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所有生員、鄉貢,各按其籍貫,每年春,在本縣參加縣試,縣試通過者,授為童生。然後童生在郡中參與郡試,郡試通過者,授為秀才。待秋後,秀才前往本道首城朝廷考試,通過者則為舉人。」

  「第二年春,舉人在京參加由禮部主持的考試,通過者便是進士。進士還要參加金殿考試,由皇帝親自主持,最後給進士排定名次。」

  皇帝在終於定出了參選資格條件後,馬上把考試的方式也趁機宣布。

  「取得生員者,來年便無需再參加縣試。取得秀才者,來年也無須再參與郡試,有秀才之功名者,可參與郡中的吏員考試,量才錄用,授其吏職。而考入舉人者,也可參與吏部的考試,選中者,可授予亭長、縣錄事、縣曹佐等吏職。」

  「禮部試中進士者,經吏部培訓考試合格後,侯選官職,按缺授給縣主簿、縣尉、縣丞等職,或進入中央諸省部或郡縣諸曹為官,授八九品官階。」

  皇帝一口氣把一套考試以及授官的制度都宣布了,弄的眾大臣們極為突然。

  「陛下,一年一考,會不會太過頻繁了。」

  「陛下,這科舉設立縣試、郡試、道試、禮部試、殿試,是否過多過繁?」

  更有人指出,僅通過郡試,成為秀才便能參加吏部考試為吏,這太過兒戲。而讓通過了道試的舉人當官,更是沒有先例。

  「我大秦本就是走的一條沒有先例的道路,我們只能自己摸索著向前,這制度好與壞,還需要實踐檢驗,先試行個幾年,不就知道好與壞了嗎?諸位大臣與其在這裡百般反對,為反對而反對,還不如回家讓你們的子弟好好讀書,以你們的條件,你們的子弟若參加科舉,那絕對應當是占據更有利的位置的,難道還怕爭不過寒門士子?爭不過農夫府兵子弟?」

  這話一出,大臣們也不好說了。

  「陛下,請問這一層層的考試,要考什麼內容呢?各地道郡縣又各錄取多少人呢?」杜如晦提問,他這問的倒還是比較直指關鍵的。

  第1053章 落魄書生馬賓王

  武水縣開國伯、內衙左親衛府中郎將常何下朝後,騎馬返回宅中,進門之後一直愁眉苦臉的。

  換下朝服,常何一身圓領袍衫加一條革帶配個幞頭,倒也輕鬆許多。

  走進書房,讓書童磨好墨鋪好紙,可拿起筆結果半天也沒憋出一個字來,最後嘆聲氣,「陛下這不是為難我等粗人嗎?我個大老粗,認識的字也沒多少個,這關於科舉考試之事,又能獻出什麼言來。」

  「常威啊,你可知道科舉考試要怎麼考?」

  書童常威倒是跟隨常何好幾年的人,當下笑道,「阿郎問我這個,還不如問前院的車夫來福呢,他都說不定比我知道的多。」

  「來福狗日的能知道個屁,他就懂個車知個馬,你好歹也是個書童啊。」

  「那阿郎還是個中郎將呢。」

  常何氣極,「算了,你個狗日的也是就掛名書童而已,不比我認識的字多。」

  「阿郎,咱們府中馬先生認識的字多啊,據說以前還當過聊城縣學助教呢,阿郎何不問問馬先生呢。」

  常何聽後一拍大腿,「對啊,老子怎麼就沒想起來呢。」

  於是常何丟下筆,起身去西院找馬先生。

  這位馬先生說來也是個神奇之人,他本是河北清河茌平縣人,年幼之時成為了孤兒,家境貧寒,因貧困失意放浪不羈不為州里尊敬,但極難得的是,雖自幼為孤家,家貧。可馬先生居然能夠旁聽成才,尤其精通《詩》《傳》,不過為人比較吊兒郎當。

  後來到隔壁的武陽郡聊城縣,應聘做了助教,可好不容易有了這麼一份工作,他卻不太當回事,整天都飲酒,不認真講授,被上官多次斥責之後,他乾脆就憤然離職,然後在山東河南一帶遊蕩,結果又被當地一個縣令侮辱,一氣之下他便跑去洛陽,偏巧皇帝車駕前往長安。

  於是他便也西遊長安,可等到了長安,已經盤纏用盡,只能寄住在長安外新豐的旅店之中,旅店見他沒錢結帳,於是對這位落魄書生也不願意招待。

  這天店家又催他結帳,馬周感嘆,於是要了一斗八升酒,跟店家打賭,若能飲下,便要店家免他旅費。

  這引得眾人圍觀,恰好當時中郎將常何路過,他見常何真的飲下了這一斗八升,也是十分驚奇。

  打聽他身份,發現他原是自己封地武水縣旁邊縣出來的寒門士子,於是便請他到自己府中做門客,平時幫他教教孩子,代為處理下書信等。

  常何找到馬先生時,這位正在悠閒的看著報紙,兩條腿架在案上,而常何的兒子則在抄百家姓。

  羅單秦李、閻崔鄭王。

  「馬先生!」

  常何笑著打招呼,馬周見東主來了,便也收起兩條腿。

  「東家散衙了。」

  「馬先生在我這裡可還呆的慣,這些小兔崽子定很頑劣,還請先生多用心,不聽話不肯好好讀書,就拿鞭子抽他們。」

  「幾位公子讀書還是很用心的。」馬周只能如此道,將門之子都是喜歡舞刀弄槍的,對於讀書確實既沒天賦也沒心。

  常何於是拉著馬周到另一邊客廳,讓人泡上極好的龍井綠茶。

  「這茶是今春陛下賞賜的,明前龍井,就賞賜了一斤,外面可是有價無市呢,有人都喊到百貫求一斤了。不過我是老粗,不太懂茶。」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