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緊接著,淵氏又接到報告,說遼東城方向,同樣有一萬隋軍沿大梁水河谷向東,越過防線百里,在緊要河谷山區修築城堡,屯駐兵馬。

  而後,又有旅順的羅存孝率兵出旅順,沿著海岸線推進,並且還有水師在海上隨同,他們直接推進到石城附近,也在修路築城屯兵。

  一時間,忠武軍兵出四路。

  李靖屯兵鐵嶺,兵鋒直指扶川城。

  而趙貴屯兵小遼河谷,劍指木底城。

  馮孝慈屯兵大梁水河谷,兵鋒直指倉岩、國內城。

  羅存孝水陸並進,兵逼石城,威脅鴨綠江口。

  忠武軍四路兵馬,各出萬人,都是直逼高句麗人的邊境山城下二十里左右,在險要之處築城屯兵。

  國內城中,淵太祚不由的緊皺眉頭。

  擔憂已久的事情還是要發生了,一直隱忍,可隋軍終究還是發兵來攻。

  「我兒蓋蘇文還在中原,隋人卻發大軍至,我將如何?」

  淵太祚問麾下大臣。

  「當趁隋軍立足未穩,城堡未完工前,發兵襲擊摧毀。否則一旦讓他們修好城堡,那麼我們就危了。」

  以往高句麗能扛住中原歷代王朝一次次進攻,靠的就是這些山城堡壘,靠的就是硬拖時間,耗的對方後勤補給接不上,讓對方不得不自己撤兵,而他們甚至能在對方撤退時發起反擊。

  不爭一時之雄。

  可現在羅成在遼東屯兵三年,兵精糧足,又適應了這裡的氣候,熟悉了這裡的地形。

  現在還跟他們來同樣的堡壘推進戰術,是真正的進可攻退可守。

  「大王,現在隋人還未真正發兵,若我們先出兵攻擊,這正是授他以柄,到時隋人四路來攻,我朝鮮必亡也。」一位大臣提醒淵太祚。

  攻不能攻,可守又難守。

  隋軍兵出四路,到時誰知道他們要攻哪一路?

  他們不可能把兵馬四面布防,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兵馬無法集中,分開防守,可能要被各個擊破。

  淵太祚手裡還有十萬兵馬,他還能再動員十萬青壯為兵,但這已經是極限了。

  而讓淵太祚最怕的則是羅成步步推進,築城屯兵,不斷推進,一把劍懸而不發,那才是最可怕的,到時,他不得不四面布防,時刻屯兵等待,牧民無法牧牛羊,農夫無法耕田地,羅成只要這樣熬他兩三年,他的朝鮮就得崩潰。

  猶豫半天之後,淵太祚最後只能不甘心的向扶餘、木底、倉岩、石城四路派兵,每路增派一萬守軍。

  同時,開始全國緊急動員,以備忠武軍全面入侵。

  高句麗人這邊的調動,很快也通過間諜斥候傳到了羅成這裡。

  「淵太祚還真是貪心,居然四路都想保,那如此一來,我們接下來倒是輕鬆了。」

  羅成此次出兵,雖發兵四路,可真正的目標只有扶餘川,其餘三路不過是虛張聲勢,佯攻作態而已,為的就是牽制高句麗的兵馬,想不到效果居然會這麼好。

  第683章 火燒宇文述

  遼東城外,大梁水河邊,勝利驛站。

  羅成正在這裡送別宋老生,這位老將從第一次東征時便是羅成的副將,數年來一直緊隨羅成的腳步,兩人關係向來不錯。先前他為建安建太守,但在上次調整兵馬,設立四軍時,羅成卻沒用授他軍使之職,這位老將軍被羅成請到了安撫使衙門,出任了安撫副使一職,依然兼著建安建太守。

  現如今安東道依然是六郡十八縣的區劃,但另一面,兵馬卻已經改成了四軍制。實際上,遼西的柳城和遼西兩郡的兵馬,都併入了第一軍。而建安和旅順兩郡的兵馬,則都併入了第四軍。

  因此,建安和遼西兩郡的太守,其實現在已經不管兵了。

  身為忠武軍元老的宋老生退出了軍隊序列,反倒是新來的李靖卻成了第一軍軍使,要說沒有半點想法也是不可能的,好在羅成主動找宋老生談了許久,最終解開了他的心結。

  羅成跟他只說了一點,那就是他不信任封得彝這個安撫使,所以安撫使衙門必須得有個自己人,而且還得是有足夠的威望,這個人宋老生最合適。

  另一方面,羅成又讓宋老生出面負責組建了一支船隊。

  說是安東的運輸船隊,這支船隊包括了海上運輸隊和內河運輸隊,可實際上羅成並沒有簡單的只是弄兩支運輸船隊這麼簡單。

  這兩支運輸船隊裡,各隱藏著一支水師,平時負責護航,關鍵時候也可以運輸兵員,甚至登陸作戰。

  兩支水師的規模都不算大,各兩千人馬,幾十條船,但擁有輸運萬人的能力。

  現在羅成交給宋老生一個重要的任務,那就是由他帶著海上艦隊去平壤,那是楊萬春的樂浪郡,也是齊王楊暕的封地。

  羅成讓宋老生以安東道安撫副使的身份前去,動員楊萬春出兵從後方威脅牽制高句麗人。

  「我聽說楊萬春病重,快不行了,你過去,想辦法要扶立一個能夠追隨我們的新太守,若是楊萬春立的人不行,那就想辦法把他換掉,實在不行,你可以先兼任這個樂浪郡太守之職。」

  羅成除了讓宋老生帶著他的第一艦隊去平壤,還另拔給了他一個廂四千人的鄉兵,雖戰鬥力不如正規的忠武軍,可也是裝備齊全,士兵健壯。一樣擁有兩千步兵一千輕騎和一千輔兵。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