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靺鞨部占據東北之地,部落眾多,不過比較落後,還處於漁獵時代,跟高句麗人也是戰鬥了幾百年,不過一直處於下風,被高句麗人壓制,因此不少部落只能依附於高句麗。

  靺鞨大的部落有粟末部、伯咄部、安車骨部、白山部、拂捏部、號室部、黑水部等。

  其中伯咄與粟末部分居於西流松花江的上下游,白山部居於長白山一帶,都是與高句麗和中原接觸較多,更開化一點的靺鞨部。

  而更往東北去,部落也就越部落越野蠻,比如黑水部,便是占據著黑龍江流域的靺鞨人,他們穿野豬皮、魚皮,住地穴、樹屋,以捕魚打獵為生,茹毛飲血。

  這次突地稽帶著粟末部中的使來部、窟突始部、悅稽蒙部、越羽部、步護賴部、破奚部、步括利部、厥稽部等八部,出靺鞨戰士五千人,自扶餘川向東北進軍。

  羅成以靺鞨人制靺鞨人,效果居然出奇意料的好。

  在扶餘川以東的那茫茫的原野和山河間,現在還是忠武軍無法深入的地方,可這些靺鞨人以前本就是生活在那一帶,那條長長的西流松花江,此時叫粟末水,正是他們以往祖祖輩輩生活的故鄉。

  這次打回去,那是熟門熟路。

  而他們這次回去,不比以往,裝備是大變樣,羅成給了他們不少隋軍制式裝備,鳥槍換炮,又安排了不少軍官隨從。

  突地稽被他任命為都指揮使,下面八部酋長也被羅成各授指揮使之職。羅成曾經告訴過突地稽,若能聯合說服粟末水諸部,那麼羅成就將在那裡設置粟末郡,授突地稽為太守、都督,並賜封他郡公之爵。

  其餘八部的指揮使,也將各授縣令、開國縣侯的爵位。

  於是這次這些靺鞨人十分賣命。

  這邊扶餘川戰事都還沒完全結束,他們那邊倒是已經基本上把千餘里長的這條大河的上中游給邊拉邊打過來了。

  「拉攏降服百餘部,共三萬餘戶,人口有二十餘萬。」

  上千里的西流松花江上中游流域,居然才三萬來戶,確實是地廣人稀。

  「我說到做到,派人去信告訴突地稽,朝廷在粟末水設立粟末郡,便以他為粟末都督兼太守,賜封他為粟末郡開國公,下置八縣。再告訴他,若是他能把下游的伯咄部也拉過來,那麼那裡也是粟末郡的地盤。」

  「真授他為都督兼太守?會不會尾大難掉?」

  「不怕,他們的家眷都還在遼東呢,再說了,我們現在也無力向東北深入,暫時便由他來代管,就以突地稽所部設立忠武軍第六軍,給他兩萬四千人的兵額。同時,朝廷這邊向那邊選派些郡縣官員和軍中將校過去盯著他們。」

  羅成其它的先不管,但要求突地稽把通往遼東的道路和驛站先建起來,同時要求他對粟末諸部登記普查人口,編立戶籍人丁,繪製山河地圖,劃立郡縣邊界,然後一起送到遼東城來。

  「要不再讓突地稽從粟末諸部中,抽選諸部酋長的子弟以及族中勇武強壯者,將他們送來遼東?既可補充為忠武軍兵力,又可為質。」魏徵建議。

  「這個建議不錯。」羅成同意。

  在結束扶餘川之戰後,羅成已經達到了敲打淵太祚,削弱其實力,讓他無法在他出兵中原後搗亂的目的,所以接下來他也不會再繼續進攻國內城等淵氏朝鮮的城池。

  更別說,還遠在千里之外的松花江和嫩江流域了。

  先任用突地稽這個歸附者,以靺鞨人制靺鞨人,就算將來突地稽可能會有其它想法,但起碼現在他可以為遼東屏藩北境,並且可以牽制下淵氏。

  「不如給突地稽賜姓?」

  「可以仿奚契霫三部舊例,便賜突地稽名為羅崇信,其八部酋長,各賜漢姓名,八部也各跟著酋長賜漢姓。至於其它歸附的粟末諸部,也皆賜漢姓。一部賜一姓!」

  「大帥,淵太祚使者帶著許多錢帛禮物來求和,見嗎?」

  羅成冷笑幾聲,「不見,讓他回去告訴淵太祚,若是他真心忠心於朝廷,那麼就自去王號,朝廷可以授他一個朝鮮郡公之爵位,若是再敢妄稱國王圖謀割據,那麼後果自負!」

  第744章 李淵李密

  中原。

  梁郡,運河通濟渠東,虞城。

  西歸的江都驍果軍擁著李淵和蕭太皇太后出彭城後,一路來到了這裡。

  再往北,便是羅成父親羅貴的山東兵,而過運河往西,則是李密的兵馬。

  接下來究竟是該往北還是往西,李淵也一時猶豫不絕。

  「父親,兒臣以為當率軍向北,先渡黃河入河北,然後經河內河東去關中。」說話的是李世民,他認為如今洛陽王世充既然已經擁立了越王楊侗為帝,那他就絕不會輕易讓他們借道入關中。

  畢竟現在兩邊可是各擁一帝,那是要爭正統的。

  李建成則認為應當往西,他理由是羅貴的山東兵不少,而且羅存孝也已經率兵來援,忠武軍能征善戰,實力遠不是如今這支驍果能比的,更不說過了黃河也還有竇建德呢。

  兩個兒子爭執不下。

  李淵也猶豫不絕。

  最後,李淵還是決定先暫時在虞城駐紮,一面向附近籌集糧草,一面讓兩個兒子各自從驍果軍中選出一支關中子弟為主的兵馬來操練。

  軍權還是握在自己手裡放心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