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扔到一邊。

  接下來的第二倒是寫得可圈可點,就是賦有點偏題,大概是沒能領會「天得一以清」的含義。

  明知道聖人有意抬高李家老祖宗的地位,居然還不好好讀《道德經》,可見是個沒眼色的,不當官也罷。

  繼續扔到一邊。

  韋陟如是扔了幾份,終於遇到份比較順眼的卷子,一看名字,呂諲。

  他把呂諲的卷子放到案頭,邊命人去把這考生的作品集拿過來邊拿起下一份答卷。

  這一看,兩眼登時亮了起來。

  這字他有印象。

  韋陟展卷細讀,只覺這答卷上不管是詩還是賦都寫得意氣揚揚,其文辭之美、韻律之雅,當真叫人越讀越喜歡。

  韋陟反覆讀了幾遍,當即叫人把剩下幾份答卷分給其他閱卷官去評議,說是自己看了這兩篇詩賦便看不上其他的了,平白讓後頭幾個考生遭了無妄之災。

  其他考官聞言都很好奇韋陟到底看到了什麼樣的卷子,趕忙齊心協力把最後那幾份答卷批閱完畢,圍過去讓韋陟把他手頭那份答卷拿給大夥傳看。

  二月十五日清早,天還沒亮就下起了濛濛細雨。

  長安城裡的考生們在這場春雨中迎來了詩賦試放榜的日子。

  第70章

  第二場的放榜牽動著無數考生的心, 有的人很清楚自己考完這場就該黯然歸家去了,卻還是不死心地在那黃紙寫成的榜單上一行行地找自己的名字。

  三娘對自己的第二場結果自然也是關心的,只是家裡人不讓她親自出去擠, 她只能在家裡等著繞樑她們去禮部南院外候著。

  結果天才剛蒙蒙亮,已有人急匆匆跑來報喜:「頭名!這次又是頭名!」

  後面還跟著還幾個跑得慢的,扼腕地看著那最先跑到郭家報喜的人拿了賞錢。

  碰上這樣的大喜事, 郭家自然不會吝嗇,特意來報喜的人哪怕不是第一個到也依然給了賞。

  以至於一聲聲的報喜把左鄰右里都給驚動了,大多對這老郭家生了個出息閨女既羨又妒。參加貢舉能考過第二場詩賦試已是難得,何況還拿了頭名?

  這只是第二場的結果, 郭家也沒有大擺宴席, 只自家人多添了幾個菜作為慶祝。

  飯後,郭家祖父喊三娘到他身邊坐下, 放下手中的酒杯殷殷說道:「我知曉這第三場試策肯定難不倒你, 只是最後到底給不給你進士出身還是看聖人他們的考量。不給你,你莫灰心;給了你, 」郭家祖父沉吟良久, 嘆著氣說,「你也莫太歡喜。入仕之後為難的事多不勝數,你看你祖父我這厚實的臉皮,便是當初在外為官那些年錘鍊出來的。」

  三娘笑吟吟地說道:「我會多跟阿翁學的。」

  郭家祖父沒好氣地瞪她一眼。

  三娘道:「若是試過了還是不行,大不了我學阿泌他們隱居去,或者和蕭戡那傢伙仗劍天涯也不錯。」

  三娘只是優先考慮實現自己的狀元夢想, 要是實現不了她也不是沒有別的想法。她本來就是覺得這樣很棒、那也很棒的人,有機會的話她還挺想體驗不同的人生來著!

  比如她朋友們的人生規劃都很不錯。

  像李騰空的目標就特別明確, 她壓根不打算嫁人,只想隱遁世外潛心修行。她幾個姐姐在她這個年紀早就擇得良婿, 她依然老神在在地每日讀書、抄經和入定,真正做到了兩耳不聞窗外事(就是偶爾會被三娘攪擾清修)。

  李泌更乾脆,二話不說直接躲山里去了。

  蕭戡時不時溜出京師去京畿諸縣晃蕩一圈,回來跟他們感慨沒碰上什麼行俠仗義的機會,總想找個機會悄悄遠行。

  李俅依然孜孜不倦地想當大唐商賈背後的男人,甭管賺多賺少,只要看到什麼感興趣的產業都要去摻一腳。

  至於李儼,他卻是沒得選的,他生來就是皇長孫,沒意外的話以後會當太子乃至於登基為皇。

  三娘覺得自己這次要是沒考上,大可以找蕭戡他們結伴出去遊歷,等到將來李儼繼承大寶再來試試。李儼怎麼都得看在老朋友的情分上給她個機會的吧!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都是李儼夢中那場動亂不再發生。

  即使太子李瑛沒有遭遇李儼夢中的厄難,許多事還是一一應驗了,比如壽王妃楊氏還是出家為女冠了,父奪子妻之事不知會不會如夢中一般發生。

  前些年也確實出了個安祿山。不過在安祿山犯錯被押送到京師之前,李儼仗著皇長孫的身份到李隆基上面說自己夢見了「祿山之亂」,著實不知這祿山到底作何解釋,只能詢問李隆基這位執掌天下的天子。

  李隆基起初也不知這「祿山」何解。他讓李儼細說夢中諸事,得知亂從范陽起,亂兵先攻占洛陽、後直取長安,只覺李儼年紀小什麼都不懂,他們大唐兩京哪有那麼容易被攻下來?

  後來安祿山因為延誤戰事被押送到京師,張九齡力主依軍法處死此人,李隆基才想起早前祖孫倆說起過的「祿山之亂」。

  李隆基起初懷疑是張九齡早前便和太子李瑛提起過安祿山,以至於太子李瑛讓皇孫假借解夢來他這邊敲邊鼓。

  可仔細一琢磨又覺得不至於,這安祿山不過是個不起眼的裨將而已,哪裡值得張九齡和太子李瑛這般大費周章?

  張九齡勸殺純粹是他那根深蒂固的儒家想法作祟,他本來就對胡人看不順眼,認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一直都極力阻撓朝廷重用胡人將領。<hr>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