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你記性從小就這麼好?」李隆基挑眉問。

  三娘壓根不知謙虛為何物,點著頭說:「應該是挺好的吧。」她想了想,又補充了一句,「聽人讀書的話我可能記不下來,因為我不知道到底是哪個字,有時候聽不太懂。自己看書就能記住!」

  聽說在御前是不能撒謊的,撒謊是欺君大罪,她不能把話說得太滿。

  光是這說得「不太滿」的話,已經足夠讓李隆基對她另眼相待了,有這樣的好記性學什麼不都很快嗎?

  李隆基又讓她提筆寫幾個字來看看。

  旁邊的侍從麻利地往三娘面前鋪開紙張,悉心替她研好上乘的貢墨。

  三娘分不出筆墨紙硯的好壞,只估量了一下紙張的大小,便提筆在紙上寫了兩句話——

  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

  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很快有人把三娘寫好的字呈給李隆基過目。

  李隆基本只是看看三娘的「五歲能書」有幾分真實性,沒想到三娘居然寫出這麼一句話來。他看向三娘的眼神也多了幾分認真,奇道:「你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嗎?」

  三娘回答:「知道!」

  這是她那日在賀家聽李泌給她解釋過的話,說的是倘若天下有道,那有才能的人應該都能各展所長,憑藉自己的本領掙來功名利祿。

  如果這種情況下你依然過著貧賤的日子,那就是恥辱的;相反,如果天下無道你卻仍然大富大貴,那也是恥辱的。

  三娘把這解釋講給李隆基聽,同時坦白告訴李隆基說自己是從李泌那裡聽來的。

  李隆基更訝異了:「你還認得李泌?」

  三娘想了想,覺得她和李泌交換過姓名,還一起玩得很開心,當然算是認得,而且是非常要好的小夥伴。她篤定地說道:「我們是好朋友!」

  李隆基聽到此處,更覺自己最初的想法沒錯。這不,他都還沒有召見,這小孩和李泌就見上面了。

  李隆基道:「看來賀愛卿所言非虛,你果真是個聰慧好學的孩子。」

  三娘點著頭附和:「我最好學了!」

  李隆基被她逗得直樂。

  三娘見李隆基似乎問完了,心裡很有些躍躍欲試。他問完啦,是不是輪到她問啦?她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開口的,見李隆基待她還挺和氣,她便開始反客為主地開始掏出自己準備好的無數個御前提問。

  「我們大唐如今是邦有道對不對?」三娘目光熠熠。

  李隆基理所當然地道:「自是如此。」

  他們大唐經過百餘年的蓬勃發展,如今疆域廣闊、國泰民安,這若是不能稱一句「邦有道」,那什麼時候才稱得上是「邦有道」?

  所以面對三娘這樣的提問,李隆基的答案便只可能有一個。

  三娘道:「那您會讓有才能的人才都能各展所長嗎?」

  李隆基道:「當然,只要是真正有本事的人都有機會施展自己的抱負。」

  聽到這個答案,三娘頓時就放心了。

  她繼續追問李隆基選拔人才的標準,從要讀什麼書問到要掌握哪些方面的能力。

  旁邊的郭家祖父本來全程都當背景板,看到三娘又開始自由發揮以後整個人都不好了。你在鍾紹京他們面前一個勁提問就算了,怎麼到了御前還敢這麼幹?

  偏偏三娘不知道什麼時候挪到天子近前去了,他想制止都沒辦法制止,只能坐在一邊干著急。

  李隆基本也只是很尋常地回答三娘的問題,答著答著就覺出點不對來。

  這小孩問的這些問題,好像是準備往這些方向努努力?

  李隆基打量著眼前的三娘,倒沒從她臉上看到記憶中十分熟悉的野心勃勃,只有滿滿的期待與活力。

  他的少年時期到青年時期籠罩在幾個女人的陰影之下,從他祖母到韋皇后,再從韋皇后到他姑姑太平公主。

  對於女人,他可以欣賞她們曼妙的舞姿、欣賞她們姣好的面容、欣賞她們美妙的歌喉,唯獨野心與才能這種東西他是不怎麼喜歡的。

  李隆基眼底的笑意淡了些,只是對於眼前這個伶俐可愛的小女娃,他又生不出什麼厭惡感來。

  左右這小孩只是臣子之女,只要不嫁入皇家便不會有後宮之禍,有這樣的想法也算不得什麼大事。

  李隆基問道:「怎麼?你想考狀元嗎?」

  三娘篤定地回答:「對的。」她答完後又給李隆基說起自己的想法,「我聽人說,目標要定高一點才好,不管最後達沒達成都沒事,只要認真朝著目標努力過就好啦!」

  所以最近聽人說賀知章是狀元,王維也是狀元,雖然不清楚狀元是怎麼考的,但她還是也想要考。

  「要知道這期間學到的東西全是自己的!」三娘自有一套自己的邏輯,「我要是連當狀元的本領都有了,想做什麼事做不成呢!」

  李隆基竟覺得這話沒什麼毛病,他隨口笑應一句:「行,你多學點本領,我等著看我們大唐是不是能出一個女狀元。」

  三娘得了李隆基這句話後備受鼓舞,跟著她憂心忡忡的祖父往外走時腳步都是極輕快的。

  只是宮禁之中不能和她祖父邊說話邊走,憋得她怪難受。

  宮裡規矩真多,她不是很喜歡這個地方!

  第18章

  爺孫倆出了宮門,三娘忍不住長長地呼出一口氣,一副憋了半天難受得不得了的模樣。<hr>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