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秦瓊行事,雷歷風行,他不像尉遲恭還要發發牢騷。

  他是統領一路的總管,是皇帝的元帥,皇帝下達命令,他負責執行,想辦法打好仗,打贏仗,就如此簡單,其它的,他不去多做考慮。

  伏俟城外,青海湖邊。

  秦瓊三將,各自精選整編了一個軍,把傷殘換下,換上精銳,更換殘破鎧甲刀槍,攜帶毛毯、肉乾、水壺,然後驅趕著一群群的牛羊開始南下。

  這次南下的三個軍,皆是重新補充後的滿編軍,並且除去了先前軍中的郡兵輔兵,全是清一色的南衙戰兵。

  每名士兵攜帶了夠半個月的肉乾、肉鬆和炒米,每軍分出一廂四千人,在後負責驅趕牛羊,而其餘幾廂則先行南下。

  三軍有一萬二千人負責後面驅趕牛羊為軍糧,秦瓊也不擔心會有被擊潰的吐谷渾人或是突厥人來打劫,也不怕會有吐蕃人過來。

  三個先行南下的軍中,每軍還有兩萬人,其中一半是騎兵,每軍配一千重裝騎兵,另配九千輕騎,這是自十五萬吐谷渾秦軍軍團中,匯集起來的精銳。

  騎兵足有三萬,重騎三千,輕騎兩萬七,這兩萬七千輕騎中,弓騎占據九千,長矛明光胸甲騎兵占據了一萬八,這些衝擊騎兵相當於是半具裝鎧騎。

  騎兵人皆雙馬,步兵同樣是騎馬步兵,一樣雙馬。

  用秦瓊的話說,就算萬一後面的牛羊被人劫了,我們到時還有馬可宰殺吃肉。騎一匹,殺一匹,都能支撐他們打完這一仗。

  雖然說殺馬吃肉,太奢侈了點,但為了勝利,關鍵時候也可以。

  敵可往,我亦可往。

  「馮將軍,青海就交給你了。」

  臨出發前,馮孝慈終於從金城郡(蘭州)趕到青海湖邊。

  「請齊國公放心,有我在,定不讓這吐谷渾人再做亂,定能保你們後路無憂。若是齊國公南下有需,可隨時派人來召,馮某定率兵來援。」

  秦瓊看看天空,天陰沉沉,似乎要下雪了,這才剛是七月底啊。

  「放心吧,此次定是馬到功成,旗開得勝,要不了多久,就能凱旋,還請馮將軍做好准接應準備哦。」

  「哈哈哈,一定一定,馮某就在這裡恭候齊國公早日凱旋。」

  號聲吹響。

  大軍開始邁動步伐,一路向南。

  紅旗飄飄,士氣正昂!

  第1021章 騎虎難下步維艱

  囊日論贊正是年富力強之時,在他父親為贊普之時,他就已經能獨擋一面,指揮征戰了。過去,他總是無往而不利,就如他身上的那件披風一樣,上面以山虎、雪豹和草原狼的皮縫製在一起,那些都代表著他的武功。

  可是現在,在這大非嶺下,他卻束手無策了。

  那山上有一頭虎,烈虎羅嗣業。

  可他沒有打虎的辦法。

  派去長安的使團又只回來了一個人,噶爾東本也被押留了,據說他們都被送去山裡燒炭為奴去了。

  囊日論贊很憤怒,卻又很無奈。

  面對著大秦的回應,他顯得很無力。

  不論是他要強勢進攻,還是妥協議和,可又打又拉,秦朝就是無動於衷,一副打到底的樣子。

  現在,囊日論贊已經是騎虎難下了。

  坐在虎皮褥子上的他,此時恨不得身下的褥子能是羅嗣業的。

  他想起他年少時的一次打獵,他蹲守在雪山冰川里,想要獵殺一頭鹿可他等來的不是那美麗的鹿,卻是等來的卻是危險的雪豹。

  那一次,他差點就沒命了。

  噶爾東贊來了,他是出使長安而被扣留的噶爾東本侄子,是他們家族優秀的年青子弟。東贊如今是他的侍衛,負責傳令。

  這個年輕人有眼睛有些紅腫,他偷偷的為他的叔父而哭泣過。

  「東贊,你放心,你叔父早晚還會回來的。」

  噶爾東贊憂心忡忡。

  他對如今的局勢並不看好,他也早發現了贊普的困境。

  「贊普,聽說秦軍已經擊敗了西突厥,吐谷渾人肯定也不是秦人的對手,我們繼續留在這裡已經沒有半點意義了,秦人拒絕了和親談和,他們會打到底的。」

  「我又豈會不知。」

  「東贊,你說我現在要怎麼辦?」

  噶爾東贊直了直腰,咬了咬嘴唇,他捏著拳頭,對囊日論贊道,「西突厥已經撤回西域,吐谷渾絕不是秦軍敵手,而我們現在被阻於此處,軍心士氣都已不足,天已轉涼,即將下雪,我們隨軍的牲畜牛羊也都已經將盡,再這樣下去,待秦軍殺到,我們將陷入危險之中。我們這次對秦人的判斷是錯誤的,也高估了西突厥和吐谷渾人,這一次我們失手了,但也只是損失了些錢糧牲畜,犧牲了一些羌人,只要我們及時撤退,還不算晚。」

  囊日論贊打量著這個年輕的貴族子弟,對他的一番話很讚嘆。只是他身為贊普,如此無功而退,卻也並不容易。

  不說這樣的撤退,會使他顏面全無,威望大降。

  最重要的是,他們吐蕃已經惹怒了秦人這頭猛虎,現在就這樣走了,哪會這般輕易呢。還有一個,這般撤退,就是敗退,諸羌國這次吃了不少虧,損失不少人馬,沒有半點收穫,這樣撤退,以後只怕諸羌就會倒向秦人。

  這對於囊日論贊來說,也是無法接受的事實。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