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敢說敢問是好事。」賀知章笑道,「我家兒孫要是能有你這追根究底的勁頭,我不知得多高興。」

  三娘得了鼓勵,快快活活地把適合自己吃的新鮮菜餚都嘗了個遍,遇到沒見過的吃食便積極請教鍾紹京兩人。

  等她吃飽喝足,才突然想起自家被撇下的祖父來。

  三娘轉頭對鍾紹京說:「我得回去哄祖父啦,不然他要不理我了!」

  鍾紹京端起杯菊酒慢悠悠地飲了一口,頷首說道:「我又沒綁著你手腳,你愛去哪去哪。」

  三娘起身走出兩步,又想起自己和賀知章的遛彎約定。

  考慮到鍾紹京年紀和賀知章一般大,看起來同樣亟需養生,三娘熱情邀請道:「您家住在哪兒?明兒您要不要跟我們一起早起散步?我跟您講,我們約好在安邑坊東門碰頭的,您要是住得不遠也可以一起來。」

  哪怕只有一頓飯的交情,她也要關心新朋友!

  鍾紹京能見天過來找賀知章喝酒,住處能隔多遠?

  事實上他就住在常樂坊旁邊的靖恭坊,一出坊門便能抵達他們的約定地點。

  鍾紹京沒有一大早到坊間遛彎的習慣,不過聽說賀知章都跟三娘約定好了,他頓時來了興致,樂道:「行啊,明兒一早不見不散。」

  三娘認為自己憑本事壯大了遛彎隊伍成員,樂滋滋地跑回去跟她祖父說起這一好消息。

  郭家祖父:?????

  不是,你邀請誰去遛彎不好,你邀請鍾紹京?!

  更可怕的是,鍾紹京居然還答應了。

  郭家祖父一時也弄不明白鍾紹京到底是怎麼個想法。

  一直到回去的時候,郭家祖父都還挺納悶,不知曉三娘到底是怎麼入了鍾紹京的眼。

  要知道鍾紹京當初靠的是從龍之功封的爵,做起事來又肆無忌憚,很多走正經路子出身的文臣便都看他不太順眼。

  鍾紹京本人也是個脾氣橫的,你敢在背後對我指指點點,我就能當面給你沒臉。我怎麼貶謫都有個越國公爵位在手,你們有啥?

  反正吧,鍾紹京在朝中的人緣沒比顧況這個初出茅廬、逮誰罵誰的愣頭青好多少。

  這麼多年來郭家祖父也沒見鍾紹京給過誰好臉色。

  三娘哪裡知道她祖父的擔憂,她祖父一追問她和鍾紹京都聊了啥,她立刻一五一十地講給她祖父聽。

  她記性特別好,自己講過的、聽過的話一句都不會漏掉。唯一的問題就是她今天實在是講太多啦,以至於一直複述到她們家門口都沒複述完。

  郭家祖父:「……」

  難道鍾紹京他們居然都喜歡話多的小孩兒?

  當然了,聽他家孫女說話確實挺有意思就是了……

  第13章

  三娘確實是個小話癆,一路上壓根沒說夠,回到家就去找她阿娘繼續講。她今天第一次見識到的東西實在太多啦,要是不能給家裡每個人挨個講一遍,總感覺晚上睡覺都睡不安寧。

  很快地,全家都遭到了三娘的荼毒。

  她一個人又是扮演公孫大娘,又是扮演張旭,又是扮演鍾紹京,偶爾還要站起來分別念賀知章、顧況唱和的兩首反擊別人閒話的詩。好忙哦!

  連不太愛說笑的郭家祖母都被她逗得直樂。

  三娘便趁機邀她祖母去遛彎,還說賀學士他們都已經答應了。

  本來若是爺孫幾人出去郭家祖母還會考慮一下,聽聞是幾個大老爺們相約遛彎,她便搖著頭拒絕了,說是自己在家中走走就好。到她這個年紀倒是不拘什麼男女之大防,大唐也沒有女子不許出門的習慣,只是她與賀學士等人又不認識,實在沒必要去湊這個熱鬧。

  三娘雖有些失望,卻也沒有纏著她祖母不放,而是改為邀請其他人。

  家中一干小輩剛才聽三娘和賀學士又是聊詩又是說文,腦仁已經開始隱隱作痛了,紛紛表示自己就不去了。還不如在家多睡一會,幹嘛要沒事找事!

  萬一一見到賀學士,人就問你最近讀了什麼書,你是誠實地說自己啥也沒看好,還是撒謊說自己看了好?你要是敢撒謊,別人一考校你你可就露餡了!

  反正吧,小孩子天生就不想接觸這種師長式的人物,越有名氣、越有才學的他們越不敢往對方面前湊。

  生怕被提問時答不上來。

  三娘喊了一圈,也沒喊動旁人,可見家裡人對她的纏人功夫已經有了足夠的抵抗力。她沒太沮喪,仍是開開心心地為明天出去遛彎做準備。

  既然是為了鍛鍊身體而出去溜達,最要緊的就是什麼都不帶(除了錢袋子),所以她拒絕她阿娘準備的一干雜物!

  倒是本來為登高準備的衣裳終於派上用場。

  第二日一早,三娘就去喊她祖父出門。

  郭家祖父往外頭一看,天都還沒亮呢。

  「你去了越國公他們也沒到啊。」郭家祖父無奈地說道。

  三娘今兒一身方便行動的男式衫褲,只鮮亮的髮帶有點女娃娃的樣子,她聽郭家祖父這麼說,便乖乖地坐在一邊看她祖父去換衣裳。自從前頭有許多位公主引領風潮,女子穿男裝乃至於胡服騎射都是常有的事,像三娘這麼大點的女娃娃更是不必拘著,想怎麼穿就怎麼穿。

  郭家祖父洗漱更衣完,出來看到三娘巴巴地等在那兒,不由摸著她的腦袋感慨:「你要是個男孩兒,說不準能考個狀元回來。」<hr>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