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郭家祖父已經致仕,最有出息的郭子儀又在邊遠的安西都護府,郭家目前沒看出有特別值得結交的價值。

  雖說三娘是面過聖的小神童,可她到底是個女孩兒,且年紀還這么小,一般人也沒想過從她這裡下手。

  難道要他們也跟放蕩不羈的賀知章那樣交個「小友」?

  直至這會兒李林甫提出讓小孩子之間交個朋友,眾人才回過味來:對啊,不管郭家三娘以後到底有沒有前程,讓家中兒女和她結交一下也不是什麼壞事。

  能沾沾她的聰明氣也不錯。

  三娘還不知道有一大波小夥伴正向她湧來,她在她祖父身邊乖乖坐定,就聽有人通傳說御駕到了。

  三娘跟著眾人一起起身恭迎,可惜因為個頭太矮只能看見前頭那一身身朱紫衣袍。

  可惡!

  她什麼時候才能長高!

  既是想過個熱鬧節,李隆基沒讓大夥站太久,笑著坐下後便讓群臣也齊齊落座。

  這種宴會除了三娘這種小孩子會認真吃喝,其他人的心思都在別的地方。

  這不,御宴還沒過半,李林甫他們這些在御前得寵的高官近臣不僅輪流敬酒歌功頌德,酒到酣處還起身向李隆基獻舞稱慶。

  三娘正認真解決手裡一塊餅子,看到李林甫等人次第起舞后愣了一下,接著便目不轉睛地看了起來。這種高官相繼起舞的畫面,她還是第一次見識!

  李隆基見此情景也是心情大好,竟是命人取了面羯鼓來親自為他們擊鼓。

  天子擊鼓這種事三娘就更沒見識過了,她好奇地睜圓眼睛看向李隆基手頭那面羯鼓,沒想到光靠一面鼓也能敲擊出這麼多音調。好厲害啊!

  許是遠遠瞥見三娘眼底由衷的欽佩,曲畢李隆基朗笑著給獻舞的群臣賞賜了一圈,最後居然讓人把羯鼓賜給了三娘。

  三娘震驚了。

  為什麼自己會突然擁有這麼大一面羯鼓!

  她糊裡糊塗地跟著眾人一起謝了恩。

  鍾紹京不知什麼時候趁著大夥起舞挪了個位置,正巧坐在三娘旁邊。他瞧見三娘那吃驚的模樣,不由樂道:「你看你這身花衣裳,是不是與這面花羯鼓極相襯?」

  三娘仔細一看,這羯鼓果真滿是吉祥花紋。

  眾所周知,吉祥花紋的顏色一般也很喜慶,瞧著確實與她那身花里胡哨的衣裳十分相近。

  三娘:?????

  三娘氣鼓鼓地反駁道:「我衣裳上沒有花,不能叫花衣裳。」說完她又一臉苦惱地看著眼前的羯鼓,她只學了琴,不會擊鼓,難道又要多上一門課嗎!

  她繞著羯鼓連轉兩圈,才和鍾紹京說起自己的煩惱。

  鍾紹京道:「聖人不喜歡琴,你別學琴了,學擊鼓便好。」

  三娘當即和他分辨起來:「我學琴又不是為了聖人喜歡。」

  鍾紹京哈哈笑道:「那你把聖人賜你的兩杖鼓還回去。」

  三娘道:「可是剛才看聖人擊鼓,我覺得兩杖鼓也很有意思!」

  鍾紹京樂道:「既然有意思便都學了吧,只是別去你老師面前擊鼓,說不準他會嫌你吵。」

  三娘認真記下了。

  第35章

  三娘帶著「何方可化身千億」的憂愁歸位繼續認真乾飯。

  待到眾人飯飽酒足(其實除了三娘基本沒人認真吃)、餐食撤去大半, 這次晦日宴飲便進行到另一環節,有宮人捧盤魚貫而出,手中托盤皆是文房四寶。

  歌舞有了, 怎麼可以沒有詩文!

  三娘本來還在看熱鬧,結果有個溫柔美麗的宮女姐姐款款來到她身邊,沒等她從對方的姣好笑顏里回過神來, 對方已經笑吟吟地把一份文房四寶擺到她面前。

  三娘一愣。

  郭家祖父也是一愣,他有些著急地詢問那位宮人:「是不是拿錯了,怎地給我們晗娘也拿了一份?」

  那宮人笑答:「這是聖人特意吩咐的,入席的人都有份。」

  三娘左看看、右看看, 發現對面的李泌面前確實有, 至於李儼他們是沒入席的,他們應當是在別處開開心心地吃吃喝喝。她臉上一點愁容都沒有, 還甜滋滋地向那宮女姐姐道謝。

  郭家祖父那叫一個犯愁, 他雖然準備了不少詩作,可要命的是這次應制詩是分韻的。

  比如前頭的張九齡等人分到「林」字, 他們寫詩就要壓「林」字韻;輪到他們這些分到「寒」字, 他們便要壓「寒」字韻。

  且不說他不可能每個韻都準備兩首詩,就算準備了又如何?他難道還敢明目張胆地在御前把詩背給三娘聽不成?

  旁邊的鐘紹京注意到郭家祖父的滿面愁容,笑著看向初生牛犢不怕虎的三娘:「你祖父瞧著挺擔心你的樣子。」

  三娘聞言轉頭一看,果然對上她祖父憂心忡忡的視線。她信誓旦旦地說道:「您別擔心,我能寫的!」

  她已經把《初學記》讀完了,又與賀知章他們學了許久的對句。

  雖不能保證寫得多才華橫溢, 試著寫出首應制詩來還是可以的,誰會要求她一個堪堪滿六歲的小童寫出全場最佳的詩作?

  三娘有這樣的認知, 自然是半點都不慌的。她沒管旁人投過來的目光,只一本正經地研究起眼前的韻腳來。

  鍾紹京見她小臉上滿是認真, 便也沒再調侃她,由著她獨自思索去。

  <hr>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