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為此,楊暕宣布特授羅成假黃鉞、加封為天下兵馬大元帥,將天子所有的黃金裝飾的斧鉞賜給羅成,以此象徵授羅成代天子征伐之權。

  所謂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鉞,必然專屬用君王,故偶爾借人臣,應為假節鉞而不為持節鉞。

  「臣不敢負陛下信任,定蕩平天下不臣,重複天下安定。」

  楊暕便招手。

  於是有內侍捧來一把金斧鉞,這便是代表皇帝征伐之兵權的黃鉞了,皇帝將之賜給羅成。

  「國家混亂,天下不安,朕將討賊之重任皆寄於大元帥一身,為表朕之信任,今特賜封大元帥為秦王!」

  內侍宣讀皇帝敕令。

  「上曰:命之選,當仁實難。非夫文可經邦,不能安人和眾;武可禁暴,罔以克敵成功。允籍宏才,爰申錫命。」

  「太師尚書令天下兵馬大元帥安東道忠武軍節度使東京府尹兼押突厥奚契丹霫室韋靺鞨高句麗新羅百濟東瀛諸蕃楚國公成,河嶽閒氣,岩廓重寶。器量深識,寬而有謀。木應通方,用而無滯。」

  「自經艱阻,實擁旌旄,遂能收復遼東之地,折衝千里。厥戎將殄,時乃之功,久勤啟沃,載竭忠讜。人之望也,天實賚予。今叛臣做亂,興師頗廣。鎮守經制,已有區分,而籌畫指麾,必資專制。」

  「將軍辭帝,無以家為。丞相憂邊,思平國難。」

  「故以經謀之用,宜申總統之威。其將堪定叛亂,澄清列郡,光膺藩屏之寄,式崇社稷之勛,對揚休命,以永終譽。」

  「可封秦王,加納言,余如故。」

  「大隋至德元年十一月詔。」

  羅成微微皺眉。

  他並沒有要求封王。

  他目光轉動,看向魏徵、侯莫陳乂、王子明等一干人,卻見他們也是意外的表情,然後羅成又看向幾位大將,在遼東的幾位大將也是剛知道的樣子。

  楊暕從御階下走下,從侍者手裡拿過那道敕令,走到了羅成面前。

  「太師,這道封王敕令是朕親擬的,還未與三省商議,但朕認為以太師之功當封王,這道敕令請接下。」

  沒經過三省,那便只是道中旨。

  理論上沒法律效力。

  不過如今這世道,三省也不過是擺設。

  「陛下,臣不敢奉詔。」

  楊暕直近兩步,湊到羅成面前,小聲道,「你若不接下這秦王之封,那我也就不當這皇帝了。」

  羅成打量著皇帝。

  「陛下,何出此言呢,你且安心居於宮中,臣率將士們蕩平不臣。」

  「那你接下,否則我直接宣布禪位給你。」

  似乎因為楊廣被弒,讓這位皇帝有些惶恐不安,他現在不但把羅成之前想要的假黃鉞給了,還主動給封王。

  魏徵這時上前來。

  「既然陛下一心要加封太師,太師豈能拒絕,接下吧。」

  羅成並不在意封不封王,反正封不封王也不影響他的權力。可見楊暕那眼中不安,嘴唇微微顫抖的樣子,他知道這傢伙現在惶恐到了極點。若是今天不接這秦王之封,只怕這傢伙還真會做出公然宣稱禪位的事來。

  那樣影響就非常不好了。

  「臣接詔,領旨謝恩,謝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看到羅成終於接下,楊暕長鬆了口氣。

  第743章 後果自負

  「秦王,大隋的安危就寄於你一身了。」

  皇帝楊暕扶著羅成的手道,羅成看著皇帝這番樣子,也不知道該高興於皇帝的識時務配合,還是應當覺得他有些懦弱。

  羅成點了點頭。

  「臣自當盡力,不負陛下所託,早日蕩平天下。」

  從六合城宮中回到遼東城中大元帥府,羅成馬上與魏徵、侯莫陳乂等商議。

  「天越來越冷了,讓士信他們加緊時間蕩平扶餘川,結束這場戰役。」

  「已經打的差不多了,就剩下了幾座山城還在負隅頑抗,我已讓六將軍重新調整部署。能攻就攻,暫時攻不下就先留一些兵馬圍住即可。」

  拿下了扶餘主城以及周邊四十來城後,僅剩下了幾座山城還在抵抗,但已經改變不了什麼了。

  現在扶餘川之戰已經進入掃尾階段,陸續有兵馬已經開始撤返班師。

  杜如晦他們也開始以朝廷名義,在扶餘設立了扶餘郡,然後選拔派駐官員。

  帥府這邊,則開始著手組織讓第二軍移駐扶餘。

  原第二軍的駐地新城一線,部份由第三軍接防,大部份則仍由第二軍駐防。

  「還有個好消息,突地稽此前奉大帥之令前往粟末水聯絡招降粟末靺鞨諸部,成效不錯。隨著六將軍攻奪扶餘川四十餘城,扶餘川東北的靺鞨諸部,尤其是粟末水諸部,紛紛願意歸降,有一些不肯依附者,也被突地稽聯合各部攻破,敗逃往粟末水東岸。」

  羅成聽了也大為高興。

  突地稽是此前第一次東征之時,羅成率軍為先鋒攻入遼東之時,擊敗降服的粟末部首領,他是靺鞨諸部中粟末部中的厥稽部的酋長,因為此前受高句麗人壓迫,早就心中不滿,在被羅成擊敗後乾脆就帶著當時已遷居到新城一帶的部眾兩千餘家一起歸附了羅成。

  這幾年,表現也還是不錯的,深得羅成信任。

  此次,羅成派兵攻扶餘川,便也派出了這位去當帶路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