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白今天也被李隆基帶過來解悶,君臣倆很隨意地坐在一塊聊天。

  聽人說考生都到場了,李隆基轉頭問李白:「今天郭家那小娘子也要應試,聽說愛卿和她也認識?」

  李白也不避諱,有什麼便答什麼:「早些年在洛陽認識的,頗有趣一小孩,寫起信來很能嘮。」

  交朋友這種事都是有來有回的,哪怕一開始只是萍水相逢,經過那麼長時間的書信往來總歸有那麼幾分真交情在。

  李隆基道:「我倒是沒收到過她的信。」

  李白哈哈笑道:「臣怎麼聽人說她行卷還曾行到陛下頭上?」

  李隆基聞言也樂了起來:「確實有這麼一回事。」

  兩人說話間,三娘她們也都拿到了考題,紛紛靜下心來開始擬寫這份至關要緊的答卷。

  既然考的是文辭秀逸科,考生們自然得在文辭方面有獨到的長處,而且不能磨磨蹭蹭憋半天。

  聖人正親自看著呢,誰要是最後一個交卷,估計哪怕是寫出花來都別想著登科了。

  顏真卿性情沉穩,雖然很快寫完了答卷,卻沒有貿然去當出頭鳥。

  等到陸續有人交卷,他才把自己的卷子交了上去,走到外圍等候李隆基召見。

  三娘也是等顏真卿交了卷才跟上。

  制科考試的特殊性就在於它不僅考過了就授官,而且考完後當天就能出結果。甭管最後中沒中,考生都能擁有一次朝見聖人的良機。

  所以她們交了卷還不能走,大可先坐在外頭欣賞一下興慶宮的好風光。

  雖說考生人數不多,但要當場看完幾十份答卷還是得費些功夫。好在李隆基帶的不僅是李白,他還帶了一整詞臣當批閱卷官,所有答卷都是由這些詞臣先把關後再送到他面前。

  若是某份答卷都被評為下等了,那李隆基當然是不用細看的!

  第79章

  近來天氣晴好, 勤政樓後的龍池波光粼粼,遠遠看去到處都是一派好光景。

  可惜三娘是來考試的,也不好到處溜達, 只得邊和顏真卿閒聊邊等著結果出來。

  都是經過地方官或者京官舉薦才有考試的青年才俊,答題都不會太慢,沒到正午便都陸陸續續交卷。

  在最後一個考生把卷子交上去後不到一刻鐘, 便有人過來領他們去拜見李隆基。

  李隆基趁著他們上前見禮時掃了一眼,見姿儀最出眾的果然是李林甫提到的幾個人,便也沒有多打量,笑著讓人宣布這次制科考試的結果。

  李隆基繼位後經常舉辦制科考試, 走的一般是少量多次路線。

  這次成功登文辭秀逸科的人也不多, 攏共也就三個人:崔明允、顏真卿以及三娘這個唯一的女考生!

  三個人都是進士出身。

  其中以崔明允及第最早、資歷最老,當場被授為左拾遺。

  是個品階不算特別高, 但是十分清貴、能直達天聽的官職, 算是文官升遷路線中的中層。一般來說要是辦事水平能讓皇帝滿意,接下來應該就能混出頭了。

  不過「伴君如伴虎」這句話還是有道理的, 要是說話不合皇帝心意, 估計就要被攆去邊遠地區了。

  顏真卿也已經高中七八年,有過出任校書郎的經歷,所以這次被授為醴泉縣縣尉。

  醴泉縣可是畿縣,幾乎緊挨著長安,算是大唐眾多畿縣中相對比較靠前的,比之王昌齡當初去的汜水縣還要略勝一籌。

  最讓人意外的還要數三娘的任命。

  三娘今年才考上進士, 資歷最淺,竟也和顏真卿一樣被委任為藍田縣縣尉!

  藍田同樣是畿縣!

  哪怕畿縣縣尉只是正九品的小官, 也足以讓她剛踏入仕途就積累了基層歷練經驗。

  何況這還是天子腳下!

  眾落第考生看向三娘的目光都既羨又妒。

  人和人真是不能比啊!

  可惜制科考試是天子親臨試策的考試,他們就算再不甘心也沒辦法。

  俗話都說「學成文武藝, 貨與帝王家」,人家李隆基這個帝王家一把手都覺得顏真卿幾人好,他們這些沒發揮好的人又能說什麼?

  還是安心熬資歷吧!

  即使不少人滿腹牢騷,還是只能恭恭敬敬地跟著謝恩。

  不管考沒考上,總歸是有機會再聖人面前露了把臉不是嗎?

  顏真卿當初剛授官沒多久就丁憂去了,算下來他其實只當了不到一年的校書郎,如今得了實職他心裡也挺開懷。

  三娘這個任命倒是讓顏真卿有些意外,一上來就是縣尉的話,三娘一個女孩兒做得來嗎?

  這麼個念頭在顏真卿腦海中一閃而逝,很快他就想起三娘騎馬張弓都不在話下,人家算起來還是武將之女來著!

  看來聖人目前還挺看重三娘。

  既然兩人都是要在京畿當縣尉的,離開興慶宮後便約好以後多多交流,遇到什麼事可以相互商量。

  醴泉縣在長安西北方向,藍田縣在長安東南方向,離得不算特別遠,書信往來還是挺方便的。

  三娘自然一口答應。

  她還以為自己只能先弄個校書郎之類的閒差,沒想到一上來就是縣尉。

  這對於三娘來說當然更好!

  是騾子是馬,總要拉出來溜溜才成!

  在從前,女官的升遷途徑和尋常官員是很不一樣的。<hr>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