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其實啊,這棉花種植也並不是太難,並且去籽和紡織其實也有辦法提高效率。」

  小黑驚訝,「白疊花真的能夠大量種植?那我們遼東也種白疊花,紡白疊布如何,到時大家收入都能大增。」

  羅成呵呵一笑。

  「遼東種不了,棉花這東西需要充足的日照,遼東太冷,種不成。」

  小黑一聽,很是失望,白疊布這麼貴,比絲綢還賣的貴,如果遼東的府兵們能夠種植棉花紡織棉布,那大家就多一條財路了。

  「遼東不適合種,但中原適合種棉花的地方很多,比如說西域,比如隴右關中等等好多地方都適合種植,棉花種植不需要特別好的良田也能種植。」羅成道,「若是有辦法把棉花推廣開來,其實我們可以搞紡織加工嘛。高昌人就不懂得棉花去籽的好辦法,也沒有好的紡織技術,但羅成卻還是知道點遠超現在技術的紡車織車和去籽車的,這些手工的機械自宋代開始,就已經趨於成熟,效率還是不錯的,雖不能跟蒸汽時代比,不能跟現代比,但也已經很了不得了。」

  搞棉花紡織加工,也並不是就沒可能,就好比後世的湖南並不產檳榔,但並不妨礙湖南成為檳榔的重要加工產地。

  遼東不產棉,可卻比其它地方更需要棉。畢竟遼東冷啊,羅成他們幾個出了城,感覺離開屋裡的火炕地龍後,整個人都有些僵硬了。

  這城外的道路上,更是厚厚的積雪覆蓋著。

  若不是騎馬,這一腳下去得到半腰。

  現在羅成麾下的府兵郡兵,還有那些移民來的屯民們,冬天全靠著皮毛,各種什麼貂皮狗皮狼皮羊皮什麼的,再各種毛,人人一身皮草,沒這玩意出不了門。然後大多時間都還只能在家貓冬,早早備好的柴火,天天就在屋裡呆著。

  這還是有火炕,否則更難捱。

  但普通的百姓,可沒府兵們那麼好條件,畢竟府兵再怎麼說那也起碼是個自耕農,經常參加打仗什麼的,還能有戰利品賞賜什麼的,生活水平在這年頭,那都是中上水平了。

  可一般的百姓哪有這條件人人一身皮草,就只能是衣服做夾層,裡面多填充些綿啊毛啊草的,多數時間都是無法出門的冬天。

  「義父,這大冬天的,吩咐下面人去慰問看望就好,你何必親自跑一趟呢。」王雄誕搓著手道,雖然手上戴著鹿皮手套,可這冷風無孔不入,手一樣僵硬。

  「不能跟下面脫節,哪怕你站在再高,如果你跟底層脫節了,那你離摔下來也快了。」

  羅成他們這一行今天是隨小黑去一個屯子裡搞慰問的,那個屯子是個軍屯,在中原也叫地團,府兵們在軍府周邊居住,他們也分田授地,這些府兵所在地就稱為地團,即隸屬於軍府,也同樣由郡縣管轄。

  大雪中,屯子很安靜。

  人馬靠近,才聽到有犬吠之聲。

  然後有人爬到屯門上喊話。

  小黑便喊道,「馬大棒子,就屬你嗓門大,趕緊開門,看誰來了,大帥來看望大家了。」

  羅成的到來,讓這個小屯子頓時熱鬧起來。

  這個屯子其實不大,這裡原先是安置五十個府兵的,不過他們開始也不住這裡,而是駐在各城各堡中,這裡則是他們安置高句麗妾或流民妾的地方,然後他們妾侍的家人,則居住在屯堡的外面,是分開居住。

  上次撤走了五萬多府兵,這屯子裡也走了二十多個府兵,於是還剩下二十多個府兵。有些府兵回中原的時候,帶著自己的高句麗妾走了,但也有一些直接把人拋在了這邊。

  箇中原因,有時也並不是太清楚,反正有人就是沒帶她們走。

  而有些人的妾是因親人在中原叛亂而被流放來的,那些府兵想帶她們走也不行,朝廷規定這些人是不能再回中原的。

  而這些留下來的府兵妾中,有些在丈夫走後,才發現自己懷孕了,挺著肚子不可能馬上再有人要,於是現在處境也挺慘的。

  羅成今天也是特意跟小黑一起下來走走瞧瞧,畢竟這些府兵還有這些府兵妾也好,那都是遼東的基礎和根本。

  屯子現在還有二十多個府兵,但其中有些如今在其它城池鎮堡中當值,在屯子裡的只有八個府兵。

  小黑領著羅成去了給他們開門的馬大棒子家,他是小黑以前長矛隊的老部下,如今也是個隊副,現在正好輪休在家。

  第556章 封建府兵

  馬大棒子長的很高大,他以前擅使一根大棒,因此得名。

  身為府兵隊副,他也有個九品官階,還有一個武騎尉的勛官。因此他在這屯子裡日子算是不錯的,有一百畝府兵軍田,五十畝勛田,另外還有五十畝的職分田可收租。

  自從羅成宣布留下的府兵把家人接來能夠按口分地後,馬大棒子就立馬寫信回河南齊郡老家,他在老家雖也是個府兵,可是東征後才新點的府兵,這時一百畝地的軍田也分不齊,只分到三十畝地,還不是什麼良田。

  家裡有妻兒老母,還有好幾個兒女,日子也是過的苦,以前都是靠佃地和打零工生活,現在點了府兵有這幾十畝地,日子好一點。但東征後,各地也是賊匪遍地,哪怕齊郡好一點,可也經常過賊過兵的,再加上這兩年不是水災就是旱災,著實是苦。

  要不是馬大棒東征立功得賞,家裡靠種地肯定吃不飽飯。




章節目錄