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來迎親的都是和獵戶玩得好的年輕漢子,嗓門吼起來響徹雲霄,屋裡屋外的人全都聽到了。

  那叫一個中氣十足!

  那提出要男方寫催妝詩的老秀才臉都僵住了,沒想到自己一個提議居然會引出這麼一位人物。

  事實上老秀才提出讓這件事其實是有點私心在的,因為他也挺喜歡老村醫家這個孫女兒,一直有心想把人娶來當續弦,自覺當秀才娘子也不算辱沒了對方。

  結果他還沒提這件事,鄰村這獵戶就來提親了。

  老秀才心裡酸溜溜的,逮著機會想為難為難這獵戶。

  沒想到人家居然把今年的女狀元給帶來了!

  新娘的堂妹悄悄出來看是什麼情況,知曉是秀才提議讓新郎寫催妝詩後馬上跑了回去,氣憤地湊到新娘耳邊說起外頭發生了什麼事,最後還忍不住罵起人來:「呸!他都五十好幾了,還想娶六姐你當續弦,不要臉!」

  都是一個村的,秀才即使沒把自己的想法說出口,旁人或多或少也能看出他存了什麼心思。

  新娘無奈地戳堂妹額頭:「大好的日子,你胡說八道個什麼勁,可別被旁人聽了去。」

  村裡的孩子們全都仰仗老秀才來啟蒙,村里人平時都敬著他。

  五十好幾又怎麼樣?說不準在人家心裡她們家還是高攀了呢。

  第84章

  這老秀才雖說被村人尊稱為「秀才」, 實則並沒有功名在身,他吹噓最多的就是自己曾進縣學讀書且得過學官誇讚,那都是好二三十年前的事了。

  就這樣, 他仍是村里少有的能識文斷字的能耐人。

  前兩年老秀才妻子病重,當時才十三四歲的新娘子——也就是康家六娘康麗娘隨祖父一起去為秀才娘子瞧病,最終還是沒留住操勞半生、滿身積疾的秀才娘子。

  本來生死這種事就是很難改變的, 老秀才也沒說什麼,反而莫名開始對康麗娘說教,碰上了就要說上兩句「女孩兒出去行醫不太好」之類的話。

  一開始康麗娘還沒反應過來是怎麼回事,直至老秀才有次和人喝酒說漏了嘴, 對方私底下把事情告知康家祖父, 她祖父才曉得老秀才竟是早早就相中了她,氣得關起門來罵了好些天。

  康麗娘祖上是從西域康居一帶遷來的, 當時她們先祖跟著一大批鄉人來藍田縣定居。經過兩百多年的紮根, 她們家在藍田縣也算有不少同宗,何況她長得膚白賽雪、貌美如花, 豈願嫁給一個年近六旬的老東西?

  於是在見識過獵戶精湛的箭術以及年輕而強健的體魄後, 康麗娘便決定嫁給他。等通過熟人打聽清楚獵戶的為人,她就更是生出非君不嫁的決心!

  康家祖父也怕夜長夢多,真叫那老秀才把他那娶麗娘當續弦的想法宣揚出去,很快便把這樁婚事敲定下來。

  這才有了這次的跨村婚事。

  沒想到都要迎親了,這老東西還出來摻一腳,得虧她夫君那邊有能人相助。

  碰上人家真進士出身的狀元, 看他還敢不敢自稱秀才,呸!

  老秀才確實不敢吱聲, 早在三娘前兩句詩被迎親隊伍念出來以後他就灰溜溜地退開了,心裡簡直是既懊惱又害怕, 生怕這位新來的郭少府找自己麻煩。

  沒想到隔壁村老張家看著不顯山不露水,居然還能把他們藍田縣的新縣尉請來!

  惹不起,當然得躲。

  三娘壓根沒注意那個老秀才悄然跑了,與迎親隊伍一起進了新娘家大門。

  因為知曉了三娘的身份,女方家待她們一行人也十分熱情,邀她們到青廬入座,等著看新郎進屋把新娘接出來。

  三娘在眾人熱情的招呼下喝了一碗香醇的米酒,又吃了些米糕。

  這才看到新娘新郎從屋裡走出來,大唐的喜服講究「紅男綠女」。

  「紅」是庶人可以在成婚當日「假絳公服」去迎親,絳色公服可是五品以上官員才有資格穿的。這意味著小老百姓一生至少有這麼一次機會穿上絳紅的官袍,光明正大假裝自己是官老爺去迎娶心上人!

  「綠」的範圍則很寬泛,淺綠深綠都是綠,最深能深到近乎紫色,畢竟「以青亂紫」正是近些年低階官袍更換成碧色的原因。

  今兒新娘所穿的喜服就是青綠色,與身穿喜袍的新郎站在一起顯得十分般配。

  三娘看到新娘子康麗娘,只覺自己的催妝詩真沒白寫,這新娘子長得當真貌美!

  蕭戡倒是對新娘的長相興致缺缺,只興致勃勃地和三娘討論起村中的婚俗來。

  新郎那邊殺雞宰鴨、殺豬宰羊,新娘這頭也沒差到哪裡去,當真是火熱至極!以前他到處遊歷(遊蕩)的時候也見過人成婚,可惜從沒碰上過這種熱火朝天的氣氛。

  三娘道:「都是這兩家人平時廣結善緣才會有這麼多人為他們忙裡忙外。」

  蕭戡聽後覺得很有道理。

  他還小,對成親是沒這麼多想法的,娶媳婦這種事對他來說還不如他的寶貝劍來得重要。只不過少年人嘛,總是愛湊熱鬧的,瞧著別人忙活得起勁,自己莫名也跟著歡騰起來。

  這時新娘新郎在青廬外站定,要拜別岳家。這個拜是新娘只需要站著揖別,而新郎需要跪下鄭重地叩首,以表示自己對岳家養大妻子的感激。

  康麗娘父母早逝,張獵戶拜的便是康家祖父,一旁都是來觀禮的康家族人,里三層外三層圍得分外嚴實。<hr>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