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頁
米蘭芳頗有些怯生生的上前行禮:
「小女子正是米蘭芳。」
李道長仔細端詳這位被反覆提及的少女,而後點頭嗟嘆:
「頭方頂高,五嶽中正,二停平等——好面相,好面相!可惜,是生在了武官家裡。要是令尊是個文官,這面相貴不可言吶!兵戈有傷盛德,到底是差了一層……」
一語既出,米家幾位年長的女眷面面相覷,猶豫片刻後,當家的主母小聲開口:
「……仙長,我家的主君,正是在數日前轉了文職,升了朝散大夫。」
此語一出,米氏年幼的小姐們面上都多了迷茫之色。顯然,這升官的好消息來得極為倉促,除了幾位掌事的大娘子,米家上下都還沒什麼風聲呢。
面對著米氏內眷詫異的神色,李道長面色略有驚愕,心中卻是波瀾不動——廢話,米家主君轉文職升正五品散官的事情,還是上官昭儀以聖人特旨緊急辦理,連夜派出快馬截停鳳閣鸞台送往關中的公文,在路上修改了單子將米氏的名字現添了上去。什麼「兵戈有傷盛德」?如若米家原本是文官出身,那就該是「筆墨無益於國事」……
所謂欲揚先抑乃PUA話術之根本,怎麼能不瞭然於心呢?
不過,李道長依舊垂目做沉思狀,拈花持訣默然肅立,端正如神女上真。如此沉吟許久,她屈指輕彈,手中蓮花騰一聲燃出金色的火焰,在空中幻化出飛鳥振翅的形狀:
「敢問夫人,可覺得眼熟麼?」
米家主母被這手精妙絕倫的幻術震得又是一呆,注目片刻以後,卻忽然神色驚駭,她回頭望一望幾位妯娌,低聲道:
「仙長未卜先知的神通,真是鬼神莫測!我家老太太背上,正有這麼一塊胎記!」
一語既出,滿場愕然。米家女眷們面面相覷,神色卻大有敬畏之意。李道長揮手彈開火焰,面上微微而笑,依舊是不動聲色的高人模樣。
自然,此事說穿亦不足為奇。米家老太太信奉的寺廟中恰巧安排有女皇的內衛,不過長久蟄伏不引人注目而已。有這樣一副耳目在手,別說區區胎記形狀,那就連米家昨天吃了什麼飯,李道長都能如數家珍。
再說,兒媳婦再如何精明強幹,又怎麼會在意婆婆胎記的形狀?幻術中有五分真切二分模糊,外加巧妙話術稍微一引導,便足以讓久居深閨的婦女五體投地,震懾於這匪夷所思的大神通了!
而今一番苦心孤詣的鋪墊,李道長終於是將玄學氣氛烘托到極致,打消了米家女眷腦中若有若無的一切疑慮與牴觸,可以盡情施展自己顛倒乾坤的巧妙手段。
而她亦毫不耽擱,拂塵一揮再行一禮,不慌不忙開口論起了禍福:
「夫人言重了,貧道不過區區小術而已,哪裡上得了台面?至於老太君背上的胎記,亦非貧道『未卜先知』,只是以天眼稍稍看一看而已……諸位,老太君二世往生以前,原本是一個從不殺生,極賢極善的女子,每每到林中撿拾漿果,哺育幼鳥,所以善氣所征,才會有此鳥形的胎記。也正因這前世的因緣感應,老太君今生才這般樂善好施,憐貧惜弱……」
而今世風所尚,那家的老太太不吃齋念佛、布施僧道?但米家內眷被這幻術玄學來回震動數次,顯然已經沒有了這個思維能力;聽到仙長娓娓道來,言出必中,那真是敬服得無可言語,恨不能頂禮膜拜於地。
李道長道:「所以,這也是前世善因所感,才有了米家使君今生的福氣。貧道以望氣法觀之,米使君並無亨通的官運,原本當止步於五品。不過太夫人福報之深,總能力回天心,因此蔭蔽子孫,才有了這分外的喜訊。」
——這又是江湖常見的乖滑話術。華夏人的脾氣總是自抑自謙,直球讚美大拍馬屁,往往適得其反,只會招來疑慮;倒是讚美對方的父母子女,更能引動由衷的好感。畢竟孝道所在,誰敢說自己的親媽福報不深?
再說,所謂「官運並不亨通」,也絕非妄論。女皇雖然有意加恩才女,卻決不願米氏一族被牽扯入漩渦之中。即使將來拔擢才女的母家,估計也只會給米老爺一個有職無權的位置榮養,清閒散淡舒的享受餘生而已——真到了那個時候,李道長的預言不就是完美兌現,足以令米氏上下心平氣和,乃至感恩戴德了麼?
「不過,米使君雖無官運,在子女上的福分卻不淺。」李道長笑著望向米家小姐:「這樣的芝蘭玉樹,也只能生於此有福之家了!貴小姐天資縱橫,恐怕不是這小小一地可以約束的。將來大展拳腳,前途恐怕無可限量。」
她向米小姐招一招手,拉過才女的手臂細細摩挲,忍不住的嘖嘖稱奇:
「這樣好的骨相,貧道生平也是僅見;骨相清正絕無濁氣,竟像是尊榮顯貴、遠揚聲名的徵兆。只是……」
她欲言又止,言外之意卻是人人都懂。而今對女子的期待,不過是平安度日,相夫教子而已;能嫁得好夫婿已經是福氣,又談何「聲名遠揚」呢?這樣的預言,豈非無稽。
李道長顯然也有疑慮,沉吟片刻後,轉身向米家主母微笑:
「不知貧道能否看一看小姐的八字?」
閨閣小姐的八字原本不輕易示人,但仙長已經循循善誘將氣氛鋪墊都到了這一步,自然再沒有回拒的道理。米家主母早已佩服得五體投地,聞言立刻向侍女索來筆墨,將女兒生辰仔仔細細寫下,雙手奉予道長:
「小女子正是米蘭芳。」
李道長仔細端詳這位被反覆提及的少女,而後點頭嗟嘆:
「頭方頂高,五嶽中正,二停平等——好面相,好面相!可惜,是生在了武官家裡。要是令尊是個文官,這面相貴不可言吶!兵戈有傷盛德,到底是差了一層……」
一語既出,米家幾位年長的女眷面面相覷,猶豫片刻後,當家的主母小聲開口:
「……仙長,我家的主君,正是在數日前轉了文職,升了朝散大夫。」
此語一出,米氏年幼的小姐們面上都多了迷茫之色。顯然,這升官的好消息來得極為倉促,除了幾位掌事的大娘子,米家上下都還沒什麼風聲呢。
面對著米氏內眷詫異的神色,李道長面色略有驚愕,心中卻是波瀾不動——廢話,米家主君轉文職升正五品散官的事情,還是上官昭儀以聖人特旨緊急辦理,連夜派出快馬截停鳳閣鸞台送往關中的公文,在路上修改了單子將米氏的名字現添了上去。什麼「兵戈有傷盛德」?如若米家原本是文官出身,那就該是「筆墨無益於國事」……
所謂欲揚先抑乃PUA話術之根本,怎麼能不瞭然於心呢?
不過,李道長依舊垂目做沉思狀,拈花持訣默然肅立,端正如神女上真。如此沉吟許久,她屈指輕彈,手中蓮花騰一聲燃出金色的火焰,在空中幻化出飛鳥振翅的形狀:
「敢問夫人,可覺得眼熟麼?」
米家主母被這手精妙絕倫的幻術震得又是一呆,注目片刻以後,卻忽然神色驚駭,她回頭望一望幾位妯娌,低聲道:
「仙長未卜先知的神通,真是鬼神莫測!我家老太太背上,正有這麼一塊胎記!」
一語既出,滿場愕然。米家女眷們面面相覷,神色卻大有敬畏之意。李道長揮手彈開火焰,面上微微而笑,依舊是不動聲色的高人模樣。
自然,此事說穿亦不足為奇。米家老太太信奉的寺廟中恰巧安排有女皇的內衛,不過長久蟄伏不引人注目而已。有這樣一副耳目在手,別說區區胎記形狀,那就連米家昨天吃了什麼飯,李道長都能如數家珍。
再說,兒媳婦再如何精明強幹,又怎麼會在意婆婆胎記的形狀?幻術中有五分真切二分模糊,外加巧妙話術稍微一引導,便足以讓久居深閨的婦女五體投地,震懾於這匪夷所思的大神通了!
而今一番苦心孤詣的鋪墊,李道長終於是將玄學氣氛烘托到極致,打消了米家女眷腦中若有若無的一切疑慮與牴觸,可以盡情施展自己顛倒乾坤的巧妙手段。
而她亦毫不耽擱,拂塵一揮再行一禮,不慌不忙開口論起了禍福:
「夫人言重了,貧道不過區區小術而已,哪裡上得了台面?至於老太君背上的胎記,亦非貧道『未卜先知』,只是以天眼稍稍看一看而已……諸位,老太君二世往生以前,原本是一個從不殺生,極賢極善的女子,每每到林中撿拾漿果,哺育幼鳥,所以善氣所征,才會有此鳥形的胎記。也正因這前世的因緣感應,老太君今生才這般樂善好施,憐貧惜弱……」
而今世風所尚,那家的老太太不吃齋念佛、布施僧道?但米家內眷被這幻術玄學來回震動數次,顯然已經沒有了這個思維能力;聽到仙長娓娓道來,言出必中,那真是敬服得無可言語,恨不能頂禮膜拜於地。
李道長道:「所以,這也是前世善因所感,才有了米家使君今生的福氣。貧道以望氣法觀之,米使君並無亨通的官運,原本當止步於五品。不過太夫人福報之深,總能力回天心,因此蔭蔽子孫,才有了這分外的喜訊。」
——這又是江湖常見的乖滑話術。華夏人的脾氣總是自抑自謙,直球讚美大拍馬屁,往往適得其反,只會招來疑慮;倒是讚美對方的父母子女,更能引動由衷的好感。畢竟孝道所在,誰敢說自己的親媽福報不深?
再說,所謂「官運並不亨通」,也絕非妄論。女皇雖然有意加恩才女,卻決不願米氏一族被牽扯入漩渦之中。即使將來拔擢才女的母家,估計也只會給米老爺一個有職無權的位置榮養,清閒散淡舒的享受餘生而已——真到了那個時候,李道長的預言不就是完美兌現,足以令米氏上下心平氣和,乃至感恩戴德了麼?
「不過,米使君雖無官運,在子女上的福分卻不淺。」李道長笑著望向米家小姐:「這樣的芝蘭玉樹,也只能生於此有福之家了!貴小姐天資縱橫,恐怕不是這小小一地可以約束的。將來大展拳腳,前途恐怕無可限量。」
她向米小姐招一招手,拉過才女的手臂細細摩挲,忍不住的嘖嘖稱奇:
「這樣好的骨相,貧道生平也是僅見;骨相清正絕無濁氣,竟像是尊榮顯貴、遠揚聲名的徵兆。只是……」
她欲言又止,言外之意卻是人人都懂。而今對女子的期待,不過是平安度日,相夫教子而已;能嫁得好夫婿已經是福氣,又談何「聲名遠揚」呢?這樣的預言,豈非無稽。
李道長顯然也有疑慮,沉吟片刻後,轉身向米家主母微笑:
「不知貧道能否看一看小姐的八字?」
閨閣小姐的八字原本不輕易示人,但仙長已經循循善誘將氣氛鋪墊都到了這一步,自然再沒有回拒的道理。米家主母早已佩服得五體投地,聞言立刻向侍女索來筆墨,將女兒生辰仔仔細細寫下,雙手奉予道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