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淵終究還是不肯歸附,最終還是跟他背道而馳了。

  「那現在呢?」

  於是侯莫陳告訴魏徵,如今蕭後成了攝政太皇太后,李淵來護兒等六人成了輔政大臣並拜宰相。不過李淵已經率軍北上,留下陳棱留守江都。

  「李淵離開江都了?」

  「嗯,他們已經過了淮河,在彭城跟與來護兒會和過,從彭城補充了不少的糧草兵員,正沿運河北上呢。看樣子,是想從李密那借道返回西京,但暫時還不知道李密會不會讓路。」

  「不過比較有意思的是,江都的蕭太皇太后和李淵立了關中的楊侑為帝,可被他們拜為輔政宰相的洛陽王世充卻不服,而是擁立了越王楊侗為帝,年號皇泰,現在洛陽宣稱李淵是挾持了太皇太后,圖謀不軌,因此將他定為叛逆,要李淵歸附洛陽朝廷,將太皇太后送還。」

  魏徵不由地笑道,「西京大興一個皇帝,東都洛陽一個皇帝,然後咱們遼東一個皇帝?這楊家天下一分為三了,這是好事啊,不管東都天子還是大興天子,那都是咱們遼東天子的侄子,他們內亂起來,於我們有利。」

  羅成卻不以為意的道,「如今這天下天子已經夠多了。」

  不過羅成也承認,隨著楊廣的被弒,也意味著一個時代的終結。

  大隋朝廷最後的那點威嚴也已經被宇文化及等人撕的粉碎,現在已經沒有什么正統,只有強者為尊。

  「太宗武皇帝?這過份了吧?」魏徵聽說了江都朝廷給楊廣的諡號廟號不由的撇嘴。

  羅成點頭,「確實太過了,我們不能用這個。」

  於是魏徵與羅成他們一起商量起來。

  「神宗明皇帝吧!」

  最後羅成拍板,明帝,明褒實貶,楊廣既不能任賢,又不能遠慮,更不用說照臨四方、思慮果遠。

  至於神宗這個廟號,肯定不如仁孝文武這些,把國家折騰成這個樣子,雖死時還沒亡國,可也好不到哪去,給個神宗的廟號都算不錯了,要不是沒亡國,連廟號都沒資格擁有。

  「那就尊蕭後為皇太后。」

  至於洛陽和大興的那兩位天子,自然是不被承認,定性為偽帝反王,連李淵,都被羅成定性為叛逆份子。

  既然不肯歸附合作,那就是敵人了,沒什麼可客氣的。

  第742章 詔封秦王

  六合宮中今天難得的熱鬧起來。

  外廷,前朝。

  一面面彩旗招展。

  健壯的白馬義從今天充當著宮中侍衛的角色,他們身披著鋥亮耀眼的明光鎧甲,肩披火紅色的織金披風,個個頭頂金盔,盔上紅纓。

  侍衛們手持著步槊,腰佩著橫刀,如標槍一樣的立在殿前。

  將軍和文官們分為兩班,穿著或紫或緋或綠或青的本品官袍,站在殿中。

  皇帝坐在高高的殿上。

  他居高臨下,高坐於所有人之上。

  那雕龍的龍椅上,他上玄下纁,十分的正式。

  這時外面響起一陣樂聲,有侍衛高喝。

  「太師、尚書令、元帥、楚國公駕到!」

  羅成身著紫袍,腳上穿著靴子也沒在殿外脫靴,腰間甚至還挎著橫刀便直入殿中。

  這是皇帝新賜給羅成的三項特權。

  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

  一般臣子朝見皇帝,必須得彎著腰小步快步,是絕不允許當著皇帝面抬頭挺胸大搖大擺的,而入朝不趨,就是允許不必彎腰快走,可以抬頭挺胸。

  另外官員們朝見皇帝,會有內侍喊官員名字。

  比如以往羅成進見天子,會有內侍在殿外先喊,楚國公羅成覲見,羅成得在殿外侯等皇帝說宣,這才可以進去。

  但是現在,雖然也要通傳,但不會直接喊名字,而是只稱官職,比如元帥覲見或楚國公覲見。

  在古代,名字是不能亂喊的,身份越高,名字越不能直呼。

  因此贊拜不名,也是一項榮耀。

  至於劍履上殿,更好解釋,一般官員入宮,不能攜帶武器,入殿前還得脫鞋,只穿著襪子進殿。

  可得到劍履上殿特權,便可以直接佩著劍穿著鞋入宮進殿。

  一般來說,這三項特權,入朝不趨會賜給年老官員,贊拜不名也會賜給宰相等重臣,但劍履上殿,卻極少輕易賜給臣子。

  能得三項特權的,那就絕對是權臣了。

  這位年輕的元帥,現在已經是實打實的權臣了,遼東上下,都由他一力掌握,甚至影響力已經不僅僅是遼東朝廷,馬邑、定襄、山東、鎮海、江南五鎮,也都聽從羅成的調派。

  在如今大業天子已崩的情況下,羅成的威望無疑更進一步。

  雖然羅成僅是身著紫袍梁冠,可對於龍椅上的皇帝楊暕來說,卻有巨大的壓力。他現在早沒有了剛來遼東時的那種興奮,有的只是惶恐與不安,以及無人時,內心裡的憤恨。

  羅成的佩劍是一把玉具劍,劍上鑲玉,劍杯都是玉的。

  這不是一把實戰拼殺的劍,可能在這殿上出現,卻代表著莫大的權力。

  皇帝楊暕從龍椅上站起身來,親自下了三步丹墀玉階,然後在那裡迎接羅成。

  楊暕站在那裡說如今太上皇駕崩,李淵和王世充等野心之輩,各個挾持宗室,偽立天子,實為割據,對抗朝廷。

  楊暕請求羅成率兵討伐這些逆臣賊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