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陛下,李景戰死了。」

  袁充面帶著遺憾道,在這亂局下,李景難免堅持忠君護國,最後死於王事,極為難得。

  「李景死了?」

  這個消息,讓皇帝措手不及,簡直比李景投奔了羅成還讓他震驚。

  「與叛賊竇建德交戰之時,戰沒於陣中。」

  皇帝一聲長長嘆惜。

  大隋倒下的柱國已經太多了。

  這位倒下了,那河北豈不就剩下獨孤篡在獨立支撐,孤軍奮戰?

  殿中是良久的沉默。

  「陛下,臣以為如今之形勢,當想盡一切辦法平亂,當剿撫並用。」袁充道。

  「卿有何良策?」

  「上策為赦免羅藝羅成羅嗣業羅貴張須陀劉武周杜伏威等,赦免其罪,安撫他們,然後讓他們出兵征討那些偽稱帝稱王者。」

  楊廣看著袁充,跟看傻子似的。羅成都走到這一步了,怎麼可能還會接受招安?

  「中策呢?」

  「中策即是招降李密等,然後令他們去攻打羅成等叛軍,並派人去聯絡突厥、高句麗、奚、契丹等諸部,讓他們一起出兵。」

  「可他們要不就是被羅成打怕了,要不就是跟羅成關係很好,為什麼要聽朝廷的呢?」李淵問。

  袁充一咬牙,「只要他們肯答應出兵協助平亂,陛下可以答應事成之後,割讓給他們土地,或贈送給他們金帛女子。比如將漠南河套重新交給突厥,將遼東給高句麗,把遼西給奚和契丹。」

  「你這是賣國!」

  李淵冷聲道。

  「國將不國。」袁充只是這樣答道。

  楊廣想了想,如今似乎也沒有其它的辦法了。

  「好,袁卿你負責此事。」

  袁充很快拿出了一個一攬子招撫計劃,然後面奏皇帝。

  「授李密為太尉、尚書令、東南道大行台尚書令、魏國公?」

  「陛下,只要李密肯奉詔平亂,那麼我們還可以答應他事成之後,便召他入京輔政。臣認為可先讓李密向東殲滅山東之張須陀與羅貴,如此便可拔掉羅成在中原的一個觸腳。避免他率軍直接從遼東南下山東,不給他這個登陸跳板。」

  當然,事成之後再對付李密不遲。

  而李密現在被堵在東都城下,也是進退不得,他想全力攻東都,但北有楊義僕的河東軍,南有來護兒和陳棱的兵馬,所以若是能跟朝廷達成一個協議,他也可以先滅掉身後的張須陀,徹底吞掉山東。

  「陛下,當心李淵!」

  第712章 困獸李淵

  「李淵?」楊廣皺眉。

  「陛下,李淵嫡女李三娘,可是羅成的貴妾。而且臣聽說那李三娘如今還率兵兩萬餘據守臨沂,擺明了要跟朝廷對抗到底的態度,這其中李淵的立志讓人警惕啊。」袁充跟李淵沒什麼私人恩怨,這番話只是站在他宰相立場說的。

  皇帝皺著眉頭。

  是啊,這年頭,還有誰能值得真正相信呢。

  雖然李淵跟獨孤篡一樣也是皇親國戚,可明顯比獨孤篡差遠了。

  羅嗣業還是自己的女婿呢,結果一下反了。

  羅成是他最信任的大將,一樣反他。

  「陛下,如今朝廷最大的敵人,其實不是來自於那些什麼梁帝吳帝楚帝,而是來自於羅成啊。羅成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雖然羅成到現在都還按兵不動,可其勢已成。他雖在遼東不動如山,卻四下聯絡。之前要不是獨孤篡將軍忠貞不二,只怕他便能夠不費一兵一卒,就能把北平范陽拿下,到時便無人擋他入關,大軍入關順勢而下也。」

  那些什麼梁師都薛舉李軌沈法興林士弘等都不過是割據一地,如蕭銑這樣的,更是直接由一群叛將擁立的,本身內部都還是一團糟,這樣的反賊雖然勢頭大,可其實不可怕。

  興也匆匆,亡也匆匆,就如已經被朝廷剿滅了的許多反王一樣,一朝落敗就徹底完了。

  可羅成不一樣。

  袁充沒少研究羅成,發現羅成這幾年在遼東,硬生生的把一個新打下來的邊疆不毛之地,弄成了一塊鐵板,如今那裡安穩的跟世外桃園一樣,要錢有錢要糧有糧,他還拉攏了許多藩部。

  這才是真正心腹之患。

  尤其是這個傢伙居然沒跟其它反王一樣急著稱王稱帝,反而是把齊王拉出來稱帝,把皇帝尊做了太上皇,這樣一來,他反而也打著朝廷正統,可以說正是靠這一手,他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內部的不穩。

  「若是李淵也投了羅成,跟張須陀、薛世雄、杜伏威、劉武周、羅嗣業等人一樣,那江都危矣,陛下危矣!」

  「那朕要怎麼辦?」

  「最穩妥起見,先下手為強。」

  皇帝還有些猶豫,他確實一直不太放心李淵,可現在他手上能用的人也不多了。

  「先去招安李密吧,至於什麼李子通、沈法興等,若是願意接受招安,朕可以授給他們國公之位,並讓他們統領本部之兵馬,所據之地,也交由他們管轄,只要他們肯出兵圍剿杜伏威、張須陀、羅貴、羅藝這些叛逆。」

  四處皆敵,以現在江都朝廷的實力,已經無法四面作戰了。現在皇帝也只能接受袁充的建議,先打心患之腹,而這心腹之患便是羅成一黨。

  「草擬一道詔書,廢黜齊王楊暕為庶人,並將羅成、羅嗣業、羅貴、羅藝等皆列為叛逆,詔天下忠武之士奮而起討之,有能殺死羅成者,封公,賞黃金三千兩。有殺死羅嗣業、羅貴、羅藝等人者,皆封侯,賞黃金千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