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管王氏再怎麼憂心忡忡,該來的還是會來。過了三日,宮中的旨意就下來了,讓郭家祖父帶著三娘進宮面聖。

  既然不是讓女眷帶,而是讓郭家祖父在,那其中的意義自然不一般。長安城中都是聰明人,一聽說這件事馬上開始傳揚開去。

  郭家這是也要出個小神童啊!

  聽說是賀知章舉薦上去的,難道賀知章是個挖掘神童的專業戶?

  據傳李泌當初也是他在御前誇過以後才被召見的。

  只不過當時也是李泌自己表現得足夠出色,才入了張說、張九齡等人的眼並得了當今聖上的誇獎。

  不知郭家這個小娃娃能不能接住這份恩寵。

  處於輿論漩渦中心的三娘對眾人的想法一無所知。

  她知道皇帝是這天下的主人,所以想去看看她們大唐至高無上的天子到底是怎麼樣一個人。

  聽聞想要當個為民辦事、為天下辦事的好官,光靠自己厲害是不夠的,還要獲得君王的賞識。

  像孔子那麼厲害的人,也是周遊列國到處尋求聖明的君主。

  她既然想考狀元,當然得去問問皇帝本人要怎麼樣才是他想要的狀元啦!

  三娘懷著這樣的想法積極地靠她兩條小短腿走進高高的宮門。

  很有點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莽勁。

  第17章

  眼下是開元二十一年,意味著李隆基已經繼位二十二年。他的繼位之路並不平坦,他出生時整個大唐尚在他祖父高宗皇帝的統治之下,而他年紀極小時就被過繼給已故伯父李弘當嗣子。

  他那位伯父死於二十幾歲的年紀,沒有活到需要面對李唐皇室那麼多腥風血雨的時候,還在死後被破例追封為皇帝。他過繼到對方名下後有過一段挺平靜的日子,直至高宗皇帝駕崩一切才有了天翻地覆的改變。

  生父遭廢,生母被殺,李隆基在風雨飄搖中長大。

  那段並不美好的日子養成了他性格里一些好的特質,也養成了他性格里一些不好的特質。

  幸運的是在他登基後的這二十二年裡,大多時候都算是好的特質在發揮作用。他勤理政務、任用賢能,把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同時還為一度遭遇重創的李唐皇室生育了幾十個皇子皇女,連皇太子李瑛都已經二十多歲了。

  李隆基本人也接近五十歲了,他開始喜歡一些他這個年紀應該喜歡的東西,比如徵集天下奇人異士的求仙問道,比如沉迷年輕而美好的肉體,再比如接受別人的奉承與吹捧。

  這對李隆基來說是幾種不盡相同卻都能讓他快樂起來的事。

  比如這「神仙座下童子童女」的想法一冒出來,就牢牢地根植在李隆基腦海裡頭再也無法拔除。

  天降祥瑞代表什麼,代表老天對他這個天子的認可。

  祥瑞可不僅指某種事物或者是某種現象,還能是天降人才為朝廷所用。

  這件事很值得他特意抽出空來見一見這位讓賀知章誇讚有加的郭家女娃娃。

  須知唐代有極大的修史熱情,李隆基也算是個遍讀史書的人,翻開諸多帝王本紀,裡頭沒少記載歷代皇帝上當受騙的經歷。李隆基一度連各地縣令都親自考核,自然不可能讓自己日後的記載里出現自己誤把庸人當神童的笑話。

  三娘隨著她祖父入內覲見的時候,李隆基正拿著本奏章在看。瞧見那幾歲大的小孩邁步入殿,抬起圓乎乎的小短腿時差點沒邁過門檻,李隆基不覺有些好笑。

  這麼大一點的小孩當真能像賀知章說的那樣通讀《論語》嗎?

  三娘經過三天的練習,本已經把覲見禮儀熟記於心,沒想到一切都準備妥妥噹噹的,事到臨頭卻差點栽在宮中過高的門檻上。

  她很有些鬱悶,抬眼想瞧瞧有沒有人注意到自己小小地丟了臉,結果一下子對上了李隆基那雙帶笑的眼睛。

  這人是在笑她嗎!

  等等,這人莫非就是當今天子?

  三娘立刻把鬱悶收了起來,努力裝作什麼都沒發生。她隨祖父入內拜見天子,明明還是圓滾滾的一小團,愣是一絲不差地把給李隆基行了禮。

  李隆基笑著給她們爺孫倆賜座。

  等三娘坐下以後,李隆基就發現她看起來更小了,不過她那雙眼睛格外有神,叫人一看就覺得她是個極聰明的孩子。他笑問:「聽賀愛卿說,你把《論語》都背熟了?」

  三娘老老實實回答:「對的,抄著抄著就背下了。」

  她說話間忍不住抬起眼望著李隆基,想看看皇帝到底長什麼樣。一看才發現似乎也沒什麼稀奇的,都是兩隻眼睛一張嘴巴。

  不過許是身居高位且浸淫音律多年的緣故,李隆基身上帶著股旁人沒有的尊貴與風雅,整個人的氣質稱得上是相當不凡。

  李隆基對上那烏溜溜的瞳眸,倒也不在意她多看自己幾眼,只說道:「那我可要考校你一下了。」

  三娘聞言立刻坐直了身體,一副要認真聽題的模樣。

  李隆基也沒為難這麼大點的小孩,只挑了幾句話讓她接著背。

  三娘應答如流。

  李隆基聽她一點都不磕絆,幾乎是不假思索地往下背,頓時有些訝異。他出的這些題可都是臨時想的,旁人根本不可能知曉,可見她確實是把《論語》都背下了,而且不是那種需要從頭背一遍才能找出對應句子的死記硬背。<hr>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