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就算是正九品的縣尉也是僧多肉少,進士們都得苦等多年,自然輪不到女官來染指。

  即使李隆基只是心血來潮想試試她的斤兩,三娘也要儘可能地把握住這麼個好機會。

  三娘被授官的消息很快傳開了。

  同年們自然都登門來祝賀,要她請客吃飯。

  本來新科進士都得守選三年,三年後大家通過吏部銓選奔赴不同的崗位,結果三娘先一步通過制科考試「釋褐」了,大夥不得宰她一頓?

  所謂的「釋褐」,就是字面意義上的「脫下短褐穿上官袍」。

  短褐這玩意一般只有平民老百姓才穿,所以時人便把被授官稱為「釋褐」。

  釋褐後同年們一般要舉辦「過關宴」,慶祝大夥闖過了吏部這一難關、從此各奔前程,雁塔題名往往也會安排在過關宴後。

  如今三娘提前釋褐,當然得單請一頓過關宴。

  家中逢上這麼件大喜事,當然不差這頓過關宴的錢,郭老爺子大手一揮,掏了錢讓三娘盡情請客去,自己也在家大宴賓客,整個常樂坊仿佛都跟著熱鬧起來了。

  三娘無奈地對呂諲他們說道:「你們前些時候不是說應酬太累人了,再也不想出去吃酒了嗎?」

  呂諲等人哈哈大笑:「別人的酒不吃,你這頓我們肯定得吃,絕對不能幫你省錢。」

  三娘宴請完同窗,第二天又去拜別賀知章他們。

  有了實職在身,就不能像以前那樣每天想去哪就去哪了,基本都得在藍田縣待著。不過,她會經常給大夥寫信的!

  其實當官一般都只上半天班,只有負責當值的人才要在衙署守上一天,總的來說不會特別忙,可要想施展自己的才能肯定就得辛苦些。

  賀知章他們對她都是勉勵為主。

  唯有鍾紹京嘴上依然沒什麼好話:「你到了縣衙肯定也沒什麼事干,正好多練練字。」

  別說她一個十來歲的女娃娃了,就算是個二三十歲的愣頭青去了,也插手不了人家縣衙里的事。人縣衙里先有縣令、縣丞、主簿,然後才輪到你們縣尉,且畿縣縣尉還有兩個,哪裡能輪到你個新來的說話?

  三娘:「……」

  您老不愧是潑冷水專業戶!

  三娘也不惱,鍾紹京說的其實沒錯,新來的到了縣衙確實很難插手縣務。而且一般進士過去也只是混個基層歷練經歷而已,真要能幹出什麼大事來才奇怪。

  「估摸著得等重陽我才能回來聽您指點了。」三娘遺憾地說道。

  縣官不能擅離職守,只有重陽這樣的大節日才能回長安與親友相聚——這還是因為她任地離長安近。要是離得遠的,估計得任期滿了才有機會回鄉省親。

  鍾紹京冷哼著說道:「隨便你來不來。」

  說是這麼說,鍾紹京其實也是有點捨不得的。

  雖然自家也算兒孫滿堂,日子也過得十分舒心(就是別人可能不太舒心),可自己看著長大的小娃娃這就要去外頭當官了,當長輩的哪裡能真的一點不舍都沒有?

  鍾紹京最後還是給她叮囑了幾句,讓她注意別著了別人的道,尤其是那些男的。

  他自己就是男人,最有發言權了,男人沒一個好東西。

  可這做人嘛,其實就得不是東西才活得舒服。

  考慮到三娘喜歡和愛寫詩的那堆人混在一起,鍾紹京還給她舉了個例子:那個知道寫《黃鶴樓》的崔顥不?崔顥平生最好美人,不僅在外流連秦樓楚館、頻繁給妓女贈艷詩,在家裡也是經常看到好看的就想換老婆,自金榜題名這十數年間已經來回換了四五個老婆。

  這個心態就很不錯,只要你有本事就是你挑揀別人,別傻乎乎地去信什麼山盟海誓。自己快活就好,管旁人快不快活!

  記得有次李邕李北海那傢伙聽聞崔顥的才名,特意邀他過去喝酒,崔顥十分感動地前去赴約並給李邕送了首艷詩。

  可把李邕給氣壞了。

  李北海啊李北海,你也有這麼一天!

  三娘:?????

  聽起來鍾紹京還挺瞧不慣李邕。

  說起來兩人都是當世書法名家,相互瞧不上也挺正常的,不是所有人都能來個同好一家親的。

  何況比起鍾紹京這嘴毒沒朋友的性格,人李邕可是瞧見什麼青年才俊就要盛情招待,為此甚至不惜挪用公款。

  崔顥的《黃鶴樓》三娘倒是聽過,就是那首有名的「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沒想到崔顥不僅詩寫得好,生活竟也這般「精彩」!

  不過這件事上鍾紹京還真是多慮了。

  三娘常年往返於長安、洛陽之間,成長於天下最繁榮富庶的地方,從小見識的都是賀知章他們這樣的厲害人物。要說尋常男子的山盟海誓能騙到她,那還真不太容易。

  她本就是不想過早早嫁人生子、困於後宅的生活才立志走仕途,怎麼可能會因為別人的幾句空話把自己這麼多年的努力付諸一炬?

  三娘笑眯眯地說道:「等我以後當了厲害的大官,也學那崔前輩選好看的男子當丈夫,遇到更好看的就換掉。」

  鍾紹京:「……」

  鍾紹京也察覺自己勸錯了方向,擺擺手讓她趕緊走。

  可千萬別讓賀知章知道這是他教唆的。

  三娘就近溜達了一圈,又去尋自家老師王維說話。<hr>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