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高士廉聽到皇帝這話,大為驚訝。

  他奉命修氏族志,以自己的理解當然就是要為貴族門閥們修定譜序,畢竟自魏晉起,門第制度興起,特別是九品中正制後,士人入仕,國家取士,那都是要以門第為依據的。因此士族最重譜序,但各家發展久遠,不免譜序浩繁,因此往往有許多人便冒充世家等等。

  在接到這個任務後,高士廉等找來了當世最有名的幾位譜牒大家,由這些最權威者疏清整理各大士族郡望的譜系,然後再給他們排定名次。

  最終他們排出的這個大秦王朝士族門閥排行榜的第一名,便是博陵崔氏。博陵崔氏是五姓七家中的一家,在清河崔和滎陽鄭衰弱後,其家族便漸為山東士族之領袖。

  可誰知道,皇帝現在卻對這個排名非常不滿。

  因為這根本不是他的意圖。

  皇帝修氏族志做什麼?搞這個排行榜幹什麼?

  難道是要給那些傲慢的士族捧臭腳?

  當然不是,他是皇帝,他開創了一個新王朝,怎麼可能去捧那些老牌士族門閥的臭腳?想當年,皇帝還只是一個山東小吏的時候,就敢硬剛滎陽鄭氏了,現在都當皇帝了,還需要捧他們臭腳嗎?

  捧他們的臭腳,對於大秦皇帝和大秦皇朝來說,又會有什麼好處呢?

  皇帝修氏族志的目的,還是穩定。

  穩定什麼?當然是要穩定一個新的貴族士族集團出來,以徹底的把舊士族給打壓下去,讓有開國之功的這些新貴族們站上來。

  博陵崔氏的崔民干不過是一個侍郎而已,於大秦開國更沒有什麼重要的功勳,他排在榜首,那麼大秦這些開國功臣們排哪裡去,甚至,大秦皇帝的羅氏家族排哪裡?

  皇帝的臉色越來越不好看,語氣也越來越重。

  他直接把高士廉他們拼命趕出來的這本氏族志扔到了殿中,「好好反思一下。」

  高思廉沒想到辛苦這麼久,不但沒有得到半點表彰,反惹來皇帝的如此不快。

  「還請陛下明示!」

  他原以為修氏族志,就是為各大士族門閥整理譜序,因此自然是把那些歷史久的門閥排在前面,可現在皇帝卻明顯對這個方向不滿意了。

  「不須論數世之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做等級。」

  皇帝終於直言不誤的告訴了高士廉他修氏族志的本來目的,不是給舊士族們立碑做作,而是要為大秦王朝的功勳之家定地位。

  此時的士族,主要就是四個地域集團,並各有所尚。

  比如說山東士族尚婚婭,江左士族尚人物,關中士族尚冠冕,代北士族尚貴戚。

  可以說,關隴集團其實入隋後就開始解體,在楊家父子兩代的努力打擊下,已經不復西魏北周時的那般強盛,雖然也有楊玄感叛亂反隋,但最終還是被鎮壓。

  楊廣也因為打擊關隴貴族太急,導致幾乎跟關隴貴族同歸於盡。

  而江左與代北士族,到眼下大秦立國,幾乎是已經沒落。

  唯有以崔盧鄭李王為首的這五姓七門代表的山東士族集團,雖經北齊滅國,以及隋末戰亂的接連打擊,勢力衰弱不小,但依然根深蒂固,到了此時,也依然有一定勢力。

  尤其是山東士族因為喜歡搞聯姻,清河崔滎陽鄭都早早與羅成聯姻,因此算是在隋末戰爭中站對了隊伍,眼下依然還保持著他們的社會地位。

  甚至連房玄齡、魏徵等宰相,也都爭相與這些山東士族聯姻。

  這種情況,讓皇帝很不爽。

  因為士族的強大,必然會影響到皇家的權威。

  這些士族尤其是掌握著學術,甚至在地方上有很大的經濟勢力,若是不加以控制,便可左右輿論,甚至影響到朝廷以後的取仕,威及到統治根基。

  這是不允許的。

  特意選高士廉帶頭來修這個氏族志,一來因為他是皇帝親戚,是長孫氏的舅舅,屬於外戚,二來高士廉是北齊王族出身,他並不屬於山東士族集團,本以為這位皇家外戚能領會到他的意思,誰知道這氏族志一送上來,結果卻還是捧了山東士族的臭腳。

  「大秦開國立朝,氏族譜系當重新定立,其排序等級的依據,應當是對朝廷建立的功勳。因此,這第一等,自然是大秦皇家羅氏!」

  大秦皇家羅氏,這個才起家三代的家族,根本稱不上氏族,但現在皇帝明確表態,皇家羅氏就要列在第一等,為天下第一姓。

  「臣,領命!」

  第937章 貴族志

  羅成直接點明,並列出了新氏族志的第一等級。

  高士廉恍然大悟,若是按他們之前的思路,這羅家怎麼也不可能榮登榜首的,甚至他們之前評定的等級,皇族羅氏,是以襄陽羅氏列在了最後一個等級榜上的,因為羅成的祖父羅榮,是貧民出身,再往上數十幾代,都找不到一個名人。

  而皇帝羅成又不屑於搞攀附名人,亂認祖宗這樣的事,他不是李淵,當了皇帝後,非讓大臣們給他七拐八連的認到了老子李耳的門下。

  甚至就是西涼皇帝那個祖宗,都未必是真的。

  本來李家是趙郡破落戶出身,也就是說他們家以前是在河北趙郡,注意,這個趙郡破落戶並不是說他家是趙郡李氏,只是跟趙郡李同在趙郡而已,並不是那一支的。

  後來李家隨宇文泰出頭了,於是便也開始樊附名人,為了自抬身價,便說自己是隴西李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