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撤軍!」

  四周的貴族們臉上洋溢著笑意,這當然不是天神的旨意,這是眾貴族們,尤其是那些吐蕃舊貴族們的決定,贊普也必須得接受。

  那些吐蕃士兵們,也都齊聲高呼。

  出兵幾個月,什麼好處也沒得到,他們早厭煩這場戰事了。

  吐蕃武士強悍,那是因為打仗能劫掠,有好處。

  沒好處的仗,他們並不想打。

  諸羌的首領將軍們站在遠處,靜靜的看著吐蕃人裝神弄鬼的樣子,雖然他們也相信天神,甚至如嘉良夷也信苯教,但他們不相信天神會這樣降旨,這不過是吐蕃人想要撤離的一個藉口罷了。

  對吐蕃人來說,這次出兵,他們並沒太大損失,可對諸羌來說,可就虧大了。

  先不說這次出兵,徵召這麼多人馬,消耗掉了多少牛羊牲畜,就僅一個得罪了秦人,就夠他們頭痛的了。

  吐蕃人倒是可以撤回去,但夾在秦與吐蕃之間的諸羌,又能撤哪去?

  拓跋豹眼睛發紅,這次出兵,党項拓跋部的損失是最大的,他們損失了兩千餘騎,這對於總共才只有一萬來騎的党項拓跋部來說,這都已經是傷筋動骨了。

  可他們這麼大的犧牲,也沒見吐蕃人給半點安慰和彌補。

  為吐蕃人出血流汗,換到了什麼?

  再想想吐谷渾的下場,拓跋部陷陷深深的後悔之中。

  吐蕃軍撤離前,贊普召見諸羌的國王、將軍們,然後告訴他們,戰爭結束了,各回各家。

  吐蕃會銘記諸羌這次的出兵,很感激他們的忠誠。

  說完後,吐蕃人就撤軍了。

  大非嶺山上。

  一支騎兵下山,半天后騎兵返回山上。

  帶回了一隊人,還有一個消息。

  「吐蕃人撤軍了,諸羌也全都撤走了。」

  「吐蕃贊普留了一支使團,說要代表他與大將軍會面。」

  囊日論贊的這支使團,是秘密留下來的,他們代表贊普很羅嗣業表達了吐蕃休兵罷戰結好之心。

  吐蕃還給羅嗣業送上了三千兩黃金,並送來一封請罪書。

  囊日論贊稱此次出兵,實是為吐谷渾所矇騙,如今願意賠禮請罪,重歸於好。囊日論贊甚至提出,要送吐蕃公主至大秦下嫁給皇帝,和親結好。

  至於以後兩國的關係,就是互為友好,為姻親之國。

  囊日論贊也是計窮,秦人就是不肯和親嫁公主,那乾脆他們吐蕃來和親嫁公主。

  這三千兩黃金,只是一點賠禮,待贊普回到國中,到時會正式派使團送公主至長安,那時還將送上五千兩黃金,一萬兩白銀並一萬頭氂牛五萬頭羊,以做公主的陪嫁。

  嗣業聽完使者的話,又看了那一箱箱的黃金。

  不由的冷冷的笑了起來。

  「大帥,這是吐蕃人怕了。」

  此時的大非嶺上,可不再是之前了,不久前王玄策自隴右前來,翻越西傾山,由千牛衛和驍騎拼死突破吐蕃人攔截,將他送到山上,帶來的是外面的情況。

  朝廷沒有忘記他們。

  朝廷全面出兵,調動兵馬數十萬,民夫百餘萬,這一次要打他個轟轟烈烈。

  只要嗣業他們能再堅持會,勝利自然會屬於大秦。

  現在吐蕃人跑了,這說明大秦肯定已經在河西和吐谷渾兩路建功取勝了。

  「大帥,出兵下山,乾死吐蕃蠻子。」郭孝恪哈哈大笑說道。

  不過嗣業卻只是搖了搖頭。

  「既然你家贊普如此有誠意,又是要陪黃金,又是要送公主的,我羅嗣業也不好阻攔啊。這樣吧,金子我先代朝廷收下了,我也不留你們下來做奴隸了,你們就此回去告訴贊普,早日撤離積石山北,返回吐蕃。至於你們家的公主吾皇要不要,這個得等吾皇聖裁決斷。有消息了,自然會通知你們的。」

  吐蕃使者長鬆口氣,兩次出使長安的使者都被押留去做挖礦奴了,他還真擔心也回不去了。

  「多謝大王。」

  吐蕃人趕緊滾遠了。

  「大帥,吐蕃人要跑,肯定是我們援軍到了,何不追擊,咬住他們?」

  「就是,豈能讓他們就這樣輕鬆跑了?」

  嗣業卻只是笑看著那些金子。

  「窮寇勿追,這仗打了這麼久了,暫時先休兵罷戰也好,真要想打,回頭還有的是機會,急啥?」

  第1023章 積石高奏凱歌聲

  收下吐蕃贊普送來的黃金和請罪書後,嗣業派出了一支輕騎,一直目送著吐蕃軍和諸羌軍越過了吐谷渾南部邊境積石山。

  率領這支秦軍輕騎的是武騎尉王玄策,他率軍登上積山石頂,然後將一面秦字紅旗插在了山巔。

  山巔之上,還有皚皚積雪。

  那面紅旗顯得越發耀眼。

  積石山南。

  吐蕃人扭頭回望,看到一直尾隨在後的秦騎在山上樹起紅色秦旗,個個神色複雜。

  贊普囊日論贊死死咬住牙關,差點一口氣沒有倒過去給摔落馬下。

  「贊普?」噶爾東贊打馬上前。

  囊日論贊手揪著胸口,另一隻手擺了擺手,「我沒事。」

  越過積石山後,吐蕃軍並沒有再逗留,而是繼續向北,一直回到蘇毗。

  而彌藥、白蘭、党項三羌,卻在越過積石山後,各自返回到山南的自己部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