,滿場的笑聲立刻消失得無影無蹤。女官們面面相覷,靜得鴉雀無聲。
方才慵懶散淡的上官婉兒驀然從錦榻上坐起,眨也不眨的凝望著才女,如此端詳片刻,抬手溫聲招呼,語氣和藹之極:
「好孩子,不要怕,來讓我仔細瞧瞧。」
這一次的待遇便完全不同了,立刻便有侍女快步走來,小心扶著才女走下涼棚,而後是一左一右兩位女官護衛,直接將人攙到了上官昭儀榻前。
昭儀起身搶前兩步,握住米家小姐的手不讓她下拜,半攬著才女坐在榻上,立刻便有侍從捧來一個金盤,其上五色輝煌,卻是寶石鑲嵌的一個小小玉盒,篆刻著一行小字:
【遇寅則開】
昭儀伸手拿起玉盒,只見寶光四射、熠熠動人,映得一雙如玉的手掌五色生華。她將小盒放在米家小姐掌心,鄭重囑託:
「孩子,用雙手握住,不必用力,看看會有些什麼……」
話音未落,只聽喀一聲輕響,玉盒的盒蓋忽而向四處彈開,翻轉起伏,摺疊為一朵冰瑩瑩光燦燦的玉石蓮花;而蓮花花蕊精光奪目,正是一顆珍珠大小的紅寶石。
上官昭儀低頭端詳這朵玉蓮花,面上神色變動數次,終於握住才女捧著蓮花的雙手,將十根纖細的手指一齊攏在了掌心。
「好孩子,你的時運到了,必定會大貴。」她一字一字道:「記住,拿好這個玉盒,除非是陛下的欽使,否則誰來了也不能給,知道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