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好了這節課就先上到這裡,馬上還有一節課,下節課我們繼續來講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的過程,大家提前準備好教材和相關學案。」

  下課了,嬴政看了看課表,發現今天還有一節課,昨天因為一直在忙朝政還有安裝屏幕的事情,所以沒有來得及仔細看課程安排,只是在睡前匆匆瞄了一眼,沒注意到今天其實是有兩節課,不過好在他今日事務並不是十分繁忙,因此再聽一節課也沒有問題。

  蒙毅和蒙恬二人聽了一段英國國王的「八卦」史,性質十分高昂,聽到王上說還有一節課的時候都表示很高興,並且對林老師即將要講的所謂的英國殖民霸主的形成也比較好奇。

  也許是因為林老師所講到這個世界距離他們實在太過遙遠,此時的他們還不能將自己所處的世界帶入其中。

  只是將這些老師所講的異國歷史當作故事來聽。

  ————————————————

  一模考試結束之後,林空意的緊張感與日俱增,偶爾上課沒人回答問題的時候,她都恨不得穿過電腦屏幕去看看屏幕那頭的學生究竟在幹什麼,有沒有好好聽課。

  更何況現在正在複習的世界史本就是學生一直以來的老大難問題,據她所知班裡還有個別學生甚至還沒記住阿拉伯數字是印度文明的代表性成就這樣比較瑣碎的知識點,這讓她怎麼能不心焦,有些題目就喜歡在選項中埋伏這種迷惑性的答案。

  一模才結束,二模又近在眼前了,即使經常聽同事們說二模的題比較簡單,林空意也還是忍不住會擔心。

  這一次複習世界史,林空意打算將原本分散的專題史儘量整合到一起來上,好讓學生感受到知識點之間的連貫性。

  就比如這節課的宗教改革和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之前的課程中這兩部分內容是分別在世界思想史和世界政-治史的部分去上的,因此僅靠課本上的內容幾乎無法將二者很好的融合起來。

  但其實歷史發展是具有連續性的,幾乎沒有什麼歷史事件是會憑空發生的,同一時期的許多事件之間都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就比如在本節課之前,無論是教材還是學案,幾乎都不會提及克倫威爾清教徒的身份,更加沒有提及英國的這場資產階級革命和十六世紀歐洲的宗教改革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

  如今林空意打破了教材的順序,將資產階級革命放在宗教改革後面講,講完之後再繼續講新航路開闢以及殖民擴張史,學生應該就能更好的感受到為什麼英國會在十八世紀中期成為世界殖民霸主,也淡化了知識點之間的割裂感。

  好在今天有兩節課,她才能一口氣從文藝復興講到新航路的開闢,要是只有一節課恐怕又只能一半一半的上了。

  ————————————————

  課間只有十分鐘的時間,也幹不了什麼事情,所以嬴政三人並沒有離開「教室」,而是互相交流起今天的學習心得。

  本來一開始是很認真在聽課的蒙恬,到後面就變成了開心聽故事,所以筆記中前面的很多內容都是臨摹的外國畫像,偶爾夾雜一些人物名稱及其代表作和代表思想,到後面林老師講英國的部分,就基本都是空白的了。

  所以當蒙恬看到王上走到自己的案幾前,饒有興致的拿起自己的筆記翻看之時,心中還是有些緊張的。

  明明王上因為沒有說需要自己認真記筆記,但是自己筆記上的內容,就連蒙恬自己看了也有些心虛。

  嬴政先是看到蒙恬畫的那幾幅肖像畫,雖然只是描繪的黑白輪廓,卻意外的和老師課件上展示的畫作有些神似。

  嬴政翻了幾頁之後,意味深長的看了蒙恬一眼,又拍拍他的肩膀說:「畫的不錯,蒙大藝術家。」

  什麼什麼?王上該不會是在暗示我什麼吧?不好好聽課就在這裡開小差畫畫。

  蒙恬拿起自己的筆記,和嬴政一起走到蒙毅的位子上,見王上過來,蒙毅本來準備規規矩矩的行禮,還沒俯身便被嬴政制止了。

  嬴政和蒙恬兩人一起在蒙毅的位子旁坐下,嬴政又隨手拿起蒙毅的筆記翻了翻,只見上面密密麻麻的內容都是林老師上課講到的知識點,詳略得當又十分規整的記了好幾頁。

  嬴政隨手指了指蒙毅筆記上有關文藝復興的部分,問道:「看來你對林老師所講的文藝復興這幾個人物很感興趣啊。」

  蒙毅見王上問起這個,立刻坐直了身子,眼中閃爍著幾分對知識的渴望:

  「是啊,我聽到林老師講這幾個人,就想起之前學過的王陽明的思想,要是有機會能看到他們的作品就好了,林老師只是列舉了其中一小部分內容,我舉得要是能看看他們的書,應該能夠更好的了解這些外國的風土人情。」

  見蒙毅這麼說,嬴政知道他是在暗示自己去看看系統中有沒有這幾個人的書,可惜系統目前還不能購買世界史相關的資-料,不然他也很想了解更多有關這些國家的歷史。

  如果有機會,能夠親自去這些地方看看就好了,想起林老師口中的羅馬帝國,應該正在這個時空的某個地方默默發展吧。

  ————————————————

  結束了今天的內容,林空意照常打開了直播軟體配套的通訊界面,一行學校公告瞬間跳進了她的眼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