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從大非川到烏海倒是不遠,沿著這條溫泉道進軍,還算方便。有大非嶺上囤糧轉運,確實安排的很好,無懈可擊。」

  「廢話,你也不看看統兵的是誰,那可是大將軍王嗣業。」

  宗室三王的勇猛,那是無人否認的,而這宗室三王里,又以羅嗣業最猛,他又有多次獨擋一面指揮作戰的經驗,可心說是深得全軍佩服的,尤其是上一次,硬生生的以一人之力,把整個河朔關隴地區拿下了,生生的攻滅了李唐,比朝廷計劃中起碼早了兩年。

  「嗣業大將軍手底下萬餘秦軍將士,又有慕容順的三萬吐谷渾軍,攻擊烏海天柱王的三萬兵馬,應當不成問題。」

  烏海雖是一座城,可吐谷渾的城池不比中原城池的堅固高大,這種城池也就是個土圍子,防禦上並沒有什麼可多說的。

  因此,諸將都判定,嗣業這一戰,還應當是場野戰。

  兩軍數量相當,甚至嗣業還占優勢,因此怎麼看都是嗣業能贏。

  「原本局勢確實如此,但現在又有了新變化。」

  張須陀拿來一些小旗子。

  「吐蕃軍一萬人本來是要到大非嶺補給的,可現在大非嶺被嗣業攻占,由程名振駐守後,那一萬吐蕃軍已經在南面停止不前,而據我們的軍情,吐蕃再次從蘇毗和衛藏徵召兵馬,據悉,吐蕃贊普南日論贊已增兵一萬,並緊急動員,從後方抽調更多兵馬。」

  「同時,西南的党項與白蘭諸羌,如今也是很不安穩,正被吐谷渾和吐蕃說動,蠢蠢欲動,意圖出兵劫掠。」

  南日論贊一面調兵,一面還派使者過來,請求大秦賜公主成婚。並宣稱,公主不至,我且深入。

  十分猖狂。

  不過樞密院分析,就算此時朝廷真賜公主給吐蕃,吐蕃也絕不會收兵罷戰。根據他們收集的情報顯示,如今吐蕃擴張極速,正處於一個張狂的時期,若是不把他打痛,他絕不會這麼輕易收兵的。

  這是大秦與吐蕃的第一次交手,因此絕不會等閒視之,必須打,而且必須打痛,根本沒的談。

  「據我們的預計,吐蕃最終將可能出兵五萬左右,而党項、白蘭等諸羌,也可能出兵五萬左右,因此,從南而來的吐蕃軍,將達到十萬之眾。」

  「而西突厥射匱可汗年老狂妄,我大秦未征討他,他卻主動來犯,因此這一戰也是不可避免。」

  吐蕃一個西南小藩,都能拉出十萬聯軍。

  而西突厥稱雄西域,這些年安穩發展,實力更是強勁。

  「第一批西突厥軍約三萬人,但我們推演戰局,嗣業將軍在烏海擊敗天柱王后,慕容恪的聯軍,可能會向西突厥繼續請兵。」

  「射匱能派多少兵來?」

  「若戰爭升級,西面慕容恪與西突厥的聯軍,能達到十五萬到二十萬之眾。」

  一面面代表敵人的旗子插上沙盤,每面旗幟代表一千人,很快在大非嶺和烏海這附近,已經是插的密密麻麻了。

  看著這些旗幟,諸將也一下子明白了嗣業的處境了。

  嗣業與慕容順的聯軍,加上程名振的大非嶺守軍,府兵、郡兵、部落兵還有吐谷渾軍,全加起來也不到八萬人。

  而敵人,卻將有起碼二十五萬到三十萬之眾。

  尤其是這裡還是深入高原,前後無援,真要被合圍,只怕相當難打了。

  「要不,先撤回來?」

  「撤個鳥,增兵,跟他們打,就他們有兵嗎?我大秦甲兵百萬,怕他個鳥!」脾氣火暴的來整拍了桌子。

  第962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

  九洲池上,皇帝與張須陀在畫舫上釣魚賞景。

  此時的中原洛陽,已經進入了初夏,但是在遙遠的西部邊陲,卻還是大雪紛飛。

  「嗣業軍中奏報,大雪紛飛,造成不少將士凍傷,軍資轉運更是極為不便。好在他主動出擊,打下了大非嶺囤糧,稍稍緩解。」

  羅成卻有些無奈地嘆道,「本來只給嗣業一軍人馬,便是希望他能審時度勢,加以克制,把戰爭控制在一定規模之內。如今百廢待興,朝廷需要先休養生息,可唐儉先是膽大的直接幫慕容順兵變奪位,搞的吐谷渾這個爛堤突然崩潰。」

  皇帝對於此時在吐谷渾打一場全面戰爭,是沒什麼興趣的,也沒有什麼餘力。

  西北的子午直道、靈武運河,河隴路都還沒有全面疏通,關中也還沒有什麼積余,百姓都沒恢復過來,朝廷的兵馬也同樣是還沒有布置到位。

  更別說,朝中剛剛經歷了一場巨大的謀反案,內部正是不穩之時,西線再起大戰,這不符合皇帝的計劃。

  事實上,政事堂中的十一位宰相中,也有一半多都是認為過火了。

  如杜淹更是直言應當立即把羅嗣業撤回。

  「若是嗣業不主動出擊,那麼圍繞著伏俟城打,我們的情況要好的多。」皇帝直言不諱的對老帥道,雖然在眾臣面前,皇帝還是很支持羅嗣業,稱讚他主動出擊,打出了大秦的威風。

  可實際上,皇帝心裡還是覺得嗣業在一個錯誤的時候,做出了一個錯誤的決定,然後使得他的兵馬,還有朝廷的處境,都陷入了被動。

  烏海城和大非嶺距離大秦的邊境太遠了。

  而且那邊的地形和氣候,都對秦軍十分不利。

  「陛下莫非也想調嗣業回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